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lan 總 代理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Nolan 總 代理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丁祺寫的 研究所講重點【管理資訊系統考前衝刺30天】(6版) 和薩米特的 不顛覆,就淘汰:矽谷創業教練教你創新、改造、進化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大碩教育 和天下文化所出版 。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新媒體藝術學系碩士班 王俊傑所指導 錢畇竹的 《阿Q式4D電影院實境場景工具組》-低技術沈浸式體驗如何擬仿擬像 (2021),提出Nolan 總 代理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低科技、沈浸式體驗、擬仿、數位影像、人造場景。

而第二篇論文東吳大學 法律學系 莊永丞所指導 李昱盈的 從人工智能重新檢視我國公司治理典章制度—以董事會職權為中心 (2021),提出因為有 人工智能、機器學習、演算法、黑箱、公司治理、董事會、代理成本、忠實義務、忠誠義務、注意義務、商業經營判斷法則、監督義務、人工智能董事的重點而找出了 Nolan 總 代理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Nolan 總 代理,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研究所講重點【管理資訊系統考前衝刺30天】(6版)

為了解決Nolan 總 代理的問題,作者丁祺 這樣論述:

  本書內容架構完整,每個觀念清晰、易理解,並搭配圖示,讓讀者藉由圖像化,容易記憶外,在進入考場上這些細部架構和提示,將成為您解題的最佳利器,包含一百多個觀念,是進入考場前最佳的總複習及重點吸收。本書第二部分是模擬現場筆試的最佳解,您可以利用前面的觀念,經過理解、背誦複習後,試著練習看看,本書絕對是有意進入管理資訊系統領域的考前衝刺必備書籍。 Part 1  觀念百分百 重要觀念1 資料、資訊、知識與資訊系統 重要觀念2 資訊系統素養 重要觀念3 互補性資產 重要觀念4 鑽石模式 重要觀念5 資訊架構 重要觀念6 資訊科技基礎建設 重要觀念7 Simon決策程序 重要觀念8 交易處理系統

重要觀念9 管理資訊系統 重要觀念10 決策支援系統 重要觀念11 群體決策支援系統 重要觀念12 主管支援系統 重要觀念13 個體經濟理論 重要觀念14 交易成本理論 重要觀念15 代理理論 重要觀念16 資源依賴理論 重要觀念17 策略資訊系統 重要觀念18 企業策略與策略階層 重要觀念19 Hill &Jones的競爭優勢 重要觀念20 Porter的競爭優勢 重要觀念21 學習曲線 重要觀念22 規模經濟 重要觀念23 Porter競爭策略 重要觀念24 Porter競爭力模式 重要觀念25 Porter價值鏈 重要觀念26 價值店 重要觀念27 價值網 重要觀念28 虛擬價值鏈 重要

觀念29 策略推力模式 重要觀念30 策略格道模式 重要觀念31 SWOT競爭力分析 重要觀念32 企業流程 重要觀念33 企業應用系統 重要觀念34 企業資源規劃 重要觀念35 拉式模型、推式模型供應鏈 重要觀念36 供應鏈管理 重要觀念37 零售商與供應商的合作策略 重要觀念38 跨組織資訊系統 重要觀念39 RFID 重要觀念40 長鞭效應 重要觀念41 無疆界組織 重要觀念42 顧客關係管理 重要觀念43 夥伴關係管理 重要觀念44 資料倉儲 重要觀念45 資料開採 重要觀念46 知識管理 重要觀念47 知識螺旋 重要觀念48 電子化學習 重要觀念49 學習型組織 重要觀念50 人工智

慧 重要觀念51 個案推理 重要觀念52 專家系統 重要觀念53 企業入口網站 重要觀念54 企業智慧系統 重要觀念55 數位化公司 重要觀念56 典範移轉 重要觀念57 網路經濟體系 重要觀念58 摩爾定律 重要觀念59 梅特卡夫定律 重要觀念60 公司遞減定律 重要觀念61 虛擬組織 重要觀念62 擾亂定律 重要觀念63 殺手級應用 重要觀念64 價值鏈重整 重要觀念65 累進學習法則與主流化策略 重要觀念66 產品生命週期管理 重要觀念67 長尾理論 重要觀念68 電子商務 重要觀念69 電子交易市集 重要觀念70 私有產業網路 重要觀念71 協同商務 重要觀念72 行動商務 重要觀念7

3 轉換成本與套牢現象 重要觀念74 企業電子化 重要觀念75 虛實整合 重要觀念76 Web 2.0 重要觀念77 Web 3.0 重要觀念78 維基經濟學 重要觀念79 組織變革 重要觀念80 全面品質管理 重要觀念81 企業流程再造 重要觀念82 6 重要觀念83 Nolan六階段模式 重要觀念84 企業系統規劃 重要觀念85 關鍵成功因素 重要觀念86 系統開發流程 重要觀念87 專案管理 重要觀念88 系統測試 重要觀念89 系統轉換 重要觀念90 系統發展生命週期 重要觀念91 雛型法 重要觀念92 快速的系統開發法 重要觀念93 敏捷式開發模式(以SCRUM來討論) 重要觀念9

4 服務導向架構 重要觀念95 雲端運算 重要觀念96 軟體即服務 重要觀念97 系統委外 重要觀念98 策略性委外 重要觀念99 OEM、ODM、OBM 重要觀念100 Delong & Mclean(1992)IS評估模式 重要觀念101 科技接受模式 重要觀念102 任務-科技適配理論 重要觀念103 平衡記分卡 重要觀念104 軟體開發能力成熟度模式 重要觀念105 資訊倫理 重要觀念106 資訊安全管理制度 重要觀念107 IT治理 重要觀念108 ISO27001 Part 2  解題技巧與精華題庫 題型介紹與系所分析 重要題型1解釋名詞 第一部份:解題技巧 第二部份:解題範例

第三部份:精選題庫 重要題型2問答題 第一部份:解題技巧 第二部份:解題範例 第三部份:精選題庫 重要題型3個案分析 第一部份:解題技巧 第二部份:解題範例  

《阿Q式4D電影院實境場景工具組》-低技術沈浸式體驗如何擬仿擬像

為了解決Nolan 總 代理的問題,作者錢畇竹 這樣論述:

「超真實時代」中擬像(simulacrum)以數位影像(digital image)、指涉氛圍、符號(symbol)、元素(element)與意識形態(ideology)之系統來建構、拼貼(collage)、集合、排列、組合、抽取、分離與聚散,達到擬仿(simulate)現實 (reality)世界的一切事物。擬像從盡可能地貼近現實,進而取代現實,而後甚至自成一格地成為凌駕於現實之上的現實。人們的日常生活被擬像大量地覆蓋,並沈浸於各式高科技產物(high technical products)與網路中的社群媒體(social media)。 因此真實與虛擬(virtual)的辯證變得不若從前

,擬像與現實的界線可說是完全地混淆。在這樣的情況下自身創作《阿Q式4D電影院實境場景工具組》系列作品。本文將詳述上段之現象,並特別引用不同電影、創作及其他文獻素材作為文中上述現象論述的參照及印證。而後將解析系列創作如何擷取「4D電影院」(4D theater)及「實境」兩者的特性,構築出沈浸式體驗(immersive experience)的基礎形式;再解構當代擬像:「數位影像」,分析其場景(scenes)腳本(script)及其感官刺激(sensory stimulation)、動態、氛圍(atmosphere)、符號、元素與意識形態;最終篩選及利用各式符合低技術(low-tech)特質的現

成物件(found- objects)、傢俱、日用品、家電或機械結構,經由擬仿、轉譯、挪用(embezzle) 與轉化(transform)的方式,打造具備「阿Q」(Ah-Q)氛圍的人造場景(artificial scene)與工具組合(kit),執行「擬仿擬像」的反向操作。

不顛覆,就淘汰:矽谷創業教練教你創新、改造、進化

為了解決Nolan 總 代理的問題,作者薩米特 這樣論述:

  ★《華爾街日報》、《高速企業》專文推薦   ★Amazon創業創新/工作技能類暢銷書   在無限創新時代,   若不自我顛覆,就只能等著被別人顛覆!   世界變化太快,只學習單一職業技能、一步一步往上爬,已跟不上時代;創業家即便擁有好點子,也難取得注意,尋覓資金亦難如登天。自我顛覆的「適應力」和「創造力」,已是前所未有的重要!   矽谷創業教練及數位媒體專家薩米特,曾幫助許多大公司度過跌宕的經濟困境,成功完成必要轉型,從30多年經驗出發,分享開創新市場與擴大既有事業的獨特方法。   你是否擔心被時代淘汰,期待力求突破、在快速變遷的業界求生並勝出?書中豐富的教戰守則與創新創業經歷,

必能完整解答你的疑問,助你突破困境、成功進化!   關於顛覆者思維:   不只是創業家的專利,每個人都可以做到;將公司成功推向榮景的精準戰略,都可以應用到個人。   不需有過人的技術背景或發明能力,只要看出問題,找到社會需求,你就能發掘新市場。   打造獨一無二的自我品牌,不是做到第一,就是做到唯一。你愈特別,競爭者就愈少。   不論身在體制內外,皆適用於你;在體制外,顛覆原本產業的遊戲規則,成功創業;在體制內,學會用外部的資金做事,甚至不花公司一毛錢,就能獲利,讓活在過去與現在的同仁,都能明白未來的方向,並且願意追隨你。   想改變?別再想了,現在做就對了!去年是你創新創業的最好時機,第二

好的時機是現在。 大膽顛覆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91APP,何英圻   廣告導演,盧建彰   LinkedIn創辦人,霍夫曼   如果你沒有自己的想法,你無法明辨眼前的規則,並且改變規則;這遊戲你不但玩不起,而且只能被玩,這是一個多麼可怕的時代。但,這也是一個可以有盼望的時代,你可以不在乎既有的規則,你可以擺脫前輩的吱喳囉嗦,你可以靠自己的力量,只要你改變觀點,而且不斷有意識地改變觀點,尋求不一樣。──盧建彰   「顛覆可以把你推往新的機會、新的創意挑戰,以及人生的富足成功。」──霍夫曼(Reid Hoffman),LinkedIn創辦人   「薩米特身處全球趨勢最前線超過三十

年之久。他不僅是創業家,也是企業內部創新者,而且在兩個位置上都表現傑出。」──《華爾街日報》   「不論是與賈伯斯協商iTunes音樂授權,或是促使校園社群網絡的引領者樂觀看待使用者關注度所代表的實質利益,不僅止於娛樂用途,薩米特一直是諸多數位領域的掌舵者。」──《高速企業》   「過去,我們都只能坐著欣賞別人的顛覆創舉;拜本書之賜,今日顛覆已成為我們可以起而行的一件事。」──華頓商學院教授格蘭特(Adam M. Grant)   「本書為任何想在這個快速變遷、不斷創新的世界中改造自己、解決龐大問題,並一展長才的人,提供了極為寶貴的建議。是一本必讀之作。」──XPRIZE基金會執行董事長

、奇點大學共同創辦人戴曼迪斯(Peter Diamandis)   「本書藉由教導個人如何思考,以及如何改變遊戲規則來獲致成果,解決了創新者的兩難。」──雅達利遊戲公司(Atari)創辦人布什內爾(Nolan Bushnell)   「過去我一直擔心薩米特會來與我一較高下。現在有了他的書,我想自己至少有一點機會了。」──知名科技部落格Scobleizer創始人斯考伯(Robert Scoble) 作者簡介 薩米特Jay Samit     © Richard Hartog Photography   現任全球多螢幕影片軟體領導廠商西臣國際公司(SeaChange Internatio

nal)執行長。薩米特是技術創新者、創業家、LinkedIn的高級顧問,曾被柯林頓總統指派負責白宮的教育與技術計畫。他是南加大維特比工程學院(Viterbi School of Engineering)「高科技創業學」的兼職教授,也是《華爾街日報》年度新創事業(Startup of the Year)系列的主持人。   薩米特是美國數位媒體的創新者,在社群媒體與電子商務方面都有傲人的成就。全球最大初創培育公司「創業者學院」(Founder Institute)封他為最佳初創企業導師;《連線》雜誌形容他「擁有業界最棒的工作」。   他是首屈一指的技術創新者,曾為新創公司募到數億美元的資金,把

公司賣給《財星》500大企業,帶領公司上市,以及與世界最大的數個品牌合作,包括可口可樂、麥當勞、通用汽車、聯合航空、微軟、蘋果、威瑞森與臉書。 譯者簡介 王怡棻   台大國際企業系學士,美國紐約大學藝術管理碩士,任職主流財經媒體多年,喜好閱讀及新鮮事物。譯有《建人脈就像打美式足球》、《共同創造到底有多厲害》、《2012大蕭條》、《教出自主思考的孩子》等書,合著《凍薪時代理財術》。信箱:[email protected]   推薦文1 不斷顛覆,擁抱創新   霍夫曼(Reid Hoffman) 推薦文2 我常覺得自己在懸崖,而且頭下腳上。你也該這樣覺得 

盧建彰 致台灣讀者序 創業沒有你想的那麼難 前言 迎向未來的指南 第1章 顛覆之必要 第2章 從改變心態開始 第3章 顛覆者地圖 第4章 打造獨一無二的個人品牌 第5章 內部創業的價值 第6章 尋找殭屍構想 第7章 懂得何時轉向 第8章 解開價值鏈之鎖 第9章 研發的顛覆:廢物也能變黃金 第10章 設計的顛覆:美學的力量 第11章 製造的顛覆:重複使用、重新規劃、重新創造 第12章 行銷與銷售的顛覆:為解決方案找需求 第13章 配送的顛覆:貨架空間隱含的價值與挑戰 第14章 審視資本:善用別人的資金 第15章 在群眾時代進行顛覆 第16章 顛覆世界 結語 自我顛覆者宣言 致謝 致台灣讀

者序 創業沒有你想的那麼難   我過去曾擔任索尼高階主管,對亞洲並不陌生,也多次造訪中國與香港,與台灣雖然至今緣慳一面,但我很期待未來有機會能來看看。   我認為,現在最火熱的創業地點,一個是美國,另一個就是中國。光看看近年估值兩百億美元的新創公司,不是在加州,就是在中國,如百度、騰訊、阿里巴巴等。我感覺中華文化樂於擁抱新構想,這也促使創業氛圍益加活躍蓬勃。   就我觀察,台灣在創新創業上,具有絕佳的先天優勢。首先,台灣有大量受過良好教育的人力資源。像是台灣大學,在國外都非常有名,而且多數人都通曉英語。此外,台灣的生活成本低,尤其跟上海、矽谷、新加坡、東京等地相比,更是低廉。生活負擔低

,對於創業者是一大好事。   還有,台灣在基礎建設上十分完備,每個人的手機都能輕易連上3G、4G的電信網路,幾乎家家戶戶都能高速上網。在台北,許多公共區域甚至都有免費的無線網路可用。   我必須說,台灣擁有極佳的創新創業環境,唯一的缺點在於缺乏風險資金(risk capital),亦即,創投不願押寶在新創公司上。台灣整體而言不缺資金,但是資金多投入傳統產業、製造業。新興的軟體業、網路事業等,願意投資的創投並不多,而這也是顛覆型創業者的最大挑戰。   矽谷能成為矽谷,創投是很重要一個環節,台灣在許多創業環節上很完備,唯有這一點還要努力。   勇於失敗,才能獲致成功在我心中,華人世界裡兩個

最值得敬重、最具啟發性的創新人物,一位是李開復,另一位則是馬雲。   李開復曾經是Google、微軟、蘋果副總裁,現在創辦創新工場。創新工場主要做的是中國新創事業的早期投資,致力突破我剛才提到,風險資金缺乏的桎梏。他的努力,十分值得佩服。   而馬雲的阿里巴巴,更是許多創業者的標竿。我二十多年前曾在香港跟馬雲見過面,當時他事業的規模還不大,但阿里巴巴現在已經徹底改變了全球零售業。它是世界最大、沒有任何庫存的零售商。它積極運用大數據、社交工具來刺激銷售,改變傳統的供應鏈,是非常具顛覆性的成功企業。不但在美上市,現在已能跟Amazon 匹敵。   常有人問我,美國為何創新創業特別風行? 我覺

得,相較於其他國家,美國最大的優勢在於勇於冒險、不怕失敗。這個心態對於創新創業至關重要,畢竟很少人第一次創業就成功。大部分的民族都害怕失敗,甚至認為失敗很可恥。但美國人認為失敗只是一個過程,是通往成功的必經之路。   我們明白,失敗不是世界末日,日子還是能過下去。失敗是最好的老師,能教導創業者最多的經驗教訓。我們知道一時的挫敗在所難免,「放棄」才是真正的失敗。這種愈挫愈勇的精神,讓美國出現許多顛覆者及創業家。   美國創新創業風氣蓬勃,與我們有許多創業典範人物也息息相關。比方比爾蓋茲、賈伯斯、祖克伯等,他們都是因為創業成功,得以擁有傲人財富。而在創業過程中,他們也不是一帆風順。創業典範的故

事,影響並激勵了美國下一世代的創業家與顛覆者。   美國人熱中創業,從娛樂取向也可見一斑。我們最紅的電視節目「創智贏家」(Shark Tank)就是創業家的真人實境秀。打開廣播,可以聽到許多教人創業或訪問創業家的節目。許多大學生認為畢業後的最佳出路,不是去大企業工作,而是去創業、去改變世界。這在史丹福、MIT等名校更是明顯,多數父母也不會阻止孩子去冒險創業。   許多人有心創業,但不知其門而入,這也回到我撰寫本書的初衷。五年前,我開始在南加大(USC)教授「建立高科技新創公司」(Building the High Tech Startup)的課程,選修這門課的學生很多,外籍學生甚至占了超過

一半。   我發現,許多人都對創業有一樣的問題與疑惑,不了解外部世界的運作,不知如何尋找資源。學生的積極發問,讓我萌生寫一本書、讓更多人了解創業箇中三昧的念頭。很高興的是,這本書出版後獲得許多好評,版權銷售到多個國家。而我也有很多學生讀到一半就休學去創業。雖然有些對不起學校,但也算是我教學成功吧!   現在創業比以前容易許多,社交媒體串連起全世界,臉書、推特已經拓展到超過一百個國家;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機,人與人的距離變得異常緊密;無遠弗屆的網路,打破了原本國界的隔閡,市場變得無限廣大。   另一方面,新科技也讓許多過去穩固的工作,愈來愈沒有保障。比方3D列印在未來五年,很可能威脅到多達三億

兩千萬個製造業工作。當舊產業紛紛被顛覆,工作穩定性蕩然無存,大公司大幅削減人力,人們就要學著自己創造工作。而最簡單的第一步,就找到需要被解決的問題。   與其被迫改變,不如自己主動改變很多人視矽谷為創業天堂,甚至跑來矽谷創業,它的優勢確實顯著。矽谷活躍的創業風氣是由數個原因造就:一是加州本來就是移民匯集地,有許多來自海外與美國其他州的移民。移民特別樂於接受新觀念,也具備冒險精神,是加州的先天優勢。   第二是,矽谷是電腦晶片發源地,新科技造就第一批創業富豪,也為未來具顛覆性的創新發明扎下根基。此外,矽谷是創投的大本營,在這兒已經形成綿密網路。新創事業容易在此找到資金,創投也喜歡在此找尋標的

。附近史丹福、柏克萊等研究型大學也提供源源不絕的人才、技術、研究資源,讓創新創業的生態系,形成為一個正循環。   若要問世界還有哪個地方可以與矽谷媲美,我認為非以色列莫屬。近年以色列出現大量優秀的新創事業,如Waze、Trusteer、Onavo 等,都讓全世界見識到以色列的創新的實力。我最近去莫斯科,發現當地很多顛覆型的新公司都是來自以色列。   以色列有多所優秀高等學府,源源培育出大批高知識人才,而以色列本身缺水乾旱的惡劣環境,也讓國人沒有選擇,只能靠創意拚出一條活路。中國近年創業風氣也很興盛,台灣可以好好利用語言相同的優勢,把握機會打開市場,進而放眼全世界。   最後,我想跟台灣未

來創業家強調的是,創業沒有你想像的那麼困難,你不需要有特別的技術背景或發明能力,重點是,只要你找到社會的需求,就能尋得辦法加以實現。   未來的機會無窮無盡,3D列印、物聯網、自動駕駛車、穿戴式裝置、擴增實境(AR)都是下一波大趨勢,必將出現無數的發明突破。不要害怕嘗試,只要一步一腳印、穩扎穩打就能控制風險。   未來將是個不斷變動的世界,與其到臨頭被迫改變,不如先做好準備,主動出擊,抓住新時代的創新商機。 (王怡棻採訪整理) 顛覆,從改變心態開始 人人都想改變世界,沒人想到要改變自己。——托爾斯泰 成為顛覆者不難,重點是要改變心態,這是一種能夠「從困境中看到機會,把每個挫折當做新

開始」的能力。 每個成功改造企業或社會組織的人,都是從自身面臨的問題開始,然後再注意到還有多少人也經歷相同的困擾。與其他遇到同樣問題的人不同,顛覆者會以不同的眼光看自己與世界。這種獨特的眼光讓他們成為改變的媒介,而且從中獲利。顛覆的關鍵不在於遇到什麼難題,而是如何回應這些問題。 經常搭飛機的人,一定經歷過轉機沒接上的悲劇。然而,當同樣情況發生在傳奇創業家布蘭森身上,他有截然不同的反應。 一九七九年,這位二十九歲的唱片公司老闆錯過了從英屬維京群島到波多黎各的班機,他環顧機場,然後開始計算有多少旅客跟他一樣受困在此。結果他迅速租下一台飛機,並在黑板上寫下「維珍航空三十九美元」,讓大家都可以到達想去

的地方,布蘭森和他的未婚妻瓊安可以免費搭乘。對布蘭森而言,創立一個十億美元的航空公司確實不像錯過一班飛機那麼容易,但身為顛覆者,在遇到問題時總會想到或許別人也有相同經歷。 當海曼(Jenn Hyman)還在讀大學的時間,她看到妹妹貝姬遇上了所有女人共同的煩惱:有整櫃的衣服但沒有一件想穿。貝姬想要在朋友的婚禮上讓所有人驚豔,卻買不起昂貴的華服。這讓珍冒出了一個簡單卻顛覆的想法:是不是能有一個夢幻衣櫥,讓所有女性可以借到最新款的設計師名品,在每個場合都有新衣服穿? 於是,海曼找了她哈佛商學院同學佛雷斯(Jenny Fleiss)合作,線上時尚服飾租賃公司RTR(Rent the Runway)於焉

誕生。「我們打算顛覆零售業自古以來的存在價值」,海曼最近接受《富比士》訪問時說。她們確實達到顛覆的目標,得到了五千五百萬美元的創投資金,現在已有超過兩百名員工,寄送衣服與首飾給全世界的女性,挑戰紐約頂尖設計師與百貨公司做生意的方式。 布蘭森、海曼跟佛雷斯的共同點在於他們都具備顛覆者的心態。一旦看到問題,不是退到旁邊等別人解決,而是一頭栽進去,把大問題視為大機會。想要建立顛覆者的心態,你必須先顛覆自己。

從人工智能重新檢視我國公司治理典章制度—以董事會職權為中心

為了解決Nolan 總 代理的問題,作者李昱盈 這樣論述:

於所有與經營分離下,為使公司效率經營,並緩和有限理性的代理成本,由董事會成為最高業務執行機關,負責統籌公司各項事務與資源,我國公司法第23條第1項亦引進英美法之忠實義務,要求董事以公司及股東最大利益行事。然公司治理案件仍層出不窮,鑒於第四次工業革命的來臨,人工智能等新興科技於公司治理之運用日與俱增,本文嘗試探討人工智能對於我國公司治理之影響,就是否能有效降低代理成本、對公司董事會之忠實義務造成何種衝擊、我國公司治理法制應如何調適等面向加以觀察與分析,並以人工智能發展的現況與未來分別討論。為了解人工智能對公司治理之影響與衝擊,本文於第二章即就人工智能科技進行概述與說明。因本文研究主軸係聚焦於探

討董事會使用人工能進行公司治理時,其相關忠實義務內涵是否須加以調整等議題,故本文於第三章先就美國法下董事忠實義務之性質與內涵予以概述。嗣後,本文於第四章就人工智能於董事會之功能與挑戰進行介紹,並就董事會使用人工智能時忠實義務應如何調整,及面對人工智能所伴隨之挑戰應如何因應等,相關比較法文獻進行討論,再就未來人工智能取代自然人董事之相關議題與義務、責任歸屬加以介紹與釐清。綜合上述之討論,本文於第五章先行探討忠實義務於我國適用上之性質與爭議,其次就董事使用人工智能進行公司治理時,我國忠實義務及公司法、證交法等公司治理規範應如何調整進行反思,最後就未來人工智能董事問世時,相關義務與責任之建構嘗試提出

本文見解。於第六章則統整本文對董事會使用人工智能之功能與挑戰、忠實義務之調整、因應對策及公司治理法規之調適等研究,期望能在本文之討論下建構出董事會對於人工智能科技應有之態度與對策,進而打造健康的公司治理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