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kira日文意思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akira日文意思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唐澤明寫的 恰當日本語:適時適所!用日本人的一天學日語,一次告訴你對應各種場合與對象,從輕鬆到正式的三種不同表現 (附QR碼線上音檔) 和池上彰的 傳達力:以說、寫、聽的能力,翻轉工作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exile akira-Akira在英语里是什么意思?? 怎么读? 最好用中文标 ...也說明:共找到6个和exile akira相关的问题和11条解答,可以点击下面的问题,查看更多相关 ... Akira 是日文,在英文里没别人意思,也是intelligence(聪明)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語研學院 和天下雜誌所出版 。

華梵大學 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高柏園、蔡耀明所指導 萬伶芳的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與 《大般涅槃經》涅槃義理研究 (2021),提出akira日文意思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涅槃、大般涅槃、如來常住、眾生皆有佛性。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東亞研究所 郭承天所指導 石原忠浩的 日本對中共的經濟外交:ODA之研究 (2003),提出因為有 中日關係、政府開發援助、對外政策、經濟外交的重點而找出了 akira日文意思的解答。

最後網站IKE IKE AKIRA~~( ∀ ) - 泠泠夜歌- 痞客邦則補充:突然想到今天是ZERO週年紀念,把片子跳著看了一些,這回的感想是,彈吉他的AKIRA真TMD超IKE謝謝(哭了)(IKE:日文 就是帥哥的意思,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akira日文意思,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恰當日本語:適時適所!用日本人的一天學日語,一次告訴你對應各種場合與對象,從輕鬆到正式的三種不同表現 (附QR碼線上音檔)

為了解決akira日文意思的問題,作者唐澤明 這樣論述:

輕鬆・禮貌・拘謹,恰當區分得體程度, 輕鬆的場合講輕鬆的話,嚴肅的場合講嚴肅的話, 和日本人溝通,大家都要一定要會的三種標準表現!   全時段・全場景皆適用,從正式到非正式, 由日本知名的溝通大師,告訴你如何理解日本人講話時最在乎的事!     ◆收錄一整天從早到晚可能會碰見的各種場景,個別解釋如何在正確的場合講正確的話   從早上打招呼的方式,一直到晚上道別時該講的話,日本語的敬語文化中在各種不同的時段和場合都會有所謂的「最有禮貌的講法」。本書先以一天的各「時段」來分類各章節,再舉例出個各種的「場合」,說明在各式各樣不同的情況下,該如何正確並不失禮的以日語對應。

    ◆「松」、「竹」、「梅」三種等級,依對象或場景選擇最恰當的講法   日本在分等級的時候有時會說「松」、「竹」、「梅」,以「松」為最高等級,依序接著「竹」跟「梅」。例如吃壽司時「松」等級就會是最豪華、最大盤的壽司組合。本書將日語的敬語也分成三種講法,有最拘謹有禮的「松」,具備基本禮貌的「竹」,和放鬆親近的「梅」,三種最重要的日語溝通方式皆會在書內舉例、介紹並說明。     要注意的是,「松」、「竹」、「梅」三種等級只是以拘謹的程度來分類,並非是好壞之分,隨著場合和交談對象的不同,太過拘謹的說話,反而會給日本人冷淡、有距離的印象。本書介紹的句子不管是松、竹、梅,都會是常

用、具實用性的句型。     ◆隨書附QR碼可隨掃隨聽!全音檔中日發音對照幫助理解,練聽力、練口說更加有效率   本書內介紹的所有生活必備句型皆附有日籍人士錄音的發音示範,搭配中文翻譯對照,自然而然的幫您記住日文的意思,練聽力、練口說也更有感覺。音檔採QR碼掃描下載方式,不需要用到光碟機,只要用手機掃描即可馬上下載!也提供可將全書MP3一次完整下載的QR碼,不需註冊會員,或額外安裝自己不熟悉的播放APP才能聽,省去每次聽音檔都要掃描的麻煩。(註:由於iOS系統對檔案下載的限制,iPhone用戶需升級至iOS 13以上,方可使用全書完整打包下載連結。)   本書特色

    ★以時段分類章節,早上用的到的句子到晚上用的到的句子一併俱全。   ★列出近百種在各時段內可能會碰見的狀況,日常生活一定會碰到。   ★「松」、「竹」、「梅」三種類別,將敬語的運用分為三種方式,詳細說明與舉例。   ★由日本知名的溝通大師撰寫的大量追加知識,幫助對日本語的文化增加理解。   ★附贈QR碼,可隨掃隨聽由日語母語人士錄製的示範MP3。   ★全音檔中日對照,光聽就能了解意思。

akira日文意思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9/30前】限時早鳥【狂降1000元】優惠連結:
https://9vs1.com/go/?i=ad672cf0f449 (內有更多試看片段 !)
*課程特色介紹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CRgyLxZr88&t=122s
『 日語五座山系列2️⃣ 』
眾所矚目的《Akira 日文動詞終極寶典》強烈襲來 !
想要攻頂「動詞」山頭 🏔️只要靠這堂就夠了 ❗
10小時滿滿的課程內容,就是要給你最完整觀念~
限時早鳥心“動”價 狂降1,000元 ❗9/30前購買只要2,500 元 ‼️

多達十三種變化的動詞堪稱學習日文的地獄 👿,因此有多達半數的學習者無法撐過這道關卡。Akira老師了解大家在學習動詞時會遇到的問題,集結多年的教學經驗於這堂課程中,帶領大家有系統又扎實地學習日文動詞~

⭕本課程 👉
🔹適合 #初學者 有系統的入門學習
🔹也能解決 #進階者 對動詞的困擾

⭕你能透過本課程 👉
🔸建立動詞正確使用基礎
🔸瞭解常用動詞的使用方法
🔸瞭解單一動詞多種代表意思
🔸瞭解容易混淆的動詞使用差異
🔸建立日文文章閱讀理解的基本功

⭕本課程同樣與『9 比 1 線上教學平台』合作,透過平台學習的優點 👉
✔️重複學習:不懂就看、不懂再看、重複看到你懂為止~
✔️課程呈現:課程內容清晰明瞭,讓你彷彿置身Akira老師的教學現場
✔️教材下載:協助您大幅提升學習效率
✔️最新技術:中斷觀賞下回可自動從中斷處繼續學習
✔️加深記憶:每段影片皆可記錄多達1,000字的筆記,加深學習印象
✔️解惑釋疑:對課程有任何問題在「課程問答區」提問,老師就會為你解答哦

與 Akira 同行,帶你輕鬆攻頂~你還在等什麼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與 《大般涅槃經》涅槃義理研究

為了解決akira日文意思的問題,作者萬伶芳 這樣論述:

摘要本文以涅槃做為一個概念,從界說與釐清入手,接著鋪陳論題,著重正確觀念與修行,引發生死遷移課題,進而以「如來常住」與「眾生皆有佛性」概念打開涅槃之生命解脫哲學。論文研究主題是涅槃的義理研究,主要的文獻依據是《大般若波羅蜜多經》與《大般涅槃經》,鋪陳當中重大的論題。嘗試從《大般若波羅蜜多經》與《大般涅槃經》所設計的內容,爬梳經典在論題上的思辨條理,扣緊經典的論旨,進而闡明其論旨之意義。論文章節,首先,將涅槃的背景觀念定位在修行的宗教型態,藉以打造如來專業的內涵。其次,針對涅槃相關概念界說做一整理,並藉由涅槃與大般涅槃關鍵概念,透過語詞分析與經證義理提示,做為論文重點核心前的鋪陳。佛教經典談到

涅槃的範圍廣大,涉及的課題眾多。本文就以多樣的眼光,紮根於經典為依據的涅槃探索,藉由涵蓋《大法鼓經》、《央掘魔羅經》、《中論》之解脫有色與涅槃用捨離相對概念來理解,做為解明涅槃的一組參考架構,有助於後續的探討與鑽研。其次,《大般若波羅蜜多經》以「解脫、增語、不作證、非縛非解、法性本然、空性、相續不斷的修行」做為涅槃之要件,透過智慧去觀看與超脫,當中關聯於大般涅槃,以假名施設、空性、不二、真如來認知,並形成對於世界適切的考察,如此的考察與理解,涵蓋的範圍稱為最極廣大,就用廣大如虛空、無量無數無邊來談。因此就可形成兩套的看法,「世俗言說」和「勝義」的看法,而勝義的看法就要透過修行,尤其是修行當中的

禪修。觀看一切法往無上菩提的道路,往廣大的世界,往生生世世的無限時空去觀看。因此,世界一貫都是空性、緣起、不二、真如,當能夠把世界開通去觀看了解,並且在十個波羅蜜多、菩薩十地能夠學有所成,所做的事情就往無上正等覺不退轉,而且越來越接近大般涅槃。之後《大般涅槃經》涅槃的義理,同樣以觀看做為超脫的契機,和導向生命出路的修行界面,最重要的就有「涅槃之樂的角度、智慧的角度、時空的角度、生死出路的角度」做為涅槃之要件。以「涅槃之樂的角度」對於大般涅槃的解釋,指的是對於涅槃快樂的考察,切入佛教緣起業報,不迴避地面對世間的困苦與破毀,以身語意三方面的造作或造業為關注的焦點,以因緣變化的網絡、流程、機制為著眼

,從而形成生命體之所以受苦受難的一項解釋理據,與離苦得樂的扭轉契機。以「智慧的角度」對於大般涅槃的解釋,指的是以正確的智慧而優良地觀看,透過對於生命歷程的思惟與智慧的開發,導向生命的解脫。以「時空的角度」對於大般涅槃的解釋,指的是以佛教為視角對於世界與眾生的檢視,觀看世界與眾生是無始無終、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時空平等,來帶動格局廣大的解脫修行。以「生死出路的角度」對於大般涅槃的解釋,指的是對於生命世界的來龍去脈能如實了知,生命體走在生命相續開展的實踐,來經歷、鍛鍊、增進或改善生命眾多的層面,從而引發生死遷移而得以超脫。以「如來常住」與「眾生皆有佛性」做為修行上的重要指標。因此,無始無終相續

不斷的生命顯現,眾生都有覺悟覺醒的要素,就以「如來常住」與「眾生皆有佛性」之拓展生命探索與實踐,藉由設定高超的成佛目標後,走上菩提道的修行,因此透過修行,任何的修行者都可以成就大般涅槃。綜上,進行《大般若波羅蜜多經》與《大般涅槃經》涅槃的比較。《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用假名施設、空觀、不二中觀、真如觀,來形成對於世界適切的考察,如此的考察就往無上正等覺前進,進而發趣大般涅槃。而《大般涅槃經》用涅槃顯示在現象而打開一切法,一切法深入通達,成為法性,用解脫有色「雙非、雙即」形成自在切換,因此世界就是大般涅槃,世界就是法界。最後,本文透過涅槃義理的詮釋,從而對生命解脫的特色,建立以經典為依據的思辨與認識

,並且奠定從事涅槃的專門研究。透過這篇論文,不僅讓我們正視宗教的議題,是一種生命淬鍊的實踐課題,結合學術研究與宗教修行,讓我們對佛教經典所設計打造的涅槃專業有一份視野與把握。關鍵詞:涅槃、大般涅槃、如來常住、眾生皆有佛性

傳達力:以說、寫、聽的能力,翻轉工作

為了解決akira日文意思的問題,作者池上彰 這樣論述:

  身處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每天所接收到的資訊量成千上萬、五花八門。我們不僅只是接收訊息而已,也會想和他人分享,該如何傳達給對方,讓對方也能確實感受到我們想表達的訊息,需要培養的就是「傳達力」。      作者池上彰以從事媒體工作多年的經驗,來說明如何提升「傳達力」的技巧。       首先,要如何培養傳達力,必須從自我理解開始,才有辦法正確無誤地傳達。在傳達時,不能只是自己一股腦兒地說,也必須留意對方的反應,更進一步是要吸引對方來傾聽。此外,和別人溝通時,談話內容中是否含有「關愛」,也是讓傳達力提高的方式之一。還有稱讚別人時、不得不斥責別人時,及面對抱怨時等該如何回應,作者都有提出特別的方法,

說明該如何對應。       除了口語傳達之外,以書寫來傳達也是不可或缺的。要如何寫商業文書或私人信件、書寫的小撇步和注意事項,以及簡單的書寫傳達技巧,像是如何使用圖表補充說明等等方法,都囊括其中。本書最後也提到,想要提升傳達力的品質,重點就是要多方吸取優質的資訊。   儘管傳達的方式從面對面說話,轉變到使用Line等行動應用程式以書寫文字傳達,但溝通的基礎並無改變。能成功傳達給對方,就是最大的喜悅。擁有「傳達力」能讓工作和個人生活更快樂。 本書特色   日本熱銷!累計突破200萬本!   簡單明瞭說明、看清事物本質、讀取對方心思、高超的書寫功力……。   將自己的感覺熱切傳遞給對方,溝

通領域的「最強聖經」!     對現代人而言,溝通能力甚為重要。舉凡會議、簡報、社內文書的撰寫、電話溝通、電子郵件聯繫等等,與人溝通的機會不斷地增加,這些都大大左右工作成效及業績。   該如何將資訊正確且順利地傳達給對方,將是現今資訊社會需要學習的一大課題。「傳達力」已經成為包含商務人士在內,一般現代人的必備能力。透過本書將告訴您如何磨練及提升傳達力,讓您不管在工作或生活上的溝通都能暢行無阻、表達零障礙! 名人推薦   丁菱娟    世紀奧美公關創辦人   王介安  資深廣播人、〈GAS 口語魅力培訓〉創辦人   吳娟瑜  國際演說家、人際溝通專家   許毓仁  立法委員、TED×Tai

pei共同創辦人   蘇國垚  高雄餐旅大學旅館系專技助理教授 作者簡介 池上彰(Akira Ikegami)   一九五〇年出生於日本長野縣。慶應義塾大學畢業後,一九七三年進入NHK。擔任過松江放送局、吳通信部的播報記者後,進入東京的報道局社會部。負責警視廳、氣象廳、文部省、宮內廳等等。一九九四年開始,有十一年的時間都在NHK《週刊兒童新聞》中擔任父親的角色。二〇〇五年三月離開NHK,目前為自由記者,活躍於各種領域。著有《原來是這樣!現代史》(集英社)、《成功「傳達」給對方的說話之道》(講談社現代新書)、《日本,真的存在階級差異?》(小學館)等等多部作品。 譯者簡介 余亮誾  

 日本廣島大學教育學博士。教日文、也翻日文,譯有《三神教我的幸福事》、《人生要清爽》(天下雜誌出版)等多本譯著。 推薦序  傳達力,一種體會與訓練    王介安 推薦序  做對傳達,人脈大開!      吳娟瑜   前言 第一章 培養「傳達力」             1. 你能說明什麼是「日銀」嗎?                 2. 沒有深入了解,就無法簡單明瞭地說明          3. 教科書艱澀難懂 4. 首先,「了解自己不懂的事」                5. 少了謙虛之心,就無法看清事物的本質 6. 取捨之間 7. 擺架子的人不會成長 8. 問是一

時之恥,不問卻是一生之恥 9. 做個「好的聆聽者」 10. V6的井之原快彥和TOKIO的國分太一走紅的祕密 11. 話題不要只圍繞著自己 12. 對方說話時,增加「喔~」的回應 第二章 吸引對方 13. (1)從電影和連載專欄學習「吸引目光」的方法   14. (2)讓景氣得以恢復是拜小泉內閣之賜? 15. (3)「我是前下一任總統高爾」 16. (4) 十秒鐘就能說出不少東西 17. (5)有「框架」才能「打破框架」 18. (6)該說?還是不該說 ? 19. (7)會議上要看著每一個人的眼睛說話 第三章 圓滑溝通 20. (1)「爆笑問題」的危機管理          21. (2)

話語中是否包裹著「關愛」                22. (3)綾小路Kimimaro和毒蝮三太夫的「毒舌」為何受到歡迎 23. (4)「村上世彰發言」的問題點 24. (5)獲得成功且被喜歡的人,以及獲得成功卻被討厭的人 25. (6)壞話要當面說出口 26. (7)責備的大原則是「一對一」 27. (8)褒獎則應「在眾人面前」 28. (9)「傾聽」也是「傳達」 29. (10)存在說不清楚的情感 30. (11)道歉視同危機管理 31. (12)抱怨的重點 32. (13)要做「有所斬獲的抱怨」 33. (14)抱怨電話的對應方法 第四章 書寫商業文書 34. (1)學習格式方面

的知識    35. (2)抄寫優秀的文章 36. (3)實地調查,尋找「材料」   37. (4)演繹法?還是歸納法?              38. (5)和緩版演繹法 39. (6)重視「五感」                   40. (7)問題在於「缺少內涵的文章」 第五章 提升書寫能力 41. (1)孕育「另一個自己」 42. (2)列印後反覆閱讀                        43. (3)冷卻後再重新檢視                     44. (4)讀出聲音                              45. (5)請長官、前輩審視

                    46. (6)與人討論的同時,整理書寫的內容       47. (7)經營部落格                           48. (8)做報紙專欄的摘要             第六章 簡單明瞭地傳達 49. (1)氾濫的「外來語」                50. (2)對公司以外的人不用外來語           51. (3)魚目混珠的「……性」、「……的」           52. (4)漢語和四字成語的使用法          53. (5)將困難的事,簡單地書寫、說明      54. (6)站在對方的立場傳達     

              55. (7)圖解僅是一種手段 56. (8)區分箭頭的使用 57. (9)盡可能減少圖表中的文字 第七章 不使用的詞語、表現 58. (1)接著、然後 59. (2)用於順接的「但是」、「不過」 60. (3)話說回來、再回頭來看 61. (4)總之 62. (5)郵件的表情符號 第八章 高品質的輸入 63. (1)要輸出,就必須先有輸入 64. (2)閱讀小說 65. (3)拓展人際關係和語彙 66. (4)學習落語 67. (5)行程管理會左右商務 68. (6)用記事本管理公私領域的行程 69. (7)在年初大致定下年度計畫 70. (8)一想到,就立即

寫下   後記 推薦序 傳達力,一種體會與訓練     王介安       從事媒體工作,讓很多人以為我們擁有好的溝通與表達能力,是從工作的經歷中得來的。在此,我要很嚴正地聲明,其實並不是這樣!       我從小個性內向,並不是媒體工作者的人格特質,可是我一頭栽進了媒體產業,採訪、主持、企劃、製作⋯…每天反反覆覆的發生,都是一種煎熬。現在的我,深深相信溝通力、表達力與經歷無關,重要的是在「經歷中」的自我理解(體會)與自我要求(訓練)。       本書的作者池上彰參與兒童節目製播十一年,這是一個「換位思考能力」非常重要的體會與訓練。從兒童的角度切入,讓本書一開始談論「傳達力」,就十分有

力量。讀者很容易理解傳遞的「效能」,當別人聽不懂時,「傳達力」便是零。       和孩子溝通,很不容易。如果你能把一件大人很容易理解的事情,解釋得讓四歲小孩能夠聽懂,我相信你一定具有天賦異稟的溝通能力,這不僅需要強大的換位思考,還需要強大的耐心、強大的用字遣詞能力和強大的想像力。   這些年從事「GAS口語魅力培訓」,談的都是人與人之間的「傳達力」,在我們的研究中,傳達力和理解力、圖像力有直接關係,與這本書的內容不謀而合。這一點相信大家不難理解,想讓你的表達更清晰,你必須了解你要述說的內容,若自己都不了解,怎麼有辦法讓別人了解呢?   本書和市面上許多有關溝通的書籍不同的地方在於,池上先

生不僅以他獨特的成長經驗分享了表達和傾聽技巧,更有意思的是,他花了很大的篇幅來探討「書寫」,這對現在讀者來說是非常有意義的。在現在這個時代,我們花了好多的時間使用電子郵件及各種社群軟體來溝通,都是在使用文字,至於如何「精準地使用文字」溝通表達,則是值得現代人思考的功課。   本書看起來是針對職場工作困境的破解,但對任何人而言,都是一份最珍貴的溝通禮物。溝通表達不只是一種技巧,更需具備虛懷若谷的心態,這是生命中最重要的體會與訓練。 (本文作者為資深廣播人及「GAS口語魅力培訓」創辦人) 推薦序 做對傳達,人脈大開!   吳娟瑜   在「人脈就是金脈」的時代裡,一位擅長傳達溝通訊息的人,

絕對能在商場上無往不利。   有位OL(Office Lady:女性工作者),她在公司一向是被主管所倚重的左右手,有一回,她為了隔天一場重要的說明會緊張萬分、度日如年;正巧我到她的公司做員工訓練,主講「做一個溝通高手」。   下課後,這位OL誠惶誠恐地請我聽一段她的開場白,講不到十分鐘,我立刻喊卡,因為她歡迎客戶的致詞內容傳達了許多負面的訊息。   她很誠懇、很真心,卻犯了傳達上的大忌,她說:「本人今天很榮幸能為大家介紹公司的產品,由於準備不周,也有些緊張,各位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歡迎再……」   像是這樣過度自我貶抑,要如何引發客戶對產品的興趣和信心?後來我協助她修正說法,也讓她多練

習幾遍自信自然的表達。   誠如本書作者池上彰一針見血的指出:「對現代人而言,溝通能力愈來愈重要。舉凡業務、會議、行前溝通、簡報、企畫書和報告書的撰寫、電話溝通、電子郵件聯繫、傳真、書信等,要傳遞訊息給對方,與人溝通的機會不斷地增加。通常也會因為這些往來,左右了業績。」   也就是說,商務人士要在職場上有立足之地,絕不能忽視「傳達力」的影響,池上彰由於有多年媒體工作的經驗,不但主持NHK的節目,也是活躍於各種交際場合的專業人士,久而久之,便琢磨出「傳達力」的重要性,原來「傳達力」,不只是「說」而已,還包括信件往來的「寫」,和面對面、通電話時的「聽」,這些都左右了有效溝通的結果。   有趣

的是,池上彰還把各種口語表達方式,例如:吐槽、托辭、藉口、毒舌等舉例說明,提醒大家懷著善意和關愛來說話,才是傳達訊息的最高階,最怕尖酸刻薄、自以為是,導致弄巧成拙。   針對「說」之外的「寫」和「聽」,池上彰在「書寫商業文書」、「提升書寫能力」,還有「圓滑溝通」之中提到的「傾聽也是傳達」、「抱怨電話的對應方法」等篇章,都有細緻和專業的分享。   這本書之所以能在日本大受歡迎,銷售量在兩百萬冊以上,我認為有三個關鍵點:   一、有時代感   內容符合新時代,因為3C產品出現,現代商務人士的溝通模式悄然改變,這時,池上彰提到的「經營部落格」、「郵件的表情符號」正好趕上時代,派上用場。  

 二、有親切感   當池上彰提到在NHK《週刊兒童新聞》服務時,為兒童編寫新聞,卻因為用詞不被接受,結果被節目裡的兒童們「退稿」;或者提到擔任婚禮主婚人,能夠畫龍點睛,妙喻「老夫少妻」,惹來哄堂大笑。   池上彰的魅力就是信手拈來,輕鬆有趣,讓讀者不禁莞爾一笑,受益良多。   三、有創新感      坊間有關溝通的書何其多,但是能夠令人耳目一新,在傳達上有新意、有正確的詮釋,這部分池上彰做到了。池上彰在書中提到:「問是一時之恥;不問卻是一生之恥」、「壞話要當面說出口」、「『爆笑問題』的危機管理」,類似這種俏皮中帶著專業分析的解說,非常符合新時代商務人士的需求。   總之,世界不斷地在演

變,人生不斷地在拓展,一個懂得跟上時代潮流,修正傳達模式的商務人士,才能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您說是吧! (本文作者為國際演說家、人際溝通專家,著有「吳娟瑜的溝通管理學」等書) 前言  「在阿拉斯加看到的極光,真是美極了。也想讓你一同感受。」  「那部電影,真讓人感動。已經好幾年看電影沒看到流淚了吧。真的非常推薦!」  「前陣子的簡報,因為做足準備,所以表現得不錯,也受到部長的誇讚喔。」  ……這些台詞,各位也曾說過一、兩次吧!  什麼,沒有去過阿拉斯加?極光只在電視上看過?  當然,我也不認為各位會說出一模一樣的台詞。不過,將阿拉斯加換成「函館」;極光換成「夜景」,也完全不成問題。  每個

人看到或是體驗到有趣的事、感動的事、難得一見的事,就會想跟其他人分享。各位應該也是吧!當內心受到撼動時,就會想跟別人分享!  回想孩提時期,大家應該都說過「喂,聽一下嘛。就是啊……」吧!即使已經是大人,應該還是有很多人仍抱持著這樣的心情。  正因為人類屬於群居動物,想要與人分享些什麼的想法,是再自然不過了。  一個人來到無人島,看到美麗的夕陽,感動之餘,卻沒有能立即分享的人,想必會很寂寞。看到這樣的風景,一定會想和誰分享吧! 本書特別為商務人士整理出提高「傳達力」的方法。  書中提到的「傳達力」,同時包含了「說」以及「寫」。  此外,「聽」也是「傳達力」的一種。因為聆聽時的回應、回答、眼神專注

,或是將眼神移開的行為,都是在「傳達」某些訊息給對方。以這種角度來看,「說」、「寫」及「聽」的行為,其實就是「溝通」。 對現代人而言,溝通能力愈來愈重要。舉凡業務、會議、行前溝通、簡報、企劃書和報告書的撰寫、電話溝通、電子郵件聯繫、傳真、書信等等,要傳遞訊息給對方,與人溝通的機會則不斷地增加。通常也會因為這些往來,左右了業績。  「傳達力」已經成為包含商務人士在內,一般現代人的必備能力。這份能力應該如何磨練、提升呢?  本書將盡可能地「傳達」一些相關提示。 二○○七年三月池上 彰 1.你能說明什麼是「日銀」嗎?  雖然有點唐突,先來詢問一下吧!  您知道日銀是做什麼的地方嗎?  在中學、高中努

力學習,擁有相對應知識的人,或許會滿臉得意地這麼回答:

日本對中共的經濟外交:ODA之研究

為了解決akira日文意思的問題,作者石原忠浩 這樣論述:

本論文的主要論點是日本對中共的雙邊政府開發援助(ODA),從對外政策觀點和經濟外交的觀點進行分析。即日本如何實施對中共雙邊ODA,包括其理念、制度、政策過程、行動者等。由於既存的日本對中共經濟援助的研究大都偏向於整理統計資料、推論式的分析。因此筆者嘗試修正既存的理論模式,進行日本對中共雙邊ODA的分析。 透過這篇論文的研究,筆者嚐試探討以下三個問題:第一,修正既有的對外政策決定理論模式,分析日本對中共ODA政策的妥當性、適當性和比較三個ODA類型(日圓貸款、無償資金援助、技術援助)。第二,參與ODA決策過程的行動者之間的互動關係以及扮演的角色。第三,從經濟外交的角度來看,日本對中共

ODA是否達成哪些政治、外交目標? 本論文的理論架構:首先探討經濟外交的相關理論的研究後,描述艾立森的三個模式加上認知模式以外,整理其他學者對艾立森模式的評估。再者,考慮到日美兩國制度上的差異,例如提到日本的内閣制度、官僚機構的特性以及經濟行動者的角色,因此必須對艾立森模式加以修正。之後,借用艾立森模式的日本修正版進行日本對中共日圓貸款、無償資金援助、技術援助的個案分析。主要分析焦點是分析日本國內各行動者的角色,並研判各理論模式的適當性、妥當性。同時從經濟外交角度探討日本對中共ODA的成敗。 筆者在論文中的發現,第一,因日圓貸款、無償資金援助、技術援助的形態不同,因而各個理論模式(修正理性

抉擇模式、修正組織過程模式、修正政府政治模式、認知模式、經濟行動者、非正式行動者的角色)的適用妥當性也有所不同。其中,修正組織過程模式皆可以適用三個援助形態,修正政府政治模式在緊急時、極重要的政策決定時能夠適用,而修正理性抉擇模式幾乎不能適用。 第二,日本透過對中共雙邊ODA達成哪些政策目標?發現加強友好關係、促進兩國的互相依賴關係等的軟性目標比較容易達成,反之改變中共的軍擴路線、社會主義制度的基本路線、促進民主化等比較硬性目標無法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