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j/cd意思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國立陽明大學 物理治療暨輔助科技學系 王子娟所指導 陳恩賜的 探討肌筋膜激痛點治療及肩峰下類固醇注射對於肩峰下夾擠症候群患者之療效 (2016),提出sj/cd意思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肩峰下夾擠症候群、肌筋膜激痛點治療、肩峰下類固醇注射、徒手按壓。

而第二篇論文輔英科技大學 護理系碩士班 陳淑銘所指導 蔡佩真的 正念減壓介入對機構糖尿病老人遷移焦慮及調適之成效 (2016),提出因為有 正念減壓、機構糖尿病老人、遷移焦慮、調適的重點而找出了 sj/cd意思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sj/cd意思,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探討肌筋膜激痛點治療及肩峰下類固醇注射對於肩峰下夾擠症候群患者之療效

為了解決sj/cd意思的問題,作者陳恩賜 這樣論述:

研究背景:肩部疼痛是一種非常普遍的肌肉骨骼疾病,不僅造成許多人疼痛不適同時也影響了上肢功能,其中最為常見的診斷為肩峰下夾擠症候群,蘊含著肩峰下空間不足以及肩峰下組織遭受壓迫的意思,病患時常在抬手過程中產生疼痛加劇的情形。研究發現造成肩峰下夾擠的原因是多因子的,包括肩部解剖構造的病理變化以及生物力學異常,例如不良的肩部動作和異常的肩部肌群功能,造成肩峰下空間減少而增加了夾擠的可能性,因此肩部肌肉功能之促進及關節動作之改善是治療肩峰下夾擠症候群的重點。近年文獻指出,肌筋膜激痛點(myofascial trigger point)的存在與肩部肌群失能和肩峰下夾擠症候群的症狀有相互影響之關係。透過肌

筋膜激痛點治療或肩峰下類固醇注射治療,雖然都能減少肩峰下夾擠症候群患者的疼痛症狀,但仍有許多臨床問題未被探究,例如過去沒有研究探討結合肌筋膜激痛點治療及肩峰下類固醇注射之效果。此外,過去的研究也未針對肌筋膜激痛點治療或是肩峰下類固醇注射對於肩峰下夾擠症候群患者動作控制能力的影響做探討。研究目的:探討肌筋膜激痛點治療合併肩峰下類固醇注射對於肩峰下夾擠症候群患者在改善疼痛程度、壓力疼痛閾值、肩部功能、動作控制能以及病患自覺綜合改變幅度等面向,是否相較於只給予肌筋膜激痛點治療或肩峰下類固醇注射更為有效。研究方法:本研究為前瞻性、受試者單盲之隨機分組試驗。總共招募到六十位單側肩峰下夾擠症候群的患者 (

數字疼痛量表>3/10) ,至少有一個肌筋膜激痛點存在於上斜方肌、棘上肌、提肩胛肌、菱形肌、棘下肌、小圓肌、胸小肌任一肌肉中。受試者接受隨機分配至下列三組之一:肌筋膜激痛點治療組 (受試者人數=20,平均年齡=55.75歲)、肩峰下類固醇注射組 (受試者人數=20,平均年齡=56.10歲)、合併肌筋膜激痛點治療與類固醇注射組 (受試者人數=20,平均年齡=55.40歲)。療效評估項目包含當下肩部疼痛程度 (0~10分)、24小時內最劇烈之肩部疼痛程度 (0~10分)、肌筋膜激痛點之疼痛敏感度 (壓力疼痛閾值)、肩部動作控制能力、肩關節主動無痛動作之最大活動度、上肢失能程度 (上肢功能受損程度問

卷簡短版Quick DASH)、肩部功能 (患者特定功能量表PSFS),以及病患自覺綜合改變幅度 (GROC)。當下肩部疼痛程度、肌筋膜激痛點之疼痛敏感度、肩部動作控制能力分別於介入後立即以及介入後七天進行療效評估。24小時內最劇烈肩部疼痛程度、上肢失能程度、肩部功能以及病患自覺綜合改變幅度則於介入後七天予以療效評估。統計分析:本研究使用SPSS軟體20.0版本進行資料統計分析。介入前之受試者基本資料以及類別性前測變項使用卡方檢定 (chi-square tests) 分析三組組間類別變項之差異;連續性前測變項則使用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one-way ANOVAs) 比較組間差異。各項療效結果

之組間與組內差異,是使用雙因子重複測量變異數分析 (two-way repeated measures ANOVAs) 檢定組別與時間的交互作用 (group by time interaction),統計顯著水準 (α值) 訂為 p < 0.05,並利用事後分析測試 (post-hoc tests) 比較組間和組內在治療前後之差異,統計顯著水準 (α值) 經邦弗朗尼校正 (Bonferroni adjustment) 後定為p值小於0.017。研究結果:肌筋膜激痛點治療組與合併治療組在肌筋膜激痛點之疼痛敏感度以及肩部動作控制能力相較於肩峰下類固醇注射組有顯著性改善且組別與時間交互作用亦達到顯

著。三組在主動無痛肩關節動作最大活動度、當下肩部疼痛程度、上肢失能程度、肩部功能均無顯著的組別與時間交互作用,但有顯著的時間主效應 (P

正念減壓介入對機構糖尿病老人遷移焦慮及調適之成效

為了解決sj/cd意思的問題,作者蔡佩真 這樣論述:

背景:遷移焦慮及調適問題日益嚴重影響著新入住長照機構之糖尿病老人的身心健康。因此,運用有效的介入方案於新入住機構的糖尿病老人,穩定其情形,是機構醫療人員須面對之相當重要的課題。目的:本研究旨在設計一套適合本土長照機構糖尿病老人的正念減壓法課程活動,並檢測其對於糖尿病老人遷移焦慮及調適改善之成效。期望本研究之介入方案能有效的幫助糖尿病老人在遷移至機構後的生活更有品質。方法:採實驗性研究設計,以立意取樣於高屏區四家長照養護機構進行收案,收案對象為剛入住機構一年內的糖尿病老人共60位,將四家機構以電腦隨機分配至實驗組機構2家和對照組2家。實驗組(n=34)除接受機構糖尿病常規照護及維持一般日常活動

外,另接受正念減壓課程活動,以團體的方式(一次共10-15人)進行正念減壓介入措施,每週1次,每次90分鐘,共計9週。課程內容包含運用研究者所錄製之台語版CD片引導正念身體部位掃描、引導師現場口頭台語引導長者練習正念呼吸、正念靜坐冥想、慈心培育、輪椅坐姿正念瑜珈、正念聆聽、探討不愉悅及愉悅事件、身體部位感恩、五指感恩、探討自我關係及與艱辛部位對話、困難人際關係、正念進食飲水,及課程最後的團體討論分享。對照組(n=32)則接受機構糖尿病常規照護。研究工具為結構式問卷,包括個人基本屬性資料、中文版情境焦慮量表、安養護機構老人適應問題之個人心理因素次量表,於措施介入前及措施介入滿9 週各測量一次,比

較實驗組與對照組機構糖尿病老人的遷移焦慮及調適之改善情形,以得知正念減壓課程活動之成效。結果:完成研究參與者共60位,實驗組與對照組各30位。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及對照組的遷移焦慮及調適於措施介入前無顯著差異(p> .05),但在宗教信仰方面有顯著差異(p< .05)。在遷移焦慮上,實驗組單組措施介入滿9週(平均數為30.47±4.88)比介入前(平均數41.70±10.99)有顯著下降 (t= 5.147, p.05)。在調適程度實驗組單組措施介入滿9週(平均數48.83±1.48)比介入前(平均數37.93±10.79)有顯著提升(t= -5.571, p30.13的機構糖尿病老人(83.

3%),實驗組遷移焦慮比對照組有顯著下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