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 健康 廚房 PTT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高雄醫學大學 公共衛生學研究所 李建宏所指導 楊暐振的 國中生血脂之個體及學校層次之多層次效應研究 (2008),提出GP 健康 廚房 PTT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總膽固醇、HDL-C、LDL-C、三酸甘油脂、青少年學童、多層次迴歸分析。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GP 健康 廚房 PTT,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國中生血脂之個體及學校層次之多層次效應研究

為了解決GP 健康 廚房 PTT的問題,作者楊暐振 這樣論述:

血脂包含總膽固醇、HDL-C、LDL-C及三酸甘油脂。儘管青少年學童肥胖狀況已有文獻證明會隨著學校及附近環境不同而有所差異,但與肥胖有密切相關的血脂在此部分卻鮮少被研究,本文章為探討影響國中青少年學童血脂之個體因素以及學校及學校鄰區因素。以多步驟分層抽樣抽取高雄市共15間國中以及台東縣共8間國中,其中有74.6%、1939名青少年學童參與抽血。我們同時測量其人體測量學項目並以問卷詢問包含飲食、運動等習慣之個體因素。另外,也調查了學校及學校鄰區因素,包含了校內健康促進活動、飲食提供及運動設施,校外300公尺、600公尺以內飲食提供場所及運動休閒設備。我們以多層次迴歸分析去評估血脂的多層次效應。

先以一般迴歸分析後,青少年學童攝取蔬果、從事運動與總膽固醇、LDL-C有顯著負相關,與HDL-C呈現顯著正相關。飲用飲料之行為則與LDL-C、三酸甘油脂之增加有關。利用多層次線性迴歸分析發現,國中青少年學童總膽固醇及HDL-C之變異分別約有9.4%以及19.6%可歸因於學校及學校鄰區層次變異。近一步來看,學校舉辦健康促進活動次數可以解釋總膽固醇知變異情形,而學校外300公尺內之運動場地數量也可以對HDL-C之變異做解釋。另外以多層次羅吉斯迴歸分析,則發現總膽固醇與HDL-C之過高(HDL-C則為過低)比率變異分別約有6.0%以及30.0%可歸因於學校及學校鄰區層次變異。LDL-C與三酸

甘油脂則在多層次分析中則未達到顯著, 此研究強調控制青少年學童血脂之策略不僅應從個人飲食及運動習慣著手,也要在其學校及學校鄰區多舉辦健康促進等活動、並且提供青少年學童良好的飲食環境及足夠的運動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