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p125評價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劉慧雯所指導 李岱瑾的 社群平台間的游動:從符擔性角度看記者分化使用之戰術 (2021),提出vp125評價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社群平台、臉書、Instagram、記者、符擔性、戰略/戰術、人際關係。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公共事務研究所 王宏文所指導 吳欣蕙的 地方財政政策對臺灣縣市長選舉之影響(2001~2018) (2018),提出因為有 政治預算循環、經濟投票、財政赤字、地方選舉、課責的重點而找出了 vp125評價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vp125評價,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社群平台間的游動:從符擔性角度看記者分化使用之戰術

為了解決vp125評價的問題,作者李岱瑾 這樣論述:

社群平台走向多元化,記者受個人不同因素影響,發展出相異的分化使用平台策略。本研究為瞭解記者在社群平台間的行動脈絡,從中發掘如何在平台戰略體制下執行戰術,創造反體制的生存空間,對其人際關係的影響。因此,以符擔性理論(Affordance Theory)為基礎,透過深度訪談十二名不同世代的記者,探究記者如何感知社群平台符擔性以操作戰術,在互動中又創造哪些平台新意義。研究發現,記者操作戰術時有一個既定的邏輯,以臉書作為使用社群平台之開端,當記者感知臉書內涵的轉變後,試著先調整自身行為的合適性,改變發文內容、降低貼文頻率、增設隱私設定,直到無法滿足個人使用慾望,以跨平台至Instagram和創建臉書

新帳號為最多記者採用的戰術。記者在多重情境之下,並不會完全消失在臉書中,而是以臉書為本,其他社群平台為輔。這顯示,記者不願破壞臉書經營已久的人際關係,運用臉書原始科技的設計翻轉為有用資源,知覺臉書龐大的使用者和資訊量之優勢,從單純交友軸線轉變成輔助新聞工作的工具,以經營弱關係和獲取資訊管道為主,Instagram則成為私人的生活實記;記者游移在社群平台之間的差異行為,彰顯出記者的戰術因應科技變遷不斷地適應,也深受日常生活和工作經驗影響。

地方財政政策對臺灣縣市長選舉之影響(2001~2018)

為了解決vp125評價的問題,作者吳欣蕙 這樣論述:

許多學者的研究及媒體的報導都顯示臺灣縣市政府存在明顯的政治預算循環現象,也就是在選舉年時,縣市長會明顯地增加財政支出及調整財政支出結構,但究竟這樣的操弄是否真能對縣市長選舉有正面助益?本研究以2001年、2005年、2009年、2014年以及2018年臺灣縣市長選舉為研究對象,來探討地方財政總支出、財政政事別支出及財政赤字對與現任縣市長同黨籍候選人得票率之影響。統計結果顯示,縣市長在任期內增加財政總支出,對於下一次選舉中同黨籍候選人的得票率,效果不具統計上顯著性,表示財政支出具有政治預算循環的現象,卻無法提高下屆同黨候選人當選的機會,而縣市長在非選舉年及選舉年時,增加三個主要財政政事別科目支

出時,亦無法高下屆同黨候選人當選的機會。此外,縣市長在任期內若產生較前任多的財政赤字,對同黨籍的縣市長候選人沒有明顯的影響,不會影響縣市長選舉結果,民眾對於政府赤字增加,可能抱持較中性的看法。補助款收入的資源規模龐大,但統計上亦未達顯著,補助收入的多寡,對於現任縣市長同黨籍候選人之得票率並無影響。控制變數的部分,經濟社會變數對縣市長選舉的影響並不明顯,地方經濟數據如各縣市實質家戶所得變化額、地方犯罪件數之變化額,對縣市長選舉結果無顯著影響。政治變數都有達到統計上的顯著性,若縣市長為現任者,對得票率有非常明顯的助益,顯示縣市長的現任優勢很大。此外,縣市長候選人與總統同黨籍有顯著負面影響,與總統同

政黨會使縣市長候選人得票率降低,可能是選民會根據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施政表現,進行回溯性投票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