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u90 ptt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英語學系 張瓊惠所指導 林揚傑的 哈金作品中的裸命:以《南京安魂曲》和《戰廢品》為例 (2016),提出fa-u90 ptt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生命政治、例外狀態、裸命、倫理、他者、證言、哈金。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fa-u90 ptt,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哈金作品中的裸命:以《南京安魂曲》和《戰廢品》為例

為了解決fa-u90 ptt的問題,作者林揚傑 這樣論述:

本論文研究華裔美國作家哈金的兩本戰爭小說《南京安魂曲》和《戰廢品》裡的難民和戰俘,從戰爭受害者的角度,檢視對歷史事件的另類敘述。透過生命政治的觀點,探討人權和轉型正義,期待跳脫國家、民族和法律的框架,對於他者有更加積極的關懷。 本文分為三章,第一章介紹在戰爭中所建立的戰俘營和難民營等場景如何成為阿岡本生命政治理論中的「例外狀態」,以及身處其中的中國戰俘和平民如何成為「裸命」。從受害者的角度來分析,讓他們成了裸命狀態的國家主權不只是美國和日本軍隊,國共兩黨的主權力量影響更加深遠。本章分析哈金如何藉由中國角色的裸命狀態來反思國家和人民間的忠誠關係。第二章將這些裸命人物與無國籍的難民相比,從

中探討其人權危機,以及進行人道協助的外籍人士如何面臨在戰場上保持中立和拯救生命的兩難抉擇。本章嘗試延伸阿岡本所論的「潛力」,以翻轉無國籍的概念,形成「來臨共同體」的政治想像。第三章探討裸命角色在戰後所面臨的轉型正義問題。由司法審判所追求的轉型正義往往因為政治因素的影響,而淪為另一形式的法律暴力。因此本章會從法律之外,以見證歷史的觀點出發,探討生還者以證言為受害者發聲的倫理議題。論文最後指出哈金如何因「作家的責任」,讓文學在批判社會問題、保存歷史記憶和推動轉型正義上成為一種對他者倫理的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