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葉植物介質調配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觀葉植物介質調配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黃郁婷Yuty寫的 【限量】綠境:以四季為起點的觀葉養護日常(附贈:Yuty選物超值折價券) 和黃郁婷Yuty的 綠境:以四季為起點的觀葉養護日常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觀葉植物、室內植物專用介質介紹 - 有肉SUCCULAND也說明:觀葉植物 有別於多肉植物喜歡乾燥通風的介質,更喜歡介質有微微濕潤的狀態,我們在既有的「多肉植物專用介質」的基礎上加入了一定比例的泥炭土混合而成,以顆粒介質為基底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三采 和三采所出版 。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系 賴俊吉所指導 林聖凱的 以固氮微菌叢促進半結球萵苣吸收硒元素之可行性 (2020),提出觀葉植物介質調配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硒、養液栽培、半結球萵苣、微菌叢、微量元素、植物改良、植物耐受性。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興大學 園藝學系所 黃三光所指導 林煜賢的 脆化稻稈在甘藍、番茄育苗及甘藍栽培之應用 (2020),提出因為有 甘藍、番茄、脆稈品系稻稈、生育性狀的重點而找出了 觀葉植物介質調配的解答。

最後網站觀葉植物土壤這樣配!傳說中的「黃金比例」原來是... - Dcard則補充:大部分的民眾將植物買回家後,都會繼續留著盆栽中的既有土壤,除非想要換盆,不過有些植友則會費心思自行準備各式各樣的單一介質,精心調配自己的完美配方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觀葉植物介質調配,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限量】綠境:以四季為起點的觀葉養護日常(附贈:Yuty選物超值折價券)

為了解決觀葉植物介質調配的問題,作者黃郁婷Yuty 這樣論述:

PLANT MORE PLANTS   植物風格師Yuty的植栽生活提案 掌握養護與佈置,找到自然與生活的平衡 室內種植 ‧ 換季佈置搭配 ‧ 當季推薦植物50款 特別裝幀設計:書頁邊刷色,創造整體綠境氛圍~     打開五感,細細體會四季的更迭、光線的角度、溫度與濕度的變化,讓植物真正走入你的日常,會發現我們與植物間比想像中還相似,就從每個季節最該注意的關鍵字開始,讓綠植將陪你度過舒心一年又一年。      「這是我一年中與植物相處的日常......自室外而入內講述自然與生活的平衡方式,   並以當季適合養殖植栽做室內佈置提案。」—— Yuty     

【一起領略四季與植物之間】     繁/夏至   經過路邊的欒樹林,   林間的葉色已不同於春季的新葉嫩透,   而是密不透光的厚實,   深濃的綠色提醒著我,   「這就是光合作用全啟的狀態」。   實/秋分   我開始提醒自己修剪並非只是單純的控制,   植物的意志是連動於土地與環境的,   它們原本就擁有判斷自己生長走向的能力,   人類的修剪行為僅是主觀的想與它連結的方式,   無關對錯但必須知道根源。     蓄/冬至   修女轉開話題又問:「你知道為什麼我只吃植物的根嗎?」Jep表示不解。   修女側過頭,直視他迷惘的雙眼,平靜且近乎虔誠地說:

「因為根本很重要。」   ──電影《La grande bellezzai》   如果說生命體發號指令的器官即為其意志所在,   我會相信植物的靈魂必定在根部。       初/春分   每年當太陽角度回歸於零度的時刻,   對於生活在北半球的人來說,   是春天正式開始,萬物漸復甦;   而對南半球的人而言,   則是秋天的第一天,萬籟轉俱寂。   能量在這一天完成了轉化、流動,極具神性。       以四季的植物觀察為主幹,以更有脈絡系統地記錄一年當中的植物生長狀態,配以當季的養護建議,書中推薦超過50款適合台灣養殖的品種,及如何與空間搭配,更有相關的器具設備之運用等。

  本書別於一般園藝書籍,而是一本兼具美麗與實用的生活風格質感書。將呈現植物風格照及更多接地氣的植栽資訊、硬核知識,讓大家從基本知識裡領悟植物對於人和空間的影響,再透過盆器的選配打造它的外型,從而掌握技巧,讓植物真正走入你的日常,營造美好生活。     【Yuty選物】限量優惠   作者不僅用植栽來打造空間,也精心挑選生活事物,兼具質感與品質,讓五感之美充滿日常。     ● 柒木設計:   1.【Yuty聯名燈具】現金折抵$1,000,限量150份,數量有限用完為止。   2.官網全品項95折優惠。     ● 10/10 Hope:門市購物滿千折百抵用券2式     *詳細使用規定

與期限,請見隨書優惠卡片說明*   本書特色     1. 作者書寫親身的四季養殖過程,有故事、養殖心情、更有實用知識,讓人感受專屬台灣的季節變化與植物的關係。   2. 超過兩百張的植物與植物空間美圖,賞心悅目的同時也學習如何美化居家空間。   3. 根據種植經驗推薦適合室內養殖的植物,增加新手的成功率與樂趣。   4. 真正實用的知識科普、養護教學、輔助設備,讓植友的養護功力大增!

以固氮微菌叢促進半結球萵苣吸收硒元素之可行性

為了解決觀葉植物介質調配的問題,作者林聖凱 這樣論述:

近年健康意識抬頭,微量元素已經是一個搬上檯面的課題,而硒又是對人體有益微量元素中的佼佼者,硒在人體中是合成穀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的重要成分之一,而人體無法自行產生硒,故需從外在環境中攝取,通常攝取來源為部分植物及海鮮產品與禽類的肝、腎、肉類,因富硒土壤相當稀少進而導致上述食物硒含量不多。為了改善硒元素攝取方式植物改良為最多人使用之方式又以土耕補硒為大宗,而土耕補硒方式有許多限制,若能利用水耕栽培的過程中供給硒元素,使得蔬菜本身富含豐富的硒,將能補足每日必須含量,亦可友善硒元素取得途徑。 本研究使用塑膠麵包箱以不透光膠帶進行遮光處理作為水耕栽培槽,其蓋上28孔定植板置

於角鋼雙層架上,並以類水耕栽培系統中批次靜水式(static system)系統為主。實驗設計上主要分為五項:一、以DI水種植並不多加調整酸鹼環境,為了確立植物生長週期各階段變動指標;二、添加硒元素,觀察植物於不同濃度硒元素環境下之吸收狀況與是否產生病徵;三、添加微菌叢,觀察植物於額外添加微菌叢環境下成長情形;四、同時添加硒元素與微菌叢,觀察微菌叢是否能夠增加植物根部耐受性與提高硒元素吸收量及兩種要素是否有交互影響;五、微菌叢與硒元素添加最佳化,實驗設計法設計硒元素與微菌叢添加參數後,依據實驗結果使用反應曲面法計算最佳添加量。 本實驗場址平均溫度為24℃並且有良好的光照其光通量為2000

0流明以上,而養液環境將溶氧量控制在5~6 mg/L以確保植物根系對於水分與養分能夠充分吸收以及微生物有機碳之使用,酸鹼值控制在5.5~6.5之間使肥份能完全溶解進而讓植物良好吸收。研究成果分別為栽培成果(外觀、鮮重)、植物體硒含量(單位硒含量、植物平均硒含量)。研究結果顯示以硒酸鈉提供之硒元素於植物耐受性範圍內的硒濃度對植物生長有正面之影響(葉重上升44.55%、根重上升79.87%),反之若是超過植物耐受性將會導致根部生長遲緩、損傷甚至是死亡(根重下降10.33%):而提供微菌叢後相較於未提供組外觀上大而圓較符合消費者眼光,且植物鮮重增加、植物總硒含量增加204.8%、根部鬚根增加,更能減

少生物毒性所造成之不良影響,而植物平均硒含量更依據反應曲面等高線圖可得知硒元素與微菌叢添加量越多實驗結果越好的趨勢。

綠境:以四季為起點的觀葉養護日常

為了解決觀葉植物介質調配的問題,作者黃郁婷Yuty 這樣論述:

PLANT MORE PLANTS   植物風格師Yuty的植栽生活提案 掌握養護與佈置,找到自然與生活的平衡 室內種植 ‧ 換季佈置搭配 ‧ 當季推薦植物50 特別裝幀設計:書頁邊刷色,創造整體綠境氛圍~     打開五感,細細體會四季的更迭、光線的角度、溫度與濕度的變化,讓植物真正走入你的日常,會發現我們與植物間比想像中還相似,   就從每個季節最該注意的關鍵字開始,讓綠植將陪你度過舒心一年又一年。     「這是我一年中與植物相處的日常......自室外而入內講述自然與生活的平衡方式,   並以當季適合養殖植栽做室內佈置提案。」—— Yuty     【一起領略四季與植物之間】  

  繁/夏至   經過路邊的欒樹林,   林間的葉色已不同於春季的新葉嫩透,   而是密不透光的厚實,   深濃的綠色提醒著我,   「這就是光合作用全啟的狀態」。     實/秋分   我開始提醒自己修剪並非只是單純的控制,   植物的意志是連動於土地與環境的,   它們原本就擁有判斷自己生長走向的能力,   人類的修剪行為僅是主觀的想與它連結的方式,   無關對錯但必須知道根源。     蓄/冬至   修女轉開話題又問:「你知道為什麼我只吃植物的根嗎?」Jep表示不解。   修女側過頭,直視他迷惘的雙眼,平靜且近乎虔誠地說:「因為根本很重要。」   ──電影《La grande belle

zzai》     如果說生命體發號指令的器官即為其意志所在,   我會相信植物的靈魂必定在根部。     初/春分   每年當太陽角度回歸於零度的時刻,   對於生活在北半球的人來說,   是春天正式開始,萬物漸復甦;   而對南半球的人而言,   則是秋天的第一天,萬籟轉俱寂。   能量在這一天完成了轉化、流動,極具神性。    【內容簡介】   以四季的植物觀察為主幹,以更有脈絡系統地記錄一年當中的植物生長狀態,配以當季的養護建議,書中推薦超過50款適合台灣養殖的品種,及如何與空間搭配,更有相關的器具設備之運用等。   本書別於一般園藝書籍,而是一本兼具美麗與實用的生活風格質感書。將

呈現植物風格照及更多接地氣的植栽資訊、硬核知識,讓大家從基本知識裡領悟植物對於人和空間的影響,再透過盆器的選配打造它的外型,從而掌握技巧,讓植物真正走入你的日常,營造美好生活。 本書特色   1. 作者書寫親身的四季養殖過程,有故事、養殖心情、更有實用知識,讓人感受專屬台灣的季節變化與植物的關係。   2. 超過兩百張的植物與植物空間美圖,賞心悅目的同時也學習如何美化居家空間。   3. 根據種植經驗推薦適合室內養殖的植物,增加新手的成功率與樂趣。   4. 真正實用的知識科普、養護教學、輔助設備,讓植友的養護功力大增!  

脆化稻稈在甘藍、番茄育苗及甘藍栽培之應用

為了解決觀葉植物介質調配的問題,作者林煜賢 這樣論述:

本研究探討脆稈品系稻稈(brittle culm mutant rice straw‚ M)應用於穴盤育苗是否比一般稻稈(wild type rice straw‚ W)有更高的泥炭土替代率,此外將兩種碎化稻稈與田土混合,觀察M型稻稈混合田土是否更適合甘藍栽培,開發M型稻稈於作物栽培之應用。 W型稻稈與M型稻稈分別以體積比(0 %、5 %、15 %、25 %和50 %)以及(0 %、5 %、10 %、15 %和20 %)與泥炭土混合後,分別作為番茄與甘藍育苗試驗之介質。相同稻稈體積比之M型稻稈處理組介質容器含水量大致高於W型稻稈處理組,空氣孔隙度則大致上低於W型稻稈處理組。兩種稻稈處理

組之pH值(5.71-6.19)皆在理想範圍(5.5-6.5),而25 %與50 %之處理組電導度(2.65-4.07 dS/ m)皆高於理想範圍(<2.50 dS/ m)。兩種稻稈處理組之介質濾液與對照組之介質濾液對番茄與甘藍之種子發芽率與平均發芽天數之影響皆無顯著差異性,表示兩種稻稈混合介質皆對番茄與甘藍種子發芽無抑制作用。番茄幼苗之壯苗指數與絕對生長速率分析結果顯示M型稻稈處理組與W型稻稈處理組皆能取代5 %之泥炭土,其中5 %之M型稻稈處理組育成之番茄幼苗,其壯苗指數三顯著高於對照組泥炭土;甘藍幼苗之壯苗指數與絕對生長速率分析結果指出W型稻稈處理組可以代替10 %泥炭土而M型稻稈處理組

之效果不如對照組。 兩種稻稈分別以體積比(5 %與15 %)與田土混合充當栽培介質,觀察甘藍生育情形與葉球品質。兩種稻稈處理組空氣孔隙度皆高於照組(田土),總孔隙度亦顯著高於對照組。所有添加稻稈處理組之pH值(6.55-6.70)與電導度(0.672-1.023 dS/m)皆顯著高於對照組,陽離子交換能力則與對照組無顯著差異。兩種稻稈處理組皆能使甘藍植體氮濃度顯上升,此外W型稻稈處理組之甘藍植體鉀與鎂濃度亦顯著上升。葉球性狀方面,M型稻稈處理組之葉球密度(0.417-0.420 g/cm3)與對照組(0.402 g/cm3)無顯著差異且顯著高於W型稻稈處理組之(0.361-0.376 g

/cm3)。此外,添加兩種稻稈均使平均葉球重顯著高於對照組,其中以M15 (881.7 g)顯著最高。葉球品質方面,添加稻稈之處理組抗壞血酸與可溶性固形物皆與對照組無顯著差異,而相同體積比之稻稈處理組,M型稻稈處理組發生頂燒病、心腐病與不結球比例之機率皆顯著低於W型稻稈處理組。綜合上述,M型稻稈比W型稻稈在甘藍栽培、生育性狀上更具應用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