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G 運動版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國立體育學院 體育研究所 王俊明所指導 陳偉瑀的 競爭情境及回饋方式對高、低自我設限學生在運動練習行為、運動表現及歸因的影響 (2000),提出ELIG 運動版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自我設限、競爭情境、回饋方式、運動練習行為、運動表現、歸因。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ELIG 運動版,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競爭情境及回饋方式對高、低自我設限學生在運動練習行為、運動表現及歸因的影響

為了解決ELIG 運動版的問題,作者陳偉瑀 這樣論述:

本研究所要探討的目的為:1.探討自我設限和競爭情境對運動練習行為的影響。2.探討自我設限、競爭情境及回饋方式對運動表現的影響。3.探討自我設限、競爭情境及回饋方式對歸因的影響。本研究的受試者為德明技術學院的學生,共計128人(男48人,女80人)。所使用的工具為研究者自編之「運動自我設限量表」及「歸因問卷」。本研究以羽球反手發短球作為實驗項目,並以所練習的次數及測驗成績作為運動練習行為及運動表現。本研究結果發現:1.高自我設限者在有競爭情境中,不會產生明顯的自我設限的行為。2.高、低自我設限傾向者的運動練習行為沒有差異。3.受試者在有、無競爭情境下的運動練習行為並無差異。4.高自我設限者在摘

要回饋且無競爭情境時,其運動表現較低自我設限者差。5.高自我設限者在摘要回饋且在有競爭情境時,其運動表現較無競爭情境為佳。6.高自我設限者在無競爭情境且立即回饋時,其運動表現較摘要回饋組為佳。7.高、低自我設限的受試者其運動表現沒有差異。8.受試者在有、無競爭情境下其運動表現沒有差異。9.給予立即回饋的受試者,其運動表現優於給予摘要回饋的受試者。10.在有競爭情境中,高自我設限者比低自我設限者作較少的能力因素歸因;低自我設限者在有競爭情境較無競爭情境的受試者作較多的能力因素歸因。11.在無競爭情境中,立即回饋組比摘要回饋組的受試者作較少的情緒因素歸因。12.高自我設限者比低自我設限者作較多「運

氣因素」、「情緒因素」的歸因。13.有競爭情境比無競爭情境的受試者作較少的「平時努力」及較多的「能力因素」歸因。14.立即回饋組和摘要回饋組的受試者在歸因的各項因素上無任何差異。本研究根據結果與發現提出研究結果的應用,並對後續的研究提出若干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