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葉植物鋪面介質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觀葉植物鋪面介質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張滋佳寫的 活力旺居家盆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自己設計小花園:組合盆栽 - Google 圖書結果也說明:很多植物会因为季节转换而改变外貌,金英花也是其中之一,叶子首先会开始变暗红色, ... 香A×1 熏衣草B×1 齿叶芫荽C×1 百里香D×1 柠檬香蜂草E×1 盆器素烧圆钵介质栽培土铺面.

國立臺灣大學 園藝暨景觀學系 張育森所指導 蘇梓維的 大學里可食地景適用植物與配置方式之改進 (2019),提出觀葉植物鋪面介質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城市綠化、可食地景、植物耐候篩選、景觀元素、景觀美質。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高雄大學 創意設計與建築學系碩士班 陳啟仁所指導 劉玲蘭的 高雄市民眾對綠屋頂認知及態度之研究 (2017),提出因為有 綠屋頂、綠化、綠化政策的重點而找出了 觀葉植物鋪面介質的解答。

最後網站觀葉介質- 人氣推薦- 2023年8月| 露天市集則補充:【峰松園藝】智利水苔150公克原裝進口高壓繁殖蘭科植物水草觀葉植物栽培介質 ... 【峰松園藝】發泡煉石3L 觀葉介質園藝介質多肉介質天然栽培介質無土栽培鋪面舖底裝飾.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觀葉植物鋪面介質,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活力旺居家盆栽

為了解決觀葉植物鋪面介質的問題,作者張滋佳 這樣論述:

  超好種!超簡單!超漂亮!   一、 分享7大絕招,教你一定種得活   不管有沒有種過植物,或是曾經種枯過多少植物,只要依照書上的七大絕招來種植,人人都能 成為盆栽達人。   二、 嚴選25種超好養的耐命植物   有別於其他居家盆栽書籍,除了篩選出生命力旺盛的25種植物之外,更依照植物個別的適性,推薦適合擺放的居家空間,用綠意來點綴生活空間,就從本書開始。   三、 示範18種盆栽裝飾技巧    20幾年花藝設計經驗的作者張滋佳,不藏私地傳授了18種簡單易學的盆栽裝飾技巧,不需要花大錢就能自己在家DIY。充滿療癒能量的景觀盆栽一點也不難。   四、 顛覆觀葉植物就是單調的刻板印象   誰

說只有綠葉不會開花的植物都很單調?只要放對位置,做好裝飾,馬上就能讓生意盎然的活力旺盆栽變成最美麗的擺飾。 【居家綠生活 就是這麼簡單!】   許多人嚮往蒔花弄草的樂趣,卻因為住宅裡沒有花園,沒有陽台,或曾經把盆栽養到枯萎,而放棄養植物的慾望。如果你也是這樣對植物亦愛亦懼的話,千萬別錯過本書!這裡面詳盡完整的內容,讓你有信心用綠意來點綴居家環境,並且也不再害怕這些可愛的植物會輕易枯萎。不管是多厲害的植物殺手,都有機會變成綠手指。   本書依不同的空間:玄關、陽台、客廳、餐廳、書房、浴室、廚房,介紹給你25種適合室內種植且生命力旺盛的盆栽。除了有詳細的分解步驟圖之外,還教你居家盆栽活力旺的7大訣

竅。而擁有二十年花藝經驗的作者,更獨家示範了18種盆栽裝飾的技巧,不藏私的讓讀者們都能學到專業的盆花裝飾技巧,顛覆一般人對觀葉植物的印象,讓原本單調的植物變更有意趣。只要看完本書,你也可以成為盆栽達人。 作者簡介 張滋佳 學歷 日本東京池坊學園第一名畢業 日本京都池坊中央研究院第一名畢業 經歷 社團法人中華盆花發展協會理事 組合盆栽推廣委員會第二屆會長 花綠小站花店業者協會監察人 組合盆栽種子教師培訓講師 組合盆栽全國冠軍賽評審 荷蘭花卉花藝教師 池坊生花教授 現任 嘉澍花藝設計工作坊負責人 農業職業訓練中心花卉講師 社團法人中華盆花發展協會理事 各大報章雜誌、電視節目之盆栽園藝示範老師

大學里可食地景適用植物與配置方式之改進

為了解決觀葉植物鋪面介質的問題,作者蘇梓維 這樣論述:

可食地景有著提供食物與美化環境兩大功能,城市中設置可食地景除了可以提供居民健康的食物,對社區凝聚力、社區環境都有改善作用。台灣近年興建了大量的可食地景區,部分興建之可食地景區常因疏於管理、植栽選擇不當等導致植栽枯萎或顔色單一等問題,影響到可食地景之美觀性和實用性。另外,在臺北地區的可食地景,常在設置時偏重於食物種植的功能、而缺乏美觀設計概念,未能完全發揮出可食地景的全盤功能。「快樂農園」為臺北地區重要的可食地景種類之一,是民眾日常接觸的可食地景。因此本研究希望透過一系列之調查與記錄,了解可食地景在植物栽種上和設計規劃上所遇到的難題已提出解決之道。研究選擇了臺北地區設置一到三年,共35處可食地

景調查其植物種類、生長狀況、物種變化及顔色構成。依據植物生長狀況及覆蓋率,為每一種植物作出評分;分為優異(80分以上)、中等(80-60分)及差(60分以下)。結果顯示,35處可食地景中共使用了93種不同植物物種,分別為7種可食觀花植物、15種可食觀葉植物、9種可食觀果植物、41種其他可食植物及21種景觀植物。其中,72種可食用植物中最常用的可食植物有:芳香萬壽菊(Tagetes lemmonii)、迷迭香(Rosmarinus officinalis)、紫蘇(Perilla frutescens)、薄荷(Mentha spicata)、九層塔(Ocimum basilicum)、甘薯(Ipo

moea batatas)、香蘭葉(Pandanus amaryllifolius)、到手香(Plectranthus amboinicus)、甜菊(Stevia rebaudiana)及紅鳳菜(Gynura bicolor)。當中芳香萬壽菊、甘薯、到手香及香蘭葉生長勢力及覆蓋率優良、甚少病蟲害,為優異的可食植物;紫蘇、紅鳳菜、九層塔及甜菊生長勢在不同可食地景中不一,需每年更換、或需要較多維護管理,為中等的可食植物;迷迭香及薄荷生長勢覆蓋率不佳、多處被移除,為在臺北市表現較差的可食植物。72種可食植物之生長變化調查結果顯示,可食地景在建造一年後、二年後、三年後顔色比例與物種數雖無顯著差異,但存

在物種更替之現象。而在建造一年後、二年後、三年後,最初所使用的植物種類數分別減少21.42%、39.99%、63.13%,可見經常維護之重要性。實地記錄臺北市大安區大學里中現有之可食地景「快樂農園」中,對整體景觀美質構成影響的因素,並針對每項問題提出對策處理,可歸類成三大類型:景觀規劃、軟景觀(植栽佈置)及硬景觀(設施佈置)。且對民眾發放問卷,以評估民眾對前部分所提出之景觀元素喜好程度,為隨後之實地改造提供景觀元素之應用依據。基地調查結果顯示,大學里快樂農園中存在規劃不當、整體彩度不足、空窗期裸土、植栽盆器雜亂、不良景觀等各種問題。在提出解決方案後,透過對民眾發放問卷了解一般大眾對解決方案中提

出之景觀元素之偏好。在設計意念方面,調查結果顯示民眾偏好有機曲線規劃(80%)、受遮蓋的結構(66%)、地景前排造景(77%);在硬件設計方面民眾偏好以碎石作為地景中走道鋪面(56%)、使用白色碎石(88%)及陶色的植栽盆(52%);在植栽設計方面,非食用的前排造景大部分受訪者認為具彩色(91%)較好、而食用部分則以50%紅50%綠的顔色比例較多(49%)。為了改善大學里現有可食地景「快樂農園」之景觀美質問題、提升景觀價值,問卷在分析過後即對該可食地景進行景觀改造,並在改造後以問卷的方式確認改造的成效。同時為了解在現有之可食地景「快樂農園」的改造中所選用之長期及短期可食植物於栽種後之生長表現,

以及社區農園使用者對替換死亡植物、採收等日常維護管理行為,進行為期4個月的改造後追蹤,記錄了植物更換或收成的時間,以及色彩變化。結果顯示,「快樂農園」中三受測區域(入口區、AB區及C區)之喜愛度均有增長,入口區、AB區及C區的喜好度分別增加29.5%、59.4%及71.2%,當中C區之增長最多。另外雖然喜好度的增幅可能被不同背景所影響,但在不同可食地景的使用頻度及性別中,三處受測區域喜好度的增幅無明顯差異存在。在改造後維持度調查方面,調查結果顯示在開始種植一周後已有植物死亡,而在三周後植物存活數則急速下降。在綠色蔬菜中,存活率最高依次為鹿角萵苣(Lactuca sativa L.)、西洋芹(A

pium graveolens var. dulce) 、紅葱頭(Allium ascalonicum)、甘藍(Brassica oleracea)及茼蒿(Glebionis coronaria)。在紅色蔬菜中,存活率最高依次為紫甘藍(Brassica oleracea var. capitata f. rubra)、根甜菜(Beta vulgaris)、紅九層塔(Ocimum basilicum var. thyrsiflora)、紅拔葉萵苣(Lactuca sativa L.)及紅卷萵苣(Lactuca sativa L.);另外為了增加「快樂農園」景觀價值而栽種之14種框景植物中,美女櫻

(Verbena Hybrida)、斑葉到手香(Plectranthus amboinicus 'Variegata')、馬齒莧(Portulaca oleracea)、迷迭香(Rosmarinus officinalis)、三爪金龍(Euodia ridleyi)、斑葉春不老(Ardisia squamulosa 'Variegata')、火鶴花(Anthurium andraeanum)、黛粉葉(Dieffenbachia seguine)、粗肋草“斑馬”(Aglaonema spp.)、星點木(Dracaena surculosa)、斑葉鳳梨薄荷(Mentha suaveolens 'V

ariegata')生長勢良好;小黃菊(Chrysanthemum indicum L.)及“紅龍”粗肋草(Aglaonema spp.)部分枝葉枯萎,生長勢一般;斑葉辣薄荷(Mentha × piperita L. ‘Variegata’)過半葉子掉落,生長勢差。而A區、B區及C區所栽種之植物顔色比例亦由75%、25%及50%下降至14%、6%及25%,可見沒有適當維護管理之下短期可食地景很快就喪失彩度。

高雄市民眾對綠屋頂認知及態度之研究

為了解決觀葉植物鋪面介質的問題,作者劉玲蘭 這樣論述:

回頭看「地球暖化」,不過是這十年間才白熱化的課題,但所帶來的各種極端氣候形態,卻再再顯示已至關乎人類生存且需迫切解決的境地。「地球暖化」,事關全球,如何面臨及解決,已是各國政府制定政策所面臨的嚴竣課題:沙漠化的土地、糧食危機、氣候難民潮等等,極端惡劣的風速、雨量,所帶來幾乎是摧毀式的破壞。無庸置疑地人類的生存已是及及可危。面對僅有的生存環境,我們正遭遇的是:為因應人口極速增加,高樓建築物不斷擴增面積及高度,而占據大部分土地面積的結果,綠地愈來愈少;為了交通便利,舖上一條條無法透水的柏油路鋪面;林立的工廠、大肆增加的汽、機車,帶來各種空污問題,致使熱島效應日益嚴重。就緩和熱島效應上,世界各國都

致力採取綠化政策:對於建築物量體空間之屋頂綠化。有鑒於此,本研究希望藉由高雄市相關屋頂綠化,建築量體空間綠化計畫內容及手法,並透過問卷調查分析與専家訪談,了解民眾對高雄市政府推行綠屋頂的認知進而提升對綠屋頂了解,期以能為高雄市綠屋頂推動方向有改善之參考,進而調整綠化政策增加民眾接受度,增加民眾參與綠化施作意願,有效緩和都市熱島效應,以達到都市永續發展之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