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頭飾意義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原住民頭飾意義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詹姆斯.克里弗德寫的 路徑:20世紀晚期的旅行與翻譯 和(美)愛德溫•威爾森的 認識戲劇(插圖第11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頭目帽 - 慈濟技術學院原住民資源典藏也說明:魯凱族傳統男性頭飾具有表彰特殊功績、顯示階級的特殊意義,其穿戴、裝飾受社會規範嚴格約束。魯凱族平民只能穿戴棉布帽,或代表善於捕獵山鹿、山羊之無裝飾皮帽。頭目帽為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桂冠 和四川人民出版社所出版 。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教師專業碩士學位學程 陳盛賢、林彩岫所指導 田孟儒的 魯凱文化回應教學對國小原住民學生族群認同與科學態度影響之研究 (2021),提出原住民頭飾意義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文化回應教學、魯凱文化、族群認同、對科學的態度。

而第二篇論文開南大學 人文社會學院公共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張執中所指導 杜太郎的 魯凱族傳統祭典傳承暨政府支持系統之研究: 以小米祭為例 (2021),提出因為有 魯凱族、小米祭、政府支持系統、傳統智慧創作的重點而找出了 原住民頭飾意義的解答。

最後網站第一單元 舞出生活藝術與冠冕(上)則補充:原住民 傳統舞蹈、歌謠、頭飾冠冕, ... 漸進成為今日原住民獨特的勇士舞、傳統舞 ... 在魯凱族、排灣族的社會裡,有很多的植物被賦予精神意義和標竿,不但用來教化後代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原住民頭飾意義,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路徑:20世紀晚期的旅行與翻譯

為了解決原住民頭飾意義的問題,作者詹姆斯.克里弗德 這樣論述:

  二戰後,全球各地的殖民地捲起一波獨立運動的浪潮,並在接下來幾十年內,勢不可擋的一波又一波成為形式上獨立的國家。去殖民化的反思風起雲湧,過往人類學與殖民主義過從甚密的關係,無所遁逃的被一一挑出、批判與指責。面臨人類學正當性的危機,以及整個田野環境劇烈的轉變,在這樣的氛圍下,二十世紀最後的二、三十年間,許多人類學家紛紛對於什麼是人類學?什麼是田野工作?提出相當深刻的反思,人類學這門學科也在這樣的反思下逐漸轉變。   《路徑:20世紀晚期的旅行與翻譯》(Routes: Travel and Transla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是詹姆斯.克里弗德(

James Clifford),強調旅行(travels) 與接觸(contacts)才是未竟的現代性研究中關鍵的場域。它的研究主題無遠弗屆,但如果要說有個共通的主題,那便是人類的位置 (location)是由移動與靜止所構成。本書集結的文章,企圖了解人們在各地間的移動行為,在這些來來去去的行為中,可以找出哪些世間的生存與互動的技巧?對於多元的未來又能構成何種資源?本書集結的文章只是拋磚引玉,企圖追蹤新、舊地圖,以及各式各樣人們的過境歷史,無論這些移動是自願或非自願。本書關切人們在移置(displacement)間所形成的差異、交錯的文化經驗,這個愈趨緊密 連接、但非同質的世界的結構與可能性。

  「博物館作為菁英主義與固定性的符號,正以驚人的速度不斷激增:從新國家首都到美拉尼西亞部落,從被遺棄的英國礦坑到全球性大都會區的族群社區。在地∕全球的接觸區,形塑認同與文化轉移的現場,或是封鎖和跨越的領域裡,這些機構都是「文化」差異下模糊未來的縮影。   「我們不可能擺脫特定的種族和文化、階級和種性、性別與性、環境與歷史的結構。這不是被選擇或被迫存在的家鄉,而是作為世界旅行的場域:這是一項困難的邂逅與對話的機緣。任何關於一致性或普世性價值的新舊觀點,都沒有辦法解開文化政治的難題。田野工作,並不是在地生活,而是一連串旅行中的相遇。每個人都在移動,幾世紀以來都是如此:在旅行中定居,而「根源

」(roots)永遠先於「路徑」(routes)。   「如此多重的定位是否僅是另一種後現代斷裂的症狀?人類學能否重塑成一個多樣路徑化的田野論壇,不同脈絡的知識可以參與批判性對話,對立卻彼此尊重?人類學可否培育出一種文化批判的影響力,在當中延伸其研究規則?答案仍不清楚,強力的、新穎有彈性的、中心化的勢力依舊存在。「田野」遺產在這門學科訓練裡依然強勢,並且帶有一種——或許具生產力的——深度模糊。   「本書的集結,正是希望可以打破這種困境。當歷史的現實被理解為一連串未竟的邂逅時,我們是否可能將自己置身於某個歷史的定點,講述一則有條理的全球故事?什麼樣的圓滑、包容與自嘲可以增進彼此的瞭解?在交

錯但非同質的現代性中,翻譯在不同路徑中具備何種條件?我們能否為「旅行的西方」找到新或舊的出路?面對諸如此類的疑問,《路徑》這本書努力抱持著某種希望,以及一種清澈的不確定性。」 本書架構   本書計分為三個部分,每個部分都由多篇書寫風格迥異的文章組合而成,討論的議題跨越多種界線,從旅行筆記、博物館展示、文化評論、人類學理論反思、區域政治、閱讀拼貼……等。克里弗德自陳,這樣的「書寫與拼貼」手法是有意為之,目的是企圖鬆動對文化常識性的看法,揭露人類學田野工作與書寫再現的片段與過程。這種不講求各篇章書寫的一致性與連貫性,正符合本書的主題─路徑,克里弗德正是希望大家更正視與關注人類學旅行、接觸與反思

的部分,而人類學知識就是經過這樣的過程產生出來。   第一部「旅行」,第一章是克里弗德在一場研討會發表的演講與討論,從旅行的文化切入談及許多人類學重要的概念:民族誌的階級觀念、局內人和局外人、邊界、翻譯、政治經濟的推力與拉力……等。第二章透過文獻的閱讀,講述一個世紀前一位才華洋溢卻英年早逝的人類學學者丁康的故事,丁康在一九二〇年代於美拉尼西亞萬那社進行十四個月嚴峻的田野工作之後,便死於瘧疾。正因為他根本就沒有自己寫過一本書,他的書都是由別人整理他的田野筆記與書信而出版,卻更能瞥見實際田野遭遇的狀況與過程。克里弗德有意讓我們去看見與反思這個過程。第三章從空間來談田野工作、旅行、以及人類學訓練,

結合大量民族誌與人類學理論的閱讀,很正規與綿密的學術書寫與反思,試圖突破與鬆動對人類學田野工作僵固的想像。第四章其實是克里弗德對兩本書的閱讀與交錯引 用的拼貼,第一本書是美國陸軍上校與地理學家約翰·韋斯利·鮑威爾 (John Wesley Powell)以划船漂流過科羅拉多河大部分河段所做的 河流與峽谷探勘,鮑威爾湖的名稱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是典型白種 男人英勇探險的書寫。第二本書是非裔美籍女同志作家奧德雷·洛德 (Audre Lorde)的自傳書寫,強調的是她的非典型與非正常:胖、視 障、女同志、黑人、移民後代。克里弗德刻意的交叉剪輯、拼貼、並置,章節主題是:白種族群。   第二部「接觸」

,第五、六、七章都呈現出一九九〇年代轉變中的博物館,反思博物館與殖民主義的關係已經成為必須具備的敏感度,反應在博物館的展示與政治,以及與(在地)原住民族的合作關係。更細緻的對於文化的接觸、轉譯、詮釋與再現,以及當中蘊含的權力關係,必須有更深刻的思考。第八章是旅遊筆記,透過旅遊來接觸文化遺址與當地原住民已經成為越來越普遍的形式。當地原住民用什麼態度與方法來面對旅遊市場?有沒有能力來因應?遭遇的影響是什麼?是當代越來越重要的議題。克里弗德記錄下九〇年代在墨西哥帕連克遺址的旅遊接觸與反思。   第三部「未來」,關注廿世紀以來大規模離散與移民現象。第九章和第十一章都是關於移民的拼貼,可以有多種解讀。

前者透過一九九〇年代波斯灣戰爭背景下的夏威夷中國移民,提出「我們從哪裡來?我們是什麼?我們往何處去?」的質問。後者透過英國佛洛伊德博物館,瞥見佛洛伊德所收藏世界各地的古董與小物,以及他身為猶太人為規避納粹種族清洗而遷居,透過博物館展示對物件的重新組合、詮釋與拼貼,而有更多開放性的意義與反思浮現。第十章透過大量民族誌與理論的閱讀討論離散的概念與想像。第十二章針對美國加州的羅斯堡(Fort Ross)─現已改建成對遊客開放的遺址公園─從數段殖民歷史、全球資本主義與原住民族的存續……等面向,進行各種反思與對話。這本書也就結束在美國西部區域政治的討論中。   作者簡介 詹姆斯.克里弗德(Jame

s Clifford)   哈佛大學歷史學博士,目前為美國加州大學聖塔克魯茲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Cruz)意識歷史學系榮譽教授,並於2011年當選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為當代文化反思論述之最重要學者,其跨學科觀點與批判包含人類學與民族誌、田野調查工作、原住民研究、藝術、歷史,博物館學,與文學分析。著有《個人與神話》、《文化的困境》、《路徑:20世紀後期的旅行與翻譯》(1997)、《復返:21世紀成為原住民》(2013)、《人類學邊緣》等書,同時與喬治.馬庫斯(Geo

rge Marcus)編輯有《書寫文化》。 審譯者簡介 林徐達   普林斯頓大學人類學博士,目前為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教授。著有《詮釋人類學:民族誌閱讀與書寫的交互評註》(2015);譯有《文化批判人類學:一個正在實驗的人文科學》(2012);《復返:21世紀成為原住民》(2017);審譯《路徑:20世紀晚期的旅行與翻譯》(2019) 張瀠之   目前為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與澳洲Macquarie大學地理與規畫學系雙聯博士生。 導讀者簡介 吳明季   目前為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博士生。奇美部落文化發展協會總幹事。 譯者簡介 Kolas Yotaka

  Kolas Yotaka 為台灣花蓮縣玉里鎮哈拉灣部落阿美族人(樂合部落),生於新竹市,籍貫登記臺東縣。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2003年曾與聶筱秋、胡忠帆、唐筱雯等合譯有貝爾(Paul A. Bell)合著之《環境心理學》(Environmental Psychology,2001);2004年曾譯有朗恩.尹沙納(Ron Insana)所著之《股市趨勢密碼:如何預知市場下一步》(Trendwatching: Don’t Be Fooled by the Next Investment Fad, Mania, or Bubble,2002)。曾任民視記者、原住民族電視台新聞主播、桃園

市政府原住民族行政局局長,2016年當選不分區立法委員;2018年7月入閣為行政院發言人。 出版序 譯者序    ⅰ 導論     vii 原序  切入主題  1 第一部 旅行 第    一    章  旅行的文化  17             討論  第    二    章    美拉尼西亞的幽靈  59 第    三    章    空間實務:田野、旅行與人類學訓練  65             學科的邊境             田野工作的慣習             改變田野路線 第    四    章    白種族群  115 第二部  接觸 第    五

    章    西北岸的四個博物館:旅行反思  131  第    六    章    天堂  183 第    七    章    博物館作為接觸區  229             互惠             剝削             爭論             在博物館的世界裡 第    八    章    帕連克(Palenque)日誌  269 第三部  未來 第    九    章    公羊年:一九九一年二月二日檀香山  293 第    十    章    離散  301             追蹤離散             離散的邊界            

離散論述的流通             黑色大西洋             猶太人的連結             離散的過去與未來 第十一章        移民  347             來源             房間             家庭錄影帶             跨越             漫遊             收集             諸多世界 第十二章        羅斯堡的沉思  373             果園             歷史             俄屬美洲             諸歷史            「獵捕海獺和

農耕」             商品             動物             帝國             牆             諸多過往             未來 參考書目        437 各章來源  461 致謝  463 索引  465 人名對照表  479   出版序 清澈的不確定性   今日探討「田野工作」或是人類學研究本質論顯得既多餘卻又必要:一方面,當代跨域學科訓練包括社會學、教育學、文化政治、歷史學、經濟學、族群研究,甚至小說或藝術創作等,皆挪用了人類學式田野調查,因而加速了田野工作實踐的普遍化,以及去神秘化自身作為一項專業訓練的獨特調查方

法。另一方面,「田野」概念已不同於過往侷限在遙遠異地研究的狹義空間定義,包括自身社會(甚至家族)、都會研究、乃至特定主題(如流行音樂、傳統市場、國族或文化認同、全球化資本主義),皆擴大了人類學研究的可能範疇。換言之,人類學研究的調查對象不僅持續涵括大洋洲原住民族、少數或非主流族群這類古典他者命題,去地域化的「人類學觀點」也可以是近在咫尺,複雜度卻不減反增的自我覺察與反思揭露,並且這類研究往往涉及更大格局的環境歷史論述、跨國多點田野的比較研究,與必要深度的批判理論。   然而,「田野工作」的流動性帶來更多的是對於空間實務的挑戰。究竟我們可以將「旅行」概念運用至哪種層次:移居、旅遊、離散、流亡、

文化的遭逢、性別的、階級的、離開中心的、遊牧主義式的、去中心化的?田野又如何受政治性協商?因而,「移置」(displacement)在本書成為關鍵概念,既可能是一種涉及非定居形式的離散且解銜接(見本書頁319),也可能是一種移植(transplant,頁45),使得過程與結果得以持續或維護、跨越、回返,甚至破壞。用這種角度來理解,歷史是否存在多線詮釋的可能性,使得鬆綁原先認為由西方治理的全球世界體系、「搶救式收藏」、「我們是這塊土地的主人」這類簡單的命題或「單線命運觀」?如此一來,純粹的本真性是否存在?原民文化如何擺脫原始主義者的責難?作者提醒我們:「本真性通常不是非黑即白的的議題」(頁217

),因而本書《路徑》「抱持著某種(固執的)希望,以及一種清澈的不確定性」(頁15),透過以下幾項主題,試圖釐清這個混雜、交錯的現代世界:將田野工作賦予「旅行移居」的翻譯語彙;視離散的路徑作為回返根源的可能性;把歷史的相遇加以「接觸區」論述;揭露博物館的異質性與糾結的權力。   清澈的不確定性。這似乎成為當代文化研究的核心命題,或者至少對於詮釋人類學這些試圖檢視人類學知識生產的研究者來說,今日涉及殖民霸權、全球資訊、歷史的不對等接觸、博物館收藏、原民藝術策展等諸多特性皆已是並置且異質,複雜而糾結。書中(第六章)〈天堂〉策展中口香糖包裝紙所做成的頭飾,以及非洲與歐洲互用對方藝術遺產卻有著兩極化的

接觸觀點(見頁247),這類策展或是博物館收藏都呈顯了原民抵抗、妥協或共謀的歷史過程,於是「文物回返部落」所涉及的殖民支配僅是這複雜歷史與職權政治中的一環,其中包括複雜衝突的文物擁有權與原民正義,以及總是具有高張力的部落政治現場,和同時帶有教育、保存與霸權論述的博物館主張(頁258-261;同時也參見本書第五章,以及《復返》第七章)。   當代文化研究不再是追求一致性意見——所謂的「整合性觀點」都必然涉及遲疑與協商——即便是李維史陀的「萬花筒」觀點(一種基本結構元素不變卻有著無窮的組合形式),都不足以解釋文化歷史的複雜過程。相反地,現今許多普世價值與政治文化觀點業已遭到挑戰,更多歧異與不確定

性的論述持續提出,新的意義等待詮釋與翻譯。在這個面向上,這個世界變得愈加無法預測或是提出普遍性結論,從另一思維看來,也變得愈加繽紛燦爛了。這或許正是人類學研究非常習慣(甚至樂見)的處境;這種觀點並不討喜並且帶來更多思緒與疑問,但這門專業(允許我挪用作者的話語)始終「維持一種更複雜、同時更不穩定的限制和可能性的概念,嚴峻又充滿希望的願景」(頁429)。   林徐達 關於本書的出版   《路徑:20世紀晚期的旅行與翻譯》(Routes: Travel and Translation in the Late 20th Century, 1997)是作者詹姆斯・克里弗德之「民族誌反思」三部曲作品中

繼《文化的困境》(1988)之後的第二本著作。我欽佩桂冠圖書公司在出版業景氣不佳的時代裡,允諾原住民籍譯者Kolas Yotaka女士的翻譯計畫。同時,一如先前我在第三部曲《復返》中譯本(2017)的出版序中所言,我有幸主持這三部曲的翻譯計畫,承蒙科技部「人文社會經典譯注計畫」的補助得以陸續出版,並且由我任教單位的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博士班學生協助本譯著的審定校對和撰寫導論。在這群博士生幾年(但看似無盡期的)研究生涯裡,我對於他們嚴謹治學、堅持原民正義、自我批判,以及每一位博士生背後龐大的族群情感和職責感到尊敬與莫名的重量。   原著注釋部分列於文末,但考量中文讀者的閱讀習慣,中文

版的注釋部分則列於頁面底部。本譯著同時應「人文社會經典譯注計畫」的要求,將原著英文頁碼列於書側;索引部分則維持以英文頁碼標注,請讀者們自行參照關鍵詞彙。為了這系列譯著詞彙的統一以及維持作者筆調的翻譯一致性,由我做最後的修改潤飾並且增加若干譯注,當然也由我負起審譯之責。這過程中我特別感謝作者克里弗德的友誼與支持,以及此一翻譯計畫的科技部審查委員無比耐心的中英檢閱,並且在譯文上令人折服的精闢意見。當然,尚包括對這一系列滿心期許且不離不棄的讀者們,謝謝你們。  

魯凱文化回應教學對國小原住民學生族群認同與科學態度影響之研究

為了解決原住民頭飾意義的問題,作者田孟儒 這樣論述:

本研究以行動研究為主,佐以單因子準實驗研究法,探討文化回應教學提升國小學童「族群認同」及「對科學的態度」之歷程、成效與教師專業成長。本研究以台東縣卑南鄉達魯瑪克民族實驗小學六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為期六周兩循環的自然科學課程融入魯凱文化進行教學活動。將康軒版自然與生活科技第六冊第四單元-「聲音與樂器」和第七冊的第四單元-「電磁作用」為教材融入魯凱族之歲時祭儀-「小米」進行教學。質性資料透過「觀察紀錄表」、「教學省思札記」、「錄影」、「訪談」等資料進行蒐集;量化工具以陳盛賢(2019)「臺灣原住民族文化認同量表-國小版」和粘育瑋(2016)「對科學的態度量表」作為前後測分析,以了解經過文化回應教

學後,學童在「族群認同」及「對科學的態度」上是否有差異。主要研究結果如下:一、以自然科學課程融入魯凱族文化之教學歷程中所遭遇的困難獲得改善。二、以自然科學課程融入魯凱族文化能提升國民小學六年級學童的「族群認同」。三、以自然科學課程融入魯凱族文化能提升國民小學六年級學童的「對科學的態度」。四、以文化回應教學之設計與實踐,可助於研究者在教學歷程中的省思與專業成長。

認識戲劇(插圖第11版)

為了解決原住民頭飾意義的問題,作者(美)愛德溫•威爾森 這樣論述:

戲劇入門書中的經典之作,也是美國暢銷的大學教材,已出版三十餘年、修訂十餘次。   作者獨闢蹊徑,從觀眾的視角切入,介紹了觀眾、演員、導演、劇作家、燈光、聲音、舞美和服裝設計師等構成戲劇的諸元素,並在全球化、多樣化的基礎上,介紹了世界戲劇的發展淵源與今日概覽,既包括英國、美國和歐洲諸國,也包括亞非拉地區。尤具特色的是介紹了音樂劇,以及當今多樣化的戲劇樣式,比如女性主義戲劇、政治戲劇、行為藝術等。 此外,作者還精心設計了諸多專欄:呈現活躍於各領域的戲劇藝術家的觀點;對比戲劇與其他大眾媒體之異同;介紹相關歷史背景;闡述某些戲劇概念。全書深入淺出,如一堂聲情並茂的戲劇課。 愛德溫

·威爾森 (Edwin Wilson),美國著名戲劇學者、教育家、評論家、導演。曾任耶魯大學戲劇學院教授、紐約市立大學亨特學院戲劇與電影系主任。曾任普利策戲劇獎評選委員會主席、托尼獎提名委員會成員、紐約戲劇評論家協會主席、《華爾街日報》特約劇評人。 前言 6 致謝 9 第1章 體驗當今全球化、多樣化的戲劇 1.1 戲劇的源頭和基礎 4 1.2 觀演交流 5 1.3 戲劇的暫態性和即時性 6 1.4 人類——戲劇的焦點 7 1.5 戲劇的普遍趨動力:典禮和儀式 8 1.6 戲劇的全球化 9 1.7 戲劇的多樣化 10 1.8 永遠變化著的戲劇 10 摘 要 12 第一部分

觀眾 第2章 觀眾:它的角色和想像 2.1 觀眾和演員的關係 19 2.1.1 戲劇的特性:和電影的區別 19 2.1.2 觀演接觸的化學反應 20 2.2 戲劇的集體體驗 21 2.2.1 群體心理 21 2.2.2 觀眾的構成是怎樣影響戲劇體驗的? 22 2.3 表演者和觀眾的不同角色 23 2.3.1 怎樣讓觀眾參與? 23 2.3.2 觀眾通過直接行動參與 23 2.4 觀眾的想像 24 2.4.1 想像的工具:象徵和隱喻 26 2.4.2 想像的“真實性” 27 2.5 戲劇中的想像世界 28 2.5.1 現實主義和非現實主義 28 2.5.2 區別舞臺現實和事實 30 摘 要 33

第3章 觀眾的背景和期待 3.1 觀眾的個體背景 37 3.2 時代背景 38 3.2.1 戲劇和社會 38 3.2.2 古希臘時期的戲劇和文化 39 3.2.3 伊莉莎白時期的戲劇和文化 39 3.2.4 現代的戲劇和文化 40 3.3 戲劇和劇作家的背景資訊 41 3.4 期望:現代戲劇中的多樣化體驗 43 3.4.1 百老匯和巡迴戲劇 43 3.4.2 固定專業劇院 44 3.4.3 替換戲劇:外百老匯及其他 44 3.4.4 青少年和兒童戲劇 45 3.4.5 學院與大學戲劇 45 3.4.6 社區和業餘戲劇 46 3.4.7 多種族、多文化、全球性和性別戲劇 46 摘 要 48

第4章 劇評人和觀眾 4.1 戲劇評論 52 4.1.1 什麼是評論? 52 4.1.2 評論的準備 52 4.1.3 評論的標準 53 4.1.4 描述性批評與規範性批評 54 4.1.5 評論中的事實和觀點 55 4.1.6 劇評人和評論員 55 4.2 戲劇顧問(戲劇構作)或者文學指導 56 4.3 劇評人和觀眾的關係 56 4.3.1 觀眾的自主判斷 57 4.3.2 分析和過度分析 57 摘 要 58 第5章 舞臺空間 5.1 創造環境 61 5.2 戲劇空間 63 5.2.1 台口式/鏡框式舞臺 63 5.2.2 圓形/競技場舞臺 66 5.2.3 伸出式舞臺 68 5.2.4

改建/現有空間 72 5.2.5 通用型戲劇空間:黑匣子 76 5.3 戲劇環境的特殊需求 76 摘 要 78 第二部分 演員和導演 第6章 表演:舞臺之外和過去 6.1 日常生活中的表演案例 85 6.1.1 社會角色 85 6.1.2 個人角色 86 6.2 生活中的表演VS舞臺上的表演 86 6.3 舞臺表演:從歷史視角來看 87 6.3.1 古典表演的形體要求 87 6.3.2 古典派表演的聲音要求 89 6.4 今天的古典派表演 91 6.5 現實主義表演的發展 92 摘 要 94 第7章 今天的舞臺表演 7.1 表演體驗 97 7.2 當今表演的挑戰 99 7.2.1 斯坦尼

斯拉夫斯基體系:現實主義表演技術 101 7.2.2 百花齊放 106 7.2.3 當今的演員訓練 107 7.2.4 從準備到表演 111 7.3 對表演的判斷 112 摘 要 113 第8章 導演和製作人 8.1 戲劇導演 117 8.1.1 導演和劇本 119 8.1.2 導演和製作 125 8.1.3 導演的權力和職責 130 8.2 戲劇製作人或者經理人 130 8.2.1 商業製作人 130 8.2.2 非營利性戲劇 133 8.3 完美組合:劇作家、導演和製作人 134 摘 要 136 第三部分 劇作家:劇本創作 第9章 創造戲劇的世界 9.1 戲劇的主語和動詞:人和行動 1

44 9.2 結構的手法:遊戲規則 145 9.2.1 空間限定 145 9.2.2 時間限定 145 9.2.3 強烈的對抗力量 146 9.2.4 力量平衡 147 9.2.5 刺激和動因 147 9.3 戲劇結構的要點 148 9.3.1 戲劇的形式:情節VS故事 148 9.3.2 戲劇角色 148 9.4 建立戲劇的結構 150 9.4.1 開場戲 150 9.4.2 障礙和矛盾 150 9.4.3 危機和高潮 151 9.4.4 觀 點 151 9.4.5 劇作家的觀點 152 9.4.6 社會觀點 153 9.4.7 有關類型的幾句忠告 156 摘 要 157 第10章 戲劇樣

式:高潮式、片段式及其他 10.1 高潮式結構 161 10.1.1 高潮式結構的特性 161 10.1.2 高潮式結構的重要時期 164 10.2 片段式結構 164 10.2.1 片段式結構的特性 164 10.2.2 片段式結構的重要時期 168 10.3 高潮式和片段式的結合 168 10.4 儀式和模式作為戲劇的結構 170 10.4.1 儀 式 170 10.4.2 模 式 170 10.5 連續性結構 171 10.6 實驗和先鋒戲劇 171 10.6.1 特殊結構 171 10.6.2 舞臺畫面和造型作為結構 172 10.7 音樂劇中的結構 173 摘 要 175 第11章

戲劇角色 11.1 角色類型 179 11.1.1 超凡人物 179 11.1.2 代表性或典型性人物 181 11.1.3 定型角色 182 11.1.4 單一特質的人物 183 11.1.5 次要人物和主要人物 184 11.1.6 敘述者或歌隊 185 11.1.7 非人類角色 185 11.2 有效地運用戲劇角色:並置和互動 186 11.2.1 角色並置 186 11.2.2 角色的綜合編排 186 摘 要 189 第12章 悲劇和其他嚴肅戲劇 12.1 悲 劇 193 12.1.1 傳統悲劇 193 12.1.2 現代悲劇 196 12.2 英雄劇 198 12.3 資產階級戲

劇或者市民劇 199 12.4 情節劇 199 摘 要 203 第13章 喜劇和悲喜劇 13.1 喜 劇 207 13.1.1 喜劇的特性 207 13.1.2 喜劇的技巧 209 13.1.3 喜劇的樣式 211 13.1.4 鬧 劇 211 13.2 悲喜劇 213 13.2.1 什麼是悲喜劇? 213 13.2.2 現代悲喜劇 214 13.3 荒誕派戲劇 215 13.3.1 荒誕的情節:無邏輯 216 13.3.2 荒誕的語言:無意義和無根據 217 13.3.3 荒誕的人物:存在主義 217 摘 要 220 第四部分 設計師 第14章 舞臺佈景 14.1 舞臺佈景設計簡史 22

7 14.2 當今舞臺設計 228 14.3 舞臺美術設計的目標 228 14.4 舞臺設計的藝術方面 229 14.4.1 舞臺環境 229 14.4.2 氣氛和風格 230 14.4.3 現實主義和非現實主義佈景 231 14.4.4 地點和時間 232 14.4.5 設計理念 233 14.4.6 中心形象和隱喻 233 14.4.7 整體協作 234 14.5 舞美設計和大眾娛樂 234 14.6 舞美設計的具體方面 234 14.6.1 具體佈局 235 14.6.2 舞臺佈景的裝置 237 14.6.3 特殊效果 239 14.7 舞臺設計的過程 240 14.7.1 設計項目 2

40 14.7.2 設計過程的步驟 240 14.7.3 舞臺美術設計師的合作者和製作過程 241 14.7.4 設計一個總體的環境 244 摘 要 245 第15章 舞臺服裝 15.1 舞臺服裝 249 15.1.1 服裝設計的目標 250 15.1.2 服裝設計的過程 250 15.1.3 服裝設計師的工作 254 15.2 服裝設計的其他方面 258 15.2.1 化 妝 258 15.2.2 髮型和頭套 259 15.2.3 面 具 260 15.2.4 頭飾、配件和手工藝 260 15.3 整體配合 261 摘 要 262 第16章 燈光和聲音 16.1 舞臺燈光 265 16.

1.1 舞臺燈光簡史 265 16.1.2 舞臺設計的目標和功能 267 16.1.3 燈光設計師 270 16.2 戲劇中的聲音 276 16.2.1 聲音再現:優勢和劣勢 276 16.2.2 音響效果 276 16.2.3 聲音設計師 277 16.2.4 認識聲音再現和聲音增強 277 16.2.5 聲音技術 278 摘 要 280 第五部分 當今戲劇概論 第17章 全球戲劇 17.1 現代時期的印度、中國和日本戲劇 286 17.2 中東的戲劇 288 17.3 非洲的戲劇和戲劇文本 290 17.4 拉丁美洲戲劇 291 17.5 歐洲與英國戲劇 293 17.5.1 歐洲和英國

國家劇院 293 17.5.2 歐洲導演 294 17.5.3 德國和義大利劇作家 297 17.5.4 英國劇作家和替換劇院 297 17.6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加拿大和澳大利亞 299 摘 要 301 第18章 音樂劇 18.1 背景 305 18.1.1 戲劇和音樂 305 18.1.2 音樂和舞蹈的吸引力 30 18.1.3 歌 劇 306 18.1.4 音樂劇的類型 307 18.2 美國音樂劇簡史 308 18.2.1 前 身 308 18.2.2 20世紀20年代及30年代:音樂喜劇 308 18.2.3 20世紀20年代及30年代:音樂劇的發展 309 18.2.4 20世

紀40年代及50年代的音樂劇 311 18.2.5 20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的音樂劇 313 18.2.6 1990年至今的音樂劇 314 摘 要 317 第19章 當代美國戲劇 19.1 傳統和先鋒戲劇 323 19.2 戲劇的多樣化 325 19.2.1 非裔美國人戲劇 325 19.2.2 亞裔美國人戲劇 329 19.2.3 拉美裔美國人戲劇 331 19.2.4 原住民戲劇 332 19.2.5 女性主義戲劇 333 19.2.6 同性戀戲劇 335 19.2.7 政治戲劇 336 19.2.8 行為藝術 338 19.2.9 後現代主義 340 摘 要 342 附錄 A 劇作

梗概 343 附錄 B 主要戲劇風格與運動 365 附錄 C 重要詞彙 377 出版後記 395  

魯凱族傳統祭典傳承暨政府支持系統之研究: 以小米祭為例

為了解決原住民頭飾意義的問題,作者杜太郎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探討魯凱族小米祭傳承及在政府支持系統影響下的傳統祭典,並針對訪談歷程及結果提出研究建議與未來後續發展參考。透過筆者擬定的引導式訪談大綱,針對7位具文化相關經驗之族人,以祭典、文化、信仰及其發展現況進行訪談,並以受訪者所提供的訪談內容加以整理。筆者認為,現今魯凱族傳統祭典傳承應以語言和文化為主,方能延伸至各項祭儀及其他文化活動,使年輕族人了解族群自身的獨特性和珍貴性,且無論何種文化項目、活動都應有傳統智慧創作此一集體性的權利。就傳統創作而言,族群內部應提高文化資產的保存意識,並進行系統性整合,使傳統文化祭典得以傳承;而政府支持方面,結合各部會、團體所進行的人才培育及文化保存,亦持續對

傳統祭典的發展有其影響。如何提升族人在文化方面的學習及認證,並在文化融合的現代,提供更多支持,是政府單位在文化保存上重要的議題。關鍵詞:魯凱族、小米祭、政府支持系統、傳統智慧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