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2 125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國立臺灣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研究所 吳錫侃所指導 黃詠騫的 以小角度X光散射技術探討合金早期析出行為之研究 (2019),提出GP2 125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小角度X光散射、析出硬化、鈦鎳形狀記憶合金、鎂鋰合金、高熵合金、機械性質。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陽明大學 生命科學系暨基因體科學研究所 郭曜豪所指導 陳柏諺的 絞股藍化學成分分析與生物活性之探討 (2015),提出因為有 絞股藍、達瑪烷型三萜類皂苷、葫蘆科、配糖體、HPLC指紋圖譜、細胞毒殺、抗發炎的重點而找出了 GP2 125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GP2 125,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以小角度X光散射技術探討合金早期析出行為之研究

為了解決GP2 125的問題,作者黃詠騫 這樣論述:

本研究利用小角度X光散射(SAXS)技術探討在Ti48.7Ni51.3形狀記憶合金中富鎳奈米域和Ti3Ni4奈米析出物於250°C時效下之演進及熱循環中之應變玻璃轉變、Mg-10.54 Li-1.11 Al-0.38 Zn (LAZ1110)合金中θ-MgLi2Al析出物在早期自然時效下之演進,以及冷軋延的等原子比CoCrFeMnNi高熵合金中奈米析出物於350–500 °C時效和Al0.2CoCrFeMnNi高熵合金中GP zone於550 °C時效之成長動力學,並針對析出物其相對體積分率、尺寸和形貌進行後續討論。Ti48.7Ni51.3應變玻璃之富鎳奈米域於淬火過程中就產生,隨著250°

C時效而漸漸溶解,同時Ti3Ni4奈米析出物隨之成核、成長和粗化。其中,奈米域的鎳原子分佈為核殼結構,並由富鎳殼和高富鎳核組成。當MgLiAlZn合金固溶處理後自然時效,θ析出物之半徑從3.1奈米漸漸成長至6.9奈米,而其厚度則依然維持在約3.7奈米。θ析出物之相對體積分率在時效早期先快速上升接著趨緩,析出物成長至約17小時後達到峰值並擁有最高的硬度。而在冷軋延CoCrFeMnNi合金中之奈米析出物經500°C時效,其尺寸從原先半徑約1.2奈米之球狀析出物快速成長,並於時效60分鐘時達到析出飽和。冷軋延Al0.2CoCrFeNi合金中的雙峰時效硬化歸因於兩組GP zone的貢獻。DSC和XRD

的實驗結果也顯示合金中之析出物的相演進。TEM觀察也呈現出析出物的尺寸和形貌,用以和SAXS結果相對照。最後,相關的機械性質也藉由DMA、硬度和拉伸試驗來和SAXS結果相互連結,包含應變玻璃的轉換特性、顯著的析出硬化效應等。

絞股藍化學成分分析與生物活性之探討

為了解決GP2 125的問題,作者陳柏諺 這樣論述:

絞股藍 (Gynostemma pentaphyllum (Thunb.) Makino) 為葫蘆科(Cucurbitaceae) 絞股藍屬 (Gynostemma),多年生攀緣性草質藤本植物,常被作為保肝、降血糖、清熱解毒之藥食同源植物,其成分包含皂苷、類黃酮、多醣類等。先前研究已證實絞股藍萃取物具有抗癌、抗發炎、降血糖及降血脂等生物活性,其中又以絞股藍皂苷為主要活性成分。本研究以絞股藍莖葉95% 酒精的萃取物,經由一系列色層分析方法並配合結構導向篩選,總共分離得到十六個達瑪烷型 (dammarane-type) 三萜類皂苷,其中包含六個新化合物,分別為Gypenoside CP1~6 (

GP1~GP6),以及十個已知化合物,2α,3β,12β,20S-tetrahydroxydammar-24-ene-3-O-[6-O-acetyl-β-D-gluc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yl]-20-O-β-D-glucopyranoside (GP7)、Gypenoside XLVI (GP8)、Gypenoside LVI (GP9)、Gypenoside LVII (GP10)、Gypenoside LXXVII (GP11)、Gypenoside L (GP12)、2α,3β,12β,20S-tetrahydroxydammar-24-en

e-3-O-β-D-glucopyranosyl-20-O-β-D-glucopyranoside (GP13)、Gypenoside XLII (GP14)、Gypenoside Rd (GP15)、2α,3β,20S-trihydroxydammar-24-ene-3-O-[β-D-gluc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yl]-20-O-[β-D-xyl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 (GP16),八個黃酮類化合物,quercetin-3-O-α-L-rhamnopyranosyl(1→2)-β-D-galac

topyranoside (FA1)、quercetin-3-neohesperidoside (FA2)、kaempferol-3-O-α-L-rhamnopyranosyl (1→2)-β-D-galactopyranoside (FA3)、kaempferol-3-O-α-L-rhamn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ide (FA4)、quercetin-7-O-β-D-glucoside (FA5)、kaempferol-7-O-β-D-galactopyranoside (FA6)、kaempferol-7-O-glucoside (FA7)、iso

rhamnetin-7-O-β-D-glucopyranoside (FA8),兩個倍半萜苷類化合物(6R,7E,9R)-9-hydroxy-megastigman-4,7-dien-3-one-9-O-β-D-glucopyranoside (SQ1) 與 (E)-4-[3′-(β-D- glucopyranosyloxy)butylidene]-3,5,5-trimethyl-2-cyclohexen-1-one (SQ2)。以上化合物皆利用一維及二維核磁共振光譜技術,並配合質譜、紫外線、紅外線等物理數據鑑定化合物之結構。本論文同時建立絞股藍95% 乙醇萃取液及部分純化分層之HPLC-EL

SD指紋圖譜,並標定出所分離得到之二十六個化合物在圖譜上的波峰位置。生物活性方面,細胞毒殺試驗中顯示,化合物GP2、GP5、GP6、GP7、GP11、GP12、GP13、GP15,針對A549、Hep-G2具有抑制細胞增生之作用 (抑制率>50%,100 μg/ml;ED50值介於29~100 μM);在抗發炎活性試驗中,則無明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