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TA 評價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VTA 評價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ClausMattheck寫的 樹木的身體語言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國立嘉義大學 森林暨自然資源學系研究所 李嶸泰所指導 章之嘉的 阿里山林業鐵路沿線樹木傾倒風險及邊坡土壤沖蝕之評估研究 (2020),提出VTA 評價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阿里山林業鐵路、土壤沖蝕、樹木穩定性、水蝕預報模型。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興大學 森林學系所 顏添明所指導 陳淯婷的 應用林木外觀及內在特徵評估臺灣人工林健康之研究 (2018),提出因為有 森林健康、林木健康、木材性質、代謝體學、非破壞性檢測、遊憩衝擊、Weibull機率密度函數的重點而找出了 VTA 評價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VTA 評價,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樹木的身體語言

為了解決VTA 評價的問題,作者ClausMattheck 這樣論述:

  目視樹木評估法(VTA)創立者克勞斯.馬泰克(Claus Mattheck)博士獨家授權中文繁體版,是樹木風險評估的重要入門書。   目視樹木評估法(Visual tree assessment,VTA)不僅是應用於世界各地的樹木診斷方法,甚至德國數個邦政府也將VTA列為官方指定的林務工作項目。   樹木傾倒壓傷人車事件頻傳,透過生物特性與力學技術來檢視樹體結構安全等風險評估極有其必要性。樹木的形狀鐫刻著它命運的痕跡,透過觀察其外形、內部缺陷、腐朽、裂縫、修復後的外在損傷以及增生組織等各種自我修復機制,可讓我們接收到樹木所表達出來的警訊與線索。   本書涵蓋了作者

多年來所累積的樹木研究成果、早期文獻中的重要發現,以及其畢生在樹木生物力學領域中的研究和樹木生物危害診斷、治療等相關知識。現在,就讓我們一同進入探索樹木身體語言的奇妙世界,透過內容中的各種實證,將有助於更精準的評估樹木結構安定性,做出對樹木最佳的處理方案。 本書特色   ■深入淺出、結合照片與插圖來解說關於樹木的生物結構力學。   ■透過觀察樹木的長勢來判斷健康狀況,避免過度修剪。   ■從認識樹木的基本結構開始,建立正確修剪枝觀念,避免錯誤修剪而傷害大樹。   ■詳述各種真菌的常見宿主、腐朽位置、子實體樣貌、檢查方式及木材感染後的變化。

阿里山林業鐵路沿線樹木傾倒風險及邊坡土壤沖蝕之評估研究

為了解決VTA 評價的問題,作者章之嘉 這樣論述:

一般而言,植被的覆蓋能夠穩定邊坡且兼顧生態保育,但結構不穩定的樹木反而會對邊坡及用路人產生負面的影響,如裸露的根系導致莖幹流延伸形成集中流對地表產生沖蝕及傾斜樹幹對邊坡造成荷重不平衡等。而造成樹木傾倒或破壞的原因多種,主要可分為樹體健康度及環境因子所導致,在危木評估程序的生育地環境評估中,土壤沖蝕即為其中一個項目。本研究於阿里山林業鐵路沿線設置土壤沖蝕樣區,期能藉由現地觀測數據掌握鐵路沿線邊坡之細粒料土砂受降雨沖蝕情形、各項因子對沖蝕深度之影響程度、推估沖蝕速率對於邊坡及樹木穩定性之影響,再配合水蝕預報模型(Water Erosion Prediction Project, WEPP)進行土

壤沖蝕深度的模擬預測。研究結果顯示(1)影響土壤沖蝕的主要因子依序為相對坡度、坡度及覆蓋率,且在相對坡度或坡度大的地區,植生覆蓋率對土壤流失的抑制更為重要。以單支沖蝕樁而言,周圍50×50 cm為覆蓋率具影響力且合理之範圍。水文因子則對沖蝕深度無明顯影響,推測可能原因為監測當年降雨量少,無颱風及豪雨事件,因此無法觀測極端降雨下之沖蝕情形。(2)水蝕預報模型WEPP所模擬之年度沖蝕深度與實際觀測值相符合,平均誤差僅有0.24 cm,因此可用於阿里山林業鐵路之邊坡沖蝕深度預測,且在坡度25-40˚地區最為準確。(3)以平均年沖蝕速率推估未來樹木根盤裸露情形,坡度陡及植生覆蓋率較低的地區,推估樹木於

8-18年內根盤裸露比例將超過25%(由黃轉為紅色分流),該區應進行持續監測或減緩土壤沖蝕的相關措施;而坡度較緩且植生覆蓋良好的地區,樹木根盤裸露比例超過25%所需的時間,推估為30-60年,幾處邊坡上之樹木甚至為100年以上,現階段無樹木因根盤裸露嚴重而倒伏之風險。另暴雨模擬的結果顯示,高延時的降雨模式較容易導致土壤的沖蝕及流失,其中以100年重現期、12小時降雨延時進行模擬,最大沖蝕深度可達2.05 cm,已超過一年的沖蝕深度;而模擬莫拉克颱風降雨模式(高延時強降雨)情形下,12小時即可造成約4.04 cm的沖蝕深度。

應用林木外觀及內在特徵評估臺灣人工林健康之研究

為了解決VTA 評價的問題,作者陳淯婷 這樣論述:

摘要 iAbstract iii目錄 vi表目次 viii圖目次 ix壹、前言 1貳、前人研究 4一、森林健康研究之發展 4(一)森林健康之概念 4(二)森林健康監測系統之發展 7二、林木健康評估 9(一)林木樹冠指標之重要性 10(二)林木代謝體學評估之重要性 12(三)木材性質評估之重要性 16三、環境壓力與森林健康 23(一)壓力之定義 23(二)林木壓力反應 26(三)壓力對森林健康之影響 28叁、研究材料與方法 31一、研究區域概況 31(一)柳杉人工林 31(二)香杉人工林 32二、研究材料 34(一)野外樣區基本性態值調查 34(

二)林木健康評估表 34(三)植物代謝體學分析材料 35(四)木材性質非破壞檢測分析材料 36三、研究方法 37(一)研究流程 37(二)野外調查 38(三)植物代謝體之分析 40(四)木材性質之分析 46(五)疏伐對森林健康之影響評估 49(六)遊憩區域影響森林健康之評估 52肆、結果與討論 53一、林木健康與植物代謝體 53(一)應用GC-MS分析林木健康與植物代謝體之關係 53(二)應用NMR分析林木健康與代謝體學之關係 57二、林木健康與木材性質 70(一)林木健康與樹輪特徵值之探討 70(二)不同健康程度樹輪特徵值之徑向變化 73(三)衰退林木 (D

) 與健康林木 (H) 樹輪特徵值之探討 85(四)林木健康與縱向壓縮強度之探討 91三、疏伐對森林健康之影響 96(一)不同疏伐處理各直徑級之林分健康分析 96(二)不同疏伐處理之整體林分健康探討 101四、遊憩區域對森林健康之影響 110(一)香杉人工之林分基本性態值 110(二)整體林分健康度之探討 111(三)影響香杉人工林健康因子評估 112伍、結論與建議 118引用文獻 121附錄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