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 漏 油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國立政治大學 行政管理碩士學程 陳敦源所指導 邱詩耘的 從組織知識分享與應用對救災管理效能的影響:以臺灣北區海難防救體系為例之研究 (2020),提出K1 漏 油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知識分享、網絡分析、救災管理效能。

而第二篇論文中國文化大學 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學系奈米材料碩士班 王子奇所指導 吳瑋宸的 量化風險評估應用於工業區使用毒性化學物質對周遭危害風險之研究 (2018),提出因為有 量化風險評估、PAC、毒化物後果影響範圍圖、個人風險等高線圖、社會風險曲線圖的重點而找出了 K1 漏 油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K1 漏 油,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從組織知識分享與應用對救災管理效能的影響:以臺灣北區海難防救體系為例之研究

為了解決K1 漏 油的問題,作者邱詩耘 這樣論述:

臺灣以海洋立國,航運是目前我國國際貿易最主要的運輸模式,隨著全球化的發展,國際航運市場逐漸增加,導致臺灣周邊海域海洋船舶密度相當高,所衍生的風險也日益上升,尤其是貨輪於海面擱淺所造成的海難事件,其不僅對沿岸生態帶來嚴重衝擊,更考驗著相關政府單位的處理能力。當災害發生時,政府無法在第一時間妥善進行危機處理的原因,除了本位主義、專責分工等官僚體制外,最關鍵的問題在於跨部會緊急應變小組間的知識無法有效流通、分享。處理一件海難事件不僅止於單純的船體擱淺,可能還有因船艙破裂造成漏油、沈船而導致船員生命危害等等。因涉及交通、環保等不同機關的專業知識,爰政府的工作係無法僅憑單項知識達成,因此海難緊急應變組

織應用知識分享是有探討之必要。本研究以量化問卷、網絡分析及訪談之方法,針對海難防救體系組織成員在知識分享因素、影響性及救災效能間進行研究,從知識管理的觀點出發,探討如何透過知識分享及網絡,摒除機關間本位主義所形成的藩籬。建立海難應變組織知識網絡,落實政府知識管理之成效,最後達到改善目前我國對於海難災害防救之效能。

量化風險評估應用於工業區使用毒性化學物質對周遭危害風險之研究

為了解決K1 漏 油的問題,作者吳瑋宸 這樣論述:

本研究主要針對工業區進行量化風險評估,利用SAFETI量化風險分析軟體來進行,其中我們有些需要考慮的因素有:地區人口資料、工廠及運作毒性化學物質資料、地區之大氣條件。在本研究中地區人口資料主要是由該地之區公所提供之資訊;工廠及運作毒性化學物質資料,主要是由北區環境事故專業技術小組所調查統計之資訊;地區之大氣條件則參考交通部中央氣象局的氣候統計資料所取得之該地觀測站的資料,接者再將上述資料加以整理為所需之參數。整理完畢後,在氣象條件氣溫29.34°C、壓力1001.62hPa、濕度75.16%、風速1.85m/s以及大氣穩定度D下進行量化風險評估,並參考毒性化學物質之容許濃度、各國個人風險及社

會風險指標。結果發現該工業區內有些工廠運作之毒性化學物質的危害風險非常高,分別為B2(聯胺)、F3-7(聯胺)、F5(甲醛)、H2(丙烯腈)、K1(丙烯腈)、M3-1(甲醛)及M3-2(甲醛),這些工廠一旦不小心發生洩漏災害,危害範圍將會波及至工業區外,將會對周遭的人們和環境造成非常嚴重的後果,若要降低危害風險,就必須要針對這些工廠運作之毒性化學物質加以規範,並使其降低危害風險,使得個人風險及社會風險值降低至可接受風險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