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macy 4 耐 磨 嗎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國立臺灣大學 國家發展研究所 周繼祥所指導 劉振安的 美國與中共軍事交往之研究(1979-2015):從戰略合作到風險管控 (2015),提出Primacy 4 耐 磨 嗎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美「中」關係、軍事交往、新現實主義、雙層賽局、風險管控。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Primacy 4 耐 磨 嗎,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美國與中共軍事交往之研究(1979-2015):從戰略合作到風險管控

為了解決Primacy 4 耐 磨 嗎的問題,作者劉振安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探討美「中」軍事交往之戰略目標、發展變化與發展限制,藉由結構現實主義、普特南之雙層賽局的分析架構,解釋1979年以來美「中」軍事交往發展與限制,並分析其戰略競合關係變化。回顧研究文獻,美「中」軍事交往基本上受到國際結構、國內政治及其雙邊關係互動之影響。冷戰時期,美國為制衡蘇聯擴張,採取聯「中」制蘇策略,維持戰略平衡下,逐步開展對中共軍事交往,中共則有共同抵禦蘇聯侵略、獲取美國先進軍事裝備與技術、實現國防現代化等戰略考量。美「中」經過多年交往與磨合,逐步建立互信機制,美「中」軍事交往逐步朝向制度化、機制化趨勢發展及軍事行為準則規則化,雙方透過戰略暨經濟對話、國防諮商會談、海上軍事諮商

協定會議、「中」美國防部工作會晤、人道主義救援減災交流、軍艦互訪、軍事熱線、美「中」兩軍舉行聯合演習頻率增加等,以合作對話管控分歧,避免誤判風險,建立長遠與務實的對話。惟美「中」在南海爭端之權力競逐,雙方對區域秩序主導權的競合態勢日益明顯。隨著美「中」機艦在大陸周邊海域摩擦事件頻傳,雙方均需透過風險管控處理雙邊關係,簽署重大軍事行動相互通報信任措施機制和海空相遇安全行為準則,旨在增進互信、防範風險、管控危機。隨著中共的權力穩步上升,北京與華府在亞太區域秩序主導權競爭日益激烈,近年北京「核心利益」內涵不斷廣化,為中共處理周邊問題設定底線。當前北京維持美「中」關係穩定發展的重要性,遠高於國家統一之

「核心利益」。北京倡議建構「中」美新型大國關係、新型軍事關係,試圖取得主動權。研究發現,美「中」軍事交往的合作基礎,在於建構軍事交往的制度化溝通機制與開展合作領域、增加兩邊軍事互信,避免軍事衝突降低誤解與誤判之可能,此有助雙方的共同利益。在實踐中,中共將臺美軍售視為雙邊議題,有效阻止美國對臺重大軍售,「核心利益」似已發揮示警與外交槓桿效果。長遠而言,未來美「中」兩強在亞太區域秩序之變化,將取決於經濟及軍事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