蘭嶼風速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另外網站天秤17級強風掀屋蘭嶼「史上最慘」 - 蘋果日報也說明:【綜合報導】怪颱天秤昨凌晨回馬槍直搗台東蘭嶼,超過十七級強勁陣風加上適逢滿潮,引發十公尺以上巨浪重創蘭嶼, ... 風速可掀鐵皮屋.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海洋環境資訊學系 胡健驊所指導 邱建志的 蘭嶼達悟族人三百年前划船遠至巴丹島之探究 (2009),提出蘭嶼風速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達悟人、蘭嶼、巴丹群島、拼板舟、風場、黑潮。

最後網站2017年港灣環境資訊網海氣象觀測資料年報(臺東海域風浪潮流觀測資料)則補充:臺東海域於綠島風之觀測係 2014 年 1 月本中心 IHMT )於南寮港南防波堤處(測站 W 安裝 Gill 二維超音波式風速計,其位置如附圖 WJ1 。測站 B (測站 M ) (蘭嶼氣象站)、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蘭嶼風速,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蘭嶼達悟族人三百年前划船遠至巴丹島之探究

為了解決蘭嶼風速的問題,作者邱建志 這樣論述:

三百年以前,蘭嶼達悟人與菲律賓巴丹島人曾密切往來,後因故中斷。事實上,他們是同文同種的民族。然而,當時往返巴丹島的航海知識並無文字記載,達悟族耆老僅靠族人口耳相傳,追憶他們的祖先是利用星星、風向、潮流等片斷概念,進行蘭嶼至巴丹島間的航行。 在主觀推斷人力划行拼板舟能安全航行的風場條件下,蘭嶼44年氣象資料可以統計出適合遠達180公里大洋航行的機率;國際ARGOS測流浮球實驗也有20年歷史資料,則提供黑潮表層流在臺灣東邊及呂宋海峽的認知。這些分析,協助推測那時達悟人是如何在觀星導航之下,利用風向、海流,完成這段極需勇氣的海上航行。 研究結果顯示,達悟人航行蘭嶼至巴丹島間的最佳

季節應該是3月中至9月中。如果風力適宜,拼板舟前端揚起一張小帆,可以有效幫助人力划行。在西南季風時期,吹起連續兩天溫和的廣義北風仍有約10%的機會,藉此即可先向西橫跨黑潮主軸,來到台灣東南沿岸海域,那裡因海岸線向西凹入而較不受北上黑潮影響其表面流場,然後貼岸藉潮流向南航行至鵝鑾鼻,再偏西南避開黑潮主軸,在呂宋海峽中繞行到巴丹島。貿易交流之後返航,理所當然直接北上,順著黑潮主軸輕鬆返回蘭嶼。這些推測,闡釋了一幅古早達悟老人信手畫的諸島間往來示意圖,更加註了那是「逆時鐘」繞行的一圈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