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翻譯這個網頁的內容ptt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無法翻譯這個網頁的內容ptt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傑米.巴特利特寫的 黑暗網路:匿名地下社會的第一手臥底調查 和艾倫.狄波頓的 新聞的騷動:狄波頓的深入報導與慰藉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縮網址ptt也說明:此外,由於原本這個功能是為了讓網友在ptt上發文、分享時更方便而開發,因此這個工具也 ... 就可以這兩天縮網址都顯示無法顯示網頁不管用什麼瀏覽器都一樣~爬文有看到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行人 和先覺所出版 。

國立成功大學 法律學系 李佳玟所指導 黃郁琇的 當代反校園霸凌戰爭之研究 (2013),提出無法翻譯這個網頁的內容ptt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反霸凌、媒體事件、社會反應。

最後網站英翻中ptt則補充:而且其中有興趣的讀者歡迎到PTT 原文網頁觀看全文翻譯。 ... 更多關於翻譯的優質知識文1F推Mesias: 不能只是英翻中要重新規劃內容因為中英履歷著重12/30 23:26.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無法翻譯這個網頁的內容ptt,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黑暗網路:匿名地下社會的第一手臥底調查

為了解決無法翻譯這個網頁的內容ptt的問題,作者傑米.巴特利特 這樣論述:

.台灣第一本以專業角度探討暗網以及網路非法社群次文化等的書籍 .亞馬遜好評4.3顆星、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NPR)2015年度最佳好書、華盛頓郵報非文學重點選書 .深入又生動的質化研究訪談為主體,作者深入黑暗網路世界,大量的第一手訪查資料,兼具議題性、趣味性與專業度。 .華盛頓郵報、衛報、觀察者、泰晤士報等均為本書刊載書評;New Scientist、Sciencebase等科技相關媒體,以及英國金融時報、倫敦政經學院等經濟媒體亦專文評論。   創新、顛覆、激進、恣肆   在匿名提供的安全網之下,一切狂想與慾望都成為可能   在莎拉按下確定、把一張不太過分的半裸照片送上網路之前,她不知道

接下來將是一連串侵襲身邊所有人的風暴。隨著更露骨的照片上傳,她的真實姓名、住址、家人和朋友的身分全都一一曝光,親友也被迫看見她令人難堪的照片和數不清的譏諷、調戲和威脅。莎拉不曉得散播惡意的許多網友是誰,對他們來說,看見別人犯下悲慘的錯誤似乎就是最大的樂趣。莎拉的案例並不罕見,許多匿名討論板都發生過類似的狀況,而在「暗網」的世界中,更慘痛而驚悚的事件更不時發生。   暗網,又稱深網,對於網路使用者來說是彷彿都市傳說,恐怖神秘又吸引人的存在。暗網只能透過特定方式進入,其中關鍵是洋蔥路由器提供的隱匿服務,不會被一般搜尋引擎找到,因此更添神祕感。正因為暗網具備高度隱密性與自由度,它讓我們得以看見人性

的極端化,有時良善美好,有時邪惡放縱、甚至駭人聽聞,例如「暗殺市場」、「絲路」和數不清的兒童色情網。   本書從暗網這個擁有最大匿名性與自由彈性的國度起始,逐步探討在網路世界(不只暗網,亦包含表層網路世界)幾無法紀的數個角落中,特別遊走在法律邊緣、或者已越界的行為。內容包括網路小白的引戰招數、人肉搜尋與騷擾文化;種族/民族主義者的組織與反法西斯團體之間的攻防與互相滲透;比特幣與無政府主義者、密碼叛客的長久淵源;包含「絲路」在內的販毒網站如何改變現實世界的毒品市場……種種主題,作者巴特利特進入暗網和眾多匿名討論區,親口訪問處在第一線、帶著讓人不安氣息的使用者,他甚至做出犯法行為以收集材料。紮實

深入的資料在巴特利特精闢卻又帶著人性溫暖的筆下,將黑暗網路顯露出最危險,卻也因此最絢爛迷人的光彩。 國內推薦   人渣文本|專欄作家   名為變態的神父|《Yo,這位Brother》作者、PTT八卦版資深鄉民   吳齊殷|台灣資訊社會研究學會理事長   楊士範|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共同創辦人   劉寶傑|《關鍵時刻》主持人   蘇碩斌|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真心推薦 國際好評   一場令人著迷又不安的旅程,直入網路最深幽之處。傑米.巴特利特可說是專業嚮導……為讀者在一個向來晦暗的世界難得的點亮一角。──伊恩.貝瑞爾(Ian Burrell)/《獨立報》

專欄作家   極出色的傑作……一定要購入閱讀。──雨果.瑞夫金(Hugo Rifkind)/《時代雜誌》專欄作家   巴特利特解構網路常見的嚇人角色,並證實這群人確實存在。只要對網路以及其對人類文化的影響感興趣,《黑暗網路》就是必備讀物……有如漆黑地窖中的一道光束。──麥可.拜獲特(Michael Bywater)/《觀察家雜誌》作家   一次迷人又驚心的探險,一窺網路以及人類心智的邊陲地帶。──喬許.柯恩(Josh Cohen)   針對網路生活異常色情、叛逆、又罪惡的一面,詳實而盡責的研究與書寫。──布萊恩.阿普爾亞德(Bryan Appleyard)/《週日泰晤士報》專欄作家

  值得信賴且見識多廣的嚮導……巴特利特親自訪談隱身於網路活動幕後的人群,而這些人物因此更加人性化。──道格拉斯.海文(Douglas Heaven)/《新科學家》雜誌主編   《黑暗網路》可說是一則機智又發人深省的報導,展現數位文化扭曲的一面,並結合平實卻令人印象深刻的分析,探討科技如何放大人性最好與最壞的特質。若讀者想要擺脫媒體歇斯底里,面對二十一世紀最驚心駭人的複雜情節,絕對不可錯過本書。──湯姆.查特菲爾德(Tom Chatfield)   精彩描繪出線上世界幽暗的一面。──安德魯.安東尼(Andrew Anthony)/《每日郵報》專欄作家   以不批判的眼光一探網路小白和其他

惡劣行為的心理機制。──《新政治家》雜誌,年度好書   作者簡介 傑米.巴特利特   智庫「德莫斯」(Demos)旗下的社群媒體分析中心(Center for the Analysis of Social Media)總監,專業領域為線上社群活動以及科技對社會的影響。他也為《每日電訊報》撰寫科技主題文章,並長期寫作探討網路世界中的極端主義、言論自由、與社群媒體潮流。現居倫敦。 譯者簡介 廖亭雲   目前就讀於台灣大學翻譯碩士學位學程,正在朝專職譯者的人生目標邁進。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   作者序 序章:自由抑或死亡 第一章

:揭開網路小白的面具 第二章:孤狼 第三章:潛入高爾特峽谷 第四章:只需點三下 第五章:踏上絲路 第六章:燈光、網路攝影機、開拍 第七章:維特效應 結語:佐爾丹與哲忍之爭 尾註 延伸閱讀 謝辭   序章 自由抑或死亡   我曾聽過關於這個網站的傳言,但一直無法相信這種網站真的存在。我眼前的頁面應該是一份暗殺名單,我可以辨認出其中的人物相片,大多數是知名政治人物,而每一張相片旁都標有價碼。網站創建者使用的化名是「桑畑三十郎」(Kuwabatake Sanjuro),他認為如果可以買兇謀殺某人而不被發現──這裡指的是完全不會被發現──絕對有人會這麼做,而這正是他創立網站「暗殺市場」(A

ssassination Market)的原因。網站首頁列有四項簡單的指示:   .在清單上新增姓名   .在姓名旁新增下注金額   .預測此人何時會死亡   .預測正確者可贏得賭注總額   「暗殺市場」並不會出現在Google搜尋結果,而是隱身於加密網路世界,一直到近期,都僅能透過瀏覽器「Onion Router」(亦稱為「Tor」)進入網站。Tor的前身是一項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計畫,不過目前是以非營利組織的形式營運,部分資金來自美國政府以及多個民權團體,全球數百萬人因此得以匿名且安全的瀏覽網路。(註:二〇一〇年Tor獲自由軟體基金會(Free Software Foundation)頒發

社會公益企劃獎(Award for Projects of Social Benefit),獲獎部分原因是提供服務予吹哨者、人權運動團體、以及異議人士。)簡而言之,Tor會對電腦活動進行多重加密,並且透過數個網路節點選路(routing),亦即所謂的「洋蔥路由器」(onion routers),如此一來便可以隱藏電腦活動的來源、目的地、以及內容。一般人不僅無法追蹤Tor的使用者,也無法搜尋到採用Tor隱匿服務的網站、論壇、以及部落格,這種服務同樣採用流量加密系統隱藏網路位置。   儘管「暗殺市場」架設在網路中鮮為人知之處,卻不難搜尋,只要利用正確的方式即可。必備工具就只有一種簡單(且免費)的

套裝軟體,接著登錄網站、完成指示、再等待便大功告成。雖然無法確實得知究竟有多少人正在參與「暗殺市場」的活動,不過在我寫作本書的同時,如果我正確預測美國聯準會(Fed)前主席班.柏南克的死期,大約可獲得五萬六千美元的賭金。   在一般人眼裡,這可能是毫無意義的賭注,畢竟要猜對特定人物的死期非常困難,因此「暗殺市場」有第五項指示:   .可選擇任何方式讓自己的預測成真   暗網   「暗殺市場」是網路行為的極端實例,在眾人熟悉的Google、Hotmail以及亞馬遜之外,網路還有另一種面貌:暗網。   對部分人而言,暗網是由Tor隱匿服務構成的加密網路世界,在此使用者既不會受追蹤、身分也不

會曝光。其他人則將暗網定義為不在傳統搜尋引擎搜尋範圍內的網站:這個未知領域包含受密碼保護的網頁、無連結的網站、以及僅有知情者可存取的隱藏內容,有時也以「深層網路」為人所知。此外,暗網也成為包山包海的代名詞,泛指無數令人震驚、不快、且極具爭議的網路角落,那是屬於想像中的罪犯和各種各樣的掠食者的國度。   就某個程度看來,暗網的確如上述所言,然而我認為暗網並不只是個特殊領域:與眾人聚集的網路完全相異又緊緊相連的地下世界;完全自由且匿名的世界;在此使用者可以隨心所欲的發言、行動,不受審查、不受管理、更沒有社會規範約束。暗網之所以晦暗,是因為一般人鮮少親眼見到:暗網既隱密、不為人所知、又行事低調。本

書的主題並不是Tor隱匿服務,反而多是在探討讀者已十分熟悉的網路領域──社群媒體網站、普通網頁、論壇、聊天室──不過本書的重點在於一探特定的文化和社群,對於不是其中一分子的人而言,這些社群文化不僅黑暗更危機四伏,值得研究的原因並非其代表普遍的網路行為,而是因為這些族群一般最常遭到誤解、也最乏被理解的機會。   暗網經常成為新聞題材,內容不出以下幾類:年輕人散布自製色情影片、網路霸凌事件以及在網路對陌生人惡意攻訐、激進政治分子宣傳思想、非法商品及藥物流通、以及機密文件僅一鍵之差就要登上頭版,這類事件幾乎天天上演,然而整體來看,暗網依舊是個未經發掘且鮮為人知的世界。在現實中,幾乎無人曾冒險深入網

路的黑暗深幽之處,以仔細研究其中的網站。   我從二〇〇七年開始研究激進社會/政治活動,費時兩年追蹤歐洲及北美地區的激進伊斯蘭極端分子,試圖拼湊出一個四散又極為凌亂的現實世界人際網絡:由認同蓋達組織意識形態的年輕人組成。二〇一〇年當我的工作告一段落時,世界似乎已經大不相同;我眼前的每一種新型社會或政治現象──無論是陰謀論者、極右派分子、或是毒品文化──在網路上的據點與活躍程度皆日益增加。我通常會訪問相同的對象兩次,一次透過網路、一次則是面對面訪談,而且總是會覺得自己彷彿訪問了兩個完全不同的人。我所探尋的平行世界有截然不同的規則、行為模式、以及核心人物,每當我認為自己觸及特定網路文化的邊界時,

就會發現另一個與之連結、未經探索的祕密領域。有些領域需要一定程度的技術能力才能進入,有些則幾乎毫無進入門檻,儘管這些網路空間對許多人的生活與身分益加重要,大多數仍隱身於線上世界中:無法進入、也無法看見。於是我決定主動開始搜索。   我的旅途引領我走進全新的領域,無論是網路或現實世界中皆是如此。我加入惡名昭彰、在網路惹事生非的團體,並成為其中的版面管理員;我花費數星期潛伏在專門討論如何自殘、絕食或自殺的論壇;我在Tor隱匿服務構成的迷宮世界中探險,尋找毒品和研究兒童色情圖片網;我親眼觀察新納粹分子和反法西斯團體在熱門社群媒體網站掀起論戰;我也登錄成為新興色情管道的會員,試圖了解自製色情影片的最

新潮流。我拜訪巴塞隆納的一處空屋,支持無政府主義的比特幣程式設計師佔此地為王;我造訪由疲憊不堪的藍領男性組成的俱樂部,訪問極端民族主義者;我也走進三名女子凌亂的臥房,觀察她們如何在相機前做出性感挑逗的動作,由此吸引數千名觀眾並賺進一小筆財富。在探索和比較這些新世界的同時,我也希望能夠回答一個難解的問題:「匿名」與「連結」這兩項特性是否釋放了人性的黑暗面?若真是如此,原因何在?   《黑暗網路》的目的不在於評估網路的優、缺點。使「暗殺市場」得以運作的匿名特性,也同樣能讓吹哨者、人權活動團體、以及社運人士活躍於網路,就我所知,有多少破壞性次文化存在於網路,就有多少正向、有益、有建設性的網路文化。

  由於網路已經與大眾的日常生活緊緊交織,我們對匿名、隱私、自由、以及審查的認知也因此面臨挑戰,網路催生出一個尚待解答的難題:我們是否應該擁有在網路上完全匿名的權利?我們的「數位身分」是否與「真實身分」有所區別,而這又意味著什麼?當我們隱身在電腦螢幕後,是否有做出特定行為的傾向?而在各種想法充斥於滑鼠點擊之間的世界,言論自由的極限又在何處?   當今網路在社會所扮演的角色引發諸多激辯與討論,而上述問題正是爭論的核心,隨著網路生活的比重日益增加,這些問題的重要性也會隨之大增。我並不會在書中提出任何簡單的答案或解決方式,我也不認為這一切有簡單的解答,本書並非意在點燃論戰,而是以更中性溫和的方

式,描繪出這些問題如何在社會邊緣萌生,至於其背後所代表的意涵,就交由讀者自行判斷。   連結   如眾人所知,網路誕生於一九六〇年代後期,原本是一項小型科學計畫,由美軍旗下的研發機構「高等研究計劃署」(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ARPA)出資並營運。美國國防部希望建立一套「高等研究計劃署網路」(Arpanet)連結多台電腦,以便美國頂尖學者共享資料集和珍貴的電腦空間。一九六九年加州的兩台電腦首次完成網路連接,不過網路的發展十分緩慢。   一九七三年七月,倫敦大學學院有位年輕的電腦科學教授彼得.克斯汀(Peter Kirstein),透過大西洋海床

的電話線從英國連上Arpanet,於是克斯汀成為全英國第一位連線上網的人物。克斯汀向我表示:「我完全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所有人都不知道。我們這一群科學家和學者,一心只想嘗試建立和維護一套可以快速、簡單分享資料的系統。」Arpanet以及取而代之的網際網路,都是以提升學者共同工作的效率為原則建立:一個開放、分散、易於使用、且毫無審查制度的網路。這些概念恰好闡明了網路的定義:一個充滿無數使用者、資訊、以及想法的世界。   一九七八年,電子佈告欄系統(Bulletin Board Systems,BBS)問世,而在一九七九至八〇年間,互聯網交流系統「Usenet」也隨之登場,網路生活從此跨入新的世

代。Usenet與BBS不同於與世隔絕的Arpanet,可說是聊天室與論壇的先驅,任何擁有數據機和個人電腦的使用者都可以進入。雖然以現在的標準看來,兩者都又小、又慢、又簡陋,在當時卻吸引了數千名對虛擬新世界感到好奇的使用者。直到十九世紀中期,提姆.柏納李發明了全球資訊網(World Wide Web),網路世界就此脫胎換骨:從電腦愛好者與學者經常造訪的小眾地下場所,搖身一變成為熱門去處,使用者則是數百萬名躍躍欲試的網路新手。(註:一九九三年九月,網路服務供應商美國線上(America On-Line)開始為訂閱人提供Usenet服務,網友稱之為「永恆九月」(the eternal Septem

ber),以茲紀念大批新手登入網路。)   根據英國公開大學大眾認知與科技教授約翰.勞頓(John Naughton)的看法,網路空間在此時的意義不僅止於多部電腦形成的網絡,使用者認為網路是擁有獨特文化、身分、以及規則的「新型態空間」。數百萬名「普通人」來到網路世界,不禁令人又恐懼又好奇,這種新的溝通形式會對大眾造成什麼影響。許多科技進步論者如雜誌《Wired》和《Mondo 2000》,大聲歡呼網路革命的到來,這派人士相信網路空間象徵學習和啟蒙的新曙光,甚至有可能消弭國界。這一派最具代表性的著作,是美國網路自由主義散文家約翰.佩里.巴洛(John Perry Barlow)於一九九六年發表

的《網絡空間獨立宣言》(Declaration of the Independence of Cyberspace),文中聲明:「現實世界中關於財產、言論、身分、社運、以及脈絡的法律概念,皆不適用於網路空間……網路使用者的身分不具實體,因此,不同於現實世界的公民,我等不因人身遭到脅迫而屈服於任何指令。」巴洛認為網路表面上具備的無審查以及匿名特性,有助於培養出更加自由、開放的社會,因為眾人可以拋開現實世界中固有身分的束縛,並且創造一個全新的自己。(雜誌《紐約客》(New Yorker)的說法更言簡意賅:「在網路上,沒人知道你是一隻狗。」)當時的頂尖心理學家對於網路生活如何影響大眾經營自我身分的不

同面向,抱持保守但歡迎的態度,例如雪莉.透克(Sherry Turkle)於一九九五年發表極具影響力的網路身分研究《螢幕生活》(Life on the Screen)。   然而另一派人士憂心如果沒人知道你是一隻狗,究竟會發生什麼事,父母則擔心受怕孩子染上「數據機熱」。透克提出研究結果不久之後,另一位心理學家約翰.蘇勒爾(John Suler)便投入早期聊天室使用者行為的研究,他發現聊天室使用者在線上的態度,傾向較具攻擊性也較為憤怒,在現實生活中的態度則較溫和。蘇勒爾認為原因是在電腦螢幕的保護之下,網路使用者會覺得現實世界的社會限制、責任、與規範不再適用;蘇勒爾也指出,無論是完全匿名或被視為

匿名(感知匿名)的情形,都會促使網路使用者探索自我身分,但也可能導致使用者因不必憂心承擔後果而做出不當行為(二〇〇一年他將這個現象稱為「網路去抑效應(Online Disinhibition Effect)」)。確實如此,打從一開始,許多BBS和Usenet訂閱人就將網路空間視為充斥著各式行為的領域,不論是奇異、有創意、無禮或非法的行為。在Usenet的「Alternative」(簡寫為Alt.)分類層級中,任何人都可以設立討論群組,也可以自訂主題,史上第一個討論群組是食譜論壇「alt.gourmand」,之後性愛論壇「alt.sex」、藥品論壇「alt.drugs」、搖滾論壇「alt.roc

k-n-roll」也迅速接連登場,而「Alt.」群組的知名度竄升後,便立即成為Usenet系統中最熱門的空間。除了目的明確、較為正經的群組,如文學、電腦、或科學論壇等,Usenet和BBS還有更多以網路霸凌、駭客攻擊、以及色情影片為主題的論壇。   不自由,毋寧死   在一片沈重氣氛之中,激進自由意志主義論者金.貝爾(Jim Bell)率先以保障網路匿名為基礎,提出令人不寒而慄的推論。一九九二年後期,加州出現一個名為「密碼龐克」(cypherpunks)的激進自由意志主義團體(譯註:其理念為倡使用強大密碼演算法與隱私增強技術,以促進社會或政治改革),透過電子郵件清單的形式提案並討論,可以如

何利用網路空間確保個人自由、隱私、以及匿名性。貝爾就是清單中的一員,他深信如果公民能利用網路發送隱匿加密訊息,也能使用無法追蹤的貨幣進行交易,就有可能針對任何一種商品打造運作良好的市場。一九九五年,貝爾在〈暗殺政治〉(Assassination Politics)一文中闡述自身想法,並將文章透過電子郵件清單傳送,而即使是死忠的自由意志主義論者也為之膽顫心驚。   貝爾提出,可以建立一個特殊組織,要求參與者針對特定公眾人物匿名捐贈數位現金後,集結成一份總獎金,而任何能夠正確預測特定人物死期的參與者,則可以獲得這份總獎金。貝爾認為這種行為並沒有違法,僅是另一種形式的賭博,但其中的狡詐之處在於:如

果有足夠的群眾對特定個人的不滿達到一定程度──每人只需匿名貢獻幾塊錢──總獎金就會豐厚到足以誘使部分人加入預測的行列,並且親手實現自己的預言,進而贏得大量總獎金。加密訊息和不可追蹤的支付系統就是在此時發揮作用,群眾集資、且無法追蹤的謀殺行動會循以下模式展開:首先,準刺客透過加密訊息發送自己的預言,只有發送人本人才知道開啟訊息的數位密碼。接著刺客在行兇之後,將密碼寄送給主辦組織,讓組織解鎖他的(正確)預測結果。一旦組織確認預測無誤(八成是透過新聞得知),以捐贈數位貨幣形式累積而成的總獎金,便會採加密檔案的方式公布於網路上,同樣的,這份檔案僅能由做出預測的本人製作出「金鑰」並解鎖開啟。在所有參與者

都對彼此身分一無所知的情形下,該組織還是可以驗證預言的正確性,並且頒獎給精準預測的贏家。   貝爾認為,整個活動中最大的優點就是網路提供的匿名特性,可以保障參與各方的權益,除了殺手本人(以及受害者)也許要負擔一定風險之外。即使警方調查出貢獻暗殺名單獎金的參與者,這些贊助人也可以誠實以對,說明自己從未直接表達期望特定人物死亡;主辦暗殺市場的組織對警方也同樣愛莫能助,因為組織既不知道誰是贊助人,也不知道誰做出預測,更不知道誰解鎖開啟了檔案。然而,貝爾的構想重點不在於擺脫謀殺罪,他認為這套制度足以施加民意壓力,促使民意代表有良好表現,民意代表的表現越差勁,就越容易激怒選民,也就越容易累積大量的暗殺

總獎金,並且對潛在暗殺兇手形成誘因。(貝爾堅信如果過去有這類市場存在,史達林、希特勒、以及墨索里尼都會遭到暗殺身亡。)在理想情形下,沒有人會因此身亡,貝爾希望這類市場的存在本身,就可以嚇阻所有人投入選戰,他在文中指出:「徹底匿名、徹底保密、徹底安全……只要集資過程容易又安全,就會使得濫用職權的公職,成為風險極高的選項。最有可能的狀況是,任何職位高於縣市長的政治人物,都不願意承擔繼續在職背後的風險。」   一九九五年,貝爾寫下〈暗殺政治〉一文時,這一切都只是假設情況,儘管貝爾認為這類市場最終會導致全球所有的政府垮台,現實世界卻尚未跟上他的想像。將近二十年之後,隨著比特幣這類數位貨幣、Tor一類

的匿名瀏覽器、以及值得信賴的加密系統一一問世,貝爾的預言終於成真。三十郎於二〇一三年夏季創辦「暗殺市場」時寫下:   不過,科技發展必然會走到這一步……如果有人利用法律對付你,而且/或是侵害你的生命、自由、財產、貿易、或追求幸福的權利,現在你可以選擇報復,只要舒服的坐在客廳、用安全的方式,就能減少對方的壽命。   目前「暗殺市場」列有至少六個人名,雖然網站宗旨很嚇人,但就我所知,至今尚未有人遭到暗殺。「暗殺市場」的重要性不在於發揮暗殺功能,而是網站的存在本身就具有意義。這種創意與創新就是暗網最典型的特徵:這個空間毫無限制、挑戰陳規、思想不須經過審查,無論是何種興趣和欲望都可以在此公開。暗網

展現的全是人性中最危險、迷人、且獨特的一面。  

當代反校園霸凌戰爭之研究

為了解決無法翻譯這個網頁的內容ptt的問題,作者黃郁琇 這樣論述:

摘要校園霸凌是長期存在的問題,但直到2010年12月始引起軒然大波,臺灣社會也在此時呈現全體動員向校園霸凌宣戰的狀態,包括一時間湧現的媒體投書、網友發動人肉搜索與集結上街頭要求政府有所作為,展現社會大眾的反霸凌意志,政府也在此時採取修法、重新制定行政規則,將防制霸凌比擬為防疫行動,監察院也在此時作出第一份因校園霸凌事件而成立的糾正案。然而在反霸凌戰爭中出現的作為,也產生了某些疑慮,例如在尚未確認事實前,就將霸凌者列為撻伐、打擊的對象,或是為了展現防堵決心,將疑似霸凌事件即通報列冊,可能產生學校對學生行為過度敏感或過度介入,也可能導致社會大眾對這些學生的過度非難或標籤。假設這些反霸凌行動和造成

的影響是因為當時校園霸凌狀況特別嚴重,本文發現當時多數的霸凌統計資料未公開,大眾難以了解完整面貌,並且從媒體對引起反霸凌的事件報導,與官方調查資料出現落差。再進一步比較前後時間點的事件,發現事件本質相似或更嚴重的事件也未引起反霸凌戰爭。為了解開為何社會反應有所差異,以及大眾如何認定霸凌情況嚴重這兩個問題,本文從媒體如何報導校園霸凌事件,尋找其與報導與社會反應的連結,並且發現在媒體型態改變後,大眾可以從媒體之外獲得事件訊息,卻仍有相似的反應,顯見有其他因素影響社會反應的形成。為了找出形成社會反應的背後因素,本文以論述分析反霸凌的論述主軸,其意義在於個人的主觀或新聞報導框架,會受到語言描述和時空環

境影響,複製社會刻版印象或預設去理解事件。在反霸凌的論述中,包含青少年殘暴形象的強調;以教育為主軸的論述,包含教師管教權的爭議、教育政策的失敗、教育人力的分配等主張;警政部門在反霸凌中扮演的角色及功能;社會治安將惡化的預測等。這些論述有的可連結媒體對事件或人物的報導方式,並且各個論述之間有時是站在不同觀點各自論述,有時是呈合流或互相支持的關係。從這些論述可以挖掘其背後代表的社會意義,包含2010年大眾對於社會治安的不安感;在教育場域中,家長和教師對於教育政策的不滿,反映在對教育事件的焦慮;以及社會對於少年犯罪問題的擔憂等,經由反霸凌戰爭找到宣洩的出口。而從這些研究結果,本文認為反霸凌戰爭雖然讓

社會關心防制霸凌議題,但是也存在是否反霸凌僅是大眾各種不安、焦慮的情緒轉嫁,而導致一時熱潮,不僅讓社會對少年的態度轉變,也可能無法有效找出問題的癥結點,因此對於這樣的社會反應必須謹慎以對。

新聞的騷動:狄波頓的深入報導與慰藉

為了解決無法翻譯這個網頁的內容ptt的問題,作者艾倫.狄波頓 這樣論述:

  地球上幾乎沒有一個角落能夠避開新聞的不斷轟炸, 新聞的喧鬧紛亂已經滲入了最深的自我當中, 但很少有人引導我們思考新聞的影響力: 新聞不但左右了我們對現實的觀感,也形塑了我們的心靈狀態!   本書乃是一項習作,   試圖把「看新聞」這種隨處可見而且眾所熟悉的習慣,   呈現為一種充滿古怪與危險色彩的活動。   而你,每天都參與其中……   一場飢荒、一座遭到洪水淹沒的城鎮、一個逍遙法外的連續殺人狂、   一個政府的垮台、一位經濟學家對於明年經濟情勢的預測;   這類外在的騷動,正是我們獲致內心平靜所可能需要的東西。   當新聞支配了我們的日常,宛若另類的宗教信仰,我們需要有人幫助

我們因應新聞所造成的影響:包括心中因此出現的羨嫉與恐慌、激動與挫折,以及新聞不斷向我們灌輸,但偶爾不免懷疑自己如果不知道是否會比較好的種種事物。   英倫天才狄波頓由此出發,解析20種典型的新聞報導,用他的生花妙筆與透徹觀察,引導我們產生適切的觀點,使我們體認到──與新聞報導的暗示恰恰相反──其實沒有什麼事情真正算得上是完全新奇、值得訝異,或者恐怖至極。   ◎關於新聞:新聞是政治與社會現實的主要創造者。正如革命人士所深知的,你如果想要改變一個國家的心態,該去的地方絕對不是畫廊、教育部或名小說家的家裡,而是應該把坦克直接開到國家的神經中樞:新聞總部。在已開發經濟體中,新聞的權勢至少相當於以

前的宗教信仰。新聞截稿時間與禱告時間的疊合程度高得令人難以置信:晨禱成了晨間新聞,晚禱則是晚間新聞。   ◎關於新聞的政治性:我們閱聽新聞的時間愈長,愈可能對兩種情緒深感熟悉——也就是恐懼和憤怒。藉著煽起我們的恐懼,新聞殘忍地利用了我們不善於以適切觀點看待事物的弱點。就其本質而言,新聞當然需要觀眾經常感到焦慮、恐懼以及煩惱——但我們卻負有另一項更大的責任,必須努力保持堅毅的韌性。   ◎關於留言區:線上新聞報導附設的留言區,揭露了一般大眾心中存在著一股從來沒有人想像得到的強烈怒火。在這些憤怒背後,我們可以感受到一股令人感動的信念,認為這世界的任何問題基本上都可以解決,只是沒有受到迅速或果斷

的處理,而且導致這種結果的原因很簡單,就是我們的統治者都是惡棍和白痴——每天都有新的證據能夠證明這一點。   ◎關於犯罪新聞:我們距離災難都只有一線之隔,其他人犯下的罪行並非跟你毫無牽連。這輩子不曾留下犯罪記錄,有一大部分是運氣與良好境遇造成,不足以證明你的性情高潔不可敗壞。   ◎關於八卦新聞:民主的進程包括對於尊嚴與敬重的需求。社會若是習於貶抑其中絕大多數的成員,會對成功獲致名氣的少數人爆發極度尖酸、惡毒而且彷彿具有分裂性人格的抨擊,要化解就必須採取廣泛散布高格調的關注。 名人推薦   好評推薦   何榮幸(《天下雜誌》總主筆)   周偉航(大學教師,筆名人渣文本)   南方朔(評

論家)   黃哲斌(新聞工作者)   張鐵志(《號外》雜誌總編輯兼《彭博商業週刊》中文版總主筆)   陳玉慧(作家,曾任《聯合報》駐歐特派員)   戴然 (新聞人、知名講師)   (以上按照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英倫才子展示了一場華麗而銳利的媒體識讀教育,為讀者示範如何洞見新聞的本質,而不會迷失在新聞的表象中。 ──《天下雜誌》總主筆何榮幸 作者簡介 艾倫.狄波頓 Alain de Botton   英國最具特色的才子作家、哲學家、製作人。   1969年生於瑞士蘇黎世,在瑞士和英國兩地受教育。通曉法文、德文、拉丁文及英文。現居倫敦。   18歲入劍橋大學歷史系。23歲發表處女

作小說《我談的那場戀愛》大放異彩,暢銷200萬冊;25歲入圍法國費米娜獎;27歲完成驚世之作《擁抱似水年華》;31歲出版《哲學的慰藉》,以古老的歐洲智慧為現代人療傷;33歲帶著滿腹詩書踏上大千世界的旅程,開講《旅行的藝術》;37歲用哲學、美學和心理學的角度,讓《幸福建築》顛覆我們對建築的既定看法,並提出「生活建築」(Living Architecture)計畫,邀請世界知名建築師參與設計,為大眾帶來現代建築的獨特體驗。2009年獲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任命為榮譽院士。2011年獲選為英國皇家文學學會院士。   狄波頓在作品中探討現代生活的各種面向,並多次參與BBC等媒體的紀錄片拍攝,以極富風格的

精采創作,向大眾指出哲學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性。近年更參與創辦「人生學校」(www.theschooloflife.com),實踐他理想中的大學:以文化的功能協助一般人得到生活的方向感與人生智慧。   狄波頓才氣橫溢,文章智趣兼備,不僅風靡英倫,全球各國更爭相出版他的作品,目前已有二十多國語言的譯本。書評人康納立(Cressida Connolly)讚嘆狄波頓是「英國文壇的奇葩」,葛雷茲布魯克(Philip Glazebrook)則認為:「這種奇才作家,恐怕連掃帚的傳記都寫得出來,而且這柄掃帚在他筆下絕對是活靈活現的。」知名旅行作家莫里斯(Jan Morris)更說:「我真懷疑狄波頓這

輩子有沒有寫過一句乏味的句子。」   狄波頓在推出本書的同時,也策劃了新聞網站「哲學家郵報」(www.philosophersmail.com/‎),以英國小報《每日郵報》網站的模式來運作,並由「人生學校」的哲學學者們執筆,探究政治時事和名人八卦背後的哲學涵義。   個人網頁:www.alaindebotton.com   狄波頓作品:《哲學的慰藉》《我談的那場戀愛》《愛上浪漫》《吻了再說》《擁抱似水年華》《旅行的藝術》《我愛身分地位》《幸福建築》《機場裡的小旅行》《工作!工作!》《宗教的慰藉》《無聊的魅力》。 譯者簡介 陳信宏   專職譯者,曾獲全國大專翻譯比賽文史組首獎、梁實秋

文學獎及文建會文學翻譯獎等翻譯獎項,並以《好思辯的印度人》(先覺出版)入圍第33屆金鼎獎最佳翻譯人獎。譯作包括《我愛身分地位》《宗教的慰藉》《如何思考性這件事》《如何不為錢煩惱》《無聊的魅力》(先覺出版)等。 前言 政治 乏味與困惑 些微的希望 恐懼和憤怒 壞蛋與弊端 既成觀念 國際新聞 資訊和想像 細節 攝影 經濟 廣義貨幣供給與烏托邦 投資人新聞 名人 仰慕 嫉妒 成名的渴望 名氣造成的傷害 災難 悲劇 意外 自然 健康新聞 消費 飲食、旅遊、科技…… 文化 結語 個人化 關注內心需求 推薦序  富有哲學和人文關懷厚度的佳作  南方朔         新

聞解讀完  黃哲斌         我們需要好新聞  陳玉慧         我們還能期待怎麼樣的媒體?  張鐵志         大眾應該如何閱讀媒體?  周偉航(人渣文本) 推薦序   富有哲學和人文關懷厚度的佳作 南方朔(作者為評論家)   現在是新聞已成為新宗教的時代。人們無日無夜都被大量的新聞訊息轟炸著。雖然有這麼多新聞,而真正「重要而有意義」的(significant)可能只占了很少的比重,但那些不重要的新聞卻也非毫無意義,它們合理化了我們的無聊、媚俗、對世事的漠不關心,也合理化了人們的偏見和歧視。更嚴重的是,新聞大體上是以一種扁平的方式呈現這個世界的實體,它會壓縮掉人們的

智性與感性縱深。因此,新聞呈現出的世界看起來很熱鬧多姿,但卻貧瘠荒涼,人的惡質一面反而被發揚,積極向上的一面則受到壓抑。   以前,當神權定於一尊的時代,就是人們對人權展開反省批判的時候。當君權定於一尊的時代,也就是人們反省君權的開始。現在是新聞左右了人們的認知與判斷的時代,當然也到了人們反省新聞的時候。據我所知,近年來有些反省力較強的國家,從小學高年級開始,就會開設新聞解讀的課程,在我的想像裡,學識太低時解讀新聞,可能無法將它拉高到哲學的層次,但一定可以透過青少年沒有偏見的聯想而發現到,原來許多的新聞只不過是在作秀,許多八卦新聞純屬無聊,許多新聞換了一種寫法就會完全不一樣。   關於青少

年解讀新聞,我想到一個自己經歷過的故事。我的小孩在念小學高年級時,有一次看警匪片,他突然笑了起來,並口出驚人之語。他說警匪片的好人其實比較壞,而壞人比較好,因為警匪片裡的好人殺人,都是拿起槍來就亂殺,而壞人抓到了好人,都會講一堆話,不把好人一下子就殺死,所以好人比較壞。由我自己的經驗即可看出青少年看事情,童言童語裡的確有他們的直觀,如果由他們解讀新聞,一定能看出不一樣的東西。     由於受到某些進步國家的啟發,很早以前我即主張,台灣的教育體制也應該開設新聞解讀的課程,這種課程開得太早,可能有難度,但到了大學,學生的綜合智力已逐漸成長,而且大學裡的哲學、文學或其他專業學科的師資已較多,對各種

新聞從事批判性反思,應當有了較好的條件。英國當代主要知識分子及人文主義作家艾倫•狄波頓的新書《新聞的騷動》,相信即是大學新聞解讀的極好入門導讀課本。   長期以來,我們都相信新聞也是資訊,透過新聞報導,人們接收到各種資訊,對世界發生的事才會省知,因此在大眾新聞的時代,人們的知情權始可得到滿足。因此在文明發展的過程中,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新聞自由」都是每個國家爭取的目標。人們相信新聞和訊息如果沒有被少數人壟斷,而是可以自由流通,則自由民主就會有保障。縱使到了今日,許多不民主國家還是在管制新聞自由,什麼新聞能報,什麼新聞不能報,都由政府決定。控制新聞是控制政治的前提。   但有了新聞自由後,國

家和社會就真的越來越好嗎?根據當代媒體理論的研究,人們已發現,在一個自由民主,有新聞自由的社會,新聞的發達反而產生副作用,舉其大者而言,至少有下列新聞病徵:一、各國內政都陷入瑣碎議題的競爭,政治很熱鬧,但真正重要的問題反倒愈來愈少受到注意。二、當今的新聞,愈來愈注意重大的公共災難,開發中國家的貪腐和流行病毒、天災、名人八卦,這些新聞都麻痺了人們的感覺,甚至這種刺激使我們對別人的痛苦不幸日益無感,也合理化了人們的偏見與自私。三、近代無論每個領域,新聞的重點都在向名人轉移,它拉回了人們對努力成功的判斷,一個名人八卦新聞充斥的社會,將成為努力精神日益降低的社會,也會使社會的羞恥感降低。四、新聞的日益

重要,已使得人們的經濟活動開始事件化和宣傳化,經濟富國裕民的角色開始減少。   一個新聞發達的社會,並不必然會替文明帶來正面刺激,甚至可能會造成人們的「虛假意識」,反而降低了一個社會的人文水準。也正因如此,一個現代社會遂必須對新聞知所警覺,人們對新聞應有批判反省解讀的能力,而新聞工作者則需要在如何選擇及書寫上有新的視野,呈現新聞真實的一面,擴大人群的相互理解;新聞應當具有從個案裡找到人性的感動與啟發等特質,不能只是喧嘩,新聞應有提升人和社會,更深刻的因素存在。   因此,我樂於見到艾倫•狄波頓這本對新聞所做的反省之書。本書很有哲學和人文關懷的厚度,相信它一定會給我們的社會帶來思考新聞的契機

。 推薦序   新聞解讀完 黃哲斌(作者為新聞工作者)   二○一四年四月十一日晚間,一群人包圍北市警中正一分局,一名背著電視台攝影機的男子,沿途撕毀抗議標語,遭民眾包圍,現場幾乎爆發衝突,有位身穿藍色襯衫的年輕人,居中調解,努力還原現場,並呼籲大家拍下影片,上傳網路,事件平和落幕。在此同時,另一家新聞台宣稱撕標語民眾遭毆,因有前述影片為證,網友指責電視台謊報新聞。   兩天後,一家報紙刊出市長參選人P的訪問,標題與內文暗示,參選人P批評抗議民眾是「民粹」,支持衝突事件中的指揮警官。一名訪問現場的第三人,上傳他側錄的語音檔,質疑該則報導刻意誘導發問,並扭曲P的原意,另名網友自發聽打逐字

稿,網友眾怒,群起批評該家報社。   上述兩起真實事件,各自獨立,又互相關聯。它們有幾個共同點:   一、兩者反映了新聞機構或個人,在新聞現場並未扮演中立角色,而是以自身立場介入,試圖影響事件發展。   二、兩者都由非新聞專業人士錄下影像或聲音,上傳網路,供公眾評論。   三、兩者張貼流傳的網路平台,都是台灣最大的BBS站台PTT,透過「鄉民」廣為傳布。   諷刺的是,這些具有新聞性質的影音檔,雖由業餘報導者目擊、記錄、散布,卻補足或修正了專業媒體的報導,甚至更具真實性。   過去幾年,我們不斷目睹類似事件發生,新聞機構的政治立場、商業利益、編輯室生產線,經常是個巨大絞肉機,每天產製一

則又一則懷帶惡意的報導或評論,誘導問話、選擇性引述、報導框架、資訊偏誤,到頭來,讀者或觀眾看到的,往往是記者的意見,而不是受訪者的。   當代的媒體機構,正面臨多重挑戰,一方面,必須面對廣告營收與受眾注意力消退,於是常以無聊、瑣碎的內容,博取觀眾與廣告主的青睞,名人隱私是一種可消費的櫥窗精品、災難疫病是一種好萊塢式的恐懼動員,新聞的意義不斷溶解,功能轉為楚門世界的仿真娛樂。   另一方面,新聞的真實性經常飽受素人挑戰,媒體機構的集體偏見經常被揭露,「鄉民打臉」成為一種再製的網路新聞類型,一種草根平衡報導,一種新聞詮釋權的爭奪戰。現代科技賦予每個人身上配備多個鏡頭或麥克風,手機、相機、錄音筆

、平板電腦,也賦予人人得以採訪與傳播的能力,讓言論市場充滿喧囂、反饋與噪震。   我們的新聞世界,比以往更虛假,也比以往更真實,產製門檻降低,接收門檻變高,真假在倫理的模糊地帶交鋒,解讀判別新聞成為一種資訊能力,有人稱之為「媒體識讀」,或者,你可以稱之為「新聞生產流程的細部分解,以及消費者介入回饋」,或許,這正是艾倫•狄波頓此書希望造成的騷動。 推薦序   我們需要好新聞 陳玉慧(本文作者為作家,曾任《聯合報》駐歐特派員)   狄波頓又寫了一本我想寫的書,他每次都這樣。因為,他是大才子,我不是。但狄波頓從來沒做過特派員,他好整以暇可以仔細以他哲學家般的巧思來評論現今的新聞環境,而我的的確

確擔任過特派員,真槍實彈,幾乎每天都在與新聞為伍。我一直身處新聞現場。我可以乘機說說我的讀後感嗎?狄波頓先生?   曾經擔任廿年歐洲特派員,我經歷太多這樣的日子,每天起床,早餐後,喝起咖啡或茶,一邊讀報紙或瀏覽新聞網頁,然後思索:什麼新聞值得我寫?   或者,什麼新聞值得台灣讀者閱讀?   狄波頓要說的是,新聞已經是宗教,每天的晨間新聞是晨禱,午間新聞是午禱,而晚間新聞又是晚禱,在歐洲,收視率最高的是晚上十一點的電視新聞,因為很多人看過後便可以去睡覺。   對一個特派員而言,什麼新聞值得讀者閱讀,這個決定權不一定完全在我手上,因為報社每天都在同樣的時間裡,開著大小不同的編採會議,有時會

議中已經決定什麼歐洲新聞必登不可,又或者是,什麼台灣新聞過於重要,歐洲新聞根本不會有版面,編採會議決定了歐洲新聞的篇幅,會後同事會同步告知我。   如果不告知我的話,而那天又剛好有點版面的話,是的,那麼我大可書寫一些我認為值得閱讀的新聞。但問題就在這裡,什麼是那樣的新聞?我得花上廿年的時間才知道,不是什麼新聞值得台灣讀者知悉,而是什麼角度和什麼寫法的新聞,才值得台灣讀者閱讀。   狄波頓這一本《新聞的騷動》便是在闡揚及描繪他的「新聞文藝復興」,他的書大大安慰了多年擔任駐外特派員的我。現在我才知道,那些年,我無能發揮我那歐陸的黑色幽默,可能並不是我的問題。因為,台灣正如大部份的西方媒體,新聞

寫法沿襲了那一板一眼的制式新聞規定:五個W(who, where, when, what, why),而且許多記者連五個W都做不到。另外,台灣讀者(包括媒體編輯)對歐洲的欠缺了解,往往是很多新聞的盲點。台灣媒體勢單力薄,如何與大通訊社競敵?說穿了,我們無法競爭,只能延續和申論,或者,在好一點的情況,過濾和篩選,但前提是,寫稿的人也得對歐陸政治社會文化有足夠的熟悉和理解。   讓我舉個例子吧,這譬如說,身為歐洲特派員,我報導了無數次的德國女總理梅克爾,她參加選戰,她在國會發言,她接受訪問,這種種的新聞,甚至包括她宣布那違背她所屬右派的決定,也是一個順從民意的好決定—二○二二年德國全面廢核;但這

些新聞都不如我注意到的一件事:無論她在哪裡,聆聽別人時,她的雙手手指總是會做出一個心型圖案,梅克爾,妳怎麼了?妳的雙手手指被瞬間膠黏住了嗎?其實,這件事說明了梅克爾為了營造自己有多麼努力……畢竟,在德國那樣的父權社會,她已經是全球最有權勢的女人。   我曾經和梅克爾面對面,我詢問她問題時,她便有這樣的手勢,我也曾看過幾十張別人拍攝她的心型手勢相片,我便曾經想寫一篇這樣的報導,卻一直沒寫,是造型和心理專家聯合建議她做出這樣的手勢,女性委婉但堅定,我被那選舉選舉選舉記者會記者會記者會分心了,因為我也會擔心我漏新聞,而在台灣媒體漏發新聞便是記者的大罪。   好吧,我說遠了。我本來只是想禮讚狄波頓

這本《新聞的騷動》。在此無冕王已死的時代,人人都是新聞記者,可以隨時在任何網路社群發布訊息,垃圾新聞因此滿天飛,讀者其實更無知了,人心其實更惶惶了,消息其實更泛濫了,但我們需要這麼悲觀嗎?狄波頓無非要告訴我們,不必這麼悲觀,我們需要新聞,但我們需要更好的新聞,不是人人都可以寫新聞,是極少數充分具有文化和知識,有見地又有遠景,還帶著一點使命感甚至幽默感的人,才能寫好新聞,而這本書說明了書寫及閱讀好新聞的必要性。 推薦序   我們還能期待怎樣的新聞媒體? 張鐵志(《號外》雜誌總編輯兼《彭博商業週刊中文版》總主筆)   「在當今這個時代,如果有個獨裁者想要鞏固自己的權位,並不需要做出對新聞下達

禁令這種顯而易見的暴政措施。他所需要做的事情很簡單,就是確保新聞機構持續不斷傳播各種沒頭沒尾的新聞快報,大量轟炸觀眾,也毫不說明事件脈絡,同時新聞議程又不斷改變,也不闡明各項議題之間的相互關聯,而且不時穿插凶殺案與電影明星花邊的聳動報導—這樣就足以弱化大多數人掌握政治現實的能力,並且摧毀他們改革政治情勢的決心。」這是著名作家狄波頓在《新聞的騷動》中的一段──雖然台灣不是一個獨裁體制,但所有台灣人都會感到這段話彷彿正是為這個擱淺的島嶼所寫的。如果一個外星人來到台灣,打開電視新聞十分鐘,你會懷疑這個國家的智力程度,你會覺得此地彷彿真無大事。我們都知道台灣媒體問題的嚴重:八卦化、瑣碎化、娛樂化、黨派

化,但很少去思考台灣媒體的蒼白對整個社會造成的深遠影響:政治的惡質、公民精神的削弱、消費主義的支配,甚至對道德、價值與人性的扭曲。     「從來沒有人循序漸進地引導我們思考新聞媒體的非凡能力:新聞媒體不但能夠影響我們對現實的觀感,也能夠形塑我們的心靈狀態。」這正是狄波頓寫這書的本意。狄波頓指出,我們對政治與政策或者國際新聞缺乏興趣,主要是因為新聞機構沒有讓這些事情和我們產生意義的關聯。他說:「當今這個時代已經不缺可靠的事實。重點不在於我們需要更多事實,而是我們不曉得該怎麼處理我們已經擁有的事實。」這種意義的匱乏首先表現在:「從一則漫長的事件中沒頭沒腦地擷取出一小段發展,又沒有說明這些事情背後

的背景情境,正是許多最重要的新聞事件所受到的報導方式,不論是選舉、預算協商、外交政策的提議或者國家福利制度的變革都是如此。」他舉例,一則敘述剛果民主共和國政府貪腐現象的報導(「剛果民主共和國爆發回扣指控」),個別看來可能令人摸不著頭腦;但這則報導的標題如果能夠揭示這起事件背後的宏觀主題—「西方國家概念與非洲部族觀點的衝突」—我們就能對這麼一項案件獲得更深刻的了解。的確,大部分新聞的處理都缺乏對於事件賦予深刻的意義,或者連結到一個更大社會科學的視野,因此我們只停留在碎片化的訊息,而無法提昇思考的深度。這在台灣媒體尤其嚴重。在《紐約時報》上我們可以得到思想的刺激,但在台灣媒體或許可以挖到內幕,也可

能有很好的調查報導,但很難發現知識與思想上的提昇。     意義的匱乏的第二點在於,新聞應該培養我們「注意到自己以外的人」的能力,從而促成我們和其他人在想像中的接觸、實際上的協助以及相互之間的理解。例如關於國際新聞,有人認為我們內心終究只在乎「我們自己」,但狄波頓卻認為「我們天生的好奇心其實遠比這種觀點所認為的還要強烈得多。一個異國人物的命運絕對有可能讓我們深感著迷,甚至使我們為之流淚。」記者該學習的技巧是,「要求新聞稍稍學習莎士比亞,對普世性的元素也投注些許的注意。」   「新聞報導能夠藉由特定的呈現方式,讓知識的傳遞得以跨越文化與情境的鴻溝,也能夠有助於我們把其他人類同胞的種種經驗視為有

用的資源,使我們不斷從中獲取啟發、警惕、引導與洞見。」這種促進相互理解的作用也表現在如何報導那些「惡人」或者殺人慘案。他相信我們「要把駭人聽聞的恐怖故事(毫無意義地描述令人不忍卒睹的事件)轉變為亞里斯多德所謂的悲劇(從令人憎惡的事件當中形塑出一則具有教育意義的故事)。」「我們對於一個殺害了自己的配偶或子女的人能否產生同情心,有一大部分乃是取決於這個人的故事獲得怎麼樣的講述:我們對這個人得知了哪些資訊,我們對他的動機有怎麼樣的了解,以及這個人的內心世界以多麼深刻的洞見與複雜度呈現在我們眼前。」     回到開頭的引文,關於新聞對民主的影響,真正的民主的確需要擁有足夠知識與資訊的公民的參與,如此才

能介入公共政策、選擇政治代表,並判斷後者是否反映民眾的利益。因此,媒體如何呈現公共議題,如何提供現代公民所需的資訊與價值,將對民主體制所需的公民培育有關鍵影響。     所以狄波頓說的好:「現代世界卻使我們了解到,就削弱人的政治意志而言,有些力量遠比查禁行為更加有害也更加憤世嫉俗:也就是以混亂、零碎,而且時斷時續的方式呈現各種事件,以致大多數的閱聽大眾都無法長期關注最重要的議題,於是絕大多數的民眾便在困惑、乏味以及心思分散的情況下,不再關注政治。」簡言之,這種新聞媒體只會導致民主的空洞化,而這正是台灣的困境。       當然,我們這個時代也出現了新的可能性:網路世界及社交媒體,這不僅強化個人

自我選擇新聞的能力,也徹底改變新聞的生產與傳播的管道。然而,狄波頓對前者有個重要提醒:自己選擇想看的新聞雖然強化了閱聽人自主性,卻可能讓一個人只限縮於自己喜歡看的,導致視野日益狹隘。       社交媒體是本書所沒有提及的,卻可能是我們這個時代所面對的最重要改變。這個機制雖然提供了更多元的資訊、挑戰了傳統主流媒體的霸權,但狄波頓所擔心的混亂和零碎卻可能更嚴重,因此我們當然還是需要好的媒體—他們將不只是客觀與深入的報導與調查(雖然在台灣連要做到都很難),並也能提供意義的連結、脈絡的分析、思考的刺激,並增進人群間的相互理解。 推薦序   大眾應該如何閱讀媒體? 周偉航 (筆名人渣文本,大學教師、

作家)   我的學生泛及各個領域,其中也包括了大傳類科。在傳播類科之外的學生,對台灣現有的媒體充滿了憤慨,其次是憂慮;在大傳領域之內,學生先是充滿了憂慮,其次才是憤慨。        這種有趣的交雜,凸顯出一種責任上的隨意劃分:   一、我不是大傳類科,我可以對新聞廣電內容的品質低落感到憤慨,再因此對國家的未來感到憂心。   二、我是大傳類科,我會對媒體工作環境惡化感到無能為力,又會對理想不能伸張而感到憤怒。   這兩者巧妙的對立與共通之處,凸顯出人對於新聞媒體的「無力感」與「他者感」。不論是否身在業界,我們總是沒有力量,我們總是決策圈外的其他人。這類心態讓我們面對媒體亂象時,往往只淪於

情緒反應,缺乏理性的應對策略。        《新聞的騷動》一書所探討的哲學切入角度,正好突破了上述兩造的盲點。本書以優美的文筆提示了所有人都該驚覺的可怕事實,並提供了解構的脈絡性,其閱讀的過程是場輕鬆卻嚴肅的學習。     作者艾倫•狄波頓要求視聽受眾轉變成為不服從的大眾,以帶有防衛性與比較的視角,分割、重組、再製這些媒體訊息。我們不應以媒體所建構的脈絡來接受資訊,而是將新聞變成自我的收藏品,在閱聽時,也將之破壞與吸納,並對自我產生意義。     最後,你可以從新聞中獲得什麼?應該不再只是情緒,而是一些對你獨有意義的「什麼」。而這只有你親自展開閱讀,才有辦法掌握了。 ◎前言1這種東西不附

任何說明指示,因為這理當是世界上最普通、簡單、顯而易見,並且平凡至極的活動,就像呼吸或眨眼一樣。 經過一段時間的間隔—通常不超過一個晚上(而且經常還短得多;若是特別躁動不安,說不定只熬得過十或十五分鐘)──我們就會停下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檢查一下新聞消息。我們暫停自己的人生,以便再次取得一份關鍵資訊,看看這個世界自從我們上次檢視新聞以來,又發生了哪些最重要的成就、災難、犯罪活動、流行疾病,以及感情糾葛。 以下乃是一項習作,試圖把這種隨處可見,而且眾所熟悉的習慣呈現為一種充滿古怪與危險色彩的活動。 2新聞致力於將世界上最不尋常也最重要的事物呈現在我們眼前:例如熱帶地區的降雪、總統的私生子或者連體嬰

。然而,新聞雖然堅決追逐異常現象,卻總是巧妙地迴避將目光投注在自己身上,對其本身在人生中達到的重要地位也總是避而不談。新聞機構雖然竭盡心力報導非凡奇特、腐敗墮落,以及令人震驚的事物,我們卻可能永遠看不到「全球有半數人口天天都著迷於新聞報導」這樣的頭條標題。 哲學家黑格爾認為,新聞一旦取代宗教而成為我們主要的指引來源及權威標準,社會就進入了現代化的階段。在當今的已開發經濟體當中,新聞的權勢至少相當於以前的宗教信仰。新聞截稿時間與禱告時間的疊合程度高得令人難以置信:晨禱成了晨間新聞,晚禱則是晚間新聞。不過,新聞不只是時間表與宗教近似,也要求我們必須抱持猶如面對信仰的那種崇敬態度。在新聞當中,我們也

盼望獲取啟示、得知哪個人是好是壞、找出苦難的原因,並且了解人生在世的道理邏輯。同樣的,我們如果拒絕參與新聞的共同儀式,也可能被人視為異端。 新聞懂得如何隱藏其運作機制,因此相當難以質疑。新聞以自然平緩的語調對我們侃侃而談,毫不提及其充滿前提假設的觀點。新聞沒有揭露的是:這種活動不只是單純報導世界上發生的事情,而是根據其本身高度的特殊關注,不斷在我們的腦海中形塑出新的世界。 3從小,大人就教導我們重視圖像與文字的力量。我們被帶到美術館去,聽著大人以嚴肅的口吻指稱已經死了許久的藝術家所繪製的某些畫作能夠轉變我們的觀點。此外,大人也介紹我們接觸各種可能改變人生的詩作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