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龜諦願寺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六龜諦願寺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unknow寫的 詩寫台灣 和呂自揚的 文學情緣 土地情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高雄.六龜諦願寺】莊嚴的臥佛像 非常值得朝拜也說明:想給高雄六龜諦願寺專屬的版面和神佛的緣分從小就開始但是不僅僅是與道教神佛有緣,與佛教神佛也是如此。 很久之前就一直想來但是當時礙於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河畔出版社 和河畔出版社所出版 。

國立中山大學 中國文學系研究所 楊濟襄、陳玉女所指導 高璽鈞的 釋悟光的宗教修學經歷與抉擇(1918-1972) (2016),提出六龜諦願寺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臺灣佛教、光明王寺、悟光、東密、禪、真言密教。

而第二篇論文華梵大學 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熊琬所指導 釋通和(莊桂勳)的 傳聞法師「心地法門」之研究 -以《傳聞法師開示集錄》為主要探討 (2012),提出因為有 傳聞法師、廣欽老和尚、心地法門、苦行念佛、福慧雙修的重點而找出了 六龜諦願寺的解答。

最後網站《六龜諦願寺》5百羅漢栩栩如生- 社會則補充:去年十一月剛完成大雄寶殿啟用大典的高雄市六龜諦願寺,位於六龜彩蝶谷附近,是圓照寺的分院。諦願寺佔地約六千坪,花了廿多年時間打造,是六龜三大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六龜諦願寺,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詩寫台灣

為了解決六龜諦願寺的問題,作者unknow 這樣論述:

台灣美麗島 美麗台灣詩   《詩寫台灣》是台灣文學史,第一本以琅琅上口四句小詩,廣寫台灣最著名歷史古蹟、名山勝景與民俗花鳥之美,並搭配實景攝影的精彩詩集。   《詩寫台灣》也是第一本深入歷史,生動記寫台灣著名歷史古蹟、名山勝水與民俗花鳥之歷史文化故事的散文集。   呂自揚《詩寫台灣》,親訪名山勝景,不但台灣第一、第二高山玉山、雪山和可看到玉山雪山的合歡山都登過;排灣族老七佳石板屋、日本明治神宮鳥居的台灣扁柏也都去看過。皆親自攝影來詩文圖對照。自己未拍到的美麗風景,皆請高手提供,來「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台灣最著名古蹟熱蘭遮城、安平古堡、赤崁樓;名山大湖玉山、合歡山、日月潭、

大埤湖;美麗花鳥刺桐花、香蕉、斑芝花、黃鶯皆有寫之外,也寫有特別歷史文化意義的歷史事件與民俗生態,像福爾摩沙的誕生、荷蘭開始統治台灣的搭加里揚之戰、金髮女郎、石板屋、柴山考古遺址,和高山森林、稻之歌、八田與一、鼠麴粿、田寮呂家古厝。   呂自揚首創親訪台灣最著名歷史名勝、偉秀江山和民俗花鳥,一一寫下「常人皆能感之,唯詩人能寫之,是為詩之境界」的美麗詩篇,所寫的都是真風景真感情,句句如在目前。   呂自揚編著《中國詩詞名句析賞辭典》包括遭改名盜版,膾炙華文世界數十年。他是長年欣賞詩詞名句後,親自操刀寫詩,來廣想台灣風物之美。   呂自揚寫現代四句小詩,主張「詩當平易近人,帶感情;句得琅琅上

口,有餘味。」詩詩皆雅俗共賞,老少皆可琅琅上口,令人讀後皆印象深刻而趣味。   全書共收70首小詩,55篇1000至2000字歷史故事,和360張精彩攝影,把三本書合為一本書,是第一本融合歷史地理民俗生態,寫盡台灣風物之美的精采著作。   各首詩相關的歷史典故與地理民俗生態,不是人人皆了解,作者皆以豐富嚴謹的學養,詳加探討考證,深入淺出地寫成一篇篇深入歷史的趣味故事,其中有很多你不知道的典故和故事。人人皆可從中更多了解台灣歷史文化,更了解台灣有奪美麗,是深入閱讀、認識台灣的突破性著作。   《詩寫台灣》有詩、有文、有攝影,內容豐富,手有一冊,喜歡詩的讀詩,喜歡看故事的看文章,喜歡欣賞風景

的看圖片,人人在家,皆可隨作者歡喜旅遊台灣最著名的名山勝景,皆可隨口吟誦一首四句台灣詩。陸續發表以來,廣受歡迎。   《詩寫台灣》是最值得家家擁有,共同歡喜欣賞台灣有多美的台灣書,也是送親友最佳文化伴手禮。   《詩寫台灣》的四句小詩,是以通行的華語的聲韻寫作,也有押韻,卻不拘格套,以念起來自然順口為原則。雖是以華語詩寫,卻大多可以台語吟唱。   「江山亦要文人捧」,看過《詩寫台灣》的「寫盡台灣風物美,吾鄉吾土四百年」,,可令讀者永遠記憶疼惜吾鄉吾土的台灣有多美。   台灣有多美麗,請看「詩寫台灣 」。

釋悟光的宗教修學經歷與抉擇(1918-1972)

為了解決六龜諦願寺的問題,作者高璽鈞 這樣論述:

釋悟光(1918-2000)出生於信仰混雜的臺灣社會,自幼素有祭祀科儀之興趣,及長遊歷諸方尋仙訪道而無驗,後遇禪師指點「悟心」之旨,因此轉而學佛。1955年悟光抵竹溪寺開啟學佛之途,1957年禮釋眼淨(1898-1971)出家。悟光學佛正逢戰後大陸佛教主導的臺灣教界環境,悟光跟隨受到釋太虛(1890-1947)理念影響的眼淨學習行政、興辦教育,復振竹溪寺法務。然悟光尋思深入修持,遂入關三月。後遇貢噶(1903-1997)而轉習藏密,學諸藏法。然悟光不自滿意,1969年往六龜閉關三載,持咒感應、閱藏著書,修學不斐。復以修學疑惑不得解釋,1971年赴日本高野山求學真言密法,獲授灌頂,得法證位。1

972年返臺,開始布教,其著作遍及日本密教譯述、東密思想闡釋等,教學則宗東密典籍與空海思想,更以密教元素設計本山道場,顯露悟光定向東密的抉擇。 悟光的宗教經歷體現其修學的種種澱積,而所處時代諸般因緣的牽引連動,終使悟光抉擇修學方向。這段歷程反映其生命橫跨臺灣歷史的戰前與戰後,追尋宗教修行歷經轉折,最終皈向生命所趨的東密道途。

文學情緣 土地情

為了解決六龜諦願寺的問題,作者呂自揚 這樣論述:

  著作《歷代詩詞名句析賞探源》《台灣民俗諺語析賞探源》等暢銷書的作家呂自揚,新年又出版新書《文學情緣土地情》。       呂自揚去年出版《打狗.阿猴、林道乾—尋找高雄平埔族的身影》,論述考證台灣史新發現,明代海盜林道乾未到過台灣、打狗,屏東阿猴社遷自岡山,是臺灣史與平埔族史研究的重大突破。     新書《文學情緣土地情》,將其寫作生涯中的許多美好文學情緣和土地情緣,寫成一篇篇感情深摯的文章,並配上精彩攝影,和杜正勝、施春茂、藍本榮、施並錫、陳冷、黃金川、林勝雄及日本原田歷鄭等名家書法、油畫,精彩豐富。而且每篇有一首四句小詩,是文學界創舉,全書圖文並茂,賞心悅目,是獨具特

色的詩文攝影集。   代表作是重登玉山和日本芭蕉翁:   呂自揚30年前有緣登臺灣第一高山玉山,30年後寫三首登玉山詩,又有緣重登玉山,把所寫玉山詩帶上玉山主峰向玉山致敬,又寫了精彩的重登玉山記與登玉山詩,小詩迷人,記寫和攝影皆非常精彩。登過玉山、未登過玉山和想登玉山者,皆很值得一看。   呂自揚50年前,有緣讀到一篇日本俳聖 (最偉大的俳句詩人)芭蕉翁故事,後來把這故事編入他的三本著作中。50年後有緣遊日本奧之細道,看到芭蕉像,如逢故友,寫下優美的詩文遊記。   考證還原日月潭、月世界、養女湖三名勝名稱的歷史由來,呂自揚書中,特別寫日月潭、月世界、養女湖等特殊名勝地景,不只寫山河風景

之美,還根據文獻和田野調查,一一費心詳細考證其歷史和名稱的由來,還原名勝的歷史真相,皆不是一般所稱地名的由來,令人耳目一新,非常難得和珍貴。   考證對照李臨秋望春風歌詞,與台灣平埔崩山八社情歌,內容意境相彷彿,應有平埔文化血統。   作者從《打狗.阿猴、林道乾—尋找高雄平埔族的身影》一書,論述考證明代海盜林道乾未到過台灣、打狗,屏東阿猴社遷自岡山。       本書《文學情緣土地情》考證還原日月潭、月世界、養女湖名稱由來,和望春風歌詞與台灣平埔情歌的血統傳承關係。       這些研究,可說都是近年從事台灣學、台灣文史研究,環原史實真相,很珍貴的成績。

傳聞法師「心地法門」之研究 -以《傳聞法師開示集錄》為主要探討

為了解決六龜諦願寺的問題,作者釋通和(莊桂勳) 這樣論述:

傳聞法師,童真入道,乃為廣欽老和尚之首座女大弟子之一,親侍廣欽老和尚十五年間,接受老和尚「苦行念佛」、「福慧雙修」直心教化之「心地法門」,從日常生活待人處事間下手,雖說淺顯但卻字字珠璣,句句契佛空義;教之以用,重在實修,不落文字之執,體證當下,直心修道。當時常有人慫恿傳聞法師不要跟在老和尚身邊應該去讀書等,但是傳聞法師矢志堅定,遵照老和尚直心教化不為所動,直至民國七十年老和尚已逾九十高齡,知於南部度眾因緣即將成熟,遂決定於高雄縣六龜鄉創建女眾道場,即今高雄縣六龜妙通寺。並於民國七十五年圓寂之前將重責囑咐弟子傳聞,然法師繼承師志,以身作則,並接引數百名女眾剃度修行,直至民國九十七年農曆十二月二

十九日世緣終盡,順緣入寂。本論文將透過傳聞法師之僧徒十六年間親手記述,逾二十三萬字輯錄為《傳聞法師開示集錄》之一手資料,記載傳聞法師一生教化僧徒之各種教授,僅於內部對出家眾之施教,並未對外流通。然而廣欽老和尚與傳聞法師這對師徒於世學學歷,前者不識字,後者僅小學畢業。法師其推行之道風更是極其保守,幾乎是與外界隔離,到底在現在資訊繁榮,科技發達的世代中,此種教化能留存於當代,並佔有一席之地,希透過此一手資料深入探討與分析;並論述法師承襲廣欽老和尚之學思與度眾教授方法,保有傳統道風,不失實修精神,及承傳祖師大德之學理修行素養;最後再考察於當代佛門中實施落實之可能性與重要性。天台、華嚴從教理入手,禪宗

、淨土,從行持入手。固是兩種不同的學佛方式,二者實可相輔相成,互有其交會點。本論文,就在尋找此交會點。更希望能將主觀的「宗教思想」透過客觀的「學術根據」處理方式,驗證出佛教實修的重要性,及彌補說食不飽的佛教學術之憾!或可稱作「宗教融合學術論證」之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