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410a高壓壓力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能源與冷凍空調工程系 簡良翰所指導 蔡維仁的 冷媒R1234yf與R134a在扁平管與光滑圓管之管內冷凝熱傳與壓損實驗分析 (2020),提出r410a高壓壓力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冷凝熱傳、扁平管、壓損、流場觀測。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機械工程系 林原慶所指導 鄭家勳的 冷媒環境中不同表面改質鋁合金的磨潤行為研究 (2019),提出因為有 陽極處理、鐵氟龍、鎳磷鐵氟龍、磨潤性能的重點而找出了 r410a高壓壓力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r410a高壓壓力,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冷媒R1234yf與R134a在扁平管與光滑圓管之管內冷凝熱傳與壓損實驗分析

為了解決r410a高壓壓力的問題,作者蔡維仁 這樣論述: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純冷媒於扁平管內的冷凝熱傳性能以及管內壓損。工作流體為R134a與其替代冷媒R1234yf,測試段分為圓雙套管熱交換器與橢圓雙套管熱交換器。橢圓雙套管熱交換器之長軸採垂直放置,內管為長寬比1.87的扁平管。測試飽和溫度為28°C與38°C,質量速度為100~500 kg⁄(m^2 s),乾度為0.1~0.9,出入口乾度差為0.1~0.2根據質量速度而有所不同。 實驗結果顯示隨著乾度與質量速度的增加熱傳係數也會隨之上升。兩種冷媒在扁平管的管內冷凝熱傳係數皆高於圓管,平均高出3.3~6.7%。R134a的管內冷凝熱傳係數皆高於R1234yf,平均高出8.1%~16%

。冷凝熱傳係數隨著飽和溫度的降低而升高,壓損部分也是隨著飽和溫度的降低而上升。扁平管的摩擦壓損較圓管高15.7~25.6%。扁平管冷凝熱傳實驗數據與文獻中之圓管冷凝經驗公式比較後,發現以扁平管水力直徑為特徵長度可利用圓管冷凝經驗公式準確預測(均方根誤差8.21%以內);而預測壓損時,因兩側長邊壁面剪應力受重力影響較為顯著,則需以長軸為特徵長度較為準確,實驗與文獻中圓管壓損經驗公式比較之誤差均方根約25.19%,本研究提出可適用於扁平管與圓管壓損預測的修正經驗公式,其預測誤差均方根可降至13.45%。

冷媒環境中不同表面改質鋁合金的磨潤行為研究

為了解決r410a高壓壓力的問題,作者鄭家勳 這樣論述:

本文目的在於探討冷媒環境中不同表面改質方式對於鋁合金磨潤行為之影響,將6061及ADC12鋁合金利用不同方法進行表面改質(硬質陽極處理、噴塗鐵氟龍、無電鍍鎳磷/鐵氟龍),並使用迴轉式磨耗試驗機,將改質試片與ASSAB-UHB20C閥片鋼,在不同外視接觸壓力、R407C冷媒及潤滑油環境中進行摩擦試驗,分析表面改質後鋁合金耐磨耗能力的改善程度,藉此評估表面改質鋁合金應用至運動零組件之可行性。研究結果顯示,6061鋁合金相較於ADC12鋁合金更適合進行硬質陽極處理,主要原因為ADC12鋁合金因壓鑄過程中的捲氣現象,導致在鑄件形成較大氣孔的缺陷。此外,在ADC12鋁合金中亦發現有許多強化相的存在,不

但破壞硬陽層生長的連續性,而且受到瞬間正向力及剪切力作用時,容易造成硬陽層的脆性破壞,使強化相一併被移除,導致耐磨耗能力甚至比未改質ADC12鋁合金還要差。相較於未改質6061鋁合金,6061鋁合金經不同方法表面改質後,其耐磨耗能力均有顯著提升,其中以硬質陽極處理形成的硬陽層有最佳的耐磨耗能力,而無電鍍鎳磷/鐵氟龍改質層之耐磨耗能力則最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