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火化時間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三峽火化時間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盧躍剛寫的 趙紫陽傳(上中下)精裝版:一位失敗改革家的一生 和盧躍剛的 趙紫陽傳:一位失敗改革家的一生(上中下)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火葬場時間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伴侶也說明:提供火葬場時間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火葬場時間、火葬場味道、火葬流程有關夫妻/ ... 新北市立殯儀館附設火化場(三峽昇華園), 公立, 火化場, 02-86765555.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印刻 和印刻所出版 。

銘傳大學 應用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徐福全所指導 鄭婷云的 台灣漢人當代喪葬禮俗之研究 --以大台北地區為例 (2012),提出三峽火化時間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禮俗、殯葬業、社會變遷、光復後、喪俗、禁忌。

最後網站板橋殯儀館電子輓聯 - Mittos則補充:新北市9月1日起全面使用電子輓聯,民政局表示,板橋殯儀館以及市立三峽火化場,各禮廳 ... 明孝廳家祭時間:下午16:20 時公祭時間:下午16:40分感激不盡家屬林大晉敬上.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三峽火化時間,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趙紫陽傳(上中下)精裝版:一位失敗改革家的一生

為了解決三峽火化時間的問題,作者盧躍剛 這樣論述:

◎限量精裝典藏版   歷經十三年探詢與追索,成就最完整的趙紫陽全傳   中國近代最開明前進的改革家,   他的名字是中共至今仍不敢面對的禁忌!   ◆ 上卷   一位形象溫和開明的改革者,中國經濟改革開放的重要推手,如何成為中共黨史上最禁忌的圖騰?2005 年1 月17日,中央政治局前總書記趙紫陽辭世,標誌著近代中國一個相對開放、蓬勃的時代杳然逝去。   但讓人沒想到的是,一個時代的結束竟是這般草草。   《人民日報》上短短六十二字的訃聞,沒有生平,沒有簡歷,僅以極其含糊的文字便發落了這位改革家跌宕起伏的一生。   出身河南滑縣地主之後的趙紫陽,1938年加入共產黨,十九歲擔任滑縣

縣委書記,二十一歲擔任地委書記,其組織動員能力即已備獲上級肯定,從而開啟了他的政治生涯。中共建政後,趙以河南「土改專家」之名望奉調入粵,從此一路上升,深獲「華南王」陶鑄的賞識與青睞。   1958年至1961年大躍進期間,趙輔佐陶進行了一場狂熱的烏托邦社會主義試驗,終釀糧減產、人餓殍大災禍。面對試驗大失敗,趙卻又能痛徹承認錯誤,承攬一切責任,展現出不同於一般共產黨人的姿態與風範。   ◆ 中卷   文革期間,中共第四號人物陶鑄被打倒,趙紫陽不願與之切割,連帶一併下台,五十年代初便開始的「陶趙治粵」政治格局隨之瓦解。從此,檢討、批鬥、關押、流放,趙備受羞辱、折磨,也令趙一家飽嘗顛沛流離之苦

,流放地的黯淡歲月望不到盡頭,竟有意外轉折等在前方。   1971年,趙紫陽再度被啟用,五年內歷任內蒙自治區黨委書記、廣東任省委書記、省革命委員會副主任、廣東省委第一書記、四川省委第一書記、成都軍區第一政委。   文革令趙痛定思痛,「大徹大悟」。趙入川,兩年多時間裡採取一系列務實措施,根本扭轉了九千萬川人二十多年吃不飽飯、餓肚子的歷史局面,並推行激進經濟體制改革政策,把中國「饑餓之鄉」和人口第一大省變為世人矚目的「改革之鄉」。   趙在四川任上擔任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踏上了「中國高層政治的快車道」,而其兩度入粵、五年治蜀的改革經歷,為趙入主中南海、倡行市場經濟導向的中國經濟改革開放打下了

政治基礎。   ◆ 下卷   1980 年,趙成為中共建政後第三任國務院總理。在舊體制舊官僚環伺,權力殿堂虎視眈眈下,這位無人脈,無班底的「庚申宰相」卻有一番大作為。   面對鄧小平、陳雲「雙寡頭」政治格局和「老人政治」困境,趙長袖善舞,左右折衝。攜廣東、四川改革和政治經驗,以東歐、西方為師,堅定推行市場經濟改革,並以民主與法制為導向改革政治體制,制訂沿海發展策略和「貿易立國」國策,全面啟動中國改革開放進程,為中國的全球化與現代化打下了決定性基礎。   然而中國改革巨浪,最後卻在「六四」的鮮血與眼淚裡終結了,趙個人政治命運也因此發生轉折。   趙時任中央政治局總書記,同情學生運動,正

視民意訴求,反對戒嚴,反對鎮壓,堅決主張在民主與法制的軌道上解決社會危機。「六四」民主運動失敗後,他不認錯,不檢討,不同意中共作出的「支持動亂、分裂黨」的政治定性,被撤銷黨內外一切職務,在北京東城富強胡同六號開啟了長達十五年的軟禁生活…… 本書賣點   本書以趙紫陽的生平為經緯,透過他的政治際遇貫通中國共產黨發展歷史,並揭露了中共亟欲迴避的內部鬥爭真實面貌。對於期盼深入認識趙紫陽、了解中共歷史事實和中國大陸社會變遷的讀者,是一部絕對不可錯過的磅礡巨著。 作者簡介 盧躍剛   記者、作家,長期從事非虛構文體——新聞報導和報告文學寫作,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共發表中、長篇報告文學14部

,代表作有長篇報告文學《大國寡民》,中篇報告文學《創世紀荒誕——傻子瓜子興衰記》、《長江三峽:中國的史詩》、《以人民的名義》、《鄉村八記》、《在底層》等,出版報告文學集《長江三峽:半個世紀的論證》(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在那酒神徘徊的地方》(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盧躍剛自選集(兩卷)》(南方日報出版社2000)、《中國作家經典文庫.盧躍剛卷》(光明日報出版社2001)、《以人民的名義》(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等,曾獲「中國潮」、《中國作家》、《當代》、《青年文學》、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徐遲報告文學獎、獨立中文筆會(2012年度作家獎)等多種獎項。   上卷·   序章 

軟禁至死(1989—2005)   一、總書記喪事 二、渴望自由 三、致信中共十五大 四、閱讀與思考 五、惺惺相惜 六、顧準與佛陀的觸動   第一部  打天下:左與右的訣竅(1919—1951)   第一章  「水之骨」 一、趙家風水 二、「忠」、「孝」不能兩全 三、先去農會報到 四、包辦、自由兩次婚姻 五、趙修業、趙紫陽   第二章  「運動群眾」 一、滑縣經驗「不很文雅」 二、趙紀一台戲 三、「傳道」與「催眠」 四、左右定律   第三章  暴力土改 一、戰爭與和平 二、新一輪階級鬥爭 三、「灣子會議」開殺戒 四、「石頭」 五、階級滅絕   第四章  赤化桐柏 一、南下 二、再糾「左」 三

、殺人要講程序 四、新財政方案 五、進宛城   第二部  陶趙治粵:營造烏托邦(1951—1964)   第五章  削藩 一、烏龜爬與趙入粵 二、初露鋒芒 三、「劉振本工作法」 四、陶鑄來了 五、受益者   第六章  陶趙格局 一、陶趙配 二、「怕共產」 三、「共產黨變了臉」 四、二反三反「地方主義」   第七章 「人民公社」來了 一、沒收農民財產 二、《從化四日》中頭彩 三、砸鍋煉鐵,拆房積肥 四、山溝裡的「衛星」   第八章  反瞞產 一、「插紅旗、拔白旗」 二、四級跳 三、「放開肚皮吃三頓乾飯」 四、「反瞞產」再中頭彩 五、兩個「趙」   第九章  變法失敗 一、「可以……可以……也可以

」 二、兩次「神奇飛躍」 三、數指頭的政治 四、兩副面孔,兩個堅持 五、幹活嫌人少,吃飯嫌人多 六、阻擊「共產風」 七、檢討「吃朱砂」 中卷   第三部  趙主粵:動盪不安(1964—1975)   第十章  亂象 一、「洲心經驗」流產 二、「不能動武!」 三、製造「老師」 四、省委第一書記   第十一章  頭號「走資派」 一、陶亡趙寒 二、「把子彈準備好」 三、檢討,再檢討 四、「準備被打成黑幫」 五、奪權大烏龍 六、「調皮」   第十二章  監護、流放、解放 一、不揭發檢舉陶 二、「喃喃自語,以示不服」 三、想當個縣委副書記 四、天上掉下來個大「書記」   第十三章  趙「復辟」 一、大

棋局,小棋局 二、四個「學習」繞口令 三、造反派問題 四、一九七四再主政 五、善待「李一哲」,容忍「反對派」   第四部  督巴蜀:順天道,盡人道(1975—1980)   第十四章  國難未已,蜀亂未已 一、「還鄉團」與「四大名旦」 二、被江青敲打 三、成都對 四、大地震解圍   第十五章  九千萬川人要吃飯 一、柔化戾氣,休養生息 二、問稼穡於野,問蒼生於途 三、廢「雙季稻」三熟制 四、水路與旱路 五、「旱」字事,「水」字訣   第十六章  經濟反左,政治反右 一、「就是檢驗主席」 二、治療「恐右病」 三、有左反左,有右反右 四、「我是激進派」   第十七章  廢「公社」 一、強刺激,埋伏

筆 二、不理他們那一套 三、趙爭取,鄧交底,華授權 四、第一百號文件 五、廣漢故事 六、「砍旗」   下卷   第五部  總理國家:激情與理性(1980—1987)   第十八章  庚申宰相 一、「總理」人事 二、隻身晉京與北京政治 三、爛攤子,緊日子 四、改造「北京話」   第十九章  莫干山的「金蘋果」 一、搞死?搞活? 二、生財、聚財、用財 三、問計布衣,禮賢下士 四、敲定「包產到戶」 五、莫干山活力   第二十章  胡趙裂隙 一、胡批陳督趙 二、胡趙分歧,趙冷胡熱 三、趙護盤,陳發難,鄧確權 四、「商品經濟」登堂入室,一句話的半壁江山   第二十一章  阻擊「共產主義」 一、擺脫《資本

論》鎖鏈 二、「可以動口,不要動手」 三、向溫州人學習 四、刪去「共產主義」   第二十二章  總理政改 一、鄧推動政改 二、著眼長治久安 三、「高山流水」 四、鳥籠政治,鳥籠政改 五、一封信的公案   第六部  總書記‧大祕書長(1987—1989)   第二十三章  老人政治 一、「總書記」問題 二、以鄧制鄧 三、十三大基調 四、大祕書長一個   第二十四章  十億人的發展模式 一、兩億人的戰略 二、在商言商,貿易立國 三、三個「金三角」 四、經略南沙   第二十五章  價格闖關失敗 一、以東歐為師,以西方為師 二、廢「統購統銷」 三、「不要再走回頭路」 四、「改革總攬全局」 五、1988

闖關 六、「密摺」落井下石者   第二十六章  六四(上):錯愕 一、兩個「相同」與「三點意見」 二、訪朝錯誤 三、脆弱的同盟 四、「四二六社論」陷阱   第二十七章  六四(下):拯救 一、民主與法制解決危機 二、手裡的四張牌 三、罷課、絕食終結新方針 四、五一六事故 五、放下屠刀   上卷‧序章 軟禁至死(1989—2005)一、總書記喪事一個時代的結束竟是這般草草。2005年1月17日七時零一分,趙紫陽在北京醫院逝世。新華社發了一條訃告,藏匿在《人民日報》四版的左下角,「明天天氣預報」上端。全文是:「新華社北京1月17日電  趙紫陽同志長期患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系統的多種疾病,多次住院治

療,近日病情惡化,經搶救無效,於1月17日在北京逝世,終年八十五歲。」細數簡訊,共有六十二個字,會問:趙紫陽是誰?時隔十四天,《人民日報》二版頭條顯著位置發表新華社電訊,1月29日趙紫陽遺體在八寶山火化。消息四百五十多個字,介紹了趙的生平,但是提供的內容繼續含糊,說趙曾經擔任過中共縣委、地委、省委「主要領導職務」,「在改革開放前期,趙紫陽同志先後擔任過中央和國家重要領導職務」,「為黨和人民的事業作出過有益的貢獻」,但是「犯了嚴重錯誤」。官方發布的消息問題來了:趙紫陽擔任過什麼領導職務?到底犯過啥錯誤?新華社的兩條消息營造了一個諱莫如深的氣氛。顯然,這樣的稿件是高度政治化的,基調、措辭應與新華社

無關。不難判斷,這兩條消息應是最高層定稿,字斟句酌,新華社照發,《人民日報》照登。相比而言,二版頭條突出處理,規格似乎提高了。但不是因為趙,而是因為出席送別儀式的人有幾位顯赫人物,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組織部部長賀國強,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辦公廳主任王剛,國務委員、國務院黨組成員兼國務院祕書長華建敏,還有趙的前政敵鄧力群 ,不好把他們塞到四版的左下角去。這不過是個鴕鳥遊戲,互聯網時代瞭解趙紫陽生平乃舉手之勞。趙紫陽1980年至1987年擔任國務院總理,1987年中共十三大擔任中共中央總書記。1989年春夏之交,前總書記胡耀邦

逝世引發中共建政以來、也是二十世紀中國規模最為宏大、波及全國各大城市,對中國和世界歷史影響甚巨的學潮,並發生了「六四」鎮壓。趙因不贊同暴力鎮壓學生愛國民主運動被迫下臺。當年六月下旬,中共十三屆四中全會對趙所犯錯誤定性為「支援動亂、分裂黨」,保留黨籍,撤銷黨內外一切職務。之後,趙被軟禁,直至去世,歷時十五年。

三峽火化時間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黃永昌公辦電視政見發表★

永昌於發表會中提到,從第十六屆縣議員起到目前新北市第二屆市議員總計十二年時間,希望透過電視政見發表讓更多選民認識永昌,以及永昌對於地方爭取事項,11/24希望能得到您的支持與肯定投下您神聖的一票,感謝觀賞,請多指教。

影片中提及議題 :
1.土城金城路變電所搬遷。
(成功爭取土城變電所變更為商業區,成就萬頃城市綠美化園區,台電與土城市民雙贏)
2. 於民國99年成功爭取北大派出所及北大綜合行政大樓。
3. 土城區,樹林區,三峽區及鶯歌區飲用翡翠水庫水源成功。
4. 成功改善三峽火葬場大體爐具,火化爐由柴油轉天然氣。
5. 成功爭取斬龍山遺址公園及博物館。
6. 少子化影響,活化應用教育局國中小用地為國際級標準少棒場地。
7. 成功推廣新北市市樹台灣山櫻,吉野櫻,紫藤花廣植於市區。
8.成功爭取建立土城醫院,將由長庚醫療團隊來為市民服務。

**爭取到三處青年住宅等

建設很多,期望我們居住所在更美力+美麗+便利+富饒民情。
永昌爭取建設方案請參閱臉書搜尋「@ych1206」。

台灣漢人當代喪葬禮俗之研究 --以大台北地區為例

為了解決三峽火化時間的問題,作者鄭婷云 這樣論述:

喪禮自古以來,即為漢民族的禁忌話題,是故在發展上,有相當多的隱晦之處。老一輩人想要盡力去傳承,但是年輕人卻未必願意全盤接受,因而傳統喪葬可能難免發生流失。即使在農業社會時期,每當家族有喪事發生之際,往往委由宗族長老,或是鄰人從事相關工作者,進行處理;喪禮的「禁忌」和「流程」相當繁瑣,是故子孫大多只能「聽命行事」,時光荏苒,難免有郭公夏五、魯魚亥豕等之爭,更甚者,亦有「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情況。 日治時期,台灣社會保守,二次大戰後,尤其是在一九七○年代以後,社會風氣日益趨向開放,人們在文化認知上,和以往農業社會大不相同,民眾對於喪葬文化的接受度,也隨之開展,自民國八○年代之

後,大型殯葬企業如雨後春筍般興起,相關從業人員的訓練,卻比不上業者擴大版圖的速度……本論文以一九四五年作為分水嶺,探討二次大戰前後,傳統禮俗的演變差異,作為主要研究對象。研究方法以文獻研究法、田野調查法為主。 第貳章,是從傳統禮俗的源流入門,進而印證日治時期的禮俗發展,對於傳統禮俗發展逐漸產生改變的原因,以及日人治台的相關政策,亦多有討論,日人治台,講究衛生、效率,是故不合時宜的舊俗,被大幅度改革;例如:「火化」就是日人大力倡導的喪葬觀念,二、「打桶」時間的縮短,亦是日人展現注重環境衛生的表現,其後更有「殯儀館」、「公墓」的設置等,是故日治時期的治台政策與規劃,對於台灣二次大戰的喪葬文化

,有著相當的啟發作用,在論文當中,筆者將其視為不可忽視的一環。 第参章探討「二次大戰以後大台北地區傳統喪葬禮俗」,本章將二次大戰後迄今,禮俗的演變做一比較,從臨終、入殮到停殯、出殯後至葬前一日、葬日的相關事宜、探討拾骨葬與吉葬的特殊襲俗,都有詳實的田野記錄;大台北地區屬於工商業發達之地,是故寸土寸金、生活與時競走,經本文的探討得知:都市人治喪的規模與時間,再也不如過往農業社會時冗長、繁複,取而代之的,是大型企業的「包辦」模式,新一代的年輕人對於禮俗不熟悉,加上業者提供的專員素質參差不齊,嚴重造成禮俗的分歧或脫節,這些係資料紀錄中,略窺一二。第肆章則是「二次大戰後大台北地區喪葬禮俗的特色與

演變」,將由大台北地區的社會變遷論起,論及殯葬消費習慣,再探討「大台北地區,具有影響力的大型殯葬企業」,其間將陳述企業沿革,及其未來的使命等等﹔第伍章內容為結論及建議以外,更包括經本文探討所知的現今殯葬禮俗發展陳述,並將本研究所統計出的相關數據,於文中加以陳述,供政府及企業未來改善的方針。 總體來說,本論文的分析及探討,有諸多發現:大型企業對於禮俗的發展演變存在相當影響力,民眾對於禮俗的認知,由早期的視為「禁忌」已漸轉變為「可討論」的態度,禮俗不再受到「觀念保守」的會風氣所限制,殯葬業已由過去的「家族包辦」改為「企業專員規畫」,顧客可以挑選自己喜歡的模式,進行個人或是家族的「終極演出」,殯

葬業者販賣的不是「產品」,而是「服務與特色」;相對的,高等教育的蓬勃發展,也是影響現今人們消費習慣與態度的重要原因,業者於自身產品的銷售上,必須更有「完整性」與「規畫性」才可以,否則諸如:生前契約糾紛、塔位銷售後的問題、專員銷售產品後的相關責任等,都會如雪片般飛來;當然大型公司都備有自聘的「法律顧問」,民眾和業者發生糾紛時,「法律顧問」於此時就會大有功用,但是,一個具有長遠眼光的企業,能減少與消費者的摩擦,就是為自己增加一份客源,「以客為尊」一直以來,都是各行各業的業者所必須具備的態度;「抱薪救火」與「視若無睹」,早已不是時代所趨,當然,業者自身的經營態度,也關係著企業走向,這是不可否認的。最

後本論文也提出建議:如民眾基本的消費常識認知、業者銷售前的教育訓練、民眾切勿輕信與業者萬不可開出「終生服務」的空頭支票等,以呼應本論文的主要研究目的:加強民眾喪葬禮俗、文化以及消費的基本常識,以及業者自身對於喪葬文化的認知與傳承。

趙紫陽傳:一位失敗改革家的一生(上中下)

為了解決三峽火化時間的問題,作者盧躍剛 這樣論述:

  歷經十三年探詢與追索,成就最完整的趙紫陽全傳   中國近代最開明前進的改革家,   他的名字是中共至今仍不敢面對的禁忌!   ◆ 上卷   一位形象溫和開明的改革者,中國經濟改革開放的重要推手,如何成為中共黨史上最禁忌的圖騰?2005 年1 月17日,中央政治局前總書記趙紫陽辭世,標誌著近代中國一個相對開放、蓬勃的時代杳然逝去。     但讓人沒想到的是,一個時代的結束竟是這般草草。     《人民日報》上短短六十二字的訃聞,沒有生平,沒有簡歷,僅以極其含糊的文字便發落了這位改革家跌宕起伏的一生。     出身河南滑縣地主之後的趙紫陽,1938年加入共產黨,十九歲擔任滑縣縣委書記,二十一

歲擔任地委書記,其組織動員能力即已備獲上級肯定,從而開啟了他的政治生涯。中共建政後,趙以河南「土改專家」之名望奉調入粵,從此一路上升,深獲「華南王」陶鑄的賞識與青睞。     1958年至1961年大躍進期間,趙輔佐陶進行了一場狂熱的烏托邦社會主義試驗,終釀糧減產、人餓殍大災禍。面對試驗大失敗,趙卻又能痛徹承認錯誤,承攬一切責任,展現出不同於一般共產黨人的姿態與風範。   ◆ 中卷   文革期間,中共第四號人物陶鑄被打倒,趙紫陽不願與之切割,連帶一併下台,五十年代初便開始的「陶趙治粵」政治格局隨之瓦解。從此,檢討、批鬥、關押、流放,趙備受羞辱、折磨,也令趙一家飽嘗顛沛流離之苦,流放地的黯淡歲

月望不到盡頭,竟有意外轉折等在前方。     1971年,趙紫陽再度被啟用,五年內歷任內蒙自治區黨委書記、廣東任省委書記、省革命委員會副主任、廣東省委第一書記、四川省委第一書記、成都軍區第一政委。     文革令趙痛定思痛,「大徹大悟」。趙入川,兩年多時間裡採取一系列務實措施,根本扭轉了九千萬川人二十多年吃不飽飯、餓肚子的歷史局面,並推行激進經濟體制改革政策,把中國「饑餓之鄉」和人口第一大省變為世人矚目的「改革之鄉」。     趙在任上擔任中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踏上了「中國高層政治的快車道」,而其兩度入粵、五年治蜀的改革經歷,為趙入主中南海、倡行市場經濟導向的中國經濟改革開放打下了政治基礎。

  ◆ 下卷   1980 年,趙成為中共建政後第三任國務院總理。在舊體制舊官僚環伺,權力殿堂虎視眈眈下,這位無人脈,無班底的「庚申宰相」卻有一番大作為。     面對鄧小平、陳雲「雙寡頭」政治格局和「老人政治」困境,趙長袖善舞,左右折衝。攜廣東、四川改革和政治經驗,以東歐、西方為師,堅定推行市場經濟改革,並以民主與法制為導向改革政治體制,制訂沿海發展策略和「貿易立國」國策,全面啟動中國改革開放進程,為中國的全球化與現代化打下了決定性基礎。     然而中國改革巨浪,最後卻在「六四」的鮮血與眼淚裡終結了,趙個人政治命運也因此發生轉折。     趙時任中央政治局總書記,同情學生運動,正視民意訴

求,反對戒嚴,反對鎮壓,堅決主張在民主與法制的軌道上解決社會危機。「六四」民主運動失敗後,他不認錯,不檢討,不同意中共作出的「支持動亂、分裂黨」的政治定性,被撤銷黨內外一切職務,在北京東城富強胡同六號開啟了長達十五年的軟禁生活…… 本書特色   本書以趙紫陽的生平為經緯,透過他的政治際遇貫通中國共產黨發展歷史,並揭露了中共亟欲迴避的內部鬥爭真實面貌。對於期盼深入認識趙紫陽、了解中共歷史事實和中國大陸社會變遷的讀者,是一部絕對不可錯過的磅礡巨著。 作者簡介     盧躍剛   記者、作家,長期從事非虛構文體——新聞報導和報告文學寫作,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共發表中、長篇報告文學14部

,代表作有長篇報告文學《大國寡民》,中篇報告文學《創世紀荒誕——傻子瓜子興衰記》、《長江三峽:中國的史詩》、《以人民的名義》、《鄉村八記》、《在底層》等,出版報告文學集《長江三峽:半個世紀的論證》(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在那酒神徘徊的地方》(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盧躍剛自選集(兩卷)》(南方日報出版社2000)、《中國作家經典文庫.盧躍剛卷》(光明日報出版社2001)、《以人名的名義》(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等,曾獲「中國潮」、《中國作家》、《當代》、《青年文學》、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徐遲報告文學獎、獨立中文筆會(2012年度作家獎)等多種獎項。   上卷 序章  軟

禁至死(1989—2005) 一、總書記喪事 二、渴望自由 三、致信中共十五大 四、閱讀與思考 五、惺惺相惜 六、顧準與佛陀的觸動   第一部  打天下:左與右的訣竅(1919—1951) 第一章  「水之骨」 一、趙家風水 二、「忠」、「孝」不能兩全 三、先去農會報到 四、包辦、自由兩次婚姻 五、趙修業、趙紫陽   第二章  「運動群眾」 一、滑縣經驗「不很文雅」 二、趙紀一台戲 三、「傳道」與「催眠」 四、左右定律   第三章  暴力土改 一、戰爭與和平 二、新一輪階級鬥爭 三、「灣子會議」開殺戒 四、「石頭」 五、階級滅絕   第四章  赤化桐柏 一、南下 二、再糾「左」 三、殺人要講程

序 四、新財政方案 五、進宛城   第二部  陶趙治粵:營造烏托邦(1951—1964) 第五章  削藩 一、烏龜爬與趙入粵 二、初露鋒芒 三、「劉振本工作法」 四、陶鑄來了 五、受益者   第六章  陶趙格局 一、陶趙配 二、「怕共產」 三、「共產黨變了臉」 四、二反三反「地方主義」   第七章 「人民公社」來了 一、沒收農民財產 二、《從化四日》中頭彩 三、砸鍋煉鐵,拆房積肥 四、山溝裡的「衛星」   第八章  反瞞產 一、「插紅旗、拔白旗」 二、四級跳 三、「放開肚皮吃三頓乾飯」 四、「反瞞產」再中頭彩 五、兩個「趙」   第九章  變法失敗 一、「可以……可以……也可以」 二、兩次「神

奇飛躍」 三、數指頭的政治 四、兩副面孔,兩個堅持 五、幹活嫌人少,吃飯嫌人多 六、阻擊「共產風」 七、檢討「吃朱砂」   中卷 第三部  趙主粵:動盪不安(1964—1975) 第十章  亂象 一、「洲心經驗」流產 二、「不能動武!」 三、製造「老師」 四、省委第一書記   第十一章  頭號「走資派」 一、陶亡趙寒 二、「把子彈準備好」 三、檢討,再檢討 四、「準備被打成黑幫」 五、奪權大烏龍 六、「調皮」   第十二章  監護、流放、解放 一、不揭發檢舉陶 二、「喃喃自語,以示不服」 三、想當個縣委副書記 四、天上掉下來個大「書記」   第十三章  趙「復辟」 一、大棋局,小棋局 二、四個

「學習」繞口令 三、造反派問題 四、一九七四再主政 五、善待「李一哲」,容忍「反對派」   第四部  督巴蜀:順天道,盡人道(1975—1980) 第十四章  國難未已,蜀亂未已 一、「還鄉團」與「四大名旦」 二、被江青敲打 三、成都對 四、大地震解圍   第十五章  九千萬川人要吃飯 一、柔化戾氣,休養生息 二、問稼穡於野,問蒼生於途 三、廢「雙季稻」三熟制 四、水路與旱路 五、「旱」字事,「水」字訣   第十六章  經濟反左,政治反右 一、「就是檢驗主席」 二、治療「恐右病」 三、有左反左,有右反右 四、「我是激進派」   第十七章  廢「公社」 一、強刺激,埋伏筆 二、不理他們那一套 三

、趙爭取,鄧交底,華授權 四、第一百號文件 五、廣漢故事 六、「砍旗」 下卷 第五部  總理國家:激情與理性(1980—1987) 第十八章  庚申宰相 一、「總理」人事 二、隻身晉京與北京政治 三、爛攤子,緊日子 四、改造「北京話」   第十九章  莫干山的「金蘋果」 一、搞死?搞活? 二、生財、聚財、用財 三、問計布衣,禮賢下士 四、敲定「包產到戶」 五、莫干山活力   第二十章  胡趙裂隙 一、胡批陳督趙 二、胡趙分歧,趙冷胡熱 三、趙護盤,陳發難,鄧確權 四、「商品經濟」登堂入室,一句話的半壁江山   第二十一章  阻擊「共產主義」 一、擺脫《資本論》鎖鏈 二、「可以動口,不要動手」

三、向溫州人學習 四、刪去「共產主義」   第二十二章  總理政改 一、鄧推動政改 二、著眼長治久安 三、「高山流水」 四、鳥籠政治,鳥籠政改 五、一封信的公案   第六部  總書記‧大祕書長(1987—1989) 第二十三章  老人政治 一、「總書記」問題 二、以鄧制鄧 三、十三大基調 四、大祕書長一個   第二十四章  十億人的發展模式 一、兩億人的戰略 二、在商言商,貿易立國 三、三個「金三角」 四、經略南沙   第二十五章  價格闖關失敗 一、以東歐為師,以西方為師 二、廢「統購統銷」 三、「不要再走回頭路」 四、「改革總攬全局」 五、1988闖關 六、「密摺」落井下石者   第二十

六章  六四(上):錯愕 一、兩個「相同」與「三點意見」 二、訪朝錯誤 三、脆弱的同盟 四、「四二六社論」陷阱   第二十七章  六四(下):拯救 一、民主與法制解決危機 二、手裡的四張牌 三、罷課、絕食終結新方針 四、五一六事故 五、放下屠刀   上卷 序章 軟禁至死(1989—2005) 一、總書記喪事 一個時代的結束竟是這般草草。2005年1月17日七時零一分,趙紫陽在北京醫院逝世。新華社發了一條訃告,藏匿在《人民日報》四版的左下角,「明天天氣預報」上端。全文是:「新華社北京1月17日電  趙紫陽同志長期患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系統的多種疾病,多次住院治療,近日病情惡化,經搶救無效,於1月

17日在北京逝世,終年八十五歲。」細數簡訊,共有六十二個字,會問:趙紫陽是誰? 時隔十四天,《人民日報》二版頭條顯著位置發表新華社電訊,1月29日趙紫陽遺體在八寶山火化。消息四百五十多個字,介紹了趙的生平,但是提供的內容繼續含糊,說趙曾經擔任過中共縣委、地委、省委「主要領導職務」,「在改革開放前期,趙紫陽同志先後擔任過中央和國家重要領導職務」,「為黨和人民的事業作出過有益的貢獻」,但是「犯了嚴重錯誤」。官方發布的消息問題來了:趙紫陽擔任過什麼領導職務?到底犯過啥錯誤? 新華社的兩條消息營造了一個諱莫如深的氣氛。顯然,這樣的稿件是高度政治化的,基調、措辭應與新華社無關。不難判斷,這兩條消息應是最

高層定稿,字斟句酌,新華社照發,《人民日報》照登。相比而言,二版頭條突出處理,規格似乎提高了。但不是因為趙,而是因為出席送別儀式的人有幾位顯赫人物,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組織部部長賀國強,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辦公廳主任王剛,國務委員、國務院黨組成員兼國務院祕書長華建敏,還有趙的前政敵鄧力群 ,不好把他們塞到四版的左下角去。 這不過是個鴕鳥遊戲,互聯網時代瞭解趙紫陽生平乃舉手之勞。趙紫陽1980年至1987年擔任國務院總理,1987年中共十三大擔任中共中央總書記。1989年春夏之交,前總書記胡耀邦逝世引發中共建政以來、也是二十

世紀中國規模最為宏大、波及全國各大城市,對中國和世界歷史影響甚巨的學潮,並發生了「六四」鎮壓。趙因不贊同暴力鎮壓學生愛國民主運動被迫下臺。當年六月下旬,中共十三屆四中全會對趙所犯錯誤定性為「支援動亂、分裂黨」,保留黨籍,撤銷黨內外一切職務。之後,趙被軟禁,直至去世,歷時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