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W好業代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BMW好業代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陳正義寫的 零失敗眼妝技巧 和戴爾特.史巴特、華特.甘茲的 服務創新時代關鍵報告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女賣車驚覺買到「過戶二手車」 網搖頭:業代衝業績被抓包也說明:被多過一次戶感覺就是不好!有女子到展示間買新車,日後要賣車時,卻發現自己當初是買到「二手車」,讓她氣得致電詢問賣車業務,對方卻表示「實際上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夢想製造多媒體整合 和商周所出版 。

淡江大學 日本研究所碩士班 任燿廷所指導 廖志宏的 日本企業的全球化策略:以豐田汽車為例 (2006),提出BMW好業代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全球化、比較利益、多國籍企業、海外直接投資、現地生產。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國際企業學研究所 李吉仁所指導 黃思儒的 供應鏈結構變遷與台灣汽車零組件廠商之策略研究 (2005),提出因為有 汽車零組件產業、汽車電子、供應商關係理論的重點而找出了 BMW好業代的解答。

最後網站Bmw濱江營業所-吳淯霆-台北濱江BMW 業代|BMW賞車預約 ...則補充:您好我是Evan Wu吳淯霆,您的專業汽車銷售顧問,曾經擔任產品專業訓練講師,因此專業知識豐富,可以為客人排除購車時產生的疑慮,並提供合適的配套解決方案,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BMW好業代,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零失敗眼妝技巧

為了解決BMW好業代的問題,作者陳正義 這樣論述:

  零失敗眼妝技巧   簡單.快速.實用.易上手   清透底妝╳四大場合╳百變眼妝   美學教練 陳正義老師   超過700場彩妝秀   完美打造30,000張藝人、名媛、素人妝容   用最少的工具與少量的彩妝品   最易懂的步驟   給你最多樣的彩妝風格   時間彩妝 季節彩妝 城市彩妝多達30種以上   讓你有更多基本功 漂亮面對美一天 聯合推薦   陳福堂 梅琳 田慰慈 蘇宗怡 楊黛芬 黃瓊玲 Nicole Liu 翁健瑜 游立羽 Iris Liu   曾敬福 黃雷蒙 林子毅 汪慶璋 林融駿 梁春美 盧瓊蓉 劉樂群 邊國華 楊心怡   吳珮菁 李香怡 張鈺凰 Lance Hu

ang 劉培華 張淑華 賴彥伶 陳信維 邱秀珍 許平   彭仕邦 許詠翔 林明惠 許志鴻 陳秀梅 張志成 林侑貞 董振守 作者簡介 陳正義 Eddy   1990 跟隨陳福堂先生學習攝影‧對影像色彩奠定強烈的敏銳度與紮實的技巧   1993 跟隨梅琳先生學習彩妝與整體造型技巧‧正式跨入彩妝界   1999 成立 www.me1971.com《正義美學堂》起開始接獲各界邀請‧接受多元彩妝挑戰‧並受好評   合作國際品牌   1995美商《Bobbi Brown芭比波朗》台灣彩妝師   1997日商《Chic Choc奇可俏可》台灣彩妝師   1998法商《Dior迪奧》大陸彩妝活動講師

  2000法商《Guerlain法國嬌蘭》大陸台灣彩妝訓練活動講師   藝術團體娛樂節目   2004 國家交響樂團華格納歌劇《崔斯坦與伊索德》彩妝設計   2005 日本愛知國際博覽會首演《嬉戲舞鈴》彩妝設計   2006 加拿大蜂鳥劇院《舞鈴國際》彩妝設計   2007 國家交響樂團《浦契尼‧托斯卡》彩妝設計   2008 國家音樂廳女高音黃金美聲《朱苔麗與簡文彬》彩妝設計   2009 台北市立交響樂團理察‧史特勞斯歌劇《莎樂美》彩妝設計   2010 台北市立交響樂朱塞佩.威爾第歌劇《弄臣》彩妝設計   2011 參與電視節目《美麗俏佳人》、《心動女人幫》、《愛尚女人香》   2

013 參與著作《美麗俏佳人不美不活》彩妝書   合作藝人   張梓琳‧隋棠‧盧怡榕‧童怡禎‧陳思璇‧蔡淑臻‧林嘉綺‧安心亞 ○01 4  推薦序 20 導讀 ○02 不同臉型 不同妝容 26 標準鵝蛋臉 28 修飾倒三角臉型 30 塑造後天瓜子臉 31 消除肉感圓臉 32 立體圓潤方形臉 34 圓滑線條告別菱形臉 36 不同顏色的瞳孔變色片該如何搭配眼影呢? 38 修眉技巧 ○03 眼線小哲學 42 上勾眼線電力加倍 44 眼尾下拉打造無辜感 45 創造水汪汪大眼 46 眼尾拉長迷人眼神 48 輕鬆畫出魅力電眼 ○04 關於睫毛 50 睫毛膏刷法 52 裝假睫毛技巧 54 假睫毛

種類適用場合 56 巧用睫毛膏 刷出魅力動人雙眼 58 眼妝刷具種類 ○05 超快速完妝 62 五分鐘打造清新超有神眼妝 64 十分鐘簡單無辜大眼 66 十五分鐘粉嫩光澤感完美底妝 68 雙眼皮輕鬆變電眼 70 內雙眼皮自然眼妝 72 單眼皮變亮麗大眼 74 微調修飾大小眼 ○06 四大場合˙四季妝容 78 上班:人見人愛氣質無威脅感 80 會議:自信都會OL 82 午茶:姐妹知性午茶 84 派對:變身時尚女王 86 春天:清新俏麗妝感 88 夏天:元氣活力妝感 90 秋天:撫魅性感妝容 92 冬天:浪漫唯美妝感 ○07 城市妝容 96 夜上海 98 魅力首爾 100 古典蘇州 102

巴黎精靈 104 搖滾紐約 106 高貴風華倫敦 108 華麗莫斯科 110 迷幻舊金山 112 知性釜山 114 懷舊京都 116 熱情邁阿密 118 奢華杜拜 120 繽紛耀眼芬蘭 122 新時尚曼谷 123 花漾東京 124 Q&A美學教練解開你對彩妝的各種迷思 130 產品大解析 ○08 清潔˙保養 136 卸妝步驟 138 臉部基礎保養步驟 139 頸部基礎保養步驟 140 不分年紀的妝前好概念100分肌膚 142 寫於書後 143 編輯後記 導讀 關於陳正義     揹著相機的彩妝師   接觸過正義老師的人都知道,他擁有天生的舞台魅力習慣接觸人群,優雅又幽默,更有許多讓

人羨慕的審美觀念以及敏銳觀察力,這其實都跟他另一部分有關,很多人不知道,正義老師除了是彩妝師之外,更是一名職業攝影師,我想他自己也沒料到,自己的第一本書不是攝影書,而是彩妝書。   正義老師畢業後一心想成為陶藝家,但是去到鶯歌後才發現現實與夢想的工作環境差太多,於是決定往喜愛的攝影領域發展,而且他告訴自己: 要找就要找最厲害的人。   1990年左右,喜歡聽音樂的他突然看到錄音卡帶上面明星的照片都拍得很棒,於是隨手找了十幾捲自己最喜歡的封面錄音卡帶,發現有80%都是出自同一位攝影師之手,他就是演藝圈攝影大師陳福堂先生。這時心想既然這麼多藝人都找他拍照,那他應該就是最厲害的攝影師。   正

義老師主動打電話到陳福堂先生的工作室應徵,從打雜小弟開始做起,舉凡訂便當、買飲料、搬道具等,什麼都要做,當年薪水都很低很低,還傻傻的每週從桃園騎機車到北投,光是交通就超過3個小時,就這樣一步步逐漸做起,開始學習沖洗黑白照片與如何打光,當陳福堂先生拍過數萬張照片與數百種的打光方式逐漸在他腦海中建構起來,就在退伍後加入攝影寫真工作室開始獨當一面,也替演藝新人拍攝照片,那年他才21歲不到。陳正義的夢想就是成為一個專業攝影師。   某天他在替演藝新人拍照時,發現彩妝師化的妝很不自然,拍出來的成品不甚滿意,浪費許多時間,他開始思索,如果自己也學會點化妝髮型該有多好,這樣一來,妝髮跟拍照都可以自己來。就

是這樣單純的念頭,開啟了彩妝造型之路。   方向很簡單就跟攝影一樣,要學彩妝造型就要跟最棒的人學習。他主動找上梅琳先生,開始化妝的學習之路,不只要放棄攝影師的固定收入,又要離開桃園從重新開始。當助理的日子就是打掃打雜跟小弟沒兩樣,而且當時男生學化妝少之又少,加上跟在梅琳先生身邊的徒弟可不只正義老師一人,競爭相當激烈,為了加速學習,就是隨時觀察梅琳先生如何與被化妝者溝通,並記下化妝的步驟與技巧,更需在收工時加緊練習,一年多過去,也畫出興趣與心得,強迫自己看ㄧ次記一次加上努力,很快就擔任助理工作,但是由於當時薪水實在太低,房租與生活基本開銷,還是決定乖乖先回桃園。   那年正是桃園統領百貨開幕

,傻傻跑到百貨公司應徵彩妝師,人事經理告訴他,你跑錯地方了,你應該要到品牌應徵,但是既然來了,要不要考慮當百貨主管。那個年代還沒有專櫃有招募男性彩妝師,於是索性就這樣當了一年百貨主管。   隔年1997年,Bobbi Brown招募第一屆男性彩妝師,正義老師順利成為第一批彩妝師,一年之後自立門戶,成立自己的me1971工作室,梳化拍通通自己來,但當年數位攝影正興起,攝影工作室的案子越來越少,不得不向外發展,開始成為專業「代班」員。   由於電視台化妝師都是一年365天不休息,所以每當化妝師無法工作時,就會找代班,當時包含TVBS、年代、中天、等新聞台的代班彩妝師就是正義老師,除了代班化妝師

之外,同時還是個代班攝影師,他到桃園婚紗街一家一家應徵,如果需要代班攝影師,可以找他。由於正義老師暨懂得化妝髮型又懂得攝影,所以光是幫人帶班,就忙不過來了。   與他合作過的品牌包含Guerlain,Dior, Chic Choc,Bobbi Brown ,Estee Lauder,Chanel,Louis Vuitton,Loewe,Fendi,D&G,Nokia,BMW等,合作的藝人包含隋棠、童怡禎、陳思璇、蔡淑臻、林嘉綺、安心亞等。更替國家交響樂團華格納歌劇《崔斯坦與伊索德》、日本愛知國際博覽會首演《嬉戲舞鈴》、加拿大蜂鳥劇院《舞鈴國際》、台北市立交響樂團理查‧史特勞斯歌劇《莎樂美》等

藝術表演擔任彩妝設計。   2007年將重心移往大陸,跑遍全中國平均每年300場專櫃秀,他經手化過妝的素人超過一萬人,還獲邀參與大陸的彩妝節目。正義老師能走到現在,絕對不是偶然,他積極跟努力的態度才是關鍵。   其實還有一個小故事,當時的地方電視台不像有線新聞台有專屬的化妝師,所以都是主播自己化妝,他無意間看到桃園地方新聞主播的妝實在有待加強,於是他主動打電話到節目部,說可以幫忙,價錢隨意。當時的節目部經理很驚訝,因為這是地方電視台過去從來沒想過的事,心想既然這麼有信心,就讓他試看看,沒想到果真差很多,後來就半買半相送,用了超低價格,每天下午5點20分準時到地方電視台幫主播化妝,這算是桃園

第一個有專屬化妝師的地方電視台。 正義老師也因此在每天的空檔時間,多賺一點經驗。沒人告訴他該這樣做,但他就是照著自己的想法去實踐,這樣的積極態度去看待他的人生。   正義老師謙虛的說,可能是自己運氣好加上懂攝影讓他比別人更了解光線,逐漸走出自己的風格。但是在我眼中,他的成功來自於對目標與成功的渴望,他從不會為自己找藉口,主動且積極去追尋自己的熱情,更不被傳統觀念的框架束縛,要將手上的攝影機換成畫筆,很不容易,更何況是20年前還沒有男性彩妝師的年代。   正義老師不在乎外界眼光,也不計較任何代價,因為有陳媽媽的全力支持,堅持走別人沒有過的路,在彩妝界闖出自己的一片天空。路是自己走出來的,美麗

也可以很有想法,這是他欣賞的女性樣貌。   他就是這樣的陳正義,也可能是全臺灣第一個揹著相機到處工作的彩妝師。 DANIEL /北桃園主播記者採訪編輯/現任生技企業公共事務處

BMW好業代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非常的開心!
一天內試乘了公升級CRF1100L,AKA 非洲雙
以及狂暴聞名的KTM 790ADV。

其實我今天的試乘理由,非常單純
簡而言之,就是我持續在追夢的路上。努力著。

菜鳥我的騎乘癖好依舊不變,
渴望【RV長途騎旅】和【林道越野】。
目前想重新調整,騎下的2台車子的定位。
野狼125依舊是【買菜通勤車】
BMW G310GS 我想把它從【RV長途feat輕度越野】車,
調整為【林道越野用車】。

所以【RV長途騎旅】用車,是我下一部努力奮鬥的目標。
於是今天就先試乘在這目標範圍內的非洲雙和790adv
也真心誠摯感謝業代以及前輩們給予小弟的詳細介紹!

但是接下來我也許會再多研究研究,
Yamaha Tracer 900以及Suzuki V-Strom 1050。
繼續摸索我內心深處,確認自己要的是什麼。

追夢的路上還有一點非常重要,
要禁得起誘惑,以及沉得住氣啊!

廢話不多說,希望各位能好好享用影片~
小弟就先退下啦~

#CRF1100L #KTM790adv

日本企業的全球化策略:以豐田汽車為例

為了解決BMW好業代的問題,作者廖志宏 這樣論述:

全球經濟的發展,在如GATT以及WTO等國際組織經由貿易協商方式的努力之下,已將國與國之間的貿易障璧逐漸打破。近幾十年來,國際貿易以及海外直接投資都有巨幅的成長。在日益開放且競爭的經濟環境之下,企業如何將產品以最低的成本進行生產,並且在最短的時間內送達客戶的手中,已成為在國際市場競爭致勝的要素。企業在進行全球化佈局時,除了在本國從事其擅長的產品生產或勞務提供的經濟活動之外,一方面透過比較利益法則,在勞動成本更低的國家進行生產,一方面則為了更貼近市場而在海外進行行銷,此時多國籍企業以及海外直接投資也就應運而生。以汽車這項具有製造業代表性的產品來說,其兼具了幾個特色,1)同時是世界型的產品,也是

當地型的產品。例如在美國生產的LEXUS汽車,可同時銷售到美國,日本,以及台灣市場,但同時由於各地消費者嗜好的不同,也生產具有當地特色的產品,例如在美國便是以大型休旅車為其銷售主力,在台灣以及日本則是以房車轎車為其主力。2)有高度的產業以及經濟影響力。汽車由於構成的零件眾多,其生產往往需要許多的協力廠商配合,因此也被認為是產業以及經濟的火車頭。也因此,許多國家往往會以政策的手段去干預,無論是美日的貿易摩擦,進而使日本自行縮減輸出;台灣早年對國產裕隆汽車的產業保護政策;以及1994年中國大陸提出的21世紀新汽車政策中的「三大三小二微」,限制進入汽車市場的競爭者數量,都是屬於一種高度政策干預的手段

。豐田汽車的國際化沿革,大致可分為以下兩個方向:其一,是對貿易自由化的先進工業國外銷策略。其二是對開發中國家汽車國產化政策的現地生產策略,針對不同比較利益的國家,配合其政策,去進行企業的全球化佈局。多國籍企業在持續擴張海外市場,以及海外現地生產之時,需針對不同的比較利益條件的國家,去作生產以及行銷,甚至是品牌以及產品的配置,使各地的據點得以發揮綜效,進而對公司整體營運產生正面的幫助,而非只是雜亂無章的追求規模的擴大,並據此建構起更綿密的企業內國際分工網路。

服務創新時代關鍵報告

為了解決BMW好業代的問題,作者戴爾特.史巴特、華特.甘茲 這樣論述:

  服務業為德國經濟的核心產業,早於2005年時,德國就已超越法國,成為繼美國、英國之後的全球第三大服務業出口國。深知服務經濟時代已來臨、本著嚴謹積極的民族特性,德國聯邦教育研究部於2006年發起一項國際監測計畫,蒐集服務研究及服務相關產業發展的資訊,藉以建立知識庫並掌控發展先機。   本書中的13篇報告,便是這項長達5年觀測計畫的初期研究成果。從服務研究機構化的趨勢談起,到服務研究理論及服務創新政策的提出,以及統計資料的運用;而廣受討論的服務行銷、企業轉型、人力資源管理,甚至最為實用的行動建議等方面,也都在本書的研究範圍,理論與實務兼具,是研究單位、政界與企業在策略發展與決策時的重要依據。

本書特色   服務經濟時代正式來臨!   台灣已有超過八成企業投入服務創新,大型規模企業投入比例甚至高達九成,顯見服務經濟已勢不可擋。曾經,製造業為台灣帶來經濟奇蹟,現在,我們必須以服務業保障企業前景、再造經濟榮景。   服務領域的應用和機構化趨勢,適合亞太地區的服務創新策略,以及,企業如何以跨領域的服務行銷及新科技成功轉型,14位國際服務研究權威給你關鍵解答!   1.集結服務研究的權威專家群之論述,其國際觀及專業程度非一般學術研究可比擬。   2.國內第一本論述「國際服務研究方向及趨勢」的專書。   3.產、官、學、研界共同推薦,是為企業進行服務創新的最佳依據,政府著手政策立法的必備藍本。

作者簡介 戴爾特.史巴特(Dieter Spath)教授   德國工研院(Fraunhofer Institute IAO)院長 華特.甘茲(Walter Ganz)   德國工研院產業工程研究所所長   2006年,德國聯邦教育研究部發起一項國際監測計畫--服務相關活動與研究之國際監測(International Monitoring on Activities and Research in Services, MARS),蒐集服務研究及服務相關產業發展的資訊,藉以建立知識庫並掌控發展先機。戴爾特.史巴特及華特.甘茲將計畫成果及專家論述統整成13篇報告,揭露這項長達5年觀測計畫的關鍵成果

。 譯者簡介 陳琇玲(Joyce Chen)   美國密蘇里大學工管碩士,曾任嶺東科技大學講師、行政院國科會助理研究員、Alcatel Telecom系統程序專員暨ISO 9000主任稽核師,現專事翻譯,重要譯作包括《第五項修鍊III—變革之舞》、《杜拉克精選》、《供應鏈策略管理五大修練》、《歐巴馬勇往直前》、《2010大崩壞》、《富爸爸財務IQ》、《新富餘》、《大師的智慧》、《迂迴的力量》等書。 推薦序一:活化服務創新的基因,迎接服務經濟趨勢的來臨推薦序二:開創台灣未來經濟奇蹟,「服務產業」成為台灣下一個核心產業推薦序三:企業轉型的三大思考議題序文前言 第一部:服務研究的現況與未來1.知識

生產之展望:「服務」領域之研究發展的機構化趨勢2.服務研究的理論和應用焦點3.商用統計資料之趨勢:涵蓋更多服務相關統計資料所面臨的挑戰4.服務創新政策的演變5.亞太地區的服務創新策略6.服務科學、管理學、工程學與設計學:概述與參考7.擴大服務行銷的範圍:建立跨領域的服務行銷 第二部:未來服務經濟的關聯性--成功因素解析8.企業轉型:新組織模式與新經營模式9.以生產專案與工作來說明價值鏈或商品鏈:向更簡單的生產理論邁進10.人力資源管理11.技術與服務12.服務創新13.給服務研究和服務經濟的行動建議 推薦序一 開創台灣未來經濟奇蹟,「服務產業」成為台灣下一個核心產業   台灣與許多文明先進國

家已進入「服務經濟」或「體驗經濟」時代,台灣在國際間的成果更是有目共睹,如:台灣館在上海世博的傑出表現、夢想館在台北花博的成功、許多外籍來台觀光客被感動之旅遊評論,在在使產業與政府一致認同,未來台灣的競爭力除了高科技領域外,應發揚行銷台灣的「軟實力」,尤其是服務業。然而,我們過去對「服務」的了解,對「服務創新」的研究、人才之培育及重視,長久以來遠不如高科技,使得「服務」所產生的價值、生產力、品質及營運模式,鮮有創新或突破性的發展,當製造業規模增加而獲利率卻一路下降時,台灣經濟面臨成長停滯的困境與挑戰,因此,台灣的下一步應該轉型為服務創新的開拓者。   振興服務經濟,必須號召產官學研相關單位一起

響應,才能發揮並加速其綜效。從二○○八年起,財團法人溫世仁文教基金會在溫泰鈞董事長的全力支持下,率先從學術界推動「服務科學」之學術研究及人才培育計畫,期盼更多專業人士從事服務科學學術研究及教學計畫。並於民國一○○年贊助成立「台灣服務科學學會」,希望能匯聚服務科學社群的熱情與活力,從學術、教育、產業及公共政策等面向出發,擴散並加速推動服務科學的學術研究、人力培育、產業創新與政策優化,灌注台灣發展新動力。   而今,台灣在發展服務創新的同時,也需借鏡國際經驗,《服務創新時代關鍵報告》是由德國聯邦教育研究研究部委託德國工研院及專家群完成的國際服務研究,也是第一本被引進台灣、論述國際服務研究方向及趨勢

的專書,提供企業與產業,走向以服務為導向的趨勢轉變,與未來挑戰的知識及理論,對於企圖從製造及高科技轉型至服務經濟的台灣產官學研各界,有許多值得參考之知識與理論。在此,我邀請大家一同深入了解此書的精髓,也歡迎加入本會推動服務科學的行列,相信在未來十年內,台灣服務產業將成長為下一個核心產業,成為全球服務經濟新典範。 溫世仁文教基金會顧問暨服務科學計畫主持人   鍾主民 推薦序二 活化服務創新的基因,迎接服務經濟趨勢的來臨   過去,「德國經驗」除了給人務實嚴謹、有條不紊的印象外,在研發製造、環保休閒、品質創新領域,也都有許多獨到的見解與堅持,也因此產生許多具有全球競爭優勢的產業體系與品牌企業,例如

: BMW、Mercedes-Benz、Siemens。隨著國際產業與社會經濟結構的改變,德國政府有感於服務經濟趨勢的來臨,從一九九○年起,就投入許多前瞻性服務研究,本報告就是德國聯邦教育研究部經過多年研究,針對「服務相關活動與研究之國際監測」計畫的成果精華,將之集結成冊,體現了「科學是為了預知,預知是為了行動」的主張。   我國的經濟體質過去以農業、製造業為主,現今,這種以生產為主的優勢已大幅改變,服務業產值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重已超過七○%。過去幾年來,探討服務創新的理論實務、發展程序以及KPI績效評估的研究也很多,本報告的發表,相信對國內有很好的借鏡與參考。最精彩的是,本報告提供跨

多國與跨時空的觀察與監控,將服務研發創新的理論,與實務訪談的個案做結合,研究範圍包含歐、美、亞、澳等多個國家,從各國政經社會層面的轉變與現代化服務經濟的發展中,整理並分析企業創新價值的策略與關鍵發展要素,在時空變遷過程中,剖析許多創新服務的系統發展之演進與結果,可以提供我國投入服務創新研發很多有價值的策略思維與觀點。   工研院服科中心過去曾經參與該計畫的部分研究,與德國產業工程研究所所長華特.甘茲(Walter Ganz)的合作過程中,也體會我國應該與德國一樣,從「製造品質優勢」走向「服務創新優勢」。在知識經濟與體驗經濟的趨勢中,服務創新不僅可以提高原有製造產業的價值與競爭力,也可以開創另外

一片新市場。在華人市場中,服務創新需要結合實體的物流與產品,更需要利用資通訊(ICT)科技結合產業領域知識與融合社會文化,以創造新的服務價值與流程;再結合跨領域的系統化整合,才可以將服務創新基因活化與昇華。服務創新的基因活化後,自然就會發展出創新技術、創新產品、創新流程與創新服務,可以讓台灣在兩岸舞台與全球市場中,扮演創新服務的關鍵地位,融合創新的市場閘道及跨域創新服務的實驗場域,更能為台灣經濟與企業擺脫微利困境與紅海市場,推動下一波的經濟轉型,迎接服務型經濟與社會的來臨。   欣見此書在台灣出版,也希望此書能夠帶給國內相關單位與企業新的啟發與助益,共同見證與分享未來服務創新成果與榮景。 工研

院服務系統科技中心主任 唐震寰 推薦序三 企業轉型的三大思考議題   隨著新的「全球製造工廠」強鄰崛起,專業代工不再是企業獲利保證,而經營全球品牌與提升市場占有率的過往舊策略思維,亦相繼失靈。如何能使自己的企業轉型成功,變成所有企業人的共同迫切議題。   企業轉型要能成功,本書研究並提出三個最重要的議題。一、注意新型態的附加價值出現(如: App Market軟體免費下載,竟然變成消費者實質硬體採購時的關鍵考慮因素)。二、發展新組織與新經營模式(如:便利商店發展二樓開店概念, 販賣不在貨架上的虛擬商品。或是,百元理髮連鎖店做為價格破壞的舊服務新創新模式的領行者。)三、服務經濟產業化(如:傳統工

具機加入嵌入式電腦後,不但加強了自動化,與快速大量生產統一規格產品的強大能力,也提供中小企業運用單一全功能工作母機,服務小量客制化訂單的生產彈性,並開啟了新的利基市場)。   如同本書序文中轉述的法國數學家奧古斯特孔德所說,「科學是為了預知,預知是為了行動」。本書為正在思考企業下一個轉型策略行動方案的企業家們,準備了學理周延,調查研究極為嚴謹的長期觀察報告。本書的及時發行,應該會為台灣企業脫離眼前困境,走向下一個黃金十年康莊大道,帶來極具啟發性的貢獻。 研華科技技術長陳贊鴻 第五章 亞太地區的服務創新策略 李克勤(Alex Lee)5.1 摘要這篇論述說明台灣、香港、新加坡和中國的服務創

新現況與發展。我們會逐一探討這些國家的服務創新,以及推動服務創新提案的動機與驅動力,並以實例說明政府推動服務創新的明確動機。最後,我們會介紹產業推動服務創新研發所依據的方法論及其進展。從促進服務經濟的觀點來看,在這四個國家中,香港無疑是最進步的服務經濟體,新加坡則緊追在後,接著則是台灣和中國。我們特別挑選台灣、香港、新加坡和中國做論述,因為這些國家有的以服務經濟為主,有的積極尋求服務創新來強大本身的經濟實力。針對台灣做的研究獲得的重要發現是,台灣已經充分利用本身在製造領域的卓著聲譽,讓經濟實力扶搖直上。而且近幾年來,台灣開始仰賴服務以維持本身的競爭力。香港讓人感興趣的是,香港雖然不是製造樞紐,

製造商卻利用香港的服務實力,讓本身的事業如虎添翼。新加坡一直很強調服務,也持續培養將服務方面的好名聲跟技術研發結合的一種思維。中國無疑是當今製造產出的龍頭;不過中國體認到要維持競爭力,就必須重視服務。目前,中國正推動幾項提案,處理這個領域的服務創新。對中國來說,要讓個人年平均所得達到預期成長,勢必要壯大國內服務市場,這樣做當然能在不借助外力的情況下,推動服務經濟的發展。中國政府和大學已察覺到全球服務創新這股趨勢,也在IBM的協助下採取行動宣導服務創新。不過,服務創新要在中國企業界生根,需要花上一段時間,因為大多數中國企業還忙著解決實際執行問題,而且他們大多認為具有卓越的執行力,就是企業成長的關

鍵。台灣的情況有些不同。台灣過去靠製造業創造經濟奇蹟,現在台灣企業卻面臨全球一流企業的激烈競爭,加上中國企業緊追在後,讓台灣企業紛紛體認到要生存就要改變。雖然服務創新是台灣政府不得不重視的一個關鍵領域;但是經過幾年在供應鏈後端力求生存後,台灣企業仍然不確定服務創新是否就是保障企業前景的解決方案,畢竟目前還沒有實質證據讓他們認清這樣做有什麼好處。要讓服務創新成為企業策略,就必須大力推廣、加強教育和提供實際成功故事才行。香港和新加坡都已經建立絕佳的服務基礎設施,並且藉此讓本身的經濟受惠。這二個國家抱持的心態不是要「力求突破」,而是要「持續成功」。5.2 亞太地區各國對服務創新的明確動機及支持這方面

努力的驅動力。亞太地區各國如何驅動服務創新?台灣台灣在全球經濟的重要性,遠超過本身在全球人口上的重要性。以二○○六年來說,台灣是全球第十六大經濟體,外貿總額高達四千二百億美元。這項佳績大多仰賴少數高科技產業的貢獻,包括電腦與相關產品、消費電子用品、半導體和資訊科技設備。成功帶來新的挑戰,目前台灣正面臨所有成功現代化經濟體都面臨的同樣挑戰:如何從製造導向經濟成功轉型為服務導向經濟。從一九六二年到一九八六年,由於勞動人口從農業流向製造業,讓產業的產值占國內生產毛額的比例從二三%增加到四八%。現在,服務業的產值占台灣經濟產出的七三.二%,服務業就業人口約占總就業人口的六成。雖然目前工業產出只占台灣經

濟產出的二八%,卻對產業政策造成極大的影響。台灣有許多服務企業是為了支援製造業而存在,其他服務企業則做當地生意,這類服務的規模難以擴大,也無法發展成對外貿易模式。撇開這些挑戰不談,堅守以製造為優先的經濟政策,根本無法抵抗日漸興起的全球服務勢力。在現代化的經濟體中,製造業──尤其是以應用技術取代勞力時──就不再支持大量就業和經濟成長。雖然台灣從製造經濟轉型為服務經濟是步上歐美國家過去十五年的後塵,但是台灣本身所處的文化和經濟環境相當獨特:台灣的經濟相當倚重中小企業,而且台灣人愛創業又肯打拚。

供應鏈結構變遷與台灣汽車零組件廠商之策略研究

為了解決BMW好業代的問題,作者黃思儒 這樣論述:

通用汽車的一階零組件廠商-Delphi,於2005年10月時宣佈申請破產保護,成為美國史上最大宗的汽車破產案件,因此引起業界的高度討論。此外,三大車廠在美國的總市占率從2001年的72%一路下滑至2005年的56.6%,取而代之的則為以豐田為首的日本、歐洲及韓國車廠。 台灣為全球汽車零組件售後維修市場之最大出口國,佔有8成市占率,但是對於國際OEM卻遲遲不得其門而入,在新興國家的技術持續提昇之下,原先的市場空間已逐漸遭逢挑戰。本研究即以Delphi破產的事件作為時空背景,深入探討什麼原因造成美國汽車產業當今的危機?為了因應此危機,供應鏈結構將會如何轉變?而此轉變又會對台灣汽車零組件廠商

帶來何種衝擊以及經營契機? 本研究以「供應商關係理論」作為主要分析基礎,比較美國與日本車廠供應鏈模式之異同,進而認為美國車廠未來勢必將從臂長式供應鏈模式轉化為夥伴式供應鏈模式,而大幅縮減供應商數量、保持長期合作關係則是在策略上的變革;從「雙螺旋理論」可以了解,在汽車供應鏈持續解構的過程中,大型零組件廠商模式仍是未來零組件供應商提昇競爭力的必要途徑,因此,台灣廠商在遭逢新興國家價格競爭的同時,零組件廠商應當思考如何延伸其售後維修市場的能耐,藉由垂直整合、提供完整解決方案以進入國際OEM,而近年美國汽車供應鏈模式的轉變,正好為台灣與世界接軌的大好時機。最後,在考量整車廠創新的需求、汽車電子的

產品特性、台灣的產業優勢以及地理限制之後,本研究認為Telematics是台灣發展汽車電子之良好切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