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殯儀館上香時間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去殯儀館上香時間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大師兄寫的 火來了,快跑【作者限量親簽版】 和大師兄的 火來了,快跑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Omicron疫情幼稚園老師轉行做殯儀遺體在公眾殮房 ... - YouTube也說明:Omircon殯葬|幼稚園老師轉行做 殯儀 疫情下盡力呈現遺願喪禮:「希望畫上完美句號。」 「快點出去吧! ... 上香 之後,按下火化的按鈕,有些不圓滿也彷彿被修補了。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寶瓶文化 和寶瓶文化所出版 。

南華大學 宗教學研究所 何建興、張珣所指導 鍾秀雋的 彰化市角頭搶轎研究-以大甲媽祖過境為例 (2009),提出去殯儀館上香時間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迎神賽會、民間信仰、地方角頭、搶轎、大甲媽祖、南瑤宮。

最後網站守孝要多久. 去喪家捻香要看時間嗎?你要知道的傳統喪葬事項!則補充:10、在殯儀館地上撿到的錢不要放進口袋也不要帶回家直接拿去用掉或換掉。 去喪家上香要帶什麼?參加喪禮的注意事項. 喪家家屬在守喪期間,逢年節只祭拜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去殯儀館上香時間,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火來了,快跑【作者限量親簽版】

為了解決去殯儀館上香時間的問題,作者大師兄 這樣論述:

「接體員」大師兄,火葬場報到! 一人答「有」,萬人嗚喔! 【千度高溫火化爐的後台世界】   透過小小的檢視孔看出去,又一具棺木緩緩進爐來。   當火噴出,我靜靜地看著火苗越來越大,   「如果還能再看這人世最後一眼,你希望見到誰呢?」我暗問。   棺木破開,一雙將要熔化的眼睛,死死盯著我……   【撿骨】   女子的骨灰中,竟然有個燒不化的衣架。莫非是家屬希望她下輩子,可以「依」她的意願而「嫁」?   【裝罐】   兩位家屬互不搭理的叫「摩西分海」;三兄弟現場打起架來的叫「三國鼎立」。那母親走了,兒女一人準備了一個骨灰罐,要「一人分一半的媽媽」,叫什麼?   【包罐】   聽說我想找東

西練包罐,每個學長都問我:「你家沒罐子嗎?」我大吃一驚。原來大家的家裡都有骨灰罐,只有我沒有?   熱愛接大體、守冰庫的大師兄,來到了攝氏一千度高溫的火葬場。從零下十度C的冰庫轉行燒烤,一下子真不習慣。但轉念一想,工作內容沒有辦法選擇,工作態度卻可以自己決定。   「我一定要當一個快樂的火葬場人員!」   在後台得同時顧許多具火化爐,待冷卻後撿骨、裝罐和封罐,然後進爐掃灰。三十多年來頭一遭,他在頸子貼上痠痛藥布。   可是身為客家人,大師兄有「硬頸精神」──脖子上站再多的人,他也挺得住! 本書特色   ◎睽違近兩年,大師兄熱燙動人新作:攝氏一千度高溫的火化爐,不為人知的「後台」世界。  

 ◎棺材當成了畢業紀念冊,寫滿祝福?撿骨也可以夾哪裡、補哪裡?裝骨灰罐要先放骨盆,「坐在裡面」才不會累?原以為當接體員什麼沒見過……到這裡才知道,火葬場技工是真金不怕火煉呀。   ◎(摘自〈一人一半〉)   裝罐時,如果骨頭比較滿,我們會用小棍子稍微擠壓一下,讓骨頭都能順便地被放入罐內。我正在這麼做時,角落的女子突然說:「他說痛。」   我:「啊?」   女子:「我哥說他痛。」   我:「你哥在哪裡呢?」   女子:「我哥就是你正在裝的那個。他在我旁邊,告訴我他很痛。師父,您可以小力一點嗎?」   ……   我放輕了動作。 名人推薦   ◎【一路好走推薦】   NeKo嗚喵(說書YouTu

ber)   「小冬瓜」郭憲鴻(冬瓜禮儀有限公司/單程旅行社社長)   林立書(導演)   范逸臣(「你好,我是接體員」音樂劇飾大師兄)   曾煥棠(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教授)   鄭弘儀(主持人)   謝念祖(「全民大劇團」團長)   (依姓名筆劃順序排列)   作者簡介 大師兄   ★金石堂「星勢力作家」,作品橫掃博客來、金石堂、誠品、讀冊等書店暢銷榜。   ★《你好,我是接體員》熱銷近四萬本,「全民大劇團」改編同名音樂劇,並已出版有聲書,另有電視劇籌備中。已售出中國、韓國版權。   ★《比句點更悲傷》暢銷三萬冊,已出版有聲書。並已售出中國版權。   ★PT

T媽佛版「接體員的大小事」系列文章原作者。在殯儀館工作多年,從接體員到火葬場技工,正朝著意想不到的道路,邁出下一步。   大家好,我是大師兄。   我還是過著肥宅般的生活。但是現在的我,開始改變自己。   以前我總是想著人生苦短,說不定回家的路上就被車撞死了。幹麼不每天打電動、打牌,爽爽過呢?   現在我卻是想著人生苦短,說不定回家的路上就被車撞死了。幹麼不充實自己,看自己最後會變得多不一樣呢?我開始讀書,開始回學校上課,開始到處演講,努力活著。   以前頹廢的自己比較快樂,或是現在充實的自己比較快樂?其實,真的都滿不錯的。   希望大家還是可以在這本書裡,看到三年前剛出第一本書那

個熟悉的我。要是你看完了,閤上書時想著:「哇,還是那個肥宅寫的,他都沒有變呀。」我會很開心的。   我還是我,那個愛分享故事的大師兄。   ★臉書:「BigBrother大師兄」   一路好走推薦    008 【推薦文】全新的故事‧更深的體悟  文◎「小冬瓜」郭憲鴻    011 【開始告別】那些年,我們一起接的大德    017 第一章 火來了,快跑 *換不掉的老闆    024 留下來的──人到最後,可以帶走什麼呢?    026 一路好走──希望下輩子,你可以決定自己的人生。    032 流星──什麼都還來不及參與的小小生命啊。    040 *暗號   

044 棺材──不只是容器,更承載了思念與祝福。    047 火來了,快跑──對所愛的人,聲嘶力竭的最後叮嚀。    053 三叩首──假如可以選擇父母……    058 *新人    062 裝罐──在火葬場,快不是王道,細心才是。    067 罐子──逝去的那位,最愛的東西。    070 頭──有的亡者,真的沒有頭!    075 *不專業的溫柔    081 照片──終究,他還是活在我心中。    085 神眼──一把火,把一個家族燒成四分五裂。    093 五百萬──手足為此決裂,五百萬算多嗎?    098 一人一半──要把媽媽上下分?還是左右分呢?    103 觀音座──

媽寶是一輩子的。    108 屍骨未寒──人辛苦一生,為了什麼?    112 服務業──專業代辦,代客送行。    118 *拔牙    122 善緣──把恩人裝進罐子裡,也把討厭的人裝進罐子裡。    124 旁觀者──躺在遠遠的棺木裡面,似乎一切都跟她沒了關係。    129 白膠──封了罐,就再也不會打開了。    134 鈴鐺──有時候一個人走了,是可以替他、也替自己感到開心的。    139 燒個夢想──燒的是一段段的遺憾?還是贖罪券?    144 *公平的樣子    151 敲破──到底是要敲破罐子?還是敲破約束?    156 放手──喪禮的目的,始終是要撫慰人心的。   

160 直撿──直接撿骨,沒有家屬,孤單地走。    166 家──寂寞,比死可怕。    170 回家吧──生容易,活容易,但生活實在太不容易。    175 外帶──哥外帶的,是身為燒烤工作者的驕傲。    179 *硬頸    184 第二章 冰的世界 大胖    188 小長老──那被冰得乾乾扁扁的小小身體呀。    194 小氣鬼舅舅──其實舅舅不是小氣,是沒錢。    202 兄弟──你知道嗎?有些事情一旦錯過,就來不及了。    207 孩子──你知道自己是什麼時候變成大人的嗎?    212 冰凍M&M's──故事是從殯儀館冰庫的M&M's巧克力開始的……    218 離

職──原來我的書和廢文,能給人勇氣!    223 隔壁同學──趁著愛我的人、我愛的人還在的時候,及時行愛。    228 忙──再見,是一個很沉重的承諾。    233 外婆──珍惜現在你所擁有的。    240 斜槓葬儀社    246 【不說再見】真金不怕火煉    253   一路好走推薦 NeKo嗚喵(說書YouTuber)   「爸!看到火要跑喔!」只要送過親人去火葬場的,應該都有喊過這句話。我一直不太理解為什麼要跑呢?難道靈魂不是應該站在我們身邊,看著自己的肉身被送進去火堆嗎?   對於祭拜往生者的種種行為,有時候我覺得只是生者的自我安慰。既然是一種自我安慰,何不留在

自己心裡就好?又何必要宣告天下,讓大家都知道呢?   我爸走了好些年,這幾年我去看他,不只是上香,還會順便替他點一根菸,謹記著他當年教我的:「要先吸一口,才能讓菸點著。」他是這樣拜他爸爸的,於是我也這樣拜他。這世界上能讓我吸二手菸長大,進而吸到一手菸的人,就只有他了。   大師兄寫出了各種光怪陸離的最後一程,何嘗不是家屬們最後一點思念的方式。   他的文字,讓我更珍惜和身邊每個人相處的時刻。別等到人走了,再用傷害自己的方式思念他。 林立書(導演)   不論是冰庫還是火葬場,大師兄果然是大師兄,不改其常溫物種的心境,上演著妙筆生花的冰與火之歌。喜歡大師兄有畫面的生動描述、有觀察的職場細

節、有同理的個案投射。   母親走的時候,我瞞著所有人放了一串佛珠在福祿壽箱內,一直擔心材質問題化不透,不知道她能不能收到?原來,是這個二十幾年的掛念,讓我現在還能清楚地記住母親美麗慈藹的面容。   《火來了,快跑!》經過大師兄每日一詞的教學活用,可以是形容詞、名詞或是動詞。不論是怎麼用,這些深刻的生活體悟,大師兄明明寫來莞薾、精采,只是,我為什麼會哭呢? 范逸臣(「你好,我是接體員」音樂劇飾大師兄)   接體員是一種很特別的工作,平時會送行死者的大體;也同時送行生者的心情。每天在殯儀館看著不同的人在送行跟被送行,也看到不同的人的遺憾、為難持續發生。還會在不同的接體場合,看到各種不同的

死狀。能讓一個人安然地被送最後一程,是偉大的、是可敬的!各位接體員,你們辛苦了。 謝念祖(「全民大劇團」團長)   人總是想為親人多做些什麼,看了大師兄的作品,常常會讓「人」對於與家人、好友的關係有更多思考。人到了最後,到底有什麼好爭的,到底有什麼好在意的。非常喜歡大師兄的黑色幽默,總讓人在悲傷的氣氛中,最後又忍不住笑出來。人生事本來就是十之八九不如意,但是大師兄總能帶我們從另外一個角度看人生。如果你最近很不順,看看這本書,你會覺得你的人生其實還不錯! 推薦文 全新的故事‧更深的體悟 「小冬瓜」郭憲鴻(冬瓜禮儀有限公司/單程旅行社社長)   正當我以為大師兄差不多把所有精采能說的故事

都說完,沒想到他竟然帶著全新的領域回歸。以一個火葬場的工作人員、真正意義上的「送行者」姿態,帶著更多的故事回來了。   如果說殯葬業具有封閉且神祕的色彩,那麼,火葬場的日常,又是更難以碰觸到的領域了。許多人對火葬場充滿著好奇與恐懼。即使是我們因著工作機緣,而有更多機會接觸火葬場,也從來沒機會跟火葬場的工作人員聊聊、聽聽他們的故事。   隨著大師兄的帶領,我們得以一窺火葬場的神祕面紗,看見平常看不見的眾生相。這本書,滿足了我許多的好奇心,也有很多對於人性的新的啟發與體悟。大師兄的筆觸,總是充滿著對人性的關注與熱情。很多時候都會有「啊!原來還有這個觀點啊!」的感悟。   當然,這些揭露對業界

來說,不全然都是業內人士所樂見的,大師兄因此得承受一些負面的評論,工作上的阻力一定也不小。相信大師兄也是頂著很大的壓力,才完成這本書的。   我曾經問過大師兄,是什麼動力,讓他願意承受這些壓力,持續創作。他說道:「我一直想告訴大家,死亡沒有那麼可怕,要好好揮別,往前。人們如果可以正向面對、好好處理這件事情,那就可以選擇用自己想要的方式告別。」若不是有大師兄這樣的傻子,我們怎有機會透過故事,反思自己生命的價值。   最後想對大師兄說,謝謝你讓火化這件事情變得溫暖。以前我也很害怕火葬場。現在只要一想到,火葬場有大師兄在,我就覺得……嗯,可以喔!   祝福我們兩個離開的時候,都會覺得這輩子玩得

很過癮! 開始告別 那些年,我們一起接的大德   人生,總是充滿著意外。因為我每天上班,都要去接各路的遺體。   曾經我以身為一個冰庫管理員為榮,每天快快樂樂地上班,守著每個人最後都會躺進去的冰庫,在可以探視的時間裡,幫家屬打開那個屍袋,別過頭,靜靜地聽著家屬發洩情緒。我們低頭不語,卻又在用心傾聽。感受那種思念,那種後悔,那聲平常說不出口的道歉,那份一直沒能實現的遺憾。   感受著他們的人生,也感受著自己的人生。   路倒的,冷死的,熱死的,餓死的,自殺的,意外的,無名的,有名無主的……當警察或是社會局的電話一來,我們開著T5,去到各式各樣想像不到的現場,聞著那股味道,感受著亡者人

生最後的場景,把他們帶去人生最後可以休息的地方。或許會有家屬突然出現處理,又或許在我們的冰庫裡,變成不知何時才能火化的長老。但是不要難過,我們都會陪你們!   我熱愛這份工作,我熱愛這種氛圍。所以我常常說:「假如可以,這是我好想做一輩子的工作!」   ●   某天早上,我開開心心地買了早餐去上班。那天要開一場大約三個月一次的會議。   開完之後,我就從冰庫被調到了火葬場。   ●   回到辦公室,同事老宅和老大看著我,給了我一些關於火葬場的建議。他們知道我很怕熱,因為我在冰庫上班的這幾年都穿短袖。也知道我沒有去過火葬場,叫我要好好注意,口罩要戴好,那邊的空氣很糟糕。   一時間,

我有點失落、有點生氣、有點難過,也有點茫然。   人生似乎就是這樣,只要你還在職場一天,就沒有選擇戰場的權利。   難過沒多久,電話響了,警察局打過來的。某個湖邊,有一位被撈起來的大德。   我和老宅準備了一下就出發。   雖然天天跟著老宅說幹話,但我們是一起入行的,我早已把他當作長輩看待。一路上,他給我各種叮嚀,真的令我很感動。我想像平常那樣說些笑話,但是連我自己都笑不出來,一路上除了沉默,還是沉默。   到了現場,警察指著湖旁的一大塊空地,告訴我們遺體的位置。是一個男生,身體幾乎泡爛了,自綁手腳,很有必死的決心。   老宅在一旁鋪屍袋,笑著對我說:「多聞幾口吧,以後你要到現場很

難了。」   我笑了笑,看著泡水的先生,心想:「很辛苦吧。人生很辛苦吧!為什麼想結束生命?你的人生是你選擇過才結束的嗎?或是你在這社會根本沒有選擇的權利,才用這種方式結束?」   我看著糊掉的眼球,但是,眼球的主人沒有回答我。   我一邊做事、一邊思考……   其實,是我太熱愛這份工作了吧,才沒辦法接受改變。但是,人生總是要學會妥協。要是我今天改變自己,多學點東西,我的人生,是否可以變得不一樣?我看到的,是否會變得不一樣?   將泡水的先生裝入屍袋後,我再看看他的眼睛,似乎有了答案。   「改變吧!試試看吧!」老宅突然大聲說,嚇了我一大跳。「人生很短,每個人都在體驗生活。去多學一點

吧!」   回去的路上,我沉默不語,但是心中有了決定。   或許工作內容,我沒有辦法選擇,但是工作態度可以由我決定。我一定要當一個快樂的火葬場人員!   ●   回到公司後,我們將大德送進了冰庫。   看著老宅、看著老大、看著這位大德……我突然覺得自己應該要感激。   被我們服務的往生者,他們連選擇的權利都沒有,那我這點挫折又算得了什麼呢?俗話說得好,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啊完全不對,我去的地方既不是寒徹骨,也沒有撲鼻香。   反正,做下去就對了!   再見了,那一段打開屍袋,觀察人生百態的時光。再見了,那輛陪我上山下海,側邊還被我撞凹一塊的T5。再見了,每一位在驗屍室外面跟

我閒聊的家屬。   再見了,這個徹頭徹尾改變了我人生的地方。   我會懷念那些年,我們一起接的大德!   一人一半 【要把媽媽上下分?還是左右分呢?】 某天我裝罐子,家屬是一對姊妹,其中一個有點奇怪,她一個人站在角落,不斷地在碎唸,眼神也一直飄忽不定。 由於她表現得很古怪,所以我多看了她幾眼。另一位注意到了,略帶歉意地對我說:「不好意思,我這個妹妹有時候會這樣。你知道的,就是……該怎麼說呢?體質比較異常一點。你們這邊的環境也是這個比較……欸……異常一點。所以她從剛進來就開始在『溝通』。不用理她,師父,您忙您的。」 我不以為意,這種情形不是第一次。火葬場嘛,常常有人在門口就覺得身體不舒服

,或是進來撿骨室時,感到暈眩、想吐。但我一直都是以環境問題解釋這些情形,沒什麼大不了,嚇不了我的,於是我繼續裝罐。 有時候骨頭比較滿,我們會用小棍子稍微擠壓一下,讓骨頭都能順便地被放入罐內。我正在這麼做時,角落的女子突然說:「他說痛。」 我:「啊?」 女子:「我哥說他痛。」 我:「你哥在哪裡呢?」 女子:「我哥就是你正在裝的那個。他在我旁邊,告訴我他很痛。師父,您可以小力一點嗎?」 …… 我放輕動作。「那現在這樣,你可以幫我問你哥哥,這力道可以嗎?」 碎唸女子碎唸了一下,對我點點頭,比了一個「OK」的手勢。 ● 我將這個故事說了出來,學長們都嘖嘖稱奇,紛紛聊起自己裝罐子的經驗。 有學長說家屬來

撿骨,分成兩列,雙方互不相看。 啊我知道,這齣叫做「摩西分海」。 有學長說三兄弟來為爸爸撿骨,進了撿骨室,卻都不說話。當禮儀師請每個人都夾一塊骨頭進罐時,三兄弟搶著當第一個,還打了起來。 啊我知道,這齣叫做「三國鼎立」。 還有一位小姐,似乎是寡婦。學長說撿她公公骨頭的時候,她擋在門口,不讓其他家屬進來,只讓身為長孫的兒子來撿。撿骨室外面,家屬們亂成一團,而她擋在門口,一下子怒罵,一下子哭鬧,一下子下跪,還抓住門不放。一群人溝通未果就打了起來,她竟也不還手,就讓他們呼巴掌。 這齣……我就有點看不懂了。 老學長搭話說那家人好像姓王,「不然叫『巴王之亂』好了,巴下去的『巴』。」嗯,滿貼切的。 輪到老

學長。他說:「我遇過一組家屬,一樣是摩西分海的,不過,他們分得很徹底,一人準備了一個骨灰罐。他們媽媽要一人一半。」

去殯儀館上香時間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憶母親生平事略
先母陳包玉蘭,民國二十一年八月十六日出生於浙江省象山縣石浦鎮的純樸漁村,自幼乖巧賢慧,家中排行老四,前有兩位兄長一位姊姊後有一位弟弟,小時家境非常的窮困,母親沒有機會上學讀書而目不識丁,從小除了幫忙家事謀生之外,還辛辛苦苦的「姊兼母職」一手帶大弟弟,日子雖然過的貧寒,兄弟姐妹感情卻是彌足珍貴。
民國三十八年擔任醫護女兵和父親相識結褵,民國四十四年隨著父親帶著一歲女娃(大姊)跟著部隊,自浙江大陳島撤退來台,到了台灣先落腳於高雄美濃,寄住在簡陋的活動中心角落,生活非常的克難,慶幸的是再獲一女(二姊),因為一份軍餉無法養活全家,母親忍痛將大姊二姊分別寄養在兩位叔叔伯伯家,母親隻身到台北,為台灣有錢人家幫傭,數年後全家又再隨部隊遷移,落腳在澎湖縣西嶼鄉,再得三姊四姊五姊和么兒明義。
父親在澎湖服役於反共救國軍海上大隊,當時軍人眷屬生活極為困苦,為了填飽一家六個小孩的肚子,母親領著大姐四處撿拾地瓜、落花生帶回家補充糧食,為了改善生活在家圈養小豬二隻,大姊每天去軍中收集廚餘,挑回家中飼養小豬,把豬養大後賣掉變現貼補家用,後來父親又調回台灣到三重衛生大隊服務( 清潔隊 ),母親帶著我們一家大小住在三重正義南路垃圾回收場旁的「違章建築」,每天去垃圾場做回收分類賺一點微薄的收入貼補家用,有一年垃圾場發生大火,燒掉了我們遮風避雨的「房子」,那年爸爸決定退伍並簽約遠洋商船出海工作,一年只能回家一次,媽媽決定搬家到五股鄉貿商眷村租屋,為了讓孩子可以上學讀書。
母親一人養活五個小孩吃穿讀書,省吃儉用在家中做聖誕燈手工,所幸父親軍中老友幫忙,介紹到某校長家幫傭又到泰山高中當工友,母親看不懂字但能分辨公文,還會分類印刷考卷,學校任何雜務工作她都使命必達,62歲屆齡時必須辦理退休,校長、主任、老師、職員都捨不得最和藹可親的「陳媽」退休,時至今日母親在學校的待人處事、工作態度都還在老同事口中傳頌。
為了陳家,奉獻一生青春歲月,吃盡千苦萬難,韌命的無怨無悔,教養五女一子,雖未要孩子追求「求功成名就」,但母親以言行身教,引導子女們崇禮尚義、教忠教孝;有段時光母親嘴巴不說但對於分離近四十年未見的大陸親人,思念溢於言表,在政府開放兩岸探親之際,民國七十九年由明義陪伴父母兩老返鄉探親,從浙江寧波機場回家途中,翻山越嶺舟車勞頓,折騰近20個小時才找到兒時老家,父親見其家鄉親人,矜持依舊但仍是濕透眼眶,母親回到石浦老家見到兄弟姊姊,緊緊相擁泣不成聲,好似幾十年來所受的苦難,回到「娘家」,情緒徹底的崩潰渲洩,這是時代的悲劇,也是命運的無奈。
來到寶島台灣,不論何人何時何地,她總是笑臉迎人,真誠親切,從一個道地外省婆變成安身立命,說著流利台語的台灣媽媽,每天早上5點就到後山走路運動,天光微亮就到土地公廟,誠心上香、奉茶、擦桌、掃地,三十年如一日,媽媽燒香拜佛從不求榮華富貴,只跪祈子孫平安。
媽媽的好人緣是鄉里鄰居公認,也是明義每次選舉的最佳助選員,幾次選舉她瞞著大家,自己默默背著文宣走到泰山市場沿路發送,見人就說這是我兒子「陳明義」他在選舉,請你幫幫忙投他一票,偶有反對者直言不支持,她臉上流著汗、心裡淌著血,仍然彎腰鞠躬禮貌謝謝,這是娘親疼子,母儀天下!
103年明義参選議員連任失敗,一段剪輯不實的影片形塑她的兒子是惡行惡狀欺負清潔隊的政客,透過電視網路報紙等媒體刻意傳播,明義以五票之差落選。這對媽媽的精神及健康無疑是一個嚴重打擊,雖然她知道兒子是因為擋下五股「設置火葬場、殯儀館」,被反撲攻擊而落選,但她無能為力,許多左鄰右舍、爬山拜拜的老朋友,都給予最大的安慰和鼓勵,媽媽卻還是因此淡出人群、沉默寡言。
104年明義依舊如常每日到服務處上班,但母子間相處卻有變化,常常相對無語, 她怕我難過,我怕她傷心,這一年,我第一次有時間為自己媽媽過母親節,親自為她別上胸花,但我知道這是媽媽一輩子最心痛的母親節。
105年5月,我遞補回議會再任議員,107年5月媽媽當選新北市模範母親,在公所的表揚會上我跪著奉茶,在市府的表揚會上朱市長頒證,全家人一同獻花,媽媽露出了好久不見的溫馨笑容,這份榮耀她實至名歸,當之無愧!
往後幾年媽媽少有出門,我每天都是早上告知「出門上班了」,晚上回到家她幾乎都已就寢入睡,這段時間媽媽眼睛越來越差,身體也日漸消瘦,精神偶有失憶,除了牙齒不好還算健康,但我已深刻體會到「 父母在不遠遊」的意義。
110年7月14日傍晚時分,我摯愛的母親無病無痛在家人子孫陪伴身邊下辭世,走完了辛苦坎坷的一生,看著安祥的遺容雖然不捨,但也慶幸媽媽修得善終,願媽媽一路好走,隨菩薩到西方極樂世界。
我的媽媽,全世界最偉大的母親!

彰化市角頭搶轎研究-以大甲媽祖過境為例

為了解決去殯儀館上香時間的問題,作者鍾秀雋 這樣論述:

  大甲媽祖往新港遶境進香是國內規模最大的宗教活動,亦被美國探索頻道列為「世界三大宗教活動」之一。   歷時八天七夜、進香路程橫跨台中、彰化、雲林、嘉義四縣市,除目的地嘉義縣新港鄉外,就以彰化市最為熱鬧。該地盛行「搶轎」習俗,每當大甲媽祖到達時,各角頭人馬集結、用整夜不停歇的炮陣擋駕,而現場劍拔弩張、衝突看似一觸即發的詭譎氣氛,乃至在全國媒體的現場直播下爆發全武行,都使「彰化搶轎」的名聲傳遍全台,成為矚目的焦點,也讓人發現「角頭兄弟」,似乎在彰化市迎接大甲媽祖的內涵中,佔有著重要角色。   然而,彰化市當地亦有一間歷史悠久、中部信徒規模最為龐大的媽祖廟-「南瑤宮」。該宮近來舉辦之信仰活動未見

彰化市民如此投入,反之以幾近瘋狂的熱情迎接大甲媽祖,並驕傲地宣稱「大甲媽是彰化人炒起來的」,似有違常理,箇中原因引人好奇,亦是本文探究的重點之一。   由於有關彰化搶轎的參考素材並不豐富,因此筆者以兩年多的時間,對報導者進行百餘人次的田野訪查,深入彰化市探究,佐以相關書籍、文獻,及上百條的新聞搜羅,企圖還原彰化搶轎的緣由與發展,將其全貌作一呈現,並就其背後意涵作一了解,也期能藉研究的初步成果,一窺「角頭」在民間信仰的地方脈絡中,所扮演的角色與功能。

火來了,快跑

為了解決去殯儀館上香時間的問題,作者大師兄 這樣論述:

「接體員」大師兄,火葬場報到! 一人答「有」,萬人嗚喔! 【千度高溫火化爐的後台世界】   透過小小的檢視孔看出去,又一具棺木緩緩進爐來。   當火噴出,我靜靜地看著火苗越來越大,   「如果還能再看這人世最後一眼,你希望見到誰呢?」我暗問。   棺木破開,一雙將要熔化的眼睛,死死盯著我……   【撿骨】   女子的骨灰中,竟然有個燒不化的衣架。莫非是家屬希望她下輩子,可以「依」她的意願而「嫁」?   【裝罐】   兩位家屬互不搭理的叫「摩西分海」;三兄弟現場打起架來的叫「三國鼎立」。那母親走了,兒女一人準備了一個骨灰罐,要「一人分一半的媽媽」,叫什麼?   【包罐】   聽

說我想找東西練包罐,每個學長都問我:「你家沒罐子嗎?」我大吃一驚。原來大家的家裡都有骨灰罐,只有我沒有?   熱愛接大體、守冰庫的大師兄,來到了攝氏一千度高溫的火葬場。從零下十度C的冰庫轉行燒烤,一下子真不習慣。但轉念一想,工作內容沒有辦法選擇,工作態度卻可以自己決定。   「我一定要當一個快樂的火葬場人員!」   在後台得同時顧許多具火化爐,待冷卻後撿骨、裝罐和封罐,然後進爐掃灰。三十多年來頭一遭,他在頸子貼上痠痛藥布。   可是身為客家人,大師兄有「硬頸精神」──脖子上站再多的人,他也挺得住! 本書特色   ◎睽違近兩年,大師兄熱燙動人新作:攝氏一千度高溫的火化爐,不為人知的「後台」

世界。   ◎棺材當成了畢業紀念冊,寫滿祝福?撿骨也可以夾哪裡、補哪裡?裝骨灰罐要先放骨盆,「坐在裡面」才不會累?原以為當接體員什麼沒見過……到這裡才知道,火葬場技工是真金不怕火煉呀。   ◎(摘自〈一人一半〉)   裝罐時,如果骨頭比較滿,我們會用小棍子稍微擠壓一下,讓骨頭都能順利地被放入罐內。我正在這麼做時,角落的女子突然說:「他說痛。」   我:「啊?」   女子:「我哥說他痛。」   我:「你哥在哪裡呢?」   女子:「我哥就是你正在裝的那個。他在我旁邊,告訴我他很痛。師父,您可以小力一點嗎?」   ……   我放輕了動作。 名人推薦   ◎【一路好走推薦】   NeKo嗚喵(說書

YouTuber)   「小冬瓜」郭憲鴻(冬瓜禮儀有限公司/單程旅行社社長)   林立書(導演)   范逸臣(「你好,我是接體員」音樂劇飾大師兄)   曾煥棠(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教授)   鄭弘儀(主持人)   謝念祖(「全民大劇團」團長)   (依姓名筆劃順序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