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quisite字根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exquisite字根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RichardBarnett寫的 看得見的醫學文明史:手術劇場、解剖維納斯、瘋狂之所在(套書) 和蓋‧菲爾德的 鉛筆力:手繪x素描x塗鴉x書寫,一枝鉛筆玩出無限創意!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Immaculately Exquisite - Poly Auction也說明:Immaculately Exquisite. The Ten-Views of Lingbi Rock Retreat. Collection of Early Ming Gilt-Lacquer Guandi and Chinese Ceramics. 十面靈璧山居甄藏歷代名瓷.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麥田 和紙印良品所出版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藝術史研究所 林麗江所指導 盧冠蓁的 從〈洛神賦全圖〉看敘事畫傳統在宋代的融合與演進 (2021),提出exquisite字根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洛神賦圖、宋代敘事畫、佛教敘事畫。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政治學系 周志杰所指導 葉家瑋的 民主制度下的意識形態娛樂化分析:以蔡英文政府為例 (2021),提出因為有 意識形態娛樂化、新媒體、政治宣傳、蔡英文、習近平的重點而找出了 exquisite字根的解答。

最後網站教育學習補習資源網- entice字根的評價費用和推薦,PTT.CC則補充:TW、FACEBOOK、YOUTUBE和這樣回答,找entice字根在在PTT. ... 成語詞典》收錄了近千條四字... developing one exquisite product after another to entice travelers.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exquisite字根,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看得見的醫學文明史:手術劇場、解剖維納斯、瘋狂之所在(套書)

為了解決exquisite字根的問題,作者RichardBarnett 這樣論述:

=套書特色= ★最不為人知的醫學文明史,最衝擊人心的插圖、畫作與珍稀檔案,一次收藏! ★《手術劇場》、《解剖維納斯》、《瘋狂之所在》三書為英國老牌藝術出版社Thames & Hudson的重磅之作,總計收錄逾1400幀以上精美圖照,藉此透視人類醫學文化史上最難以窺見的三面向:外科手術史的演進、人類對解剖與死亡的迷戀,與精神病院的沿革。 =內容簡介= 《手術劇場》 揭露醫療史上最疼痛的世紀 「剖腹產、手指截肢、下顎切除……一幀幀詭譎卻精緻的生死繪畫,重現了某一段『現代』醫療還相當令人髮指的年代。」──《衛報》 當那支恐怖的刀子刺進乳房,一路切穿靜脈、動脈、肌

肉和神經,除非法院頒布禁止令,否則誰也無法阻止我哭叫。我放聲尖叫。整個手術期間,我斷斷續續尖叫,幾乎沒停過,我很驚訝自己的耳朵竟然還沒聾?疼痛難以忍受。刀子劃開皮肉、抽回,那種痛似乎永遠不會消褪。突然衝進身體內部的空氣猶如無數細小、分叉的匕首,撕裂創口邊緣。我以為手術終於結束,噢,不!另一輪恐怖折磨的切割戲碼再度上演。最慘的是,為了把這恐怖組織的底部、根部從附著部位剝除,又一次,我承受那筆墨言語難以描述的痛楚。但這一切還沒結束。拉雷醫師往下一劃,噢,天哪!我感覺有把刀狠狠地來回抵著我的肋骨;他在刮我的骨頭! ――出自小說家芬妮.伯尼(Fanny Burney)於1811年切除乳房的親身經歷

繼《病玫瑰》之後,作者理查‧巴奈特再度與惠康圖書館合作,以十九世紀的外科手術技法與器械為主題,精選超過 470 幀令人望之生痛的醫療繪畫,一窺在麻醉與消毒等現代技術發明之前與之後,外科醫師如何進行無數需要開膛剖肚的大型手術。 其實早在止血、麻醉、消毒等現代熟知的技術發明以前,外科醫師已開始執行諸如乳房切除、截肢、摘除結石等手術。他們以人力、綁帶束縛病人;運用皮帶、襯墊加壓止血;穿著外出服、在病人家中或是有諸多學生、學者圍觀的手術劇場進行手術……不只病人痛苦掙扎增加手術困難度,失血、感染等問題也導致術後死亡率居高不下。而在部分地區,外科手術甚至是由理髮師而非外科醫師執行。不過一個多世紀,與酷刑

無異、死亡率大於戰爭陣亡率的外科手術,究竟是如何突飛猛進到今日無菌、無痛、救人無數的專業樣貌? 透過一幀幀珍稀繪畫,不僅記錄了這段輝煌的歲月,也隱藏了在這堪稱外科發展黃金時期的年代,病人身為沉默的參與者,被醫院與醫療雙雙「稀釋」的痛楚;以及外科醫師如何遊走在道德的邊緣、試探人體的極限,以手術刀開拓個人的權勢與地位,以及滿足自己對切割的想望…… 《解剖維納斯》 沒有生命的物體,是否就是死的? 為了探究生命奧祕而製作的蠟像,最後卻成為迷戀死亡與無機物的象徵。 依據佛洛依德的說法,「怪奇就是用來指稱原應保持隱而不顯,但卻暴露公開的東西。」而這本書即可定義為怪奇。──《衛報》 本書藉由爬梳

數世紀以來解剖學蠟像的影響,提出許多耐人尋味的問題,關於科學、宗教、哲學、美、性、欲望與藝術。──《出版人週刊》 書中收錄的蠟像照片精緻、色彩鮮豔、且從非常私密的角度拍攝,一般大眾無法從如此接近的距離觀看人體內部構造。──黛安娜.約瑟芙薇琪(Diane Josefowicz)博士 慵懶躺在綢緞上的女神,臉上帶著歡愉狂喜的表情, 衣裳盡褪,僅有脖子上一串光澤耀眼的珍珠項鍊,以及…… 暴露在外的五臟六腑…… 維納斯,象徵愛與美的女神,化身為死亡的代言人。 在她那美麗迷濛的雙眼、完美比例的軀體、以及鉅細靡遺的內臟之下, 究竟有沒有靈魂? ◆啟蒙精神的具體實踐◆ 十八世紀末,在義大利佛羅倫斯的

蠟像工作坊裡,藝術家蘇西尼製作出第一具蠟製的解剖學維納斯。它不僅符合自文藝復興以來對於理想女性美的一切條件,也具備啟蒙時代對於真理與科學的追求、企圖了解人類及宇宙奧祕的想望,所以當你掀開它的胸板,可以看到精細且完全符合解剖學的人體構造,肌肉、骨骼、血管、內臟……。輕輕鬆鬆大卸八塊,還可以反覆組合、拆卸,既不髒亂也無血腥,又不用擔心腐敗發臭,省去尋找屍體來源的麻煩,以及解剖犯人、盜墓獲利等道德爭議與犯罪行為,不僅方便醫學院教學,這樣的解剖形式也更適合公開展覽,藉以廣開民智。 ◆集驚豔與驚懼於一身◆ 蘇西尼的蠟製女神為醫學、解剖學、科學、教育帶來新的曙光。其實人類與蠟像的淵源由來已久,自古埃及以

來即經常用於詛咒、獻祭、祈願;宗教儀式、喪葬儀式;甚至是製作具警世意味的宗教藝術品。隨著解剖學維納斯的誕生,蠟製人像成為宗教、科學及藝術的綜合體,看似矛盾卻又息息相關。從科學的角度來看,講究藝術美感的潤澤長髮、活靈活現的玻璃眼珠、奢華的綢緞襯墊,或是具有宗教象徵的珍珠項鍊、狂喜表情,不僅沒有必要,反而會降低科學可信度;而對宗教或藝術來說,反覆剝皮卸骨、袒露內臟的功能也有些多餘。然而,透過解剖學維納斯展現出人體構造的精巧奧妙,讓人不得不承認這一切的背後真有造物主的存在;而充滿藝術美感的外表降低人們對於死亡、解剖的恐懼,但之間的反差卻引發內心深處的不安。如此糾結不清的意涵,賦予解剖學維納斯獨特的氣

質,明明是無機物,卻又栩栩如生、幾可亂真;外表美麗誘人,暴露的內臟卻讓人不寒而慄。 ◆對生命的好奇化為對死亡的迷戀◆ 隨著時代改變,大眾不再視蠟製人像為宗教獻品、科學工具、藝術作品,卻將之看作怪奇的代名詞、扭曲欲望的體現,比較極端的如戀屍癖、戀物癖、性虐待狂,或是藉此打造理想中的女性、保存逝去的愛人、占有得不到的對象,甚至衍生出現代人絕不陌生的真人替代品:充氣娃娃、性愛玩偶。以上種種現象也帶出一個疑問:機械也好、蠟像也罷,在沒有生命的物質之中,是否有靈魂存在?解剖學維納斯漸漸退出理性、科學的啟蒙舞台,成為哲學、心理學、社會學研究的主題。數個世紀以來都沒有改變的蠟像,為何大眾的解讀卻如此不同?

單純只是因為時代精神的差異嗎?如果人類看待事物的方式是出於潛意識的反射,那麼在這區區百年間,人類心理為何產生這麼大的變化,將變態視為常態? 《瘋狂之所在》   世界,有 如 一 座 巨 大 的 瘋 人 院 人類有多麼讚頌理智,就有多麼害怕瘋狂。然而,瘋狂無所不在。 他們說我瘋了,我說他們才瘋, 可惜啊,他們人多勢眾! ◆一部從對抗、治療到與瘋狂共存的醫學史 × 一段由精神疾患所串連的藝術史◆ 18世紀│瘋人院的存在,是為了把精神異常者隔絕於社會之外 19世紀│收容所強調人道對待與宗教慰藉,期盼瘋人能重拾理性 20世紀│精神病院崛起,以生物醫學為基礎的療法蔚為主流 21世紀│後收容所

時代來臨,諮商系統、身心靈療法結合處方藥物,帶來巨大的商機,卻也成為精神疾病大爆發的時代 ──接下來,等在前方的會是什麼? 我們愈想使用黑白分明的準則定義瘋狂, 瘋狂與正常之間的界線就愈難固定。 「精神疾病」實乃一段巨大光譜,廣納千萬種生命境遇,無一相同。 《瘋狂之所在》為英國倫敦衛爾康博物館「瘋人院:精神病患收容所與其外」的展覽成果,其宗旨在於叩問「瘋狂」與「收容所」的歷史與轉變,以及這兩個詞彙在當代所激盪出的迴響。本書以英國伯利恆皇家醫院之沿革為經,以精神醫學的實踐與修正為緯,細膩爬梳18世紀以來,以歐美為主要場域的精神治療機構如何演變至今,相較於過去,社會大眾面對瘋狂與精神疾病的態度

又有何異同,及其未來展望。  

從〈洛神賦全圖〉看敘事畫傳統在宋代的融合與演進

為了解決exquisite字根的問題,作者盧冠蓁 這樣論述:

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的佚名〈洛神賦全圖〉是一卷根據曹植〈洛神賦〉文本情節,以連環畫構圖逐一詮釋賦文的敘事畫長卷。對比其他〈洛神賦圖〉摹本,〈洛神賦全圖〉以其精巧的圖繪風格、新穎的視覺效果和獨特的敘事手法突出於眾摹本之間,是為宋代畫家的創新表現。本文將探討〈洛神賦全圖〉當中新的表現元素之可能來源,嘗試釐清中國敘事性繪畫到了宋代有甚麼特殊的發展,並試圖理解宋代畫家選擇了何種敘事方式重新詮釋〈洛神賦〉故事。論文首先就〈洛神賦全圖〉的圖文敘事部分作分析,解讀〈洛神賦全圖〉當中承繼自六朝類型〈洛神賦圖〉的構圖特色及情節敘事,同時挑揀出其中不屬於傳統的創新表現,包含榜題的運用、情節分景、山水布置,以及相

對多元的時空表現,推測這些新元素有一部分是受到佛教敘事繪畫的影響。同時,〈洛神賦全圖〉的筆墨風格、圖像特色和裝飾母題則凸顯出與宋代宮廷繪畫、宮廷版畫的連結,加強了〈洛神賦全圖〉的當代性。前人學者指出,中國繪畫受佛教敘事繪畫影響的時間差不多發生在六朝時期,然而在檢視〈洛神賦全圖〉的過程中,發現畫家運用榜題和異時同圖、異景同圖的作法鮮見於其他宋代敘事畫,卻與宋代寺觀壁畫上的佛教經變畫有所接近,促使本文回顧佛教敘事繪畫中對於異時同圖等時空表現手法的描寫。藉由敦煌壁畫各朝洞窟和宋代寺觀壁畫所遺存的圖繪資料,試圖梳理出佛教敘事手法的表現脈絡,並對比〈洛神賦全圖〉的表現手法,發掘出該卷畫家對於佛教繪畫敘事

手法的引用及修正,為宋代敘事性繪畫的視覺敘事機制提供一種新的研究觀點。

鉛筆力:手繪x素描x塗鴉x書寫,一枝鉛筆玩出無限創意!

為了解決exquisite字根的問題,作者蓋‧菲爾德 這樣論述:

  任何偉大的作品,都是從鉛筆開始的!   只要有一枝鉛筆,就可以畫出全世界。      這不是一本只教你畫畫的素描書。   鉛筆可以用來寫下一則華麗的詩篇,也可以畫出一幅低級的漫畫。本書集遊戲、知識、繪畫技法與樂趣於一冊,大人小孩都適用,為你的枯燥生活帶來各種樂趣,現在就放下你的手機與平板,拿起鉛筆開始塗鴉,趕走生活中所有大小煩悶事!      不需專業技巧,翻開就能開始玩。   最懂鉛筆的英國設計師GuyField,用幽默口吻帶你見識鉛筆的力量,了解藝術家如何使用鉛筆畫出驚世鉅作。畫畫不必非得從基礎開始學,只要大筆畫下幾個圓圈和線條,你就已經開始在畫畫了!      隨手可得,最平凡的素材

最好用!   在太空競賽激烈的1960年代,美國NASA科學家想要發明一種可以在太空中書寫的「太空筆」,花費了幾百萬美元的預算,最終仍宣告失敗;而美國最主要的競爭對手蘇俄,他們直接使用了鉛筆,立刻省下了幾百萬美元。      能寫、能畫、價格低廉;體積小、重量輕,不需充電,   風靡全球數百年,永不退流行的產品,它就是──鉛筆!   這麼好的東西,你用對了嗎?      1枝鉛筆,能夠畫自己、畫別人、畫靜物、畫動物,設計一個新字型。   2枝鉛筆,能夠畫出明暗與光影的變化,還可以拿來玩西洋版筆仙。   3枝鉛筆,能夠玩紙上桌遊「隨機接龍」、「海戰旗」和「豆芽遊戲」。   4枝鉛筆,能夠製作手機

架、當作盆栽的支架,手指折斷時還可以拿來當夾板!      ◎蘋果電腦的創意,來自於鉛筆。   賈伯斯沒事最喜歡拿一枝鉛筆塗塗寫寫,由此發想出許多令人驚嘆的科技產品!      ◎漫威創作出的超能英雄,來自於鉛筆。   傑克科比只靠一枝鉛筆,畫出鋼鐵人、綠巨人浩克、美國隊長等世界知名的經典人物!      ◎世界上最好賺的工作,來自於鉛筆。   拉斐爾只用十分鐘畫了《繆斯的頭像》素描圖,最後以高達台幣15億元的售價賣出!      ◆讓你「隨便翻翻,不知不覺就想要拿起鉛筆」的5大特色:      1.最簡單!不需從頭學習基本技巧,拿起筆就能開始畫。   教你把人體外型分解成圓柱體、球狀和圓錐體

的集合,簡單步驟就能完成一幅肖像畫。不用學習枯燥乏味的基本素描技巧,只要開始下筆,10分鐘內就能發現使用鉛筆的無限樂趣!      2.最有趣!隨意翻到任何一頁,拿起筆就能開始玩。   總是把平板電腦丟給小朋友嗎?其實,只要有一張紙和一枝鉛筆,就能成功引發孩子們的興趣。本書介紹的紙上桌遊,好玩刺激又能夠開發腦力,讓大人和小朋友都玩得不亦樂乎。      3.最好懂!快速看一遍圖文解析,複雜原理全都懂。   想要畫出精細線條?想要大範圍暈塗效果?想要知道傳統色鉛筆和水性色鉛筆有何不同?書中圖解介紹鉛筆的種類、握法以及軟硬濃淡等詳細資訊,教你正確使用鉛筆。      4.最專業!8位藝術大師,帶你

了解鉛筆的妙用。   畫出《蒙娜麗莎的微笑》的達文西,其實一生只畫過十幾幅畫作,但他生活中無時無刻都在用鉛筆塗塗寫寫,長期累積練習量才能完成一件佳作。看這些名聲響亮的藝術家如何善用鉛筆,完成一幅幅偉大的作品。      5.最實用!全家擁有這一本,不分年齡都能一起玩。   結合手繪、素描、塗鴉、書寫、遊戲五大元素,不僅有正統素描技巧,還教你轉筆、設計英文字型、製作手翻書等有趣知識,甚至教你如何創造出一個超能英雄角色。隨處放一本,全家防無聊!    專家強力推薦!(依姓氏筆劃排序)      「超人氣插畫家」八耐舜子、「設計觀察作家」吳東龍   「前奧美廣告創意總監•軟雕藝術家」林金龍、「旅行藝

術家」蕭青陽    作者簡介 蓋‧菲爾德(Guy Field)   英國最具影響力的設計師   出生時手上就拿著鉛筆的插畫家,設計師以及藝術工作者。作品二度登上英國設計網站It's Nice That,並在2015年獲得「最具創意作品」殊榮,曾受邀為英國頂級烘焙坊Primrose Bakery以及美國服飾品牌American Apparel設計T恤。現居英國倫敦,任職於Studio Moross設計公司。   ․個人網站:guy-field.com/   ․Instagram:ThatGuyField 譯者簡介 Nicole Ho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經濟系畢業,英國約

克大學教育研究碩士。擁有國際英語教師資格證(TESOL),致力於英語教學與翻譯相關工作。熱愛登山、健行與公路旅行,專長是生火、紮營以及搭帳篷,正往征服台灣百岳的目標前進中,是一位典型的「山女子」。 001. 這就是鉛筆的力量 002. 鉛筆的演化史 003. 鉛筆的種類 004. 還有更多種鉛筆! 005. 關於鉛筆的驚人事實#1 006. 如何用鉛筆畫人體? 007. 如何畫自畫像? 008. 如何畫手? 009. 隨機接龍(Exquisite Corpse)和猜單字(Exquisite Corpse Hangman) 010. 鉛筆是怎麼做出來的? 011. 運用鉛筆的

神人: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 012. 你握對了嗎?正確拿鉛筆的方法 013. 如何寫出立體字型(Superhero Lettering) 014. 如何畫出立體形狀 015. 聽聽鉛筆使用專家怎麼說#1 016. 物體的陰影和明暗關係 017. 畫出陰影的技巧 018. 提到鉛筆素描怎能忘了畢卡索(Pablo Picasso) 019. 從抽象畫到卡通 020. 善用網格(Grid)畫出正確比例 021. 透視(Perspective)與動態(Movement)的繪畫技法 022. 畫各種線條 023. 奇趣頑童大衛史瑞格(David Shrigley) 024. 如何

畫頭髮 025. 關於鉛筆的驚人事實#2 026. 畫一個完美的骷髏頭 027. 如何畫食物 028. 繪圖風格 029. 專屬於你的立體英文字 030. 更多厲害的字體 031. 如何畫出捲動軸和旗子 032. 聰明上色 033. 益智遊戲:海戰旗(Battleships)和豆芽(Sprouts) 034. 好多T恤上都有凱斯哈林(Keith Haring)的插畫 035. 關於畫畫的冷笑話 036. 如何保存素描本 037. 塗鴉的科學 038. 超級S(Super S) 039. 到此一遊(Kilroy) 040. 如何畫汪星人 041. 如何畫喵星人 042. 一筆到底(Lineogr

aphy) 043. 跟鉛筆有關的工具 044. 如何轉筆 045. 製作屬於自己的手翻書(Flipbook) 046. 如何畫漫畫(Comic Strip) 047. 最富童趣的插畫家昆汀布雷克(Quentin Blake) 048. 鉛筆才是七大武器之首 049. 避免常見的素描錯誤 050. 畫出哲學的索爾斯坦伯格(Saul Steinberg) 051. 聽聽鉛筆使用專家怎麼說#2 052. 如何畫一輛車 053. 如何畫一輛腳踏車 054. 西洋版筆仙「查理查理」(Charlie Charlie)與塗鴉遊戲(Scribble Game) 055. 關於鉛筆的驚人事實#3 056. 洗

手間牆壁上的塗鴉 057. 童書界的莎士比亞:蘇斯博士(Dr. Seuss) 058. 靜物素描技巧 059. 畫披薩和畫曼陀羅(Mandala)一樣紓壓 060. 美國漫畫藝術大師傑克科比(Jack Kirby)   這就是鉛筆的力量 「世上每一幅偉大的作品,都是從鉛筆開始的。」沒錯,只要有一枝鉛筆,你就能畫出全世界!你可以將直線變成一個圓、再把一個圓變成一顆球,然後從一顆球畫出所有你想要的物體。準備好要利用鉛筆,留下你在這世上的足跡了嗎? 畫出舉世知名《蒙娜麗莎的微笑》的達文西,當他想要創作出一個更棒的作品時,沒有什麼特別的方法,就是開始提筆畫畫。他認為,一張簡單的素描就能激發自己與

他人的想像力,而完成素描所需要的工具就只是一枝鉛筆和一張白紙而已,為何不趕緊動筆? 在著名的百老匯音樂劇《歡樂滿人間》(Mary Poppins)中,當神仙保姆想要證明「沒有不可能的事」時,她一腳跳進畫家朋友Bert的素描本裡、消失在畫中——一個「什麼事都可能發生」的虛構世界。這就是鉛筆的魔法,讓不可能變成可能,讓虛幻變成現實。從繪製靜物到複製一張舊照片,或是想為一則漫畫發想新角色,這一切都是從鉛筆開始的。 別說不可能,你需要的只是你的想像力! 這本書即將帶領你進入新世界,一個將不可能變成可能的世界。在那個世界裡,「想像力」會和「創造力」完美結合。從一些簡單的小塗鴉, 到最新系列的星際大戰電影

角色,這些源源不絕的創意都來自於:一枝鉛筆。 很難想像這個精緻的書寫與繪畫工具,是由「一根木頭」和「一根石墨棒」所組成的。這個人類史上最偉大的發明之一,不只改變了人類溝通的方式,還幫助我們表達情感。你不得不承認,有時寫下來的、畫出來的東西,比真正說出口的話更能打動人。 不論是繪製基本線條、形狀或材質,鉛筆有效連結了大腦和雙手,將複雜的想法變成可見的物體和圖案,這些圖案又以各種形式打動人心。從Diego Fazio的超現實主義,到David Shrigley的簡筆抽象漫畫,這些藝術家藉由筆下畫出的幾何形狀和簡單線條,向世人完美傳達了他們的想法。 鉛筆可以用來寫下一則華麗的詩篇,也可以畫出一則低級

的漫畫,它讓我們能夠去捕捉、去記錄、去凝聚每一秒鐘的感覺。它幫助我們讓身邊的朋友笑、讓人哭泣和思考,甚至不止一次提醒我們下班前不要忘記買蛋和牛奶。即使在21世紀的現在,鉛筆仍持續激發無數的創新發想,從時尚到電影、從設計到科技,每一個偉大作品或技術的產生,都少不了最初用鉛筆快速寫下的那幾筆。

民主制度下的意識形態娛樂化分析:以蔡英文政府為例

為了解決exquisite字根的問題,作者葉家瑋 這樣論述:

隨著網路成為人類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媒體也漸漸滲透進政治傳播領域,並對當代政治的運作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本研究借用 Lagerkvist(2008)所提出的「意識形態娛樂化」(Ideotainment)概念,以蔡英文政府為個案,探討民主制度下的意識形態娛樂化與意識形態娛樂化宣傳模式,並將之與非民主制度下的中國個案相比較。本研究之研究問題有三:1. 蔡英文政府在 2018 年選舉失利後,其在新媒體政治宣傳方面做出了怎樣的轉變?2. 意識形態娛樂化宣傳模式在臺灣的民主制度下如何被建構、運作與成效?其影響與意義為何?3. 以臺灣和中國作為比較研究的案例,分析在民主與非民主制度中,意識形

態娛樂化宣傳模式的異同為何?   本研究採取混和研究的形式,通過文本分析法、深度訪談法、內容分析法與比較研究法,主要研究發現如下:1. 2018 年選舉失利後,蔡英文政府針對新媒體政治做出了許多轉變,除了利用精美的圖卡與娛樂化要素包裝政治宣傳資訊外,也有意識地操作意識形態與國防政績的議題。2. 勾勒了臺灣與中國二個施行不同政治制度的國家的意識形態娛樂化宣傳模式之建構、運作、成效、影響與意義。3. 非民主制度下,由於缺乏其它制衡與監督的力量,故而其意識形態娛樂化宣傳模式更具強制力與全面性,且將可能長久存在,民主制度下則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