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15災情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國立成功大學 交通管理科學系 胡大瀛所指導 何偉銘的 颱風影響下修正熵為基礎之動態重力模式於疏散旅次分佈問題之研究 (2014),提出r15災情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旅次分佈、重力模式、熵、支援向量回歸、颱風。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r15災情,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颱風影響下修正熵為基礎之動態重力模式於疏散旅次分佈問題之研究

為了解決r15災情的問題,作者何偉銘 這樣論述:

為了避免颱風影響下道路損壞所導致的嚴重延滯,預測颱風對於運輸路網的影響是重要的議題,可減少威脅生命的風險。颱風莫拉克,於西元2009年8月2日形成,是台灣史上導致最嚴重災情的颱風,造成超過700人死亡。在颱風疏散的過程,其中一個重要的議題,是如何在有限與不同的的庇護所之下,考量空間與依時性特性,有效地進行疏散旅次之分佈。本研究主要建構支援向量回歸進行颱風對於運輸路網影響之預測,以及提出一以修正熵為基礎之動態重力模式來反映空間與依時性特性下,疏散者與庇護所之間旅次分佈的關係。本研究利用支援向量回歸模式求解非線性問題,校估後的支援向量回歸模式,進行颱風對於運輸路網影響之預測,其結果並加以驗證應用

於旅次分佈中。在以修正熵為基礎之動態重力模式中,主要特色為將熵整合於旅行成本限制中,旅行成本限制可與熵做一連結,並間接影響旅次分布,增加疏散下的可及性與效率。預期相較於傳統熵為基礎之動態重力模式中,能具較低的成本值。模式之空間分佈,主要以阻抗方程式加以表示,模式之時間分佈,主要利用依時性離散型時間區段表示。並利用模擬指派模式產生區到區之旅行時間。模試驗證、求解與校估分析主要應用於受莫拉克颱風影響的高雄甲仙路網上,並分析支援向量回歸與修正熵為基礎之動態重力模式之績效。結果顯示,支援向量回歸預測絕對值相對誤差為9.7%。而校估結果顯示,修正熵為基礎之動態重力模式比傳統熵為基礎之動態重力模式具較好的

熵收斂結果、較高的旅行成本係數與較低的一般化旅行成本,可適用於颱風緊急疏散下旅次分佈規劃之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