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ms jitter計算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另外網站抖动测量介绍也說明:Pk-pk jitter, RMS jitter ... Half Period抖动:半个周期的抖动变化(与Period jitter的计算类似) ... RMS jitter:抖动测量值的有效值.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電子研究所 陳巍仁所指導 簡煒值的 一個無參考時脈且具有背景自我校正技術之相位雜訊量測電路 (2021),提出rms jitter計算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相位雜訊量測電路、三角積分調變器、時間至數位轉換器、延遲線式頻率鑑別器、自我校正技術。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聯合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碩士班 劉仁傑所指導 陳彥勳的 採用鎖相迴路架構之時間數位轉換器 (2021),提出因為有 鎖相迴路、時間數位轉換器、游標環形振盪器的重點而找出了 rms jitter計算的解答。

最後網站功能| Anritsu Taiwan則補充:內建高品質波形PPG (1 ps Jitter,一般值) 和高精度(10 mVp-p) ED,可精確的量測DUT ... 利用傳輸分析(S21 增益、相位) 功能及線性、濾波及加重計算進行波形模擬,並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rms jitter計算,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一個無參考時脈且具有背景自我校正技術之相位雜訊量測電路

為了解決rms jitter計算的問題,作者簡煒值 這樣論述:

隨著製程的微縮,系統的操作速率與資料吞吐量相較於以往越來越高,意味著位元時間也越來越短,因此系統對時脈抖動的要求將日趨嚴苛。有鑑於此,一個內建於晶片的相位雜訊量測電路在未來勢必是不可或缺的。本論文提出一個無需參考時脈且具有背景自我校正技術的相位雜訊量測電路,利用高解析度時間至數位轉換器將待測訊號的週期抖動量化成數位碼,經由快速傅立葉轉換後,待測訊號的相位雜訊可以被得知。晶片採用台積電28奈米CMOS製程,核心面積為450 μm x 453 μm,總功率消耗為15.83 mW。量測結果顯示系統的相位雜訊靈敏度於偏置頻率1 MHz處為-118 dBc/Hz;為了測試系統的線性度及準確度,以單音相

位調變訊號作為待測訊號,量測誤差最大值僅-0.8 dB;在寬頻相位雜訊的測試中,將系統的量測結果與頻譜分析儀比較,在積分頻寬為100 kHz至2 MHz之間,方均根抖動值之誤差最大值為-7.91%。相較於其他作品,本論文提出的系統擁有最高的時間解析度。

採用鎖相迴路架構之時間數位轉換器

為了解決rms jitter計算的問題,作者陳彥勳 這樣論述:

本篇論文提出了降低變異因素影響,基於游標環形振盪器(Vernier Ring Oscillator, VRO)與全數位式鎖相迴路(Phase Locked Loop)的二階時間數位轉換器。利用鎖相迴路鎖定環型震盪器的頻率,使時間數位轉換器的解析度不易因變異而改變,而粗調與細調電路使用延遲元件都相同,使得粗調和細調的解析度計算上具有比例關係,此種設計可在製程變異的情況下,固定其細調階段計數器的位元數。電路前端使用時間放大器(Time Amplifier,TA)放大輸入訊號的週期,使電路的解析度提升。並在粗調階段增加計數器的輸出位元數,來獲得更寬的輸入範圍。所提出之具寬輸入範圍之全數位式時間數位

轉換器採用TSMC 90nm 1P9M CMOS製程實現,晶片總面積為731μm×813μm,核心電路面積為122μm×158μm。當電路操在供應電壓為1V時,量測結果顯示時間數位轉換器的解析度為18.1ps,輸入範圍為413ns。鎖相迴路輸出頻率範圍為800MHz到1.4GHz。輸出頻率為1GHz時,峰對峰抖動量與方均根抖動量分別為27.42ps(2.74%)與4.2ps(0.42%)。因此透過PLL時間解析度為18ps到36ps,時間數位轉換器的輸入範圍為214ns到413ns,總電路功率消耗為2.96m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