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u單位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iu單位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譚桂戀寫的 中東鐵路的修築與經營(1896-1917):俄國在華勢力的發展 和麥克.哈立克的 健康是曬出來的:維他命D之父的養生報告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維生素單位1KIU等於多少IU – 知識答案也說明:IU (國際單位)與質量的換算1IUVa=0.33μg 1IUβ-胡蘿卜素=0.6μg 視黃醇當量(μg)=VA(μg)+0.167×β-胡蘿卜素(μg) 1Ug Vd=40IU1IUVd=0.025μg 1IU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聯經 和時報所出版 。

輔仁大學 食品科學系碩士班 蔡宗佑所指導 許雅翔的 胚芽乳酸桿菌 TWK10 及其醱酵產物抗牙周病致病菌之研究 (2020),提出iu單位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牙周致病菌、胚芽乳酸桿菌 TWK10、醱酵豆奶、抗菌、抗生物膜。

而第二篇論文中國文化大學 兒童教育事業經營管理產業碩士學位學程 李淑娟、陳淑琦所指導 顏淑敏的 托育人員學位進修現況、需求與困境之研究-以雙北市托嬰中心為例 (2019),提出因為有 托嬰中心、托育人員、學位進修的重點而找出了 iu單位的解答。

最後網站如何把國際單位(IU)換算成毫克(mg)或微克(mcg則補充:如何把國際單位(IU)換算成毫克(mg)或微克(. IU的換算公式因受測物質而不同;請使用以下指南來比較標籤上的標示。1毫克的β-胡蘿蔔素=1667IU;1毫克的d-α-生育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iu單位,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中東鐵路的修築與經營(1896-1917):俄國在華勢力的發展

為了解決iu單位的問題,作者譚桂戀 這樣論述:

貫穿中國東北的第一條鐵路,原是甲午戰爭中國新敗後 「聯俄制日」政策下的產物 經由簽訂鐵路合同 俄國不僅取得鐵路修築經營權 甚且進一步將觸角伸展及於鐵路經營權以外的其他利權 致使中東鐵路地帶成為中國的化外之地 也是俄國在華最大利權所在     回顧中東鐵路發展史,從1896年簽訂鐵路合同,以迄1952年蘇聯無償歸還中國為止,為期五十餘年,由於時局的變化,經營權數變,堪稱中國鐵路史上的一大特例。   《中東鐵路的修築與經營(1896-1917):俄國在華勢力的發展》分就修築、經營、利權等三篇,詳述中東鐵路興築原委、商業營運與績效,以及各項利權取得與演變,全面探討俄國獨力經營時代的中東鐵路發展史,

以了解清末民初之際,俄國如何利用中東鐵路的修築與經營,擴大在中國的勢力。   本書共九章,第一篇:中東鐵路的興築,敘述西伯利亞鐵路的修築與俄國向中國「借地修路」的關係,說明中東鐵路興築由來,以及第一條橫貫中國東北的鐵路,是如何修建完成。第二篇:中東鐵路的營運,分就鐵路本身的客貨運營業,及附屬事業的經營,分析其營運概況,並檢討其營運績效,說明其營運績效是否良好卓著。第三篇:中東鐵路的利權,分從政治、軍事、經濟及其他利權等項,敘述中東鐵路公司利用鐵路合同的規定,以合法、非法兼而有之的方式,取得並擴充中東鐵路地帶的各項利權之緣由。 作者簡介 譚桂戀   畢業於東吳大學歷史系、政治大學歷史研

究所。曾任教於東吳大學、世界新聞專科學校、政治作戰學校,目前為國防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學術研究領域包括中國近現代史、中俄關係史、俄國史。 凡 例 緒 論   第一篇 中東鐵路的興築 第一章 俄國的東進與西伯利亞鐵路的修築 第一節 19世紀末俄國的遠東政策 第二節 西伯利亞鐵路的修築   第二章 中東鐵路修築交涉 第一節 中俄密約與「借地修路」 第二節 〈東省鐵路公司合同〉及〈中俄銀行合同〉的簽訂與中東鐵路南滿支線展築交涉   第三章 中東鐵路修建經過 第一節 中東鐵路公司的成立 第二節 中東鐵路路線的探勘與修築 第三節 中國東北居民對中東鐵路修築的反應   第二篇 中

東鐵路的營運 第四章 營運概況分析 第一節 中東鐵路管理局的成立 第二節 前期營運(1903-1907) 第三節 後期營運(1908-1917)   第五章 附屬事業的經營 第一節 地畝、煤礦、林木等產業 第二節 航運及輔助事業   第六章 營運績效的檢討 第一節 外在因素:政治、軍事勢力的侵蝕與干擾 第二節 內在因素:經營不善 第三篇 中東鐵路的利權   第七章 政治利權 第一節 司法權、警察權 第二節 行政權   第八章 軍事利權 第一節 護路軍的組建及發展 第二節 護路軍對中國東北邊疆政局的影響   第九章 經濟及其他利權 第一節 煤礦、林木採伐權及地畝展占權 第二節 內河航行權、關稅

與租稅之減免優惠權及其他利權   結論 徵引書目 俄國譯名對照表 後記 索引 緒論   追溯中國早期鐵路的修築與經營,莫不與西方列強有密切的關係。19世紀末葉,甲午戰爭結束後,是列強爭取在華鐵路利權最為積極的時期。而其投資鐵路修築利權方式有二種,即直接投資與間接投資。直接投資分外資築路,以及清廷或華商與外國公司、銀行合資築路;間接投資分借款代築和借款自辦。其實,無論是直接或間接投資,中國政府均無主動權,完全聽憑列強的需索,其中損失權益最大者,莫過於外資築路。所謂外資築路,從字義上看,是由外國出資修築鐵路,實際上,鐵路的經營權亦在外國公司手中,而且在完工通車營運之後,鐵路沿線利權亦隨之喪失

,在鐵路附屬地內構築成另一種形式的租界─「鐵路租界」,雖無租界之名,卻有租界之實。   19世紀末,外資修築、經營的中國鐵路,計有四條:中東鐵路、南滿鐵路、膠濟鐵路、滇越鐵路,四路中以俄國承修經營的中東鐵路路線最長,行經地區最廣,所涉及問題也最為廣泛複雜。回顧中東鐵路早期發展史,可以說是沙皇時代俄國在中國東北擴張的縮影,它為俄國在北滿建立了龐大的「鐵路租界」與殖民地。與此同時,列強在中國東北勢力的角逐由此展開,先有日俄之間的對立,1905年日俄戰爭結束後,復有美、英兩國的加入,演成「滿洲問題」的出現。有謂「滿洲問題」是遠東各勢力衝突的本源,鐵路是此一衝突的核心,中東鐵路則是衝突核心之根本。換

言之,環繞於中東鐵路而產生的國際問題,是遠東和平安全之所繫。這一特質在1920年代至1930年代期間,尤為明顯,如1929年中俄的武力衝突,以及1933年日俄的緊張關係,都是導因於中東鐵路。   如上所述,無論就中俄關係史,或近代中國東北國際關係史而言,中東鐵路均是一重要課題。尤其就中俄關係史論之,其意義更是重大。從19世紀中葉以來,中俄再度頻繁接觸,俄國以蠶食鯨吞的手法,逐漸囊括中國北疆領土。甲午戰爭結束後,透過「借地修路」的方式,取得中東鐵路的修築經營權,無異是對華擴張政策的一大轉變。換言之,當英、法、德等國在1880年代,開始向中國爭取鐵路修築權益時,俄國也不甘落於他國之後,以捷足先登

的方式,獲取中東鐵路的修築經營權,成為晚清以來經費與規模最為龐大的鐵路投資。根據1896-1906年間的統計,中東鐵路投資金額為32,940萬元(國幣),占列強直接投資在華鐵路投資額的83.6%;鐵路里程以1904年計算有 2,544 公里,占列強直接投資里程的 78.9%。當時俄國工商業發展情況遠不如西方各國,且其國內鐵路的修建方興未艾,卻要做如此鉅額的投資,其目的何在?日後的經營成效如何?再者,中東鐵路的經營,於俄國在華政治、經濟、軍事力量的發展,究竟有何影響?凡此均是值得探討研究的問題。   歷年來學者有關中東鐵路的研究專書,為數不少,惟其研究方向多側重在政治外交層面,不外乎中東鐵路的

興築背景及利權取得經過、十月革命後利權收回及中蘇共管交涉、中東路事件等課題。吳文銜、張秀蘭合著《霍爾瓦特與中東鐵路》,以及薛銜天寫的《中東鐵路護路軍與東北邊疆政局》二書,是少數針對中東鐵路個別專題進行研究的專書。至於郭俊勝主編《中東路與中東路事件》、馬蔚雲《中東鐵路與黑龍江文化》、麻田雅文《中東鉄道経営史─ロシアと満洲(1896-1935)》等書,是近年來新出版的專著。而中東鐵路作為晚清以來俄國在華最大投資,象徵俄國以資本主義的手法,擴張其在華經濟勢力,其經營手法是否成功?成效是否卓著?均是極其重要的課題。令人遺憾的是,關於這些課題的研究,僅見於麻田雅文的著作,未見其他的專書研究。該書分別就鐵

路人事、客貨運輸、海港與鐵路國際聯運,以及鐵路附屬地、林礦資源、護路軍等問題,探討中東鐵路的經營。實際上,中東鐵路的經營,由於時局的變化,主導權數變,因而影響及於其營運發展。在1935年之前,可細分成三個階段:1917年以前,是俄國獨力經營時代,此為第一階段;十月革命之後,直到1924年〈中俄北京協定〉、〈奉俄協定〉簽訂結束混亂局面,開始進入中俄共管時代,是為第二階段;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至1935年出售日本南滿鐵道株式會社為止,是第三階段。綜觀麻田氏的研究,以俄國為中心,探討中東鐵路的經營發展,有其意義;然未清晰呈現各個階段因經營權的變化,對中東鐵路的營運發展所造成的影響。   基於上

述因素,本書擬就前人研究基礎,參考中外史料及相關論著,期以宏觀的角度,全盤探討沙皇時代的中東鐵路發展史,以了解清末民初之際,俄國如何利用中東鐵路的修築與經營,擴大在中國的勢力。全書計分三篇,共九章,第一篇:中東鐵路的興築,敘述西伯利亞鐵路的修築與俄國向中國「借地修路」的關係,說明中東鐵路興築由來,以及第一條橫貫中國東北的鐵路,是如何修建完成。第二篇:中東鐵路的營運,分就鐵路本身的客貨運營業,及附屬事業的經營,分析其營運概況,並檢討其營運績效,說明其營運績效是否良好卓著。第三篇:中東鐵路的利權,分從政治、軍事、經濟及其他利權等項,敘述中東鐵路公司利用鐵路合同的規定,以合法、非法兼而有之的方式,取

得並擴充中東鐵路地帶的各項利權之緣由。這三篇主題的研究宗旨與目的,見如下說明。   第一篇,有關中東鐵路興築源起,大陸學者已有相當的研究,惟在俄國向中國「借地修路」政策的形成,以及中俄交涉原委,部分敘述或立論不脫馬列主義史觀的意識型態,以帝國主義侵華觀點詮釋中俄關係史。因此,關於此項問題的探討,本篇擬根據中外史料及相關論著,針對上項缺憾,盡可能完整而客觀的論述其間原委。   第二篇中東鐵路的營運。本篇的研究,如前所述,除麻田雅文外,少見學者針對中東鐵路的商業營運進行探討。本書有別於前書,聚焦於俄國獨力經營時代,研究目的在了解俄國在華經營鐵路的能力與成效。須知,從甲午戰爭結束後,俄國對華政策

在財政大臣維特(Sergei Iu. Witte,1849-1915)的規劃下,借助法國金融資本的支持,利用華俄道勝銀行(Russo-Chinese Bank)在華的金融活動,以及中東鐵路的修築經營,並以軍事武力為後盾,將俄國在華勢力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峰,此有別於傳統的侵華手法,通稱為「銀行」、「鐵道」政策。中東鐵路既是該項政策的核心,在1903年通車營運後,其經營管理及財務收支狀況之良窳,不僅意味著其發展之榮枯,更顯示俄國在華經營鐵路的能力。同時,也象徵「銀行」、「鐵道」政策的實施,其所獲得的經濟利益,是否多於投資?是否如維特所預期的,俄國將成為列強在華經濟勢力最大者?凡此均希望透過中東鐵路的

營運分析,獲得一初步的理解,嘗試提出一些新觀點。   第三篇中東鐵路各項利權方面,此為俄國向中國「借地修路」最重要的目的,也是中東鐵路所肩負的最大使命。從入境中國東北築路伊始,鐵路人員即已獲得俄國政府指示,展開各項利權的爭取,以至於鐵路完工通車營運之後,持續不斷侵權、擴權,終至完成俄國政府交付使命,在中東鐵路地帶建立所謂的「黃俄羅斯」(“Yellow Russia”)。本篇在前人研究基礎上,分就司法、警察、行政、駐軍、煤礦、地畝、伐木、關稅、租稅、電信、郵政、教育等等利權,徵引中外各相關檔案、史料,盡可能詳述各項利權的取得原委,及其所造成的中俄糾紛與影響,最後概述利權收回經過,彌補前人研究不

足之處。   本書對中東鐵路的研究,以沙皇時代俄國獨力經營時期為限。在相關資料方面,台灣各圖書館及研究單位的收藏不多。以第一手史料而言,僅有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的外交檔藏有《中東鐵路》檔,不過該館收藏,除路界內自治會問題外,以1917年至1925年為主,性質係屬中俄交涉範圍,若論及中東鐵路營運發展,僅該所圖書館藏有中東鐵路管理局出版的《北滿與東省鐵路》(1927)微縮本,其他有關的史料及調查報告,均付諸闕如。所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以及國會圖書館等處有相當的收藏,彌補了在台灣研究中東鐵路資料不足之缺憾。最值得一提的是,胡佛研究所檔案館所收藏的 Историческ

uй обзор Китайской Восточной желeзной дороги,1896-1923 г.г.(《中東鐵路沿革史》,第二冊)打字稿,以及沙皇時代唯一的中東鐵路局長霍爾瓦特(Dmitrii L. Khorvat,1895-1937)回憶錄,最為珍貴。前書原是1923年為紀念中東鐵路二十五週年(自1898年動工興建算起),由尼魯斯(E. Kh. Nilus)主編而成,原計畫分二冊出版,然第一冊於1923年出版後,不知何故,第二冊未能編輯成冊出版,僅見三部分打字稿,珍藏於胡佛研究所檔案館。此文稿的重要性,乃在於鐵路的營運狀況(各種貨物的運輸統計)、地畝的取得與經營情形、稽察制

度的運作概況等問題的介紹,以及各種文件的附錄,如1909年秋財政大臣科科弗曹夫(Vladimir N. Kokovtsov,1853-1943)視察中東鐵路後,對該路員工的談話稿、哈爾濱交易會上書財政大臣的報告、中東鐵路利權文件等等。本書第二篇的撰寫,借助該文稿之處頗多。而霍爾瓦特的回憶錄文稿,係其秘書克雷姆(Klem)根據其生前的口述完成,共分十五章,計 372 頁。內容以1917年十月革命後,霍爾瓦特與布爾什維克的周旋,及其在路界內建立「全俄臨時政府」,並和遠東地區白俄政府的聯絡等活動為主,關於鐵路的經營管理,著墨較少,於本書的寫作幫助有限,殊為可惜。   本書撰寫過程中,最感困擾的是中

東鐵路的營運一篇。首先是營運概況分析方面,在營業運輸(貨運)、財務收支等統計,當代資料關於1917年以前部分,包括中東鐵路管理局本身的出版品,日人及南滿鐵路當局的著作和調查報告,既非十分完整,各書之間也有部分出入。其次,附屬事業的經營與營運績效檢討等問題方面,前者因屬於附帶或輔助性質的事業,營業報告多未另行列表統計;後者則因聖彼得堡總公司及長期給予赤字貼補的俄國財政部,均無任何營運績效的調查檢討。因此,若欲將附屬事業經營情形作較為完整的說明,並深入檢討中東鐵路整體的營運績效,客觀上確有其困難。   關於上述困擾,在營運統計上,只得憑藉個人的史學訓練與研究經驗,作一適當的選擇引用。原則上,以中

東鐵路管理局出版品為主。在貨運量上,首先,各年的統計,1903-1907年間以《東省鐵路概論》(1928)為準,1908-1917年以《北滿與東省鐵路》(1927)為準;其次,分析各種貨物的運輸狀況時,凡前二書所欠缺者,則視 Историческuй обзор Китайской Восточной желeзной дороги,1896-1923 г.г.(第二冊);Северная Маньчжурия и Китайская Восточная железная дорога(《北滿與東省鐵路》);North Manchuria and Chinese Eastern Railway

等書,以及相關日文資料翔實與否,分別擷取引用。營業收支及財務狀況的統計上,除1903年以《北滿與東省鐵路》(1927)為準外,其餘各年均以《東省鐵路概論》為準;個別營業收支,包括附屬事業,處理情形亦如貨運統計。在營運績效檢討方面,主要取材於 Головачев, Россия на Дальнем Востоке(《俄國在遠東》);С.-Харбинский, Что такое КВЖД и куда идут его миллионы?(《中東鐵路及數百萬盧布是如何花用的?》);Мартынов, Работа наших 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ых дельцов в Маньчж

урии(《俄國鐵路實業家在滿洲的活動》)以及 Исторический обзор Китайской Восточной железной дороги,1896-1923 г. г.(第二冊)。前三書均是對中東鐵路營運績效發生質疑,列舉各項事例,指陳其弊病所在;後書則有「稽察制度」篇章及1909年秋科科弗曹夫的視察報告,可了解其營運管理上的部分問題。當然,僅憑這些資料,要深入檢討中東鐵路本身的營運績效不彰原因,實在是力有未逮,目前只能作一概略分析,日後若有新資料出現,再行增添補述。   此外,有關中東鐵路名稱的由來與變遷,在此亦有必要作一說明。中東鐵路的命名和當時大多數鐵路不同,即非以

鐵路的起訖點命名,且因受時局影響,經營管理權幾經變革,名稱出現多次的變易,清季時稱「東清鐵路」,俄文名稱為“Китайской Восточной железной дороги”,譯為「中國東省鐵路」,簡稱「東省鐵路」,鐵路當局沿用此一簡稱至中國東北淪陷,蘇聯片面將之售予日本為止。不過,民國成立以後,通常稱之為「中東鐵路」,其涵義據學者李濟棠說法,是指該路「位於中國東北三省境內而言」。1935年 3 月,日、蘇兩國買賣中東鐵路議妥成交,「滿洲國」將之更名為北滿鐵路,以與南滿鐵路並稱為「滿洲國」二大幹線。中國抗戰勝利後,日本勢力退出東北,南、北滿二路合併,稱中國長春鐵路,簡稱中長鐵路。1952

年 12 月 31 日,蘇聯政府放棄中長鐵路權利,無償移交中國,改稱哈爾濱鐵路。本書研究的年代,跨越中國兩個政權的交替,基於民國以後使用「中東鐵路」一詞較為普遍,故以「中東鐵路」一詞稱之,而不用「東清鐵路」或「東省鐵路」。   最後,本書為增加讀者對書中的人物與場景的認識,盡可能附上照片與圖片,並加註說明。圖片來源以《中東鐵路沿革史》及黑龍江省博物館複製1905年出版的《中東鐵路大畫冊(1897-1903)》(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13)為主,其他圖片包括俄國沙皇、俄國大臣、相關場景等,則取材自俄國網站、當代相關書籍,以及滿洲里中國國門展示廳照片,特此說明。 第二章 中東鐵路修築

交涉 所謂的中東鐵路,自俄國方面而言,乃是西伯利亞鐵路的遠東路段。此一取道北滿全境的築路計畫,本非維特主持西伯利亞鐵路修築初期的路線,其後因原先規劃的阿穆爾線施工困難,乃有向中國「借地修路」的想法。於是,利用中國在甲午戰爭新敗之後,「聯俄制日」思想的盛行,以祕結抗日軍事同盟為餌,取得「借地修路」特權,開啟了俄國在中國東北勢力的發展。是故,李鴻章(1823-1901)使俄交涉,表面觀之,是以中俄密約為主軸,詳究其實,「借地修路」才是焦點所在。蓋中俄能否結盟,全視中國是否同意「借地修路」。此所以中俄密約訂定,尚須附帶鐵路與銀行合同的簽署,這一切乃是維特的「銀行」、「鐵道」政策的具體施行,中俄密約不

過是其巧妙包裝而已。俄國取得中東鐵路修築權,隨即展開勘路工作,二年後,復利用膠州灣事件,占有旅大租地,進一步要求將鐵路向南展築,取得南滿支線修築權。此後中東鐵路幹線及支線宛如一倒丁字形,斜掛於中國東北全境。 第一節 中俄密約與「借地修路」 一、俄國向中國「借地修路」計畫的形成及初期交涉 圖 2-1 俄國外交大臣洛巴諾夫-羅斯托夫斯基,歷任俄國駐土耳其、英國、奧地利等國公使,1895年 3 月由維也納返國擔任外交大臣,開始向中國試探「借地修路」。1896年 6 月,代表俄國簽訂中俄密約,8 月過世。 前章提及1894年夏阿穆爾線勘察結果,得知該路段施工困難頗多後,維特仍未考慮科佩托夫所提議的滿洲

線。1895年 2 月,阿穆爾輪運與貿易公司經理馬克耶夫(Makeev)致函維特,建議修築新祖魯海圖(Novo-Tsrukhaitui)經墨爾根(嫩江),抵達海蘭泡的鐵路,如此則可避開阿穆爾線最西區段,減少施工難度,撙節費用,又可免除鐵路與江輪的競爭。此線僅取道滿洲西北一隅,和科佩托夫取道北滿全境的計畫相較,牽涉範圍較小,維特認為可行性較高,遂請外交大臣洛巴諾夫-羅斯托夫斯基(Aleksei B. Lobanov-Rostovskii,1824-1896,舊譯羅拔諾夫)向中國交涉。因此,同年 3 月起,俄國輿論界即有鼓吹「借地修路」的言論,以試探清廷的反應。時中國駐俄公使許景澄曾將此一狀況報呈

總理衙門,他指出:「悉畢利(西伯利亞)之取道我境,彼報言之不已,必將有向我明商之舉。」

iu單位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當時住在一個四樓公寓,室友是好客的人,於是經常會找朋友回家聚會,還學不會怎麼跟別人相處的我總是忍耐著。那是個夏天,我一個人跑到高雄的步道咖啡,隨意撈到了村上春樹《沒有色彩的多崎作與他的巡禮之年》這本書,一坐就是好幾個小時過去,看完書已是快打烊的時間,帶著多崎作回家,結果到家門前發現還停著幾台機車,索性就一個人坐附近眼科的椅子上,讓蚊子陪著我啪啪啪地把這首歌寫完。

這首歌最初的Demo版收錄於2016年的手工EP《Demo.1》,當時好多事情對我們來說都是第一次,聽混音是什麼意思?mastering是什麼意思?一轉眼,這首歌就這樣陪我們走到2020年的現在。

今年初在錄新專輯時,其實曾考慮要把多崎作從專輯中剔除,總覺得它已經太「舊」,但到最後還是選擇把這首的新版本呈現給大家。在重新配唱時,製作人Easy要我想像,這是兩個高中女生互看彼此乳房,雖然當下滿頭問號還是試著揣測,看到這裡你應該會想到一些色色的事吧?我可沒有。直到前些日子才明白意思,想著:已經老了四歲,當下怎能理解什麼是純粹呢?但我真的不懂嗎?

出了社會的多崎作也是這樣懷疑著的吧?總不相信事情能有多單純。

時間過去,很慶幸當時有把這首歌留在身邊,宣示青春永駐。


〈多崎作  Colorless Youth〉

已經被打開    包裝的商品    不能退換
The packaged commodity is open and not refundable
時間過去    風吹自然    顯露遺忘
Time passes by, wind naturally blows, revealing the forgotten

看不見    也摸不著痕跡
It’s invisible and trackless to feel
看不見    不代表沒有縫隙
It’s invisible, doesn’t mean there’s no gap

我的才華是個水瓶
My talent is a bottle,
只容許固定質量的水
contains only limited amount of water

時間像泥磚    被沙子埋葬
Time is like mud bricks, burried by sand
時間過去    和著塵蟎    堆積  裂縫  填滿
Time passes by, blended with dust, piling and filling up the cracks

看不見  也摸不著痕跡
It’s invisible and trackless to feel
看不見  不代表沒有縫隙
It’s invisible, doesn’t mean there’s no gap

我是沒有單位的物質
I am a substance without unit
追究活著的價值
Searching the worth of living


【淺堤 Shallow Levée】
電吉他、主唱 Electric Guitar & Lead Vocal:依玲 Yi-Ling
電吉他 Electric Guitar:紅茶 Hong Cha
貝斯 Electric Bass:方博 Patrick Fang
鼓 Drums:堂軒 Sam Huang

【多崎作  Colorless Youth】
詞、曲 Lyrics & Composer:依玲 Yi-Ling
製作 Producer:Easy Shen、淺堤 Shallow Levée
編曲 Arranger:Easy Shen、 淺堤 Shallow Levée
配唱 Vocal Director:Easy Shen
錄音 Recording:李詠恩 Joshua Lee [ 荒原錄音室 The Wasteland Studio ] [ 我們 The OURS Studio ]
混音 Mixing:李詠恩 Joshua Lee [ 荒原錄音室 The Wasteland Studio ]
母帶後期製作 Mastering Engineer:Brian Elgin [ 覺知音樂工作室 Sentient Sound Labs ]

企宣統籌 Promotions Manager:伊晉褕 Eric Yi [ 合作藝文 Collaboration Arts ]
攝影師 Photographer:湯詠茹 Deer Deer Tang
影片製作 Film Production:伊晉褕 Eric Yi [ 合作藝文 Collaboration Arts ]


淺堤 首張專輯《不完整的村莊》
Shallow Levée 1st Album "The Village"

🎤發片專場巡迴 購票 Live Concert Tickets
https://www.indievox.com/tour/search/62
🎧 線上串流聆聽 Listen on streaming
https://rock-mobile.lnk.to/TheVillage
💽 實體專輯購買 Album in store
火氣商舖|小白兔唱片|誠品網路書店|佳佳唱片|五大唱片|元氣唱片行|M@M Records


#發片專場巡迴售票中
#ShallowLevée1stAlbum
#不完整的村莊TheVillage

→ Facebook:淺堤 Shallow Levée
→ Instagram:shallow_levee

胚芽乳酸桿菌 TWK10 及其醱酵產物抗牙周病致病菌之研究

為了解決iu單位的問題,作者許雅翔 這樣論述:

牙周病為牙周致病菌引發牙周組織慢性發炎之疾病,致病菌於牙齦下形成生物膜,持續性破壞牙齦組織,最終導致齒槽骨流失與牙齒脫落之情形。生物膜中的細菌受胞外基質保護,使其對藥物之耐受性提高,且細菌之間會進行抗藥性基因之交換和轉移,因此可藉由抑制病原菌生長或生物膜之生成來改善牙周病。文獻指出,益生菌具有免疫調節、抗癌、抗氧化及抗菌之效果,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研究關注益生菌對於口腔健康之影響。本研究旨在探討胚芽乳酸桿菌 TWK10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TWK10, TWK10) 及其醱酵產物對牙周病致病菌 Porphyromonas gingivalis BCRC 14417

與 Aggregatibacter actinomycetemcomitans BCRC 14405 之抑菌活性及機制,並評估其對病原菌生物膜生成之影響。結果顯示,TWK10 培養上清液對 P. gingivalis BCRC 14417 及 A. actinomycetemcomitans BCRC 14405 之最小抑菌濃度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 與最小殺菌濃度 (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 MBC) 分別為 4-8 mg/mL 與 6-12 mg/mL;而 TWK10 醱酵豆奶乙醇萃取物

之 MIC 與MBC 則分別為 1-4 mg/mL 與 4-8 mg/mL。上述兩樣品皆會破壞 P. gingivalis BCRC 14417 及 A. actinomycetemcomitans BCRC 14405 之細胞膜完整性及通透性,使胞內物質如蛋白質、核酸及電解質大量流失,導致細胞死亡。以掃描式電子顯微鏡觀察,致病菌與 TWK10 培養上清液共培養後,其表面會出現裂痕或萎縮凹陷之情形,而經 TWK10 醱酵豆奶乙醇萃取物處理則可觀察到更明顯破壞之現象,致病菌表面呈現嚴重皺縮且形狀變得不規則;另外,亦觀察到 TWK10 醱酵豆奶乙醇萃取物降低了致病菌之群聚性。在抗生物膜之部分,與控

制組相比,TWK10 培養上清液於 MBC 劑量下可顯著降低 P. gingivalis BCRC 14417 與 A. actinomycetemcomitans BCRC 14405 之生物膜生成率,分別為 24.94% 及 8.77% (p < 0.05),而使用 MBC 劑量之 TWK10 醱酵豆奶乙醇萃取物處理則使細菌生物膜生成率僅剩約 28.66% 及 16.72%,但是兩者皆無法減少已生成之生物膜。接著,透過生物膜反應器模擬口腔唾液流動之情形,以 MIC 之兩樣品預處理可顯著降低生物膜之總多醣含量及生菌數 (p < 0.05),且每單位細菌生成胞外多醣之能力有降低的趨勢,而經兩樣

品流動培養之生物膜,總多醣含量及生菌數亦顯著下降,然而細菌生成胞外多醣之能力提升。而 MBC 劑量之 TWK10 醱酵豆奶乙醇萃取物可以顯著降低 P. gingivalis BCRC 14417 生物膜相關基因 (fimA、hagA、kgp 及 rgpA) 及 A. actinomycetemcomitans BCRC 14405 生物膜相關基因表現量 (rcpA 及 pgaA) 之表現量 (p < 0.05),而 TWK10 培養上清液僅影響 A. actinomycetemcomitans BCRC 14405 之基因表現量。綜上所述,TWK10 培養上清液及 TWK10 醱酵豆奶乙醇萃取

物具有抗牙周病致病菌及抑制生物膜生成之效果,具有應用於預防牙周病之潛力。

健康是曬出來的:維他命D之父的養生報告

為了解決iu單位的問題,作者麥克.哈立克 這樣論述:

  揭開陽光賀爾蒙抗衰老祕方  就像陽光、空氣、水,一樣重要,維他命D是健康身體最基本所需。   維他命D之父,傾畢生心血教你的保健之道,  積極面對骨質疏鬆症、心臟病、癌症、自體免疫疾病、憂鬱症、失眠、關節炎、糖尿病、慢性疼痛。   這些訊息可以拯救你的生命,真的。  ──克莉絲汀.諾瑟普(Christiane Northrup)醫學博士  《更年期的智慧:熟齡女性風華再現》(The Wisdom of Menopause)作者   簡單三步驟,遠離身心病痛:  →充分日光浴  →鈣與維他命D保持好活力  →適時補充營養品   顛覆防曬觀念,迎向陽光的養生術  維他命D權威哈立克博士,投入三

十年致力研究陽光與人體之間的關係,提倡維他命D養生之道,結合飲食、補充劑,以及正確日光浴。藉由正確日光浴在人體合成的活性維他命D,正是啟動健康身心所必需的賀爾蒙,不僅免費,也無副作用,幫助你遠離大多數的身心病痛。    哈立克博士顛覆了時下注重防曬的觀念,主張依照個人皮膚體質來正確曝曬陽光,並不會增加皮膚癌或提早老化的風險,相反的,為了防曬導致維他命D缺乏,不只與骨骼發展與疾病有關,也與眾多常見疾病密不可分。    現在就積極迎向陽光,儲滿體內最神奇的賀爾蒙,逆轉不良體質,打好身心幸福的健康基礎。 作者簡介 麥克.哈立克醫學博士(Michael F. Holick Ph.D., M. D.) 

     現任波士頓大學醫學中心的醫學、生理學及生物物理學教授,亦擔任一般臨床研究中心、骨骼健康門診以及日光浴療法、光線與皮膚研究中心主任,同時也是夙負盛名的萊納斯.鮑林學院(Linus Pauling Institute)健康研究獎及DSM營養獎的新任得主。      哈立克博士撰寫了超過三百篇已通過同儕審查的研究論文,主編或合編了十一本學術書籍,另外為一般讀者寫了兩本書,目前也任職於醫學刊物的編輯委員會。哈立克博士在全世界各地演講,孜孜不倦地推廣適量曝曬陽光、講述維他命D的好處,報導見諸各大媒體,包括《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富比士雜誌》(Forbes)、《時

代雜誌》(Time Magazine)、《新聞週刊》(Newsweek)、《男性健康》(Men's Health)、《科學美國人》(Scientific American)等等。目前他與家人住在麻薩諸塞州。   作者網站:www.vitamindhealth.org。 譯者簡介 陳志民   臺大牙醫系畢業。執業十五年後,決定棄醫專心從事翻譯及藝術工作。現任自由譯者及特約編輯,譯作包括:《別讓房子毒害你》(商周)、《世界屋脊上的飯店》(健行)、《發現你的成功密碼》(天下)、《加護病房裡的選擇題》(三采)、《天生玩家》、《莉莉:半馴之馬》(以上樂果出版)、《哥本哈根與丹麥》(太雅),以及NGC國家

地理頻道影片數十部;另擔任佛朗明哥歌手,參與台港各地藝術季等大小演出近四百場。 推薦序一∕邱淑媞 國民健康局局長 推薦序二∕蔡宏斌 臺大醫院整合醫療照護病房主治醫師前言∕安德魯.威爾(Andrew Weil)引言∕從太空總署到國家動物園 第一部 你的生命之光與健康荷爾蒙第一章  維他命D是什麼?     是荷爾蒙還是維他命?第二章  魚類、浮游植物、恐龍、蜥蜴和你     維他命D的演化與陽光的科學第三章  結實的身體     維他命D對肌肉與骨骼的神奇力量第四章  環遊世界大探險     像癌症或心臟病這類常見致命疾病的地理分布情況會相同嗎?第五章  找到免疫力     維他命D會是人體對

抗病菌與自體免疫疾病的祕密武器嗎?第六章  心靈與混合的情緒     光對情緒、心理狀態與幸福感的影響第七章  你缺維他命D了嗎?     快速自我測試,確認你的缺乏程度 第二部  三步驟重建你的體內維他命D含量第八章  步驟一:讓陽光照進來     定期接受適量陽光曝曬,達成最佳健康狀態第九章  步驟二:脫胎換骨靠鈣質     鈣與維他命D的活力二重奏可以維持你的生命第十章  步驟三:安全服用補充劑     如何以補充劑做為備用計畫第十一章 特殊治療     其他造成維他命D缺乏的原因第十二章 揭開障眼法     醫學與人類的另一個大躍進第十三章 問答集     常見問題與更多提醒     

 資源指南 推薦序一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局長 邱淑媞   維他命D缺乏的問題不僅限於美國,依據我國二○○五至二○○八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在台灣有超過六成的國人有維他命D缺乏的現象,特別是女性。維他命D缺乏的原因除了不易從飲食攝取足量以外,台灣女性「愛美白」文化也是很重要的影響因素。常在路上遇見一白遮三醜的忠實粉絲,採取許多防曬措施深怕一丁點的陽光會傷害肌膚。然而醫學上早已經證明適量的陽光對體內製造維他命D的重要性,偶而做個日光浴、到戶外運動一下,可保骨、保健康。    太瘦,也存不了骨本,發育中的年輕女性正是累積骨本的最佳機會,一旦體重過輕,未來骨質疏鬆的骨折現象將更嚴重,而

骨本流失是再多外在藥物也無法彌補的傷害。國民健康局二○○九年的調查顯示,二十歲以上女性體重過輕的比率為一一.三六%,若依年齡層分析,愈年輕的女性體重過輕的比率愈高,其中二十至二十九歲女性體重過輕的比率高達一九.五八%,要固骨本,維持健康體重也是關鍵因素。    研究指出每天運動十五分鐘,可延長三年壽命,國民健康局積極宣導健康生活型態,鼓勵國人能夠健康選擇聰明吃,走向陽光動起來,從飲食中獲取均衡的營養素,從運動中強化身體的機能,藉由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每週運動累積達一百五十分鐘,就能擁有足夠的運動量。運動可強化骨骼、增強體力、控制體態、減低慢性疾病的發生率,更能為你塑造「健康美」。如同本書作者建

議,陽光是免費的,走向戶外讓皮膚接受陽光,讓身體動起來,不但補充維他命D、預防骨質疏鬆,更可遠離慢性病的發生,讓我們一起走出戶外擁抱健康吧! 推薦序二 臺大醫院整合醫療照護病房主治醫師 蔡宏斌   在看診時最常被病人問到的問題,是到底要吃什麼才能保持健康?據報導台灣有高達九二.五%的民眾試過保健食品或膳食補充品,坊間資訊非常容易取得,但是黑心原料、假貨充斥市場,兼以健康食品認證寬鬆,讓我們看得怵目驚心,似乎補得越多,離健康越遠,花錢沒有得到預期的效果。但是有一種營養素,可以由陽光曝曬皮膚時活化其成分,以賀爾蒙的作用方式作用全身,達到保固骨本的效果,並減少骨質疏鬆的發生,它就是維他命D。   其

實國人大多處在維他命D營養失衡的狀況而不自知。從國民健康局一九九三年到二○○八年的營養調查報告發現:超過六六%的民眾血清維他命D處於缺乏狀況,充足者不到二%。在攝取部分,除了中學女生及原住民外,大部分國人攝取可達DRIs(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的三分之二,魚及製品、乳品、菇蕈為主要來源。可是國人的維他命D補充劑使用狀況變異極大,老年女性占總攝取量的二十%,而十六到十八歲姓青少年只占二‧四七%。 以專業醫師的角度來看,青少女及年輕女性,總食物攝取量有限,限制了從食物獲得維他命D的量,加上防曬的概念,是最需要關注的族群。老年人,因為腸胃道功能及皮膚轉換能力較年輕時差,若加上行動不便,減少日曬的

機會,也是維他命D缺乏的高危險群。   透過本書,哈立克博士告訴我們要善用三步驟來重建體內維他命D的含量:第一步是定期接受適量陽光曝曬,獲得身體九十%的需要量,達成最佳健康狀態;第二步是補充維他命D時也適量補充鈣質,讓身體的骨質能夠正常代謝,達到脫胎換骨的益處;第三步是依據醫生指示安全服用維他命D補充劑, 避免過量攝取而造成中毒現象。   身為腎臟科醫師,提醒讀者在閱讀時有兩點值得注意,首先是臨床上高齡患者很常見維他命D缺乏問題,病人會有近端肌肉無力的現象,發生衰弱症的機會較高。研究顯示,每天給予維他命D缺乏的老人八○○單位維他命D,可改善下肢肌肉與功能,減少跌倒與骨折。值得提醒大眾的是,醫師

處方高劑量維他命D是用來治療透析病患的副甲狀腺高能症,避免病人發生軟組織鈣化及容易骨折的併發症,若是治療效果不佳,甚至需要進行副甲狀腺切除手術。因此對於高齡透析病友,不宜自行購買高單位維他命D加鈣片當健康食品服用,應該遵照醫師處方來服用維他命D。我曾經碰過血液透析的癌症患者託人直接從國外購買上述產品,平常又有自行服用胃散(含鈣質)的習慣,又加上護理師交代平時不能喝太多水,結果發生高鈣血症而意識昏迷,經由緊急透析治療才救回一命。這個事件凸顯了國人輕忽保健食品的負面效應,也讓醫師和營養師們必須苦口婆心地來做好衛教的工作。   讀者在閱讀本書時,可以從第七章的快速小測驗了解自己是否缺乏維他命D,目前

在國內,血清維生素D檢測還不普遍,只有在特定檢驗中心或研究單位有提供檢測服務,要提醒大家的是,不需要矯枉過正,把血清維他命D當作常規健康檢查項目。也因為維他命D缺乏可由陽光曝曬得到補充,我們很少會聽到曬太陽曬到維他命D中毒,因此呼籲夜班工作者在白天,也可以常到戶外接觸陽光來得到足量維他命D,兼可調整晝夜循環,幫助睡眠品質,實在是一舉兩得的事情。   讀完本書,個人很感佩哈立克博士的苦口婆心,他在一九九四年成立的整合醫療計畫,二十年來致力於教導人們實踐整合醫學的原則,也就是用生活方式來預防疾病。我常說現代人的慢性病就是「生活習慣病」,讓我們在忙碌中抽空走出戶外,享受陽光,也可以一邊舒活筋骨,與家

人好好互動,這是最自然且有效的保養之道,也是人生一大樂事! 前言 安德魯.威爾(Andrew Weil,「整合醫學之父」,曾兩度登上《時代雜誌》封面。)   這本書為保健與健康方面樹立了新的標準,我相信它會改變我們現今對醫藥所認知的面貌。這本絕對必要的指南,將幫助你瞭解為什麼維他命D對你的整體健康如此不可或缺,並且告訴你如何透過任何人都做得到的三步驟處方,來駕馭維他命D所能帶來的好處。自從大約三十年前辨識出人體內維他命D的活性形式後,我的好友兼同事麥克.哈立克博士就一直站在維他命D研究的最尖端,從事具開創性意義的研究,發現讓高達兩億美國人痛苦不堪的多種不同範疇的疾病,其實有一個共同的危險因子─

─缺乏維他命D。這是世界上最常見的醫療狀況,有時卻會產生毀滅性、甚至是致命性的後果。無論你是住在新英格蘭北部區域,還是像我一樣住在陽光普照的西南部,大多數的日子都麗日當空,你都有可能罹患無聲無息的維他命D缺乏問題,並逐漸侵蝕你為追求最佳健康所做的一切努力。   事實與一般認知的常識相反,維他命D並非只和骨骼健康有關係。它和所有其他維他命截然不同,其實維他命D是一種荷爾蒙,在新陳代謝以及肌肉系統、心臟系統、免疫系統與神經系統的功能上,都扮演核心的角色,而且還能調控發炎現象。提高體內的維他命D含量可以預防或協助治療為數可觀的病痛,從肥胖到關節炎、高血壓到背痛、糖尿病到肌肉痙攣、上呼吸道感染到傳染病

,還有從纖維肌痛症到乳腺、大腸、胰臟、攝護腺與卵巢的癌症;它也能保障孕期穩定、維持理想體重、減少異常細胞生長、擊退感染與慢性疾病。會有人不想要這些好處嗎?   本書傳達的訊息雖然簡單,卻有深遠的影響:正如我們需要一點點脂肪和鹽才能生存,我們也同樣需要適度的陽光,因為曬太陽才是我們最佳的維他命D來源。陽光對人類的生存不可或缺,這是已有充分證據的事實,但是我們卻被洗腦,認為曬到任何一點陽光都是壞事,這種觀念既不正確又不恰當。至今真的沒有任何確切的科學證據,可以證明適度陽光曝曬會顯著增加良性癌症的風險,或是更受人關切的致命皮膚癌──黑色素瘤的罹患風險。哈立克博士將告訴你該如何在每天及每年的某些時段,

安全而明智地利用陽光,來建立並維持你天生的體內維他命D含量,完全不會增加皮膚癌的風險。在他的三步驟對策中,他還會向你清楚解釋鈣與維他命D結合的作用和重要性,並且說明你需要多少補充劑,好讓健康達到最佳狀況。   本書中,哈立克博士都會和你分享一些案例研究,正是這些研究結果奠定並塑造了他三十年來的工作成就。有些案例揭露,即使是在像美國這樣醫療保健措施已被肯定為相當先進的國家,一樣會出現由於維他命D缺乏,而帶來災難性後果的案例。我對於他在身為臨床醫師、研究人員與教育家這三方面的表現,都深感敬佩。   我們很幸運地生活在這個醫藥與醫療保健正進行令人興奮的大變革的時代,大眾對健康知識的理解遠勝以往,但我

們仍然遭受多種嚴重疾病的侵害;不過這些疾病中很大一部分,是可以透過簡單的改變生活方式來預防的。過去三十年來,我一直致力於發展、實踐及教導人們整合醫學的原則,也就是特別強調用生活方式來預防疾病。一九九四年,我成立了「整合醫療計畫」,現在已經成為亞利桑那整合醫學中心(Arizona Center for Integrative Medicine),是亞利桑那大學醫學院卓越中心(Center of Excellence of 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 College of Medicine)的成員之一(譯注:共有十所鑽研不同專科的中心)。本中心的主要任務是教育醫師、護士、醫

學院學生和住院醫師,以及其他醫療服務人員,而本中心成立的初衷之一,就是創建一個強大的營養醫療體系。我們的中心課程,也包括與哈立克博士終生志業目標一致的重要課程和策略。   本書在維護最佳健康上,是一本非常實用的指南。正如哈立克博士所提出的處方,現在我每天都服用維他命D補充劑,並在自家游泳池游泳時,接受不做任何防護、定期而適量的陽光曝曬。一旦你讀過本書,我相信你絕對也會這麼做。 引言 從太空總署到國家動物園   大多數成年人都已具備一般的健康常識,認定某些事對我們的健康有好處或壞處。例如,食用新鮮水果及蔬菜:好;每天喝一瓶威士忌,不好;每週做幾天運動,好;未塗防曬品就沐浴在陽光下,不好。   我

同意前三個想法,但特別反對做日光浴絕對沒有好處這個觀念,而且我要在這本書裡向你證明這個觀念是錯誤的。甚至,我要讓你知道,根據超過三十年來的科學研究,包括這幾年的一些驚人發現,在在都證明陽光在為我們的生命灌注能量方面,是有多麼珍貴及必要。它能增進你的幸福、擊退常見疾病,並且延長你的壽命。   如果我非得要提供給你一個祕方,適用於預防──以及治療──諸多病症,像是心臟病、一般癌症、中風、從結核病到流感之類的傳染病、第一型及第二型糖尿病、失智症、憂鬱症、失眠、肌肉無力、關節疼痛、纖維肌痛症、骨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骨質疏鬆症、牛皮癬、多發性硬化症,以及高血壓等等,這個祕方就是:維他命D。   驚

訝嗎?其實我想要在一開頭就提出來的,是目前大眾嚴重缺乏這種維他命的事實,已經威脅到我們的生活與壽命。我在世界各地巡迴演講,除了講述維他命D的重要,也聽聞各地醫師談論一般人缺乏維他命D的實況。這不僅是最常見的營養缺乏問題,也是最常見的需要就醫的原因,受影響者至少上億人。    五○%到一○○%的歐洲與美國兒童處於維他命D缺乏的高風險威脅下。  最近一項研究顯示:近十年來,美國民眾體內的維他命D濃度已下降二二%。  根據哈佛大學與科羅拉多大學研究人員於二○○九年提出的報告:在美國,有七○%的白人、九○%的拉丁裔美國人,以及九七%的黑人血液中維他命D濃度不足。此研究結果發表於《內科醫學檔案》(Arc

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中。   在近赤道國家中,例如南非、沙烏地阿拉伯、印度、澳洲、巴西、墨西哥等地,據估計約三○%至八○%的兒童和成人得到的日曬量最低,有維他命缺乏或不足的情況。   你可能會覺得奇怪,為什麼會發生這種情況?我們又該怎麼辦?單獨一種維他命怎麼會和那麼多種病症有關?   這正是我撰寫這本書的目的。我的目標之一,是要告訴你這種維他命(事實上它是一種荷爾蒙)對我們的生活有多麼重要,並且激勵你採取行動,感受充足的維他命D對健康所能帶來的好處。缺少它所引發的疾病,多到讓人瞠目結舌(上段所舉的例子僅是其中少數),近來關於這種維他命對生命力之影響的大量研究,

已經多到足以集結成書,與大眾分享這些最新的知識,讓每個人變得更健康、更快樂。真正的事實其實與一般常識相反,維他命D的功能並非只限於強健骨骼和牙齒,而且單是從食物及綜合維他命補充劑中,也無法得到足夠的維他命D。   你的整體幸福,部分取決於與陽光建立適當的關係,然而困難之處,正在於如何獲得建立此種關係所需的資訊。我會伸出援手,讓你對這個問題獲得全面瞭解。有了這樣的知識撐腰,你就能夠為自己與陽光的關係做出應有的決定,同時學到如何運用陽光來增進健康(不必驚慌,如果陽光真的不適合你,本書中會有替代建議,既可以符合你個人的喜好及選擇,又能滿足你的維他命D需求)。我知道我可能會與某些讀者發生一番艱苦的爭戰

,他們只要稍微想到日光浴這回事,腦海裡馬上浮現出皺紋、提早老化、以及黑色素瘤之類的皮膚癌等等字眼,不過我相信本書各章節提供的知識一定會讓你驚訝不已。你也許會這麼想:我的維他命D已經夠多了,因為我喝很多牛奶,平常白天走來走去時也曬了夠多太陽,而且我還服用綜合維他命和鈣片來補充維他命D。可惜的是,即使已經這麼做,你可能還是缺乏維他命D;很快地,你就會明白原因,並且學會究竟該怎麼做。 終身的迷戀   維他命D對人體健康的重要性,是我超過三十年來一直很感興趣的主題。一九七○年代,我還是個研究生,正在威斯康辛大學研讀博士和醫學博士學位,當時我們還不知道,維他命D必須經過肝臟及腎臟活化,才能在體內發揮功用

。那時候我跟隨剛嶄露頭角的年輕教授海克特.迪魯卡博士(Dr. Hector DeLuca)做研究,負責分離純化及鑑定維他命D在人體內循環的主要型態,也就是由腎臟合成的活化態。這些發現讓醫生可以將少量這種活化的荷爾蒙成分當成處方藥,開給那些體內無法自行合成活性維他命D的病人,這些病人常因為腎功能衰竭而導致嚴重的骨骼問題。我在醫學院的時候,和室友用化學方法在試管中合成活化態的維他命D,施用於某些患者身上。他們本來由於腎臟病及相關的骨骼疾病,平日行動只能仰賴輪椅,結果這些病人又可以站起來走路了。這是我將維他命D研究結果應用於實際情況的濫觴,自此之後,我一直在這個範疇努力不輟。   你也可以說,那是天

時地利都配合得剛剛好的緣故,但是年輕時代的我,已經對自己所做的這些維他命D研究著了迷,也就是被我們仰賴陽光來獲得維他命D的事實所蠱惑住了。我想知道:我們的身體如何合成維他命D?什麼事對這個過程有所影響?哪些因素有調節作用?防曬霜和皮膚色素對此過程有何作用?我們的身體在冬天也能合成維他命D嗎?如果我們住在北半球高緯度地區會如何?我們體內有多少器官及系統受到維他命D的影響?維他命D太少會有什麼後果?即使經過了這麼多年,在維他命D對健康的好處方面已有這麼多發現,我仍然覺得這個科學範疇迷人得很,需要更進一步的探索。   我在維他命D的生化、生理、代謝及光生物學領域貢獻良多,這些研究不僅關乎人類營養學,

也涉及動物營養學。我發現不但在人類皮膚中有合成維他命D的機制,同樣情況也出現於爬蟲類、鳥類、魚類及和鯨類的皮膚中。我已經證明了衰老、肥胖、緯度、季節變化、是否使用防曬品,以及皮膚色素沉著,對這種經皮膚傳至血流的維生必需過程有何作用,也建立了針對全球大眾的建議,說明日曬是維他命D來源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並持續呼籲各國政府,制定維他命D每日攝取量的新標準。我還協助兒科及一般醫學界更深一層認識到,維他命D缺乏是普遍的現象,這種情況不僅可引發成人的骨骼代謝疾病和骨質疏鬆症,也會增加成人及兒童罹患多種疾病的風險,包括常見的致命癌症、心臟病、第二型糖尿病,及一些免疫性疾病,像是第一型糖尿病、多發性硬化症、克

隆氏症、類風濕性關節炎等。我在諸多國家委員會與編輯委員會任職,舉辦或共同主持若干國際專題研討會。我不斷進行研究,並在同儕審查的醫學期刊上,發表了超過三百篇以上的研究論文,包括《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刺胳針》(Lancet)、《科學雜誌》(Science)等。此外,我還寫了兩百多篇評論文章和書籍章節,並主編或合編了十一本學術書籍。我第一本面市的書籍是《紫外線的好處》(The UV Advantage),這本書為非專業人士開啟了一扇大門,讓他們得以用新的視角來看待陽光與維他命D。二○○九年,我很榮幸得到萊納斯.鮑林學院(Linus

Pauling Institute)的健康研究獎,也因為我的貢獻而獲得DSM營養獎。 所以,為什麼是維他命D?   醫學界早就知道,曬太陽與骨骼健康有明確而無可爭辯的關聯,如果沒有這種人類在演化過程中幾乎完全仰賴陽光得來的維他命D,我們的骨骼便無法獲得所需的鈣來變得強健。小朋友若能獲得足夠的日曬及鈣,就不會得到佝僂病這種兒童骨骼疾病。其實,治療佝僂病病童的最有效方法,就是讓他們曬曬太陽。   曬太陽與骨骼健康之間的關係如此不容置疑,連力主防曬的人士面對種種新發現時,也愈來愈支吾其詞。他們的發言人上場時,通常只會含含糊糊地念著一些「小朋友要多喝牛奶」之類的台詞。事實上,維他命D強化牛奶本來就是針

對佝僂病而推出的,然而目前許多打著「富含維他命D」旗號的市售牛乳,並未真正含有該有的維他命D成分。我自己的研究已經證明了這一點,而且其他研究,包括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所做的調查,也得到同樣結果。就算這些牛奶所含的維他命D真的符合標籤上註明的量(一百個國際單位,或者寫成每份含一○○IU),一杯八盎司的牛奶,提供的維他命D量也僅是人體所需的五%到一○%而已。   在當前的社會中佝僂病有再度崛起之勢,這一點就過去一個世紀的醫學進步而言,實在是個令人震驚的發展。其實缺乏維他命D所造成的影響,遠遠超過兒童及成人的骨骼相關疾病。在陽光充足環境下生活的人們較少罹患器官與細胞相關疾病,近來科學家對此現

象很感興趣,這些疾病包括心臟病、第一型糖尿病、多發性硬化症、乳癌、大腸癌、卵巢癌 以及攝護腺癌等等。不過比較難以建立這類器官與細胞健康的問題與曬太陽之間的關聯,不像日曬與骨骼健康之間的關聯那麼明確。目前能夠得到這樣的概念,有一部分是因為我們現在已經可以統整來自世界各地的研究結果,這在幾十年前,根本是不可能的事。科學家花了很長的時間建立日曬與細胞健康之間的關聯,我們直到最近才確認這些關聯究竟為何。   其實它的影響不僅於此,目前得到的證據,已足以將維他命D與醫學及健康的各個面向連結起來。足量的維他命D可以提高生育能力、保障孕期安穩、減輕發炎狀況、協助體重控制、防止流感及結核病之類的傳染病、預防中

風及失智症、增強免疫系統、增進記憶力、維持肌肉力量。所有的效果加總起來,其實意味著:維他命D可能是最遭到低估與誤解的抗衰老祕方,而且它和其他許多抗衰老「祕方」不同,因為它是完全免費的。   毫無疑問地,你絕對會對我所提出的發現大感驚奇,而且你甚至可能會覺得很不自在,因為我完全不顧大部分皮膚科學界要你相信的那些觀念,執意鑽研有關日曬的事實,並且強調你一定要讓一些陽光進入你的生活。如果那些皮膚醫學界一面倒的「日光恐懼症」聲浪,讓你對我不擦防曬品接受適量日曬這種主張的科學根據好奇不已的話,我鼓勵你先翻到第八章,閱讀上面有關皮膚癌和黑色素瘤風險的真相。不然的話,還是從第一章開始,讓我帶著你展開這場維他

命D瞭解之旅──這趟旅程始於數百萬年前,當時地球上還沒有人類的足跡。我選擇將皮膚癌與日曬相關性的討論擺在較後面的章節,等你讀到那裡的時候,應該已經有所準備,可以好好吸收並應用這些知識來讓自己獲益了。不過我還是要這麼說:研究結果顯示在室內工作的人,得到最容易致命皮膚癌的機率,比那些終日在戶外工作的人還要高。以上所述只是你將從本書中獲知的諸多事實之一,這完全違反近三十幾年來你所建立的「常識」,因為那些未曾遭受質疑的訊息,總是要大家避免直接日曬。   此外,我會提出世上最尖端研究的綜合結果,以歷史性的視角,回溯數百萬年來的演化過程,證明這不但是合情合理的看法,也希望這是兼具洞察力及啟迪性的觀點。我還

會提出既切實可行又「D亮生命」的計畫,重建體內維他命D含量,讓它維持在最佳含量。這個計畫包括三個簡單步驟:一、藉著我的適量陽光公式,來確認你每日所需的最小日曬量(也有其他替代方案,可取代真正的陽光)。二、確保足夠的鈣攝取及富含維他命D的良好飲食來源。三、服用補充劑。對有下列情況者,書中將另列特別注意事項:肥胖、懷孕、哺乳期間、老年人(超過七十歲)、癲癇、吸收不良症候群、腎臟和肝臟疾病等。   我的病患、朋友和家人提出了許多疑問,所以我也花了一整章的篇幅來談這些常見的問題,務求沒有遺漏任何常造成混淆或質疑的地方。這些問題像是:烹調魚類的方式會影響其中的維他命D含量嗎?我們所吃的鮭魚是野生捕撈的或

養殖的會有差別嗎?即使是夏天,也需要服用補充劑嗎?對吞不下藥丸的小朋友而言,哪一種補充劑最好?孕婦需要攝取多少維他命D?怎樣才能知道血液中活性維他命D的含量?這樣會增加我得到腎結石的機率嗎?這些問題及更多其他問題的答案,詳列在第十二章裡。如果你還有這本書裡沒有提到的疑問,可以投書到我的網站:www.drholicksdsolution.com,我會竭盡所能回答你的問題。 在野生動物王國中所扮演的角色   我的這場聖戰牽涉的不僅是人類,而是地球上所有仰賴陽光才能保持維他命D最佳含量的脊椎動物,尤其是那些無法獲得充分日曬的動物。舉例來說,克瑪妮(Kirmani)是第一頭在波士頓富蘭克林動物園出生的

低地大猩猩,二○○五年時,牠的飼養員向我求援,因為克瑪妮已在瀕死邊緣。僅僅七個月大的牠,就已經顯現出佝僂病這種骨骼軟化症的跡象,另外牠還有嚴重的肌肉無力,以及癲癇發作的風險,讓牠無力吸吮母親的奶水,得不到足夠的營養。動物園飼養員也看得出來,克瑪妮的父母已因為牠的病況而承受重大的壓力。牠的兒科醫師建議給牠四○○IU的維他命D(人類嬰兒每日建議攝取量的兩倍),但是沒有什麼效果。我建議他們把劑量提高到每天五○○○IU,結果你瞧,克瑪妮完全康復了!雖然牠因為在這段短暫期間缺乏維他命D,導致罹患佝僂病,結果無法長到本來該有的那麼高大威猛,但牠畢竟活下來了,而且長得相當健壯。後來,我還成了牠週歲慶生會的貴

賓!   同樣的情況曾在全國各地多座動物園上演。這些園區的動物都被關在籠子了,大部分時間都待在遮蔭下,照不到陽光。我在增進這些四足地球居民的健康方面,已經享有某個程度的盛名。像是丹佛動物園的北極熊雙胞胎,就是拜我之賜,經過維他命D補充劑治療後,才能夠開始走路。當國家動物園那一對科摩多巨蜥一直無法孵化出活的小巨蜥時,園方也是向我求救。這是美國境內的第一對科摩多巨蜥,是印尼總統送給園方的禮物。等到我確保這兩條大蜥蜴獲得大量維他命D之後,突然之間,新一代的科摩多巨蜥就誕生了,現在美國各地許多動物園都有牠們的蹤影(我喜歡想像那些北極熊、大猩猩、科摩多巨蜥、鬣蜥蜴等都讀過那些八卦小報,因為有些小報曾刊登

過與我有關的消息,所以等到這些動物發現自己日趨衰弱、齒牙動搖的時候,牠們就會用盡餘力喊著:趕快請哈立克來)。不過不只是小報,其他廣受歡迎的出版物,像是《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過去都曾經刊載我的論點。我也不斷接到一些知名機構,像是美國太空總署和國家動物園來電,諮詢有關維他命D缺乏的問題。我提供他們安全而有效的方法來解決問題,我甚至還幫忙開發具自然陽光效果、用於照射圈養爬蟲類的照明設備。我也曾指導動物園的工作人員,該怎麼做才能讓那些仰賴維他命D維生的動物保持健康及良好的繁殖力,這可是生死攸關的問題。   上文的意思就是說:這對你同樣也可能是生死攸關的問題。所以,請翻開下一頁,開

始用你從來不曾想到的方式,來掌控自己的健康。讓我們捨棄之前所有對陽光及維他命D先入為主的偏見,敞開心胸,接納新的觀點,這將會戲劇化地改變你的健康與生命。

托育人員學位進修現況、需求與困境之研究-以雙北市托嬰中心為例

為了解決iu單位的問題,作者顏淑敏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北市與新北市托嬰中心托育人員對於學位進修現況、需求與困境的情形及其在「機構特性」與「個人背景」變項上的差異情形。本研究採雪球抽樣法,進行網路問卷調查,回收樣本600份,有效問卷594份,其後進行描述性統計與卡方檢定分析。歸納本研究主要結論如下:一、 學位進修現況之排序第一位,進修方式為「二技課程」、進修時間為「週末六、日」、進修經費為「全額自費」、訊息獲得管道為「政府或主辦單位公告」。二、 學位進修需求之排序第一位,進修方式為「就讀研究所課程」、進修時間為「週末六、日」、進修的目為「為提升自身專業能力」。三、 學位進修困境以「托育及行政工作繁忙,已消耗太多體力與

心力」、「上課時間無法配合」、「擔心無法兼顧工作與家庭」之百分比例最高。四、 學位進修現況、需求與困境之各子項題目,經卡方檢定分析發現,在機構特性及個人背景變項上均分別呈現不同的顯著差異。五、 依據研究結果,分別對行政主管機關、托嬰中心、托育人員及未來研究,提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