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duino水閥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arduino水閥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無線電》編輯部寫的 《無線電》合訂本:智能控制電子設計手冊(63周年版·下)2018年第7期-第12期 和WilliamBolton的 機械電子學:機械和電氣工程中的電子控制系統(原書第6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人民郵電 和機械工業出版社所出版 。

嶺東科技大學 資訊科技系碩士班 張志忠所指導 何明宸的 實作自動化豐年蝦孵化器 (2021),提出arduino水閥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豐年蝦、自動化、Arduino、飼料。

而第二篇論文嶺東科技大學 資訊科技系碩士班 張志忠所指導 何明宸的 實作自動化豐年蝦孵化器 (2021),提出因為有 豐年蝦、自動化、Arduino、飼料的重點而找出了 arduino水閥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arduino水閥,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無線電》合訂本:智能控制電子設計手冊(63周年版·下)2018年第7期-第12期

為了解決arduino水閥的問題,作者《無線電》編輯部 這樣論述:

《合訂本:智能控制電子設計手冊(63周年版·q下)》囊括了《無線電》雜誌2018年第7~12期專題、創客、機器人、製作、裝備、火腿、入門、教育、史話等欄目的所有文章,其中既有熱門的開源硬體、智能控制、物聯網應用、機器人製作、3D列印技術應用等內容,也有經典的電路設計、工具與儀器儀錶使用方法和面向初學者的電學基礎知識、STEAM教育等內容,還有豐富的創客活動與創客空間的相關資訊。這些文章經過整理,按期號、欄目等重新分類編排,以方便讀者閱讀。 與部分文章相關的源程序、印製電路板圖等資料請到《無線電》雜誌網站www.radio.com.cn下載。從1955年創刊起,《無線電》雜誌一直是電子領域發展

的見證者和推動者,努力將充滿創新性和實用性的知識和技能傳遞給廣大讀者。本書資料容量龐大,內容豐富,500多頁內容中包含100多個創客與電子DIY項目,文章精練,實用性強,適合廣大電子愛好者、電子技術人員、創客及相關專業師生閱讀。 《無線電》于1955年創刊,是國內電子及無線電通信類報刊中創刊早、發行量最大的知名科普雜誌,累計發行量超過3億冊,現為國內發行量名列前茅的創客實體雜誌,曾獲「國家期刊獎」、「公眾喜愛的科普期刊」稱號。《無線電》雜誌堅持「科普·創新·實踐·分享」的理念,為讀者提供涵蓋創客空間介紹、創意製作項目、電子科普知識、工具儀錶信息、創科教育動態、電子技術前沿信

息及行業活動資訊等豐富的內容。 創客|MAKER ESP32音樂盒 周傳林 001 Vive VR遙控機械臂 MTS團隊 003 情感化AI機器人ReBo誕生手記 孫羽茜 007 史上最輕薄的全金屬樹莓派魔鏡誕生記 OptID·Kennedy 009 2018上海創客嘉年華,帶你一起體驗未來艙! Luna 014 DIY愛心吊墜 趙志安 020 機器人|ROBOT 機器守門員·感知篇 饒廠長 022 InMoov機器人製作手記 甘明銳 024 用樹莓派 Arduino自製簡單輪式機器人 繆宇(myyerrol) 028 舵機人形機器人 葛雷 031

生物機器人小強——用微信小程式遙控一隻活蟑螂 朱創 033 物聯網“鏟屎官神器” 陳國釧 037 沿著馬路牙子自動行駛的清掃車模型 石子涵 040 自製小型六足仿生機器人 繆宇(myyerrol) 044 機器守門員·設計思路篇 饒廠長 050 追蹤骨骼運動來預判拋物軌跡的接物機器人BarrelX 殷廣 052 技術宅教你自製全向麥克納姆輪戰車 陳眾賢 李嘉誠 056 機器守門員 ·速度估計與落點預測 饒廠長 061 Arduino藍牙小車入門攻略 李一楠 064 自製機械臂控制器 尚程程 066 機器守門員·控制 饒廠長 069 製作|PROJECT DIY小型四軸飛

行器 張彬 崔穎 072 智慧雲時鐘 楊潤靖 075 製作一盞心跳燈 余國罡 079 低成本DIY簡易空氣淨化器 馬越 081 手把手教你製作全彩生日蛋糕形狀彩燈 劉偉宏 085 無鑰匙電動自行車啟動、報警裝置 曹延煥 088 用micro:bit修復遙控車 陳傑 094 溫/濕舒適度顯示盒 俞虹 097 設計一台甲類分立前級功放(下) 臧海波 100 家用18英寸音箱製作及調試 翟召南(musicwolf) 102 大道至簡——PASS ZEN小型甲類功放的模擬與製作 歐陽宏志 109 DIY寫字機——好孩子不要用它代替自己寫作業哦 馬東敏 112 下推式磁懸浮裝置的

製作 徐進文 116 指尖上的心率檢測儀 馬伶 119 木質GameBoy設計分享 梁宇 121 基於linkboy圖形化程式設計 / 模擬平臺的點陣屏製作 陳清 126 舊手機秒變語音管家—— BabyCorn來也! 張魚米 130 “加芯”電風扇 楊帆 133 “小黑匣”甲醛檢測儀 朴金寧 136 更加易用的電蚊拍 俞虹 139 律動荊棘皇冠彩燈頭飾 陳眾賢 李嘉誠 142 喝可樂=喝潔廁靈?讓電子pH試紙告訴你真相 狄勇 145 用物聯網模組製作觀賞金魚的計數器 陳傑 149 用Arduino製作機械結構溫度計 劉澤宇 153 誰都能做的體感滑鼠——MotionB

ar 徐廣淶 156 OnePilot飛控 徐珂靖 160 用微軟Cortana控制LED 任志偉 164 用Arduino DIY簡單的語音辨識裝置 楊帆 166 THY51——像玩Arduino一樣玩51單片機 席衛平 169 利用便利材料製作5.1聲道電子管功放一體機 鄭強 174 自製人工智慧:用神經網路識別手寫數位 張魚米 178 用Arduino實現簡易FC《馬戲團》遊戲 賴浩文 183 用DSP構建簡易車牌識別系統 張博文 董子靜 林浩傑 188 人臉識別智慧門鎖 唐少寅 193 IV-18螢光管時鐘 楊立斌 197 用Teensy打造手機遊戲輔助器 王岩柏

 202 物聯網電風扇 楊帆 206 用物聯網模組製作一台遠端調酒機 陳傑 210 黑膠唱機LP唱盤 直線唱臂製作手記 趙治湘 214 極簡IoT車程計 許培享 219 設計、製作一台簡單密碼機 臧海波 220 用物聯網模組製作一艘水質監測船 陳傑 225 DIY多功能桌面感應垃圾桶 丁涵高深 230 家用漏水關閥報警系統 王超 233 用Arduino讀取數位測溫儀的資料 王岩柏 236 用柔性萬用板製作魔性墨鏡夾片 王立 241 實驗室安全監控排查系統 馬越 243 桌面物聯網氣象站 崔曉鳳 裘炯濤 246 用ESP8266製作空氣品質監測站 郁欣盛 253 重

返6P1推挽膽機制作 趙治湘 255 製作遊戲搖杆·硬體組裝篇 張彬傑 259 人員聚集場所智慧門禁安全預警系統 陳傑 王栩蒙 262 輕鬆實現用Lua腳本控制W5500 孔東明 張博 常席正 265 用6軸慣性運動感測器做一個簡易計步手帶 王立 270 可擴展自動化種植控制中樞 駱興龍 272 遛狗神器:寵物計步器的設計與應用 余國罡 陳潞鈺 276 用Arduino製作FC《炸彈人》遊戲 賴浩文 278 KT88電子管推挽功放製作與調試 劉偉宏 285 生活處處有創意——RGB創意時鐘 畢世良 292 裝備|EQUIPMENT 儀器使用經驗談(三) 示波器使用技巧分

享 楊法(BD4AAF) 295 儀器使用經驗談(四) 射頻功率計、頻率計數器使用技巧分享 楊法(BD4AAF) 298 數位萬用表必學使用技巧 聆聽 302 頻譜分析儀必學使用技巧 聆聽 305 頻譜分析儀跟蹤源必學使用技巧 楊法(BD4AAF) 308 一台多功能的小型功率放大器——德生PM-80使用報告 鄒超 312 2018年度測量儀器大盤點 楊法(BD4AAF) 315 數字萬用表單表筆測量法的妙用 周永青 321 火腿|AMATEUR RADIO 極簡主義數模兩用車載電臺 ——YAESU FTM-7250DR使用測評 聆聽 324 再續經典 實用至上——YA

ESU FT-818 新款 微型電臺使用測評 聆聽 328 親民小精靈——YAESU FT-4X使用測評 楊法(BD4AAF) 333 無限距離 享受4G公網對講樂趣——歐訊KG-WV50高品質 雙模對講機使用測評 楊法(BD4AAF) 336 認識海事對講機——YAESU海事對講機介紹 聆聽 340 QRP或QRO,這是不是個問題? BG6SZD BH8FJA 344 入門|START WITH 寫給初學者的FPGA 入門指南(1) 製作FPGA版GAME BOY的準備工作 張文挺 346 在電子製作中體驗創意之光(8) 進制轉換器 連龍 349 寫給初學者的FPGA

 入門指南(2) ——組合邏輯 張文挺 352 寫給初學者的FPGA 入門指南(3) 時序邏輯電路 張文挺 360 在電子製作中體驗創意之光(9) 製作簡易AM廣播發射器 連龍 363 寫給初學者的FPGA 入門指南(4) 狀態機 張文挺 366 寫給初學者的FPGA 入門指南(5) Verilog程式設計入門 張文挺 369 寫給初學者的FPGA 入門指南(6) Verilog程式設計入門(續) 張文挺 373 問與答 王德沅 379 教育|EDUCATION 用micro:bit與Mind 製作彈球遊戲 陳傑 385 好玩的“石頭·剪刀·布”——製作趣味小遊戲

 沈利彬 388 製作直流無刷電動機教學模型 王藝鋼 朱坪 390 桌面型自動感應垃圾盒 沈錦程 沈利彬 391 智能投票機 田亦碩 394 用Arduino製作魚和植物共生迴圈裝置 徐錚 霍重華 李守良 396 手把手教你製作《我的世界Minecraft》 鑽石劍U盤 王文毅 398 “貪吃” 儲蓄罐 裘炯濤 401 2018年少年電子技師(南京賽區)電子製作競賽小結 張元慶 404 校園拐角防撞器的設計與應用 湯聿修 405 用物聯網技術製作便攜懸掛式智慧開關 陳茉莉 袁鈺 王康 408 小創客智能桌面——製作雙開門筆筒 沈利彬 沈錦程 411 用Arduino製作

打地鼠遊戲盒 章明幹 414 “虛穀號”來了! 謝作如 417 正弦繪圖器 徐薪雨 420 盲人胸卡式智慧輔助儀 馬一諾 王源澤 422 micro:bit紅汽車歷險記(上)——製作過程 狄勇 424 micro:bit紅汽車歷險記(下)——體感遙控 狄勇 427 基於STEAM教育理念的生態智慧家園課程設計與實踐 李守良 430 手把手教你自製3D二維碼權杖 王文毅 433 用Arduino和單灰度感測器製作風向儀 肖安順 李佳鑫 楊勇 436 用Arduino製作智能閨蜜手環 劉梓嘉 陳清偉 437 3D列印一份送給媽媽的耶誕節禮物 趙龍 440 史話|HISTORY

後起之秀:Grundig電子管收音機的輝煌 ——全盛歲月(1957一1958) Martin Schmidt(德) 田浩 442 收音機史話(四十八) 上海無線電三廠的晶體管收音機 美多28B和美多27A 陳漢燕 徐蜀 448 後起之秀:Grundig電子管收音機的輝煌 ——迎接未來(1959一1961) Martin Schmidt(德) 田浩 452 收音機史話(四十九) 上海無線電三廠的收音機(三) 陳漢燕 徐蜀 456 後起之秀:Grundig電子管收音機的輝煌 ——落下帷幕(1962一1966) Martin Schmidt(德) 田浩 461 變化從一點一

滴開始 ——無線電愛好者回顧改革開放四十周年 陳漢燕 徐蜀 466 後起之秀:Grundig電子管收音機的輝煌 ——便攜機(1949一1954) Martin Schmidt(德)田浩 470 尋訪收音機博物館 演繹華夏收音機工業發展——品味上海無線電博物館 孫滌非 焦亮梅(BD1AYL) 474 後起之秀:Grundig電子管收音機的輝煌 ——便攜機(1955一1959) Martin Schmidt(德) 田浩 480 收音機史話(五十) 上海無線電三廠的收音機(四) 陳漢燕 徐蜀 484 尋訪收音機博物館 探訪北京大戚收音機電影機博物館 司剛(BH1ONB) 48

8 收音機史話(五十一) 上海無線電三廠的收音機(五) 陳漢燕 徐蜀 493

實作自動化豐年蝦孵化器

為了解決arduino水閥的問題,作者何明宸 這樣論述:

豐年蝦是幼魚的主要飼料之一,若頻繁餵食幼魚將導致豐年蝦消耗速度過快,故擴大豐年蝦的產量有其必要性。由於豐年蝦的傳統孵化步驟需要透過人工操作調整,且整個孵化過程需耗費18至24小時,故繁雜且耗時。因此若要提供足夠的豐年蝦作為幼魚主要的飼料需花費過高的時間成本。為減少豐年蝦孵化的時間成本,本論文係透過建置一套豐年蝦自動孵化器,實作上以Arduino為開發的作業系統,導入自動化系統用以取代傳統的孵化流程,簡化孵化程序。實驗結果驗證藉由自動化流程的設計取代傳統人工孵化流程,是可以縮短豐年蝦孵化時間,同時也縮短在飼料餵食所耗費的時間。

機械電子學:機械和電氣工程中的電子控制系統(原書第6版)

為了解決arduino水閥的問題,作者WilliamBolton 這樣論述:

機械電子學是電子工程、機械工程、控制和電腦工程的集成,它處在無數設備、過程和技術的核心。沒有它,將無法想像現代的生活。從自動對焦照相機,到汽車發動機管理系統,從達到新技術發展水準的機器人,到普通的洗衣機,機械電子都參與其中。本書對機械電子學領域做了清晰和全面的介紹。通過實踐和應用,有助於您獲得所需的綜合能力來理解和設計機電一體化系統。它同樣也深入闡述機械電子學的原理,為形成一種真正的跨學科和綜合化的工程方法提供一個思維框架。 威廉·博爾頓(William Bolton)曾擔任英國商業與技術委員會(BTEC)繼續教育的顧問以及研發和監控的負責人,他編著了多部成功的工程教科書,

包括《Mechatronics》《Engineering Science》《Higher Engineering Science》《Mechanical Science》《Instrumentation and Control Systems》等,被國外各大學廣泛採用,獲得了很好的反響。 出版者的話 譯者序 前言 第一部分 概述 第1章 機械電子學導論1 1.1 什麼是機械電子學1 1.1.1 機電一體化系統實例1 1.1.2 嵌入式系統2 1.2 設計流程2 1.2.1 傳統的機械電子學設計3 1.3 系統4 1.3.1 系統建模4 1.3.2 連接系統5 1.4 測量系

統5 1.5 控制系統6 1.5.1 回饋6 1.5.2 開環與閉環系統7 1.5.3 閉環系統的基本要素8 1.5.4 類比和數位控制系統11 1.5.5 順序控制器14 1.6 可程式設計邏輯控制器15 1.7 機電一體化系統的例子16 1.7.1 數碼相機與自動對焦16 1.7.2 發動機管理系統17 1.7.3 MEMS和汽車安全氣囊18 本章小結18 習題19 第二部分 感測器與信號調理 第2章 感測器和變送器21 2.1 感測器和變送器簡介21 2.1.1 智慧感測器21 2.2 性能術語22 2.2.1 靜態和動態特性24 2.3 位移、位置和接近25 2.3.1 電位器感測器2

5 2.3.2 應變片26 2.3.3 電容元件27 2.3.4 差動變壓器29 2.3.5 渦流式接近感測器30 2.3.6 電感式接近開關30 2.3.7 光學編碼器30 2.3.8 氣動感測器32 2.3.9 接近開關32 2.3.10 霍爾效應感測器33 2.4 速度和運動34 2.4.1 增量式編碼器34 2.4.2 測速發電機34 2.4.3 熱釋電感測器35 2.5 力36 2.5.1 應變式稱重感測器36 2.6 流體壓力36 2.6.1 壓電感測器38 2.6.2 觸覺感測器39 2.7 液體流動39 2.7.1 孔板39 2.7.2 渦輪流量計40 2.8 液位40 2.8

.1 浮塊40 2.8.2 壓差40 2.9 溫度40 2.9.1 雙金屬片41 2.9.2 電阻溫度檢測器41 2.9.3 熱敏電阻41 2.9.4 熱敏二極體和電晶體42 2.9.5 熱電偶42 2.10 光敏感測器44 2.11 感測器的選擇45 2.12 通過開關輸入資料45 2.12.1 消抖46 2.12.2 鍵盤47 本章小結47 習題47 第3章 信號調理50 3.1 信號調理簡介50 3.1.1 信號調理流程50 3.2 運算放大器51 3.2.1 反相放大器51 3.2.2 同相放大器52 3.2.3 加法放大器52 3.2.4 積分和微分放大器53 3.2.5 差分放大器

54 3.2.6 對數放大器56 3.2.7 比較器57 3.2.8 實際放大器58 3.3 保護59 3.4 濾波60 3.5 惠斯通電橋61 3.5.1 溫度補償62 3.5.2 熱電偶補償64 3.6 脈衝調製64 3.7 與信號相關的問題65 3.7.1 接地65 3.7.2 電磁干擾66 3.8 功率輸送67 本章小結67 習題68 第4章 數位信號69 4.1 數位信號簡介69 4.1.1 二進位數字69 4.2 類比信號和數位信號69 4.2.1 採樣定理71 4.2.2 數模轉換71 4.3 數模轉換器和模數轉換器71 4.3.1 DAC71 4.3.2 ADC73 4.3.3

採樣和保持放大器76 4.4 多工器77 4.4.1 數位多工器77 4.4.2 時分多工78 4.5 資料獲取78 4.5.1 資料精度79 4.5.2 錯誤檢測的同位方法79 4.6 數位信號處理80 本章小結81 習題81 第5章 數位邏輯82 5.1 數位邏輯簡介82 5.2 邏輯門82 5.2.1 AND門82 5.2.2 OR門83 5.2.3 NOT門84 5.2.4 NAND門84 5.2.5 NOR門85 5.2.6 XOR門85 5.2.7 邏輯門的組合86 5.2.8 邏輯系列與積體電路87 5.3 邏輯門的應用88 5.3.1 校驗位元發生器88 5.3.2 數字比較

器88 5.3.3 編碼器89 5.3.4 解碼器89 5.4 時序邏輯93 5.4.1 觸發器93 5.4.2 同步系統94 5.4.3 JK觸發器95 5.4.4 D觸發器96 5.4.5 寄存器97 5.4.6 555計時器97 本章小結98 習題98 第6章 資料顯示系統100 6.1 顯示方式100 6.1.1 負載效應100 6.2 資料顯示元件101 6.2.1 類比儀錶和數位儀錶101 6.2.2 類比圖記錄儀101 6.2.3 陰極射線示波器101 6.2.4 視覺顯示單元102 6.2.5 印表機103 6.3 磁記錄104 6.3.1 磁記錄碼105 6.3.2 磁片10

7 6.4 光學記錄107 6.5 顯示器108 6.5.1 發光二極體109 6.5.2 液晶顯示器110 6.6 資料獲取系統111 6.6.1 電腦與插件板111 6.6.2 資料記錄器113 6.7 測量系統114 6.7.1 用於檢測提起重量的稱重感測器114 6.7.2 溫度警報系統115 6.7.3 滑輪的角位置115 6.7.4 溫度測量的二進位輸出116 6.8 測試和校準116 6.8.1 校準117 本章小結118 習題118 第三部分 驅動 第7章 氣動與液壓驅動系統121 7.1 驅動系統121 7.2 氣動與液壓系統121 7.2.1 液壓系統121 7.2.2 氣

動系統123 7.2.3 閥124 7.3 方向控制閥124 7.3.1 閥的符號125 7.3.2 先導閥126 7.3.3 單向閥127 7.4 壓力控制閥127 7.5 缸體128 7.5.1 缸的順序控制130 7.6 伺服和比例控制閥132 7.7 程序控制閥132 7.7.1 閥體和閥芯133 7.7.2 控制閥的尺寸計算135 7.7.3 流體控制系統舉例135 7.8 旋轉驅動器136 本章小結136 習題137 第8章 機械驅動系統139 8.1 機械系統139 8.2 運動類型139 8.2.1 自由度和約束140 8.2.2 負載141 8.3 運動鏈141 8.3.1

四杆鏈141 8.3.2 滑塊曲柄機構142 8.4 凸輪143 8.5 齒輪145 8.5.1 齒輪系146 8.5.2 轉動和平動的轉換147 8.6 棘輪和棘爪147 8.7 帶傳動和鏈傳動147 8.7.1 帶的類型148 8.7.2 鏈傳動149 8.8 軸承149 8.8.1 徑向滑動軸承149 8.8.2 球軸承和滾柱軸承150 8.8.3 軸承的選擇151 本章小結151 習題151 第9章 電氣驅動系統153 9.1 電氣系統153 9.2 機械開關153 9.2.1 繼電器153 9.3 固態開關154 9.3.1 二極體155 9.3.2 晶閘管和三端雙向可控矽元件155

9.3.3 雙極型電晶體157 9.3.4 MOSFET159 9.4 螺線管159 9.5 直流電動機160 9.5.1 有刷直流電動機161 9.5.2 含勵磁線圈的有刷直流電動機162 9.5.3 有刷直流電動機的控制163 9.5.4 無刷永磁直流電動機165 9.6 交流電動機167 9.7 步進電動機168 9.7.1 步進電動機技術參數169 9.7.2 步進電動機控制170 9.7.3 步進電動機的選擇172 9.8 電動機選擇173 9.8.1 慣量匹配173 9.8.2 轉矩要求174 9.8.3 功率要求175 本章小結175 習題176 第四部分 微處理器系統 第10

章 微處理器和微控制器177 10.1 控制177 10.2 微處理器系統177 10.2.1 匯流排177 10.2.2 微處理器179 10.2.3 記憶體181 10.2.4 輸入/輸出183 10.2.5 系統示例184 10.3 微控制器186 10.3.1 摩托羅拉M68HC11187 10.3.2 Intel 8051191 10.3.3 Microchip微控制器193 10.3.4 Atmel AVR微控制器和Arduino198 10.3.5 選擇微控制器200 10.4 應用200 10.4.1 溫度測量系統201 10.4.2 家用洗衣機201 10.5 程式設計202

10.5.1 偽代碼202 本章小結203 習題204 第11章 組合語言205 11.1 語言205 11.2 指令集205 11.2.1 定址208 11.2.2 資料移動209 11.3 組合語言程式210 11.3.1 組合語言程式的範例211 11.4 副程式215 11.4.1 延時副程式215 11.5 查閱資料表217 11.5.1 步進電動機的控制延時218 11.6 嵌入式系統220 11.6.1 嵌入式程式220 本章小結222 習題223 第12章 C語言224 12.1 為什麼選擇C語言224 12.2 程式結構224 12.2.1 主要特徵224 12.2.2 一

個C程式的示例228 12.3 分支和迴圈228 12.4 陣列231 12.5 指針232 12.5.1 指針的算數運算232 12.5.2 指標和陣列233 12.6 程式開發233 12.6.1 標頭檔233 12.7 程式的示例234 12.7.1 電動機的起動與停止234 12.7.2 讀ADC通道234 12.8 Arduino程式設計235 本章小結238 習題238 第13章 輸入/輸出系統240 13.1 介面240 13.2 輸入/輸出定址240 13.2.1 輸入/輸出寄存器241 13.3 介面要求242 13.3.1 緩衝器243 13.3.2 握手243 13.3.

3 輪詢和中斷244 13.3.4 序列介面247 13.4 外設介面適配器247 13.4.1 PIA初始化249 13.4.2 通過PIA連接中斷信號250 13.4.3 與PIA介面的例子251 13.5 串列通信介面251 13.5.1 微處理器的序列介面253 13.6 介面的示例254 13.6.1 通過解碼器控制七段數碼管254 13.6.2 類比介面256 本章小結257 習題257 第14章 可程式設計邏輯控制器258 14.1 簡介258 14.2 PLC基本結構258 14.2.1 輸入/輸出258 14.2.2 輸入程式260 14.2.3 PLC的形式260 14.3

輸入/輸出處理261 14.3.1 持續更新261 14.3.2 大規模輸入/輸出複製261 14.3.3 輸入/輸出位址261 14.4 梯形圖程式設計261 14.4.1 邏輯函數263 14.5 指令清單264 14.5.1 指令清單和邏輯函數265 14.5.2 指令清單和分支程式265 14.6 自鎖和內部繼電器266 14.6.1 內部繼電器266 14.7 順序控制268 14.8 計時器與計數器269 14.8.1 計時器269 14.8.2 計數器270 14.9 移位暫存器271 14.10 主控指令和跳轉指令控制272 14.10.1 跳轉273 14.11 資料處理2

73 14.11.1 資料移動274 14.11.2 資料比較274 14.11.3 算數運算274 14.11.4 代碼轉換275 14.12 模擬輸入/輸出275 本章小結276 習題276 第15章 通信系統279 15.1 數位通信279 15.2 集中式、分層式與分散式控制279 15.2.1 並行與串列資料傳輸280 15.2.2 串列資料通信方式280 15.3 網路281 15.3.1 網路存取控制282 15.3.2 寬頻與基帶282 15.4 協議282 15.5 開放系統互相連線通信模型283 15.5.1 網路標準284 15.6 串列通信介面285 15.6.1 RS

-232285 15.6.2 20mA電流環287 15.6.3 I2C匯流排287 15.6.4 CAN匯流排288 15.6.5 USB289 15.6.6 相線290 15.7 並行通信介面290 15.7.1 其他匯流排292 15.8 無線協議293 本章小結293 習題294 第16章 故障檢測295 16.1 故障檢測技術295 16.2 看門狗計時器296 16.3 同位與誤碼檢測296 16.4 常見的硬體故障298 16.4.1 感測器298 16.4.2 開關和繼電器298 16.4.3 電動機298 16.4.4 液壓和氣動系統298 16.5 微處理器系統298 16

.5.1 故障檢測技術299 16.5.2 系統故障定位方法301 16.5.3 自測試系統301 16.6 模擬和模擬301 16.6.1 模擬302 16.7 PLC系統302 16.7.1 程式測試302 16.7.2 輸入/輸出測試303 16.7.3 PLC作為系統的監視器303 本章小結304 習題305 第五部分 系統模型 第17章 基本系統模型307 17.1 數學模型307 17.2 機械系統模組308 17.2.1 轉動系統309 17.2.2 構建一個機械系統310 17.3 電氣系統模組313 17.3.1 構建電氣系統模型314 17.3.2 電氣和機械系統的比較31

6 17.4 流體系統模組316 17.4.1 構建流體系統模型319 17.5 熱力系統模組322 17.5.1 構建熱系統模型323 本章小結324 習題324 第18章 工程系統模型327 18.1 工程系統327 18.2 轉動-平動系統327 18.3 機電一體化系統328 18.3.1 電位器328 18.3.2 直流電動機328 18.4 線性度330 18.5 液壓機械系統332 本章小結334 習題334 第19章 系統的動態回應335 19.1 動態系統建模335 19.1.1 微分方程335 19.2 術語335 19.2.1 自然回應與受迫回應335 19.2.2 瞬態

與穩態回應336 19.2.3 輸入的形式336 19.3 一階系統337 19.3.1 自然回應337 19.3.2 受迫輸入回應338 19.3.3 一階系統的例子339 19.3.4 時間常量340 19.4 二階系統341 19.4.1 自然回應342 19.4.2 有受迫輸入時的回應344 19.4.3 二階系統的例子345 19.5 二階系統的性能指標346 19.6 系統辨識348 本章小結348 習題349 第20章 系統傳遞函數352 20.1 傳遞函數352 20.1.1 拉普拉斯變換353 20.2 一階系統354 20.2.1 具有階躍輸入的一階系統354 20.2.2

一階系統的例子354 20.3 二階系統356 20.3.1 具有階躍輸入的二階系統356 20.3.2 二階系統的例子357 20.4 串聯的系統357 20.4.1 串聯系統的例子357 20.5 帶回饋環的系統358 20.5.1 負反饋系統的例子358 20.6 極點位置對瞬態回應的影響359 20.6.1 s平面360 20.6.2 校正360 本章小結361 習題361 第21章 頻率回應363 21.1 正弦輸入363 21.1.1 系統對正弦輸入的回應363 21.2 相量363 21.2.1 相量方程364 21.3 頻率回應365 21.3.1 一階系統的頻率回應365

21.3.2 二階系統的頻率回應367 21.4 伯德圖367 21.4.1 G(s)=K的伯德圖367 21.4.2 G(s)=1/s的伯德圖368 21.4.3 一階系統的伯德圖368 21.4.4 二階系統的伯德圖369 21.4.5 建立伯德圖369 21.4.6 系統辨識372 21.5 性能指標374 21.6 穩定性374 本章小結375 習題375 第22章 閉環控制系統377 22.1 連續與離散控制過程377 22.1.1 開環與閉環控制系統377 22.2 術語378 22.2.1 滯後378 22.2.2 穩態誤差378 22.2.3 控制模式379 22.3 兩步控制

模式380 22.4 比例模式381 22.4.1 電子比例控制器381 22.4.2 系統回應382 22.5 微分控制382 22.5.1 比例微分(PD)控制383 22.6 積分控制383 22.6.1 比例積分(PI)控制384 22.7 PID控制器385 22.7.1 運算放大器PID電路385 22.8 數字控制器386 22.8.1 控制模式的實現386 22.8.2 採樣速率387 22.8.3 電腦控制系統387 22.9 控制系統性能387 22.10 控制器校正388 22.10.1 階躍回應法388 22.10.2 臨界比例度法389 22.11 速度控制389 2

2.12 自我調整控制390 22.12.1 變增益控制391 22.12.2 自校正391 22.12.3 模型參考自我調整系統392 本章小結392 習題392 第23章 人工智慧394 23.1 什麼是人工智慧394 23.1.1 自我調控394 23.2 感知和識別394 23.2.1 識別394 23.2.2 神經網路395 23.3 推理395 譯者序本書是WilliamBolton先生編寫的機械電子學國際通用教材,內容涵蓋感測器與信號調理、數位信號、數位邏輯、資料顯示系統、氣動和液壓驅動系統、機械驅動系統、電氣驅動系統、微處理器、組合語言、C語言、輸入/輸出系

統、PLC、通信系統、故障檢測、系統模型、系統的動態回應、系統傳遞函數、頻率回應、閉環控制系統、人工智慧、機電系統設計案例等,是一本多學科交叉融合的綜合性教材。該教材理論講解深入淺出,體系結構完整,機械電子結合充分,習題豐富,一直被國外各大學採用,獲得了非常好的評價。 通過翻譯引進該教材,可借鑒國外機械電子教學的先進經驗,有利於推動國內大學機械電子課程教學與國外大學的接軌,進而推動我國本科生和研究生課程的國際化建設。 本書不僅可以作為高等院校的機械、電氣、控制工程等工科專業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還可作為廣大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書。 本書第3~5、9~12、14、16~19、21、23、24

章和索引由付莊翻譯,第1章由付莊、管恩廣翻譯,第2章由付莊、蔡雄風翻譯,第6章由宋陽翻譯,第7章由鄭望望翻譯,第8章由鄧文昊翻譯,第13章由錢歡翻譯,第15章由翟嘉心翻譯,第20章由湯智誠翻譯,第22章由劉基昊翻譯。附錄A由周航飛翻譯,附錄B、C由楊凇翻譯,附錄D、F由劉文紅翻譯,附錄E由薛美風翻譯,附錄G由魏振紅翻譯。 第2、4、7、10、11、13、20章和附錄由付莊初校,第3章由魏振紅初校,第5章由盛致愉初校,第6章由鄧文昊初校,第9章由俞港初校,第17章由周航飛初校,第1、16、18、21、23章由管恩廣初校,第8、19章由詹世濤初校,第22章由曹峰初校,第12章由李爽初校,第24章由

鄭望望初校。付莊進行了全書的總審校,編寫了原書的勘誤表,並修正了書中的錯誤和疏漏之處。 本書的翻譯還得到了上海交通大學“機電一體化系統設計”研究生公共基礎課建設項目的支持和許多老師、同學的幫助,並參考了相關的資料,在此對這些資料的作者以及相關的老師和同學表示衷心的感謝。 由於譯者水準有限,本書錯譯漏譯等不足之處在所難免,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譯者2018年2月

實作自動化豐年蝦孵化器

為了解決arduino水閥的問題,作者何明宸 這樣論述:

豐年蝦是幼魚的主要飼料之一,若頻繁餵食幼魚將導致豐年蝦消耗速度過快,故擴大豐年蝦的產量有其必要性。由於豐年蝦的傳統孵化步驟需要透過人工操作調整,且整個孵化過程需耗費18至24小時,故繁雜且耗時。因此若要提供足夠的豐年蝦作為幼魚主要的飼料需花費過高的時間成本。為減少豐年蝦孵化的時間成本,本論文係透過建置一套豐年蝦自動孵化器,實作上以Arduino為開發的作業系統,導入自動化系統用以取代傳統的孵化流程,簡化孵化程序。實驗結果驗證藉由自動化流程的設計取代傳統人工孵化流程,是可以縮短豐年蝦孵化時間,同時也縮短在飼料餵食所耗費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