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wk混合比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國防醫學院 藥學研究所 蘇慕寰所指導 林宗坤的 應用高效液相層析儀-電化學檢測器分析台灣缺血性腦中風病患血漿中總同半胱胺酸濃度及其危險性研究 (2000),提出pwk混合比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總同半胱胺酸、缺血性腦中風、高效液相層析儀-電化學檢測器。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pwk混合比,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應用高效液相層析儀-電化學檢測器分析台灣缺血性腦中風病患血漿中總同半胱胺酸濃度及其危險性研究

為了解決pwk混合比的問題,作者林宗坤 這樣論述:

本研究以離子對逆相高壓液相層析儀-電化學檢測器,尋找合適分析血漿中總同半胱胺酸濃度的分析方法,再以此方法分析急性缺血性腦中風病人及非腦中風者血漿中總同半胱胺酸濃度,並觀察期間之差異。因此,在分析方法上我們探討移動相中甲醇的含量、磷酸鹽緩衝液的pH值、濃度、種類及離子對濃度對同半胱胺酸之滯留時間及分析結果之影響,並檢視此方法在血液中之抽取率、專一性及精確性。研究結果在pH值2.6的0.01 M磷酸鈉鹽緩衝溶液 (含有離子對濃度26 mM)與甲醇溶劑以81 : 19 (V/V)比例混合時,為同半胱胺酸的最佳分析條件。本研究中同半胱胺酸的抽取率為96.7%到106.2% (濃度0.5 μg/mL到

5 μg/mL),同日間和異日間 (n=6)的檢測極量 (LOQ)分別為0.15 μg/mL (1.12 μM)和0.27 μg/mL (1.97 μM)。 我們分析的對象共231位檢體 (急性缺血性腦中風病人117人、對照組114人),結果發現,血漿中總同半胱胺酸的濃度升高是造成缺血性腦中風的一個關係很密切而且獨立的危險因子。根據本研究結果顯示,台灣缺血性腦中風病人血漿中的總同半胱胺酸濃度顯著性地高於對照組 (7.90 ± 3.93 vs 6.31 ± 2.27 μM,p<0.001),經調整過性別、年齡、傳統性危險因子、葉酸濃度和維他命B12濃度後仍然有顯著性意義(p

= 0.002),而血漿中的葉酸濃度則顯著性地低於對照組 (9.32 ± 6.04 vs 11.19 ± 6.82 ng/mL,p = 0.028),但維他命B12濃度並無顯著性差異 (576.50 ± 410.45 vs 616.73 ± 311.30 pg/mL,p = 0.403)。當血漿中總同半胱胺酸濃度每升高5 μM時,得到缺血性腦中風的危險勝算比(OR)為2.31 (調整後p = 0.004)。在血漿中總同半胱胺酸濃度大於8.50 μM的人 (第三四分位數)相對於濃度小於4.86 μM (第一四分位數)而言,得到缺血性腦中風的危險勝算比為1.85 (調整後)。此外,本研究發現造成台

灣缺血性腦中風的病因,以大動脈和小動脈病變為主要原因,其中又以大動脈為最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