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100溫度電阻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pt100溫度電阻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陳瓊興,歐陽逸 寫的 感測器應用實務(使用LabVIEW)(附範例光碟) 和彭曉領葛洪良王新慶的 磁性材料與磁測量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全華圖書 和化學工業所出版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照明與能源光電研究所 楊斯博、鄭錫恩所指導 黃啟賡的 以原子層沉積法成長二氧化鈦薄膜隨機電阻式記憶體開關特性之研究 (2021),提出pt100溫度電阻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二氧化鈦、隨機電阻式記憶體、製程溫度、金屬材料、退火。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生醫工程研究所 許鉦宗所指導 王建閔的 溫度效應於矽奈米帶氣體感測之影響研究 (2021),提出因為有 電漿輔助原子層沉積、鈀、氫氣、氣體感測、定功率、溫度校正、Sieverts’ Law的重點而找出了 pt100溫度電阻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pt100溫度電阻,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感測器應用實務(使用LabVIEW)(附範例光碟)

為了解決pt100溫度電阻的問題,作者陳瓊興,歐陽逸  這樣論述:

  本書以淺顯易懂的方式描述LabVIEW圖形化程式設計的工作環境及指令功能,以期奠定讀者程式撰寫之基礎。本書共分成17章,第1章描述NI資料擷取卡(DAQ卡)的硬體設定與使用;第2章至第14章以各式感測電路元件以及簡單實驗引導初學者入門;第15章至第17章介紹與網路相關的進階程式設計功能、NI網路資料傳輸(DataSocket)、LabVIEW NXG使用,以及結合手持式裝置的遠端監控。    本書特色     1.獨家收錄NI公司為5G連線遠端監控新開發的LabVIEW NXG軟體入門教學。     2.本書以LabVIEW圖形化程式設計各式感測電路、結合網路及手持式裝置的遠端監控,並

搭配本書所附光碟中的感測範例,上手容易保證成功。     3.本書所有實驗皆可運用麵包板插接、印刷電路板焊接電路,或教具模組等三種方式完成,讀者可依需求彈性選擇;另外作者亦有自行設計已檢測成功之教具模組。     4.本書所有實驗皆有提供完整影音教學影片輔助教學,以提高學習成效。

以原子層沉積法成長二氧化鈦薄膜隨機電阻式記憶體開關特性之研究

為了解決pt100溫度電阻的問題,作者黃啟賡 這樣論述:

本研究以二氧化鈦薄膜作爲隨機電阻式記憶體的主要研究材料製成Ni/TiO2/BE(Bottom Electrode)的三明治結構的隨機電阻式記憶體。藉由改變元件的底部電極材料、二氧化鈦薄膜的製程溫度與退火環境來研究電極材料、二氧化鈦的結晶程度與氧空位含量對元件開關的影響。并且通過電流電壓特性與薄膜微結構影像來分析元件的傳導機制與開關模型。 在對比鎳與金兩種不同氧活性的金屬材料作爲底部電極元件的開關特性,發現 Ni/TiO2/Au 結構的元件開關次數多于 Ni/TiO2/Ni 結構的元件。解決了Ni/TiO2/Ni 結構因底部電極在製程過程中氧化而產生的整流現象,并且有著更好的耐久度與可靠度。然

而通過提高二氧化鈦薄膜的製程溫度,讓二氧化鈦薄膜形成結晶能夠改善元件的耐久度、開關穩定度與開關效率。同樣發現結晶的二氧化鈦薄膜元件有著比非晶態的二氧化鈦薄膜元件更小的 Vset與 Vreset,優化了元件的能耗。 在對比無退火元件、氧氣環境退火元件與氮氣環境退火元件的開關特性,氧氣環境退火元件有著更高的薄膜電阻,更小的漏電流與更好的試片可開關率。但是存在比其他兩個元件較差的開關穩定性,更大的 Vforming、Vset與 Vreset,以及需要 Forming 的電極數目增加。這源於氧氣退火后,二氧化鈦薄膜中的氧空位減少導致的。氮氣退火后的元件能夠增加二氧化鈦薄膜中的氧空位,能夠有著與氧氣退火

相反的效果。通過分析以上試片的開關特性,並探討了元件的傳導機制與開關模型。不同於氮氣退火元件在高阻態下主要為跳躍傳導的傳導機制,其他元件在高阻態下的傳導機制為肖特基傳導,在低阻態下的傳導機制皆為歐姆傳導。在開關模型上,元件的開關是以氧空位導電細絲的氧化還原反應來控制的電阻變化。從穿透式電子顯微鏡的成像中可以看到在導電細絲上存在來自頂部電極與底部電極的金屬原子,隨著量測次數增加會使得開關厚度變小以及兩端的金屬細絲完全連接頂部電極與底部電極,使得元件完全短路。

磁性材料與磁測量

為了解決pt100溫度電阻的問題,作者彭曉領葛洪良王新慶 這樣論述:

《磁性材料與磁測量》主要包括磁性材料和磁測量兩部分內容。第一部分從磁場源出發介紹磁場的產生與遮罩,並根據物質對磁場的回應分析五種不同物質的磁性,重點探討軟磁材料和永磁材料兩類應用最為廣泛的磁性材料。第二部分從磁場及材料磁性測量的最基本的方法和原理出發,分別介紹了直流磁特性測量、交流磁特性測量與本征磁學量的測量。書中內容既包括應用廣泛的磁性材料,也包含科學研究和工業生產中非常重要的磁測量技術。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材料、物理等相關專業本科生及研究生的教學用書,也可作為從事磁性材料研發、生產和測量的相關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書。 第1章 導論 1.1 基本磁學量 1 1.1.1 磁

矩和磁偶極矩 1 1.1.2 磁極化強度J 和磁化強度M 3 1.1.3 磁場強度H 和磁通密度B 3 1.1.4 磁化率和磁導率 4 1.1.5 磁能和退磁場能 6 1.2 基礎磁學理論 8 1.2.1 畢奧-薩伐爾定律 8 1.2.2 高斯定理 9 1.2.3 安培環路定理 10 1.2.4 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 11 1.2.5 磁路定理 12 1.3 磁性材料分類 14 1.3.1 物質的磁性分類 14 1.3.2 磁性材料分類 18 1.4 磁化曲線和磁滯回線 19 1.4.1 磁化曲線 19 1.4.2 磁滯回線 19 1.5 磁測量概述 21 1.5.1 磁測量歷史 21 1.5.

2 磁測量的物理基礎 22 1.5.3 磁測量的物件 22 1.5.4 磁測量的方法 23 1.5.5 測量誤差 23 1.6 單位制 24 1.6.1 CGS單位制 24 1.6.2 國際單位制 25 習題 27 第2章 磁場的產生與遮罩 2.1 永磁體 28 2.1.1 永磁體的工作點 28 2.1.2 永磁體的磁路設計 29 2.1.3 永磁體的充磁 31 2.2 磁場線圈 32 2.2.1 圓形線圈的磁場 32 2.2.2 組合線圈的磁場 35 2.2.3 水冷磁體 37 2.3 電磁鐵 38 2.3.1 電磁鐵類型 38 2.3.2 電磁鐵的磁路 40 2.4 超導磁體 41 2.

5 脈衝磁場 43 2.6 磁場遮罩 47 習題 49 第3章 物質的磁性 3.1 原子磁矩 50 3.1.1 電子軌道磁矩 50 3.1.2 電子自旋磁矩 52 3.1.3 原子磁矩 53 3.2 抗磁性 55 3.3 順磁性 57 3.4 鐵磁性 59 3.4.1 鐵磁性簡介 59 3.4.2 外斯分子場理論 60 3.4.3 海森堡交換相互作用模型 62 3.4.4 鐵磁性能帶理論 63 3.4.5 鐵磁性RKKY理論 64 3.5 反鐵磁性 64 3.5.1 反鐵磁性簡介 64 3.5.2 定域分子場理論 65 3.5.3 超交換作用模型 68 3.6 亞鐵磁性 69 3.6.1 亞

鐵磁性簡介 69 3.6.2 鐵氧體的晶體結構 70 3.6.3 亞鐵磁性的奈爾分子場理論 76 習題 80 第4章 軟磁材料 4.1 軟磁材料特性參數 81 4.1.1 起始磁導率 82 4.1.2 有效磁導率 82 4.1.3 矯頑力HC 83 4.1.4 飽和磁通密度BS 83 4.1.5 直流偏置特性 83 4.1.6 磁損耗 83 4.1.7 穩定性 86 4.2 金屬軟磁材料 86 4.2.1 電工純鐵 86 4.2.2 矽鋼 88 4.2.3 坡莫合金 89 4.2.4 其他傳統軟磁合金 92 4.2.5 非晶軟磁材料 94 4.2.6 納米晶軟磁材料 96 4.3 鐵氧體軟磁

材料 100 4.3.1 錳鋅鐵氧體 100 4.3.2 鎳鋅鐵氧體 102 4.3.3 平面六角晶系鐵氧體 104 4.3.4 鐵氧體軟磁材料的製備 106 4.4 軟磁複合材料 106 4.4.1 軟磁複合材料的分類 107 4.4.2 軟磁複合材料的製備 108 4.4.3 研究及應用現狀 111 習題 112 第5章 永磁材料 5.1 永磁材料特性參數 113 5.1.1 剩磁Br 113 5.1.2 矯頑力HC 114 5.1.3 最大磁能積(BH)max 116 5.1.4 穩定性 116 5.2 金屬永磁材料 117 5.2.1 金屬永磁材料分類 117 5.2.2 Al-Ni

-Co永磁合金 118 5.2.3 Fe-Cr-Co永磁合金 121 5.2.4 Fe-Pt永磁合金 122 5.2.5 Mn-Bi永磁合金 124 5.3 鐵氧體永磁材料 126 5.3.1 鐵氧體永磁材料的晶體結構 126 5.3.2 鐵氧體永磁材料的磁性能 127 5.3.3 鐵氧體永磁材料的製備 127 5.4 稀土永磁材料 128 5.4.1 稀土永磁材料概述 128 5.4.2 稀土鈷系永磁材料 130 5.4.3 Nd-Fe-B稀土永磁材料 135 5.4.4 雙相納米晶複合永磁材料 146 5.4.5 Sm-Fe-N系永磁材料 152 習題 154 第6章 磁測量方法及原理

6.1 磁力效應法 155 6.1.1 原理及分類 155 6.1.2 測量磁場 157 6.1.3 測量磁矩 157 6.2 電磁感應法 158 6.2.1 基本原理 158 6.2.2 衝擊檢流法 159 6.2.3 磁通計法 160 6.2.4 旋轉/振動線圈法 161 6.2.5 振動/提拉樣品法 162 6.2.6 梯度磁場感應線圈 164 6.3 霍爾效應法 165 6.4 磁電阻效應法 167 6.5 磁通門法 171 6.6 超導量子干涉儀(SQUID) 174 6.7 磁光效應法 177 6.8 磁共振法 179 6.8.1 磁共振原理 179 6.8.2 核磁共振法 180

6.8.3 順磁共振法 181 6.8.4 光泵磁共振法 182 習題 183 第7章 磁性材料直流磁特性的測量 7.1 磁疇結構 184 7.1.1 磁疇 184 7.1.2 疇壁 186 7.1.3 磁疇觀測 189 7.2 起始磁化曲線 193 7.3 直流磁化過程 195 7.3.1 疇壁位移磁化過程 195 7.3.2 磁疇轉動磁化過程 203 7.4 磁中性化 207 7.5 軟磁材料直流磁特性測量 208 7.5.1 H和B的測量 208 7.5.2 閉路樣品測量 209 7.5.3 開路樣品測量 210 7.5.4 軟磁直流測試實例 212 7.6 永磁材料直流磁特性測量

214 7.6.1 閉路測量 215 7.6.2 開路測量 217 7.6.3 工業快速測量 222 7.7 小尺寸磁體的磁性測量 222 習題 224 第8章 磁性材料交流磁特性的測量 8.1 交流磁化過程 226 8.2 交流磁參數 228 8.2.1 複數磁導率μ~ 228 8.2.2 磁譜和截止頻率 230 8.2.3 品質因數 231 8.2.4 損耗因數 232 8.2.5 μ'Q積 232 8.3 交流磁滯回線的測量 233 8.4 交流磁化曲線的測量 234 8.5 損耗測量 234 8.5.1 功率表法 234 8.5.2 有效值法 235 8.5.3 乘積法 236 8.

6 磁導率測量 237 8.6.1 起始磁導率 237 8.6.2 有效磁導率 238 8.6.3 複數磁導率 238 8.6.4 振幅磁導率 239 8.7 電工鋼的標準測量 239 8.7.1 愛潑斯坦方圈 239 8.7.2 單片測試儀 242 習題 243 第9章 磁性材料本征磁學量的測量 9.1 飽和磁化強度的測量 244 9.2 居裡溫度的測量 245 9.2.1 MS-T曲線法 245 9.2.2 感應法 246 9.2.3 μi-T曲線法 246 9.3 磁晶各向異性常數的測量 247 9.3.1 磁晶各向異性 247 9.3.2 磁晶各向異性的測量 251 9.4 磁致伸縮

係數的測量 254 9.4.1 磁致伸縮效應 254 9.4.2 磁致伸縮機理 256 9.4.3 磁彈性能 258 9.4.4 磁彈性耦合係數Kc和動態磁致伸縮係數d33 259 9.4.5 磁致伸縮係數的測量方法 259 習題 262 參考文獻 磁性材料是人類文明和國民經濟重要的基礎材料。我國磁性材料在很多領域的研究工作已處於國際先進水準,磁性材料產業也已發展為全球中心。磁性材料研發和生產過程都需要頻繁地對材料和產品進行磁性能測量。合適的磁測量方法與技術對測量結果的有效性和準確性尤為關鍵。 本書主要包括磁性材料和磁測量兩部分內容。第一部分從磁場源出發介紹磁場的產生與

遮罩,並根據物質對磁場的回應分析五種不同物質的磁性,重點探討軟磁材料和永磁材料兩類應用最為廣泛的磁性材料。第二部分從磁場及材料磁性測量的最基本的方法和原理出發,分別介紹了直流磁特性測量、交流磁特性測量與本征磁學量的測量。書中內容既包括應用廣泛的磁性材料,也包含科學研究和工業生產中非常重要的磁測量技術。全書著重於基本概念的描述,儘量避免複雜的數學推導和過深的理論闡述,希望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都能夠比較容易地理解和接受。全書採用國際通用SI單位制,由於傳統的CGS電磁單位諸如高斯、奧斯特等至今仍有很多應用,本書提供了兩種單位制磁學量單位換算表和常用物理常數表,方便讀者查對。 在本書的

編著過程中,李靜博士、陶姍博士和楊豔婷博士參與了書稿編寫過程中的部分編輯和校訂工作,國家磁性材料及其製品品質監督檢驗中心(浙江)的吳瓊、王子生、徐靖才,泮敏翔、鄒傑和雷國莉老師提供了部分測試資料,在此對他們的付出表示衷心感謝。本書參考了大量教材、論文、標準等文獻,在此向這些資料的作者表示感謝。 由於作者水準有限,本書難免會有疏漏之處,敬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編著者 2019年2月於杭州

溫度效應於矽奈米帶氣體感測之影響研究

為了解決pt100溫度電阻的問題,作者王建閔 這樣論述:

中文摘要 iAbstract ii誌謝 iii目錄 iv圖目錄 vii表目錄 xii第一章 緒論 11-1研究背景 11-2氣體感測在醫療中的應用 31-3感測器的種類 51-3-1 電阻式(Resistance-Based) 61-3-2 功函數式(Work Function-Based) 71-4感測氣體及材料簡介 101-4-1氫氣(H2) 101-4-2感測材料-鈀 131-5電漿輔助原子層沉積系統(Plasma enhanced Atomic Layer Deposition, PEALD)

161-6焦耳熱效應(Joule Heating Effect) 201-6-1焦耳熱效應用於選擇性沉積及加熱移除光阻 201-6-2焦耳熱效應用於氣體感測 241-7研究動機 27第二章 實驗設計 292-1奈米帶元件製程 292-2原子層沉積製程 292-3元素分析 312-3-1冷場發射掃描式電子顯微鏡 312-3-2橢圓測厚儀 322-3-3穿透式電子顯微鏡 322-4奈米帶元件焦耳熱功率校正 342-5氣體感測系統 362-5-1訊號擷取系統 362-5-2氣體感測元件 39第三章 實驗結

果與討論 413-1 ALD沉積鈀金屬Pd 413-2元件及材料分析 443-2-1 SEM 443-2-2 XPS分析 453-3奈米帶元件焦耳熱功率校正結果 463-3-1外部加熱之金屬線電阻變化 473-3-2焦耳熱之金屬線電阻變化 513-3-3溫度校正結果 533-4氣體感測 623-4-1鈀金屬之氫氣感測機制 633-4-2溫度校正應用於氣體感測 673-4-3定功率及定電壓量測之比較 723-4-4多濃度量測及量測極限 76第四章 結論 824-1結論 824-2 未來展望 82

參考文獻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