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p125整流器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國文學系 羅肇錦、陳廖安所指導 李長興的 漢藏語同源問題 (2021),提出vp125整流器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漢藏語、同源詞、借詞、歷史比較法。

而第二篇論文朝陽科技大學 應用化學系 石燕鳳所指導 許嘉怡的 基於生物資源香草醛之具有高性能、自修復與可回收性的聚亞胺類玻璃態高分子之開發 (2021),提出因為有 香草醛、聚亞胺、類玻璃態高分子、動態共價鍵、自修復的重點而找出了 vp125整流器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vp125整流器,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漢藏語同源問題

為了解決vp125整流器的問題,作者李長興 這樣論述:

歷史比較語言學是研究語言之間是否具有發生學關係及其演變過程的一種歷史語言學,旨在建立語言間的親屬關係及系屬劃分,並重建原始母語,探索出語言自母語分化後的演變規律與方向。其所利用的研究方法是歷史比較法,是透過比較語言或方言間的差異,透過語音對應規律確定同源詞,重建原始語言音系,並找出從原始語言演變至後世親屬語言的演化規律。第一章敘述漢藏同源歷史比較所需的材料跟方法以及介紹漢藏比較近50年來的研究成果跟所遇到的困境。第二章則首先介紹漢藏語言系屬劃分的不同觀點以及介紹多家學者對於原始漢藏語性質的看法,其次嘗試以漢語書面文獻材料所考證的音類成果以及周秦兩漢時期的借詞對音規律去觀察、構擬上古漢語音系,

探討上古漢語音系的聲母系統及韻母系統面貌,進而上溯至原始漢語音系。透過歷史比較法建構原始藏緬語音系。第三章則從原始漢藏語的歷史比較背景入手,本文主要運用借詞在貸入諸親屬語言內部無法形成整齊的語音對應規律原則來判別漢藏語間的同源詞跟借詞區別,透過實際舉例操作進行漢藏語同源詞跟借詞的鑑別,凡符合這條鑑別原則的皆為借詞。在從多個面向探討漢藏語言的語言現象後,提出6條關於鑑別漢藏語同源詞跟借詞的原則。第四章則透過漢藏比較尋覓漢藏同源詞,1074個比較詞項的歷史比較尋覓到22個漢藏同源詞。第五章則從藏緬語言的形態進行歷史比較,得出藏緬語言可溯源至原始藏緬語時期的僅使動態、肢體與動物名詞前綴、反義詞前綴三

個形態,再與上古漢語的形態進行比較。本文針對漢藏語同源的相關議題進行討論,希望能夠解決長期圍繞漢藏語言是否同源的爭議,內容包括漢語古音的重建、古代漢語是否具有形態、同源詞表的選擇、語言分化時的共同創新、漢藏間是否具有嚴整的語音對應規律、類型是否轉換、多音節與單音節等問題重新探索,從具體的語言探索語言的發展,從歷史的比較重建語言的音系。本文在進行漢藏比較前,先利用漢語書面文獻材料(以諧聲及詩韻為主,佐以通假、又音、詩韻、聯綿詞等綜合運用)重建漢語的原始形式,排除後起詞項,繼以藏緬語言書面文獻及活語言材料進行跨級比較,重建藏緬語言的原始形式,最後進行比較詞項的漢藏比較。

基於生物資源香草醛之具有高性能、自修復與可回收性的聚亞胺類玻璃態高分子之開發

為了解決vp125整流器的問題,作者許嘉怡 這樣論述:

本研究利用來自生物資源的香草醛與1,3,5-三(溴甲基)苯進行親核性取代,合成一種新型的三官能醛(簡稱:BV),隨後將BV與市售的胺單體進行縮合反應,得到一系列具有動態共價鍵的聚亞胺類玻璃態高分子(簡稱:BVD);並透過添加不同的胺單體比例,以獲得最佳的交聯結構,並證明可以透過調整胺比例來調控BVD的各項性能。透過EI-MS結果證實,香草醛與1,3,5-三(溴甲基)苯在經過親核性取代反應後成功合成三官能醛,在570.20 g/mol處出現目標分子量。FT-IR結果顯示在經過44小時固化後,醛單體與胺單體成功縮合並固化得到聚亞胺類玻璃態高分子。UV-VIS分析顯示,薄膜的透光度隨著胺單體的添加

比例提高而降低,但透光度依然可以達到80 %以上。在溶脹率與耐溶劑性分析中,可以觀察到當胺的添加量少於化學計量比時,可以有效避免BVD的解聚。動態機械性質分析顯示在醛單體與胺單體的添加量為化學計量比時,所得之BVD薄膜有最大的儲能模數(8.80 GPa)與交聯密度(1.18 mol L-1),再添加過量胺單體時會因為有多餘的胺單體殘留,而導致儲能模數(1.46 GPa)與交聯密度(0.19 mol L-1)大幅下降。在機械性質測試顯示,有最高交聯密度的聚亞胺類玻璃態高分子,擁有較高的拉伸強度並且達到71.34 MPa。在自修復測試的部分,可以發現三種比例皆能夠在溫度刺激下進行多次修復,並且機械

性質不會有明顯的變化,顯示出類玻璃態高分子中的動態共價鍵成功在外部刺激下斷開並重新結合。在回收性測試中,利用亞胺鍵易水解的特性,能夠有效的將醛單體回收並且回收率達87.42 %,且回收的醛單體完整的保留其化學結構,使其能夠重新利用再製成薄膜。本研究不僅成功開發出一種源自生物資源的三官能醛,並能夠在控制胺單體比例下獲得可調控性質的類玻璃態高分子薄膜,且此種類玻璃態高分子在未來具有強大的潛力取代熱固性高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