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颱風記錄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另外網站南瑪都颱風7大著數! 獨家資料! (2023年更新) - Clarisonic也說明:同日7時40分,南瑪都登陸台灣屏東縣枋寮鄉,成為過去107年以來,首个於12月份登陸台灣的熱帶氣旋(台灣的颱風記錄始自1897年)。 根據中央氣象局資料,中颱梅花目前 ...

國立成功大學 生命科學系碩博士班 李亞夫所指導 張相怡的 都市棲地型島嶼之鳥類群聚組成、多樣性、與生殖活動 (2008),提出2023颱風記錄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鳥類、群聚、干擾、棲地、異質性、島嶼生物地理學、公園、鳥類生殖、颱風。

最後網站112/08/07-颱風II則補充:員工, 颱風, 媽媽, 借資, 雨勢, 發霉, 薪資, 權利. ... 每天記錄新生活,記錄進步紀錄人生,記錄身邊的大小事,分享給各位過客。 ... 2023-02-09.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2023颱風記錄,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都市棲地型島嶼之鳥類群聚組成、多樣性、與生殖活動

為了解決2023颱風記錄的問題,作者張相怡 這樣論述:

為了瞭解都市生態系(urban ecosystem)中的鳥類群聚組成與生殖活動,以及探討棲地型島嶼(habitat-island)的面積、隔離性(isolation)、棲地異質性(habitat heterogeneity)、和干擾(disturbance)對鳥類群聚與生殖的影響,本研究於2007年3月 ~ 10月於台南市針對54個隨機選取且面積不同的公園,以定點式調查法(point count)記錄鳥種與隻數。 研究期間共進行5輪調查,並分別於生殖季前期(4月 ~ 7月)與後期(9月 ~ 10月)搜尋所有公園的鳥巢作為生殖證據,另外調查過程中也一併進行各公園面積、隔離性、棲地異質性、與干

擾因子之測量。 隨後我分別計算各鳥種及生態群(ecological groups)的相對出現頻度(relative occurrence)、相對豐度(relative abundance)、與相對重要指數(relative importance),以及利用ANOVA比較不同面積的三組公園在鳥種數、個體密度、生殖鳥種數、與鳥巢密度的差異,並以複迴歸分析何種因子影響鳥類群聚與生殖。本研究共記錄到47種鳥類出現於公園內,其中麻雀(Eurasian Tree Sparrow, Passer montanus Linnaeus, 1758)與白頭翁(Chinese Bulbul, Pycnonotus

sinensis Gmelin, 1789)在全部公園皆有分佈,相對豐度總和為51 %,是最為優勢的鳥種。 草原及開闊地雜食者(Grassland Omnivore)與森林及林緣雜食者(Forest Omnivore)則為相對重要指數最高的兩類生態群。 平均每公園包含13.6 ± 0.6種鳥,整體異質性達7.01。 在生殖方面,有築巢紀錄的13種鳥中,以鳩鴿科(Columbidae)(35.7 %)、白頭翁(25.0 %)、與斑文鳥(Scaly-breasted Munia, Lonchura punctulata Linnaeus, 1758)(24.9 %)的築巢數居多。 平均每

公園有2.9 ± 0.2種鳥築巢生殖,整體生殖鳥種異質性為3.84。 各組公園中,大型公園(≥ 5公頃)無論在鳥種數或生殖鳥種數都顯著多於中型(≥ 1 ~ < 5公頃)及小型(≥ 0.3 ~ < 1公頃)公園。 複迴歸結果顯示,公園鳥種數和生殖鳥種數皆與面積呈現正向關係,而公園遊客密度與潛在捕食者密度增加會分別降低公園的鳥種數與生殖鳥種數。 隔離性對公園鳥種數與生殖鳥種數的效應並不顯著,出現地點5個以上的23種鳥類中僅7種對此較為敏銳。 棲地異質性在鳥類生殖方面有較明顯的效應,其中以樹種異質性及地表異質性為影響個別鳥種在公園築巢的顯著變數,如鴷形目(Piciformes)與喜鵲(Com

mon Magpie, Pica pica Linnaeus, 1758)。颱風帕布(Pabuk)、梧提(Wutip)、與聖帕(Sepat)於2007年8月9日 ~ 23日接連過境後,本研究利用此機會調查不同形狀與巢位特徵(nest-site characteristics)的鳥巢在颱風干擾後的損害程度。 我依據不同面積組別隨機選取原54個公園中的22個,於8月25 ~ 28日進行鳥類群聚及鳥巢損害程度之調查。 結果顯示颱風後公園總鳥種數、個體密度、鳥類異質性、鳥類均勻度、與鳥類結構組成並沒有明顯變化。 各生態群對於颱風的反應不一,空中蟲食者(Aerial Insectivore)的個體

密度顯著增加,可能與快速補充的食物量及優異移動能力有關。 不同類型鳥巢的受損比例呈現隨機分佈模式,不同受損程度的鳥巢在巢位特徵上也無顯著差異。本研究結果顯示面積增加有助於鳥類前往公園棲息與生殖,故都市管理者在綠地規劃上應擴大公園面積,並降低人工建築的比例,以避免內部綠地破碎化。 另外,增加公園樹木與地表類型的異質性以及減少人類活動造成之干擾,可提高鳥類在公園出現並築巢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