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 遠 端 同 樂 雙 鍵盤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Steam 遠 端 同 樂 雙 鍵盤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端工作室寫的 遊‧托邦 和《無線電》編輯部(編)的 無線電合訂本(62周年版·下)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閒聊] 遠端同樂神諭原罪2的問題? - 訂房優惠也說明:難不成是這個!?我們剛只用一個使用者一開始是一鍵鼠和搖桿後來有測雙搖桿朋友沒辦法操作等等來試試看好了※編輯:ko27tye(36.229.5.211臺灣),05/09/202018:20:53※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新銳文創 和人民郵電所出版 。

最後網站Steam雙人成行- 遊戲板 - Dcard則補充:看完這篇文直接被燒到,趁著遠距想下手雙人成行,正要下手的時候忽然查到 ... 如果不行的話順手問一下雙人雙鍵盤遠端除了we were here系列之外有沒有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Steam 遠 端 同 樂 雙 鍵盤,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遊‧托邦

為了解決Steam 遠 端 同 樂 雙 鍵盤的問題,作者端工作室 這樣論述:

  遊戲,本身就是具有無限可能的沙盒。   只要你留心,就會在過去與未來,在此時與此地,無數次和它相遇,   歡迎來到 遊‧托邦──   瑪莉兄弟、刺客教條、蒸汽龐克、旁觀者、法老王、奧威爾…,我們熱身、投入、失敗,然後英雄再次來過。   Game On!! 再來一局吧!誰沒玩過N場遊戲,體會過遊戲的魔力?   宛如時光機──在遊戲中,歷史有時以未來的姿態跳出記憶,而未來總有某種似曾相識感。我們似乎能遊移在時間的軸線上,永遠可以從現在脱身。   宛如靈魂出竅──玩著遊戲的我看著遊戲中的我,遊戲把我們的一部分外化為鏡子,讓我們在虛擬中再見現實;而另一部分的「我」則在遊戲中被保存了,多年後

,在不變的遊戲中偶能重遇那個我。   比吸麻還上癮的快樂──遊戲之路,遍佈玄機,隱藏關卡、生命蘑菇,打怪、掉寶、補師、挑戰資深遊戲玩家探索出的狂野路線,處處刺激多巴胺分泌,彌補生命當下的無力或迷惘。   是遊戲,在我們身不能至、心嚮往之的時候提供進入陌生世界的可能;也是遊戲,憑藉偶然的機會,讓我們經歷真實情境時,有更多的儲備與勇氣。   遊戲,本身就是具有無限可能的沙盒。只要你留心,就會在過去與未來,在此時與此地,無數次和它相遇。   ★本書收錄端傳媒「Game ON」專欄16篇資深玩家體悟,寫盡遊戲的魅力與生命的互文! 本書特色       精彩收錄端傳媒「Game ON」專欄1

6篇資深玩家體悟,寫盡遊戲的魅力與生命的互文! 作者簡介 端工作室   端傳媒旗下出版工作室,整合端傳媒的優質報導及寫作內容,出版為特定主題的特刊、書籍等。 端傳媒   端傳媒是一家面向全球華人的數位媒體,以深度報導、調查報導和數據新聞為特色,立足香港,放眼世界,為全球華人提供優質的新聞資訊。   網站:theinitium.com   Facebook Page:fb.me/theinitium   【序】遊戲,無限可能的沙盒/楊靜 【打機故事】 我為什麼要打遊戲?/楊靜 消逝的武林:如何用二十年玩一款電子遊戲?/馬家豪 姊妹花荒野求生記/班班 別人撩妹,

我撩NPC:記我們留在遊戲裡的愛情/阿力雄等 【敵托邦】 後真相時代,一個好人的奏鳴曲/楊靜 像條狗般死去,還是像條狗般活著:一個菜鳥的戰爭選擇/呂陽 極權之下,你真的能做一個「旁觀者」嗎?/楊靜 複製品:在手機上,為你的國家追捕「恐怖分子」/戚振宇 【遊戲的邊界】 沒有 Game Over,遊戲能變得更自由嗎?/戚振宇 遊戲世界有多自由?/楊靜 在失憶的小島上,和記憶捉迷藏/楊靜 遊戲可以改變現實嗎?/唐健朗 這次換你做發瘋的那個女孩/楊靜 【遊戲的可能】 製造病毒、散播瘟疫,這款遊戲中你的目標是消滅全人類/張可 搞得定快門,搞不定革命/罕妮耶 可以不把「世界的命運」交給遊戲嗎?/甯卉

序 遊戲,無限可能的沙盒  楊靜   「這位小姐,好心提醒你,博物館再半小時就閉館了,你還有三層沒看,要加快速度喔!」   穿導遊工作服的義大利阿姨不厭其煩跑來催促,這已是第三次了。我們勉強用英語溝通,她始終不信買票入場的遊客會不在乎是否看完全部展廳,末了,她恍然大悟:「你是來蹭冷氣的吧?」   七月末的杜林(Torino,都靈)酷暑難耐,但令我在埃及考古博物館流連忘返的倒不是冷氣。「從底比斯到孟斐斯的路要通過杜林」(古埃及學家商博良語)―這個位於義大利北部古城中的博物館,百餘年來幾位館長遠赴埃及多個古城遺址,系統發掘。莎草紙、石膏像、木乃伊和棺木源源不斷流入館內,久而久之,造

就這座歐洲最大的埃及考古博物館,藏品遠勝大英博物館。   博物館用一層樓來作前奏,它不忙著擺出幾尊鎮館之寶,而先用地圖和相片講述館藏是從哪裡來到杜林;之後的幾層則藏品豐富,並且按古埃及原生場景還原成「活景」。參觀者無須低頭遍讀標籤,就能猜到這些藏品的功用。   我大學讀博物館學,此刻又在修藝術史,這些用心的安排當然令我暗暗叫好。但,這並不是我站在一個小村落展廳挪不動腳的原因。如磁鐵般牢牢定住我的,是不期而遇、似曾相識的驚喜。   這個村落,我原是見過的,不,我原是「建過」的。而底比斯與孟斐斯,我與它們也是通過商、甚至打過仗呢。   我說的當然是遊戲。   《法老王》是上世紀九零年代末

Impressions Game(印象遊戲公司)出品的歷史策略遊戲,2000年左右,我在盜版合輯上機緣巧合找到它。回想這個遊戲,總有一股土黃色的沙漠氣息,遊戲背景音樂是埃及風格的,文字相關界面則模仿莎草紙的質地。遊戲中,我是法老家族的一員,要在繼承的王土上繼續創建文明。   那版《法老王》是英文原版,還是中學生的我把《牛津高階英文詞典》擺在鍵盤旁邊,硬著頭皮一個字一個字查字典,才明白任務是什麼,敵人在哪裡。一個暑假下來,我學了很多考試用不到的詞彙:亞麻籽(Flax)是殯儀館(Mortuary)做木乃伊用的;石室墳墓(Mastaba)建得多,文明指數才會上升;而花崗岩(Granite)則是建造

某些建築物的必備石材。同時,我也對古埃及人敬畏的神明有了大概了解―奧西里斯(Osiris)是最需要討好的神祇,它決定尼羅河的泛濫,也就關乎每年莊家的收成;布塔(Ptah)則是工匠的守護者,它高興了,我的大小作坊才可以順暢運行。   磕磕絆絆地,我的子民終於得到穩定的物資供給,桌上的食物也從只有獸肉豐富到魚類和穀物。醫生和殯葬師處理人民的生老病死,舞者和雜技演員則負責製造歡笑。奢侈品作坊打造的珠寶首飾被賣給尼羅河上下游的村莊和城市,我則從它們那裡購買磚塊和石材以搭建金字塔……   遊戲難度不低,我需要知道大部分生活必需品的原材料和製作工藝,然後鋪設充足的基礎建設來運輸這些產品。一旦疏忽,大宅

就敗落成貧民窟,而不小心得罪神明,乾旱與瘟疫就會席捲整個城市。   那差不多是二十年前的事情了,若不是站在這個文物拼組而成的「古埃及村落」,我都以為自己已經忘記了。當虛擬的村莊和現實的博物館突然對接,大腦皮層的興奮感真實而強烈,我回到了從沒去過的地方。   是遊戲,在我們身不能至,心嚮往之的時候提供進入陌生世界的可能;也是遊戲,憑藉偶然的機會,和真實情境產生互文時,讓我們有更多的儲備與勇氣。在端傳媒「Game ON」這個欄目裡,我們寫過很多這樣的神遊故事,《這是我的戰爭》(This War of Mine)重建薩拉熱窩圍城的殘酷,《旁觀者》(Beholder)帶我們第一身體驗蘇聯極權的恐怖

,《1979革命:黑色星期五》(1979 Revolution: Black Friday)再現1979年伊斯蘭革命的前奏……。早幾個月,哈佛大學李潔教授來海德堡大學談毛澤東時代的記憶與博物館,末了她問:「除了博物館、紀錄片,還有什麼方法,可以重建記憶現場,並且使之參與到當下的世代嗎?」我幾乎不假思索的有了答案,當然是遊戲。我的德國房東來自東德首都,每次回鄉,她都感歎一切都在更新換代,「有沒有可能讓年輕人知道東德的生活是怎麼回事?」還是同樣的答案,遊戲。當然,電影也可以,但能隱藏無數細節待有心人挖掘的媒介,在我看來,絕對是遊戲。   歷史或平行歷史遊戲讓我們能夠書寫、重讀記憶,這是遊托邦向後

延伸的象限。但回到過去的技術和敘事本身,早就裹上了一層未來感。而本就立足於幾十年後、幾百年後甚至幾千年後的遊戲,則將這個象限向前延展。我們曾經分析過《奧威爾》(Orwell)兩部曲,暢想在並不遙遠的將來,一個全知全能的系統如何將人類活動從發生的那一秒就變成數據庫數據,如何將我們的所思所想所言所行全都變成可讀檔案記錄在案。《塔科馬》(Tacoma)公司則選擇一個審慎的位置,構思在人工智能和虛擬現實結合得天衣無縫的世界裡,人類僱傭關係和新型態資本主義何去何從。我們還沒來得及寫下的《生化奇兵》(BioShock)、《異形》(Alien)、《恆星戰役》(Stellaris)則推演現實社會的各種規則,在

科技和文化的雙重驅動下如何生長。   在遊托邦裡,歷史有時以未來的姿態跳出記憶,而未來總有某種似曾相識感。這種時間的模糊感賦予我們一種手握時光機的感覺,似乎永遠可以從現在脫身,遊移在時間的軸線上。然而,遊托邦並沒有遺忘「現在」這個時間緯度。將「現在」晶體化,捕捉它的某個瞬間某個姿勢,然後放在手術台上解剖把玩,這正是遊托邦的魔力所在。《世界的命運》裡,遊戲虛構出一個如可口可樂一樣跨越國界線的全能NGO組織,讓我們通過回合策略的遊戲機制來親身體驗遏止全球變難之難。面市不久的《中國式父母》則用模擬養成的方法,解剖中國家庭關係,以及應試教育系統。如此,遊托邦把我們的一部分外化為鏡子,讓我們在虛擬中再

見現實,有一種靈魂出竅的體驗。看著作為他者的自己,我們能夠更脫離也更客觀(抑或是另一種不一樣的主觀)欣賞或審視自我與我們棲身的世界。〈如何用十二年玩一款電子遊戲〉寫的是電子遊戲,更是玩電子遊戲的「我」,在遊托邦裡我們不經意間保存了一部分自我,玩樂的當時也許不自知,但很多年後回頭看,不變的遊戲見證著在人間奔走的我和你。   時間與自我之外,我們當然不會抹煞遊托邦最初吸引我們的特質:快樂。這是另一重「邦」的所在,腦力高度集中,手眼靈活協調,在遊戲設計師精明的計算下,成功與失敗都刺激多巴胺分泌,難怪打遊戲要比看電影耗人精力。打開一個又一個遊戲,我們熱身、投入、失敗,然後英雄再次來過。就這樣熟悉一個

又一個世界,接受各種古怪但刺激的設定―困在荒野覓食、在宇宙某處用智能手錶尋求幫助、以蒸汽朋克(台譯:蒸汽龐克)的風格環遊地球、吃下紅色藥丸看到不存在的時空、在警察局觀看記憶碎片探案、不斷重讀上一個瞬間來改變未來……甚至靜下來回想最初帶我們上船的那些老遊戲―今天,你還是可以找幾個老遊戲考古網站,下載模擬器和《瑪莉兄弟》打一天。到這時我才發現,小時候我們有多幸運,哪怕是《瑪莉兄弟》這樣的遊戲,製作者也賦予無限創意,在最普通的打機可能外,到處布滿玄機,隱藏關卡、生命蘑菇,還有資深遊戲玩家探索出的通過打遊戲來修改遊戲的狂野路線。難怪父母要怕遊戲成癮,這不是粗製濫造的大麻,想要抵擋遊戲的魔力,那替代品的

精彩程度也不能打折。   二十年前,也許關於電子遊戲的爭論還有些許意義,但如今,這個討論已顯得過於陳舊―電子遊戲已經全面進入我們的生活,虛擬和現實的界限也變得越來越模糊,既然口誅筆伐並不能讓電子遊戲產業衰亡哪怕一點點,那麼正視這個巨型產業在吞噬著什麼,又有什麼樣的改良可能,才是更值得關注的議題。   既然在講古,就讓我繼續下去。我在德國生活在一個大學鎮,還是一家以傳統人文學科與醫學院為重的老牌大學,即便是這樣,城中每個星期都有遊戲Jam,什麼人都可以參加。不會寫代碼(程式),那可以做美工,或者寫故事,做音樂,甚至做遊戲測評員。而我在做的博士論文研究,也讓我接觸到各種原本和遊戲無關的人――用

遊戲做電子藝術史的老師,用遊戲做心理治療的諮詢師,用遊戲考古的攝影師,用遊戲做肌肉復健的生物學家。   遊戲,本身就是具有無限可能的沙盒。只要你留心,就會在過去與未來,在此時與此地,無數次和它相遇,這,也是「遊‧托邦」的意思。   離開杜林的晚上,我站在旅館露台往下看,錯落有致的紅色屋頂連成一片,隨手發一張照片在臉書上:「《刺客信條》之杜林」。三個小時後,有三、四十個朋友按讚,大部分是這幾年在「遊‧托邦」裡結識的人。他們懂我在說什麼,你呢?無論你此刻懂不懂,歡迎你和我們一起探索這個仍在擴張的「遊‧托邦」。 這次換你做發瘋的那個女孩  ⓪楊靜 這不是一個關於『精神分裂症』的遊戲,這遊戲本

身就『精神分裂』! 在遊戲平台Steam上,獨立遊戲《弗蘭的悲慘之旅》(Fran Bow)的玩家評價中充斥着「可怕」、「驚悚」、「心有餘悸」、「感人」、「噁心」、「美麗」等詞彙。看着頁面頂端遊戲海報上,那個四肢瘦削、面孔蒼白、大眼睛下有着深深黑眼圈的小女孩,我愈發好奇,直到翻到這句不知是驚讚還是氣憤的留言,我再也忍不住,點擊購買,開始了一段精神病患者的旅程。 【吞下紅色藥丸,夢魘開始了】 弗蘭醒來的時候,是躺在精神病院的躺椅上,一旁的醫生正在寫病歷。看到她坐起身,醫生扶了扶眼鏡:「你感覺好些嗎?」她定一定神,上一秒鐘的噩夢摻雜着回憶還在腦海盤旋,那血腥的場面和眼前幽暗的密室相比,不知哪個更加現

實。 夢是黑白色的。爸爸媽媽送給她一隻黑如深夜的小貓咪,她愛不釋手,「好可愛,就叫它『午夜先生』吧!」午夜還沒到,爸媽房中傳來劇烈響聲,弗蘭躡手躡腳走去主臥門口,印入眼簾是一片紅色和倒在血泊中的雙親,她驚叫一聲,暈倒在地。 「我為什麼在這裡,我沒有瘋,我要回家!」醫生似乎已經見怪不怪,讓弗蘭喝下護士拿來的紅色藥丸。驟然間,天搖地動,她眼前一黑,醫生、護士都不見了,病房化作血跡斑斑的囚室,人頭和長長的舌頭像陣雨般劈哩啪啦落下來,把她困在中間―屏幕一黑,她又昏過去了…… 這是遊戲第一章《清醒的一日》開場幾幕,詭異驚悚的畫風讓玩家如我立刻代入故事,想要追問這十歲的小女孩身上究竟發生了什麼。 雖然弗蘭

的病歷上清楚寫着:「因為目睹父母被殺而精神受創。」可當我跟隨她在這家精神病院四處打探,不由對診斷結果產生懷疑―兇巴巴的護士,半笑不笑的醫生,魂不守舍的小病友,被偷換的藥物,還有醫生辦公室牆上的簡報―《某些針對精神疾病的藥物實驗可以在人類身上進行》……,似乎一切都是陰謀。

無線電合訂本(62周年版·下)

為了解決Steam 遠 端 同 樂 雙 鍵盤的問題,作者《無線電》編輯部(編) 這樣論述:

《無線電》合訂本(62周年版下)囊括了《無線電》雜誌2017年第7~12期所有欄目的內容,包含專題以及創客、機器人、製作、裝備、史話、入門、教育、信息等欄目的所有文章,其中有熱門的開源硬體、智能控制、3D列印、機器人製作等內容,也有經典的電路設計、電學基礎知識等內容,還有豐富的創客活動與創客空間、STEAM教育的相關資訊。這些文章經過整理,按期號、欄目等重新分類編排,以方便讀者閱讀。本書資料容量龐大,內容豐富,500多頁內容中包含100多個創客與電子DIY項目、50多個電子技術問與答,涉及電子技術廣泛,文章精煉,圖文並茂,實用性強,適合廣大電子愛好者、電子技術人員、創客及相關專業師生閱讀。

創客|MAKER灣區Maker Faire 圓夢之旅 ◇ 常席正 001互動紙藝裝置:在美麗的時刻遇見你 ◇ 周伯蓮 007大連創客嘉年華游記 ◇ 朱廣俊 009超有個性的蝙蝠俠充電寶 ◇ KE 學怪人 014便攜公仔音響 ◇ KE 學怪人 0163D 打印單反肩扛套件2.0 及可折疊的補光燈 ◇ 王正 019基於Arduino 的LED 點陣「表白」 ◇ KE 學怪人 022文藝青年的激光豎琴☆ ◇ 呂超 024打造屬於自己的高達風格私有雲服務器 ◇ KE 學怪人 026甲醛檢測儀 ☆ ◇ 魏春梅 031信息|INFO中國HAM 代頓之旅回顧 ◇ 穆新宇(1BD1E) 034

RoboCom 國際公開賽·城市聯賽啟動 ◇ RoboCom 組委會 040機器人|ROBOT用MU Arduino 制作「激光炮台」 ◇ 劉強 042mSmart 小車設計全過程 ☆ ◇ 楊立斌 045不會單片機怎麼玩轉智能小車 ◇ 曹延煥 050Super Arm 機械臂☆ ◇ 軒轅文成 王瑾 056逗寵萌物——寵物互動球形機器人 ☆ ◇ 鄧斌華 059智能巡跡小車 ◇ 周寶善 063制作珠鏈畫圖機器人Polargraph ◇ 徐延成 066桌面級植物寵物機器人NEKO ☆ ◇ 張書放 070紅外遙控長毛甲蟲 ◇ 劉建國 075微信遠程語音控制臨場互動機器人 ◇ 嚴駿 080制作|PROJ

ECT支持HomeKit 的智能小台燈 ☆ ◇ 連龍 083體感三消貪吃蛇 ☆ ◇ 黃亞丹 088「石頭·剪刀·布」 體感游戲機 ◇ 王岩柏 091DIY 哆啦A 夢的「翻譯魔芋」 ◇ 趙鶴宇 094整蠱者——搞怪版無用盒子(2) ◇ PVCBOT 100無人機遠程環境采集系統 ◇ 楊帆 朴金寧 105手把手教你如何實現自動固件更新(嵌入式篇)◇ 常席正 魏文龍 110基於51 單片機的心率監測器的制作 ◇ 劉世民 115非接觸式紅外測溫儀的制作 ☆ ◇ 曹延煥 118簡單有趣的射頻電路設計——必不可少的開關 ◇ 杜旭峰 125制作自己的專屬IC ◇ 尚程程 127利用閑置電話機的內線電話系統

◇ 尹可平 130用升壓「牛」直驅功放級的高保真膽機 ◇ 王淵發 132DIY 家用電器控制與環境監測小助手 ◇ 徐康 135讓LED 與鍵盤指示燈同步點亮 ◇ 王岩柏 138玩轉開源項目之畫蛋機 ◇ 臧海波 141你的清涼是我吹出來的☆ ◇ 李亞東 陳傑 145小小半導體冷風扇 ◇ 俞虹 149透明屏專用展示箱體 ◇ 王利攀 1523D 打印無刷直流無鐵芯電機 ◇ [ 日本] 小山嘉 154整蠱者——搞怪版無用盒子(3) ◇ PVCBOT 157必不可少的開關——晶體管開關 ◇ 杜旭峰 161汽車實習點陣屏 ◇ 陳明 163制作人體速度反應測試儀◇ 李金龍 塗振興 趙罡健 閆苗苗 邱明娟

165滅蚊「神器」 ◇ 馬東敏 168Arduino 迷你燃氣灶 ☆ ◇ 朱廣俊 171用門鈴芯片制作的音樂盒 ◇ 俞虹 王捷 175簡單有趣的射頻電路設計射頻電路設計——傳輸線簡介(1) ◇ 杜旭峰 177基於CAN 總線的智能安防系統 ◇ 楊帆 周生博 180簡易版浮雕燈罩DIY ◇ 李敏帛 185在STM32 上運行x86 模擬器bochs ◇ TLL 187用SIM808 模塊收取中文短信 ◇ 陶智 192組合式炫彩手棒 ☆ ◇ 李亞東 陳傑 195浩克鬧鍾& 反浩克貼紙 ☆ ◇ 鄧信能 198在《我的世界Minecraft》中搭建紅石電路邏輯系統——房屋自動建造機 ◇ 程晨 200菜

鳥也瘋狂——用組合思維制作網絡監控、遙控一體頭◇ 華良雲 2043D 打印自動澆花器 ◇ Andy_Xu 206用Arduino Leonardo 打造USB 手柄 ☆ ◇ 王岩柏 209物聯網開發,SO EASY——基於Blynk 的物聯網應用開發◇ 裘炯濤 212簡單有趣的射頻電路設計傳輸線簡介(2) ◇ 杜旭峰 217用Arduino 做款簡易攝影棚 ☆ ◇ 陳傑 220微信小程序玩轉智能硬件 ☆ ◇ 楊立斌 223在《我的世界Minecraft》中搭建紅石電路邏輯系統——滾動顯示牆 ◇ 程晨 230焊錫保鏢 ◇ 馬東敏 232基於STM32 的RFID 寢室門禁系統 ◇ 肖維東 234

DIY 行車落鎖Arduino 與OBDII 模塊串口通信 ◇ SEXYHGF 237用ESP8266 模塊制作的網絡授時點陣時鍾 ◇ 辛國民 239此聲當屬天上有 人間難得幾回聞——用300B 制作的單端A 類合並式功放 ◇ 張全定 240我的玩具級並聯臂3D 打印機 ◇ 臧海波 249桌面系統監視器 ◇ 王岩柏 253用攝像頭自制數碼顯微鏡☆ ◇ 吳漢清 259手機遙控電動卷簾門控制器 ◇ 曹延煥 262簡單有趣的射頻電路設計從理想模型到現實元器件——傳輸線簡介(3) ◇ 杜旭峰 269古典科技與現代藝術的結合——輝光電子管時鍾◇ 李佳旺 王毅敏 271基於樹莓派Zero W 的圖傳系統

◇ 任浩博 274用筒燈制作的膽耳放 ◇ 趙治湘 276DIY 數字對講機 ◇ wenleileilei 279裝備|EQUIPMENT工具說認識美國 METCAL ◇ 聆聽 284工具說認識工具——西班牙 JBC ◇ 聆聽 288工具說認識工具——德國BOSCH 博世 ◇ 聆聽 295工具說「工作,不可兒戲」 ——德國Metabo(麥太保)◇ 楊法(BD4AAF) 300工具說美國DeWalt 得偉 ◇ 楊法(BD4AAF) 304工具說年終儀器大盤點 ◇ 楊法(BD4AAF) 309問與答 315入門|START WITHJavaScript 的創客式學習之旅(7)每節只需兩分鍾哦!☆◇

程晨 321Scratch 打字練習 ◇ 程晨 326音頻功率放大器設計指南 (1)小功率音頻放大器分析與測試 ◇ 葛中海 330電子管功放原理與制作指南 (1)前級電路 ◇ 陳旭 335STM32 入門100 步是時候學ARM 了! ◇ 杜洋 洋桃電子 338音頻功率放大器設計指南 (2)單管輸入級音頻功率放大器分析與測試 ◇ 葛中海 343電子管功放原理與制作指南 (2)功放電路 ◇ 陳旭 349在電子制作中體驗創意之光(1)電路的「記憶力」 ◇ 連龍 353STM32 入門100 步STM32 家族大起底 ◇ 杜洋 洋桃電子 358音頻功率放大器設計指南 (3)單管輸入級音頻功率放大器分

析與測試 ◇ 尤新芳 葛中海 363電子管功放原理與制作指南 (3)電子管功放整機制作 ◇ 陳旭 368在電子制作中體驗創意之光(2)看不見的振盪 ◇ 連龍 371STM32 入門100 步(第3 步)STM32 內部功能(內核、存儲器、時鍾) ◇ 杜洋 洋桃電子 376音頻放大器設計指南 (4)改進型差動輸入級音頻功率放大器分析與測試 ◇ 葛中海 382在電子制作中體驗創意之光(3)一起來測電容 ◇ 連龍 388在電子制作中體驗創意之光(4)一起來玩電容式觸摸 ◇ 連龍 391STM32 入門100 步(第4 步)STM32 內部重要功能 ◇ 杜洋 洋桃電子 394教育|EDUCATION實

時水質監測船☆ ◇ 李亞東 陳傑 周孜寧 399創客教育工作坊計時器保鮮盒 ◇ 北大附中 鄧晨鈺 趙鳴傑 402數字指南針的數學建模應用研究 ◇ 陳大方 404基於Arduino 驗證機械能守恆教具的設計及制作◇ 江愛婕 王昊濱 李守良 406DIY 小冰箱☆ ◇ 李亞東 陳傑 409我給小創客們點個贊 ◇ 王雙喜 411基於Mixly 的數字骰子 ◇ 裘炯濤 413Micro:bit 為我們帶來什麼? ◇ 余波 416創客教育工作坊——少年創客秀制作迷你混音台 ◇ 姚李思菲 420創客教育工作坊——少年創客秀智能寵物服裝 ◇ 劉逸欣 422用Arduino 研究自由落體運動 ◇ 賈皓雲 42

4創客教育工作坊——少年創客秀制作迎賓機器人 ◇ 曹明聰 427創客教師技能:Mixly 第三方庫開發 ◇ 裘炯濤 429創客教育工作坊——少年創客秀真人CS 裝備——電路設計的初體驗 ◇ 張翊軒 433用Arduino IDE 玩轉micro:bit(1)環境搭建與初試牛刀 ◇ 梁森山 435micro:bit 基礎課程(makecode 版本)——開始使用micro:bit◇ 指尖新空間 指上創客課程開發團隊 向金 439基於易語言的《二戰歷史》軟件的設計與制作◇ 李守良 王子豪 賈旭濤 442史話|HISTORY收音機史話(三十七)上海無線電二廠出品的收音機(五) ◇ 徐蜀 陳漢燕 44

2獨具匠心50 年Philips 電子管收音機簡史(1961—1963) ◇ 田浩 445收音機史話(三十八)上海無線電二廠出品的收音機(六) ◇ 徐蜀 陳漢燕 449獨具匠心50 年Philips 電子管收音機簡史(1964—1968) ◇ 田浩 452收音機史話(三十九)上海無線電二廠出品的晶體管收音機(一) ◇ 徐蜀 陳漢燕 456獨具匠心50 年Philips 電子管收音機簡史(便攜式) ◇ 田浩 459收音機史話(四十)上海無線電二廠出品的晶體管收音機(二) ◇ 徐蜀 陳漢燕 464太陽升起的記憶——漢口無線電廠的衛星與東方紅(上)◇ 田浩 468收音機史話(四十一)上海無線電二廠出

品的晶體管收音機(三) ◇ 陳漢燕 徐蜀 473太陽升起的記憶——漢口無線電廠的衛星與東方紅(中)◇ 田浩 477收音機史話(四十二)上海無線電二廠出品的晶體管收音機(四) ◇ 陳漢燕 徐蜀 482太陽升起的記憶——漢口無線電廠的衛星與東方紅(下)◇ 田浩 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