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95 98汽油差別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92 95 98汽油差別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郎伽.優哥希瓦寫的 激盪創意、啟發思考的99個問答:風靡德國的冠軍知識書 和郎伽.優哥希瓦的 幾點鐘去看牙比較不會痛?:德國最熱門科學節目為你知識充電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你造嗎,92 、95 、98 的汽油差別在什麼地方? - 每日頭條也說明:燃油的標號是由其油品內在含有的成分異辛烷所占比例來決定的。汽油成分比例為:92%異辛烷:8%正庚烷就叫92#;95%異辛烷:5%正庚烷燃油號就是95#。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先覺 和先覺所出版 。

國防大學 戰略研究所 姚宏旻所指導 鄭景維的 從混合戰視角探討中國大陸網路輿論之運用與對我國安全之影響 (2020),提出92 95 98汽油差別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混合戰、三戰、網路輿論戰、社群媒體。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管理學院經營管理碩士學位學程碩士在職專班 林霖所指導 鐘奉柄的 台灣石油自由化下進口成品油的機會 (2015),提出因為有 PLATTS、石油管理法、石油自由化、石油及石油產品輸入輸出、生產銷售業務經營許可管理辦法的重點而找出了 92 95 98汽油差別的解答。

最後網站汽柴油價格13日起不調整中油續吸收漲幅| 中央社 - NewTalk則補充:參考零售價格分別為92無鉛汽油每公升29.5元、95無鉛汽油每公升31元、98無鉛汽油每公升33元、超級柴油每公升27.3元。(編輯:林淑媛)1110612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92 95 98汽油差別,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激盪創意、啟發思考的99個問答:風靡德國的冠軍知識書

為了解決92 95 98汽油差別的問題,作者郎伽.優哥希瓦 這樣論述:

  ★空降亞馬遜書店總榜冠軍!來自歐洲最強經濟體,激盪知性與想像的發現之旅!   這題我竟然不知道!  德國人最想問的99個趣知識,  令人大嘆「原來如此!」的暢快解答!   引擎蓋上到底能不能煎蛋?在加油站講手機會怎樣?用麵粉能做出啤酒嗎?  睡眠不足的後果是什麼?沒耐性會讓我們付出什麼代價?   從日常小麻煩的立即解除,到人生難題的豁然開朗,  德國最受歡迎的科普節目主持人優哥希瓦,用超有趣的方式告訴你:  每個人都可以像科學家那樣聰明思考、敏銳發現和有效行動!   原來卡布奇諾的奶泡竟然和人體發燒有關連、從番茄醬可以了解土石流;原來傷口再小也要包紮、錯誤有時候是好事……探索答案的每一個過

程,都向我們揭示出一點幸福的道理。德國媒體讚譽「最聰明腦袋」的知識一哥優哥希瓦,以智趣與感性啟發讀者,帶領我們展開一場日常生活的驚奇之旅。繼《幾點鐘看牙比較不會痛?》之後,優哥希瓦妙答你也想知道的99個問題!   小傷口該貼繃帶嗎?  Yes! 繃帶能讓傷口長時間保持濕潤,更容易生成新的皮膚。   引擎蓋上可以煎蛋嗎?  No! 煎蛋時必須源源不絕地提供能量,持續高溫才足以讓蛋白凝固。引擎蓋的導熱能力差,所含的能量不足以讓蛋維持高溫,大太陽頂多只能把蛋曬乾!   在加油站講手機會怎樣?  汽油的蒸汽只要透過小小的火星就會點燃。理論上,手機天線有可能導致火星形成,但目前為止不曾發生過明顯因手機而

起火的情形。其實,遠比手機更危險的是,駕駛人身上的靜電……   烏鴉連最辣的辣椒也敢吃?  Yes! 鳥類神經細胞的接受器跟其他動物不一樣,所以能吃下對人類來說太辣的食物。而且鳥類吃下的許多東西都沒有完全消化,種子常混在鳥糞中落到地面,讓植物得以散播、繁殖。   印度人怎麼作算術?  數學中沒有所謂「唯一正解」,而是有無數種解答的方式。印度人特別喜歡玩數字遊戲。例如依照吠陀數學的指示,就能輕鬆地在腦中把大數目相乘、解出平方根,或是把分數相除。 作者簡介 郎伽.優哥希瓦 Ranga Yogeshwar   德國最有魅力的科學節目主持人。   1959年生,在盧森堡、印度兩地成長,德國亞琛科技大學

物理學碩士,主修實驗粒子物理與太空物理,2009年獲烏帕塔大學授予榮譽博士學位。他的父親是印度籍科學家,母親是出身盧森堡的藝術史家,祖父是科林圖書分類系統的發明人。他自己曾就讀音樂學院,多元背景塑造出豐富的知識養分,以及獨特的個人風格。   他曾任職於瑞士核能研究所(SIN)、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後來轉戰新聞工作。自1987年起在西德電視廣播公司(WDR)科學組任職,負責策畫科學節目,並因主持「夸克及其他相關問題」(Quarks & Co)、「八點前小知識」(Wissen vor 8)等節目而家喻戶曉。他擅長以熱情活潑的解說,以及深具娛樂性的實驗,將複雜概念轉化為簡單易懂的有趣知識,

在德國擁有廣大粉絲。   1999年,德國業餘天文學家克諾佛,將自己發現的小行星以優哥希瓦的名字命名(20522 Yogeshwar),由此可知優哥希瓦在德國科學界的盛名。他深具親和力的形象,在推廣普及科學上獲得諸多獎項的肯定,包括侯茲普林克新聞獎(Georg-von-Holtzbrinck-Preis)、施密特新聞獎(Helmut-Schmidt-Journalistenpreis)、格林獎(Grimme-Preis),以及科學報導年度記者獎。無怪乎,德國新聞通訊社Teleschau讚譽優哥希瓦是「全德國媒體圈最聰明的腦袋之一」。   2009年出版《幾點鐘去看牙比較不會痛?》,長銷逾50萬

冊,使他躋身暢銷作家的行列。2010年本書上市,更立即躍登亞馬遜網路書店總榜冠軍。   2011年3月日本福島爆發核災,他製作了福島核災專題報導,為德國大眾解說核災事故,獲得德國電視獎的肯定。 譯者簡介 姬健梅   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畢,德國科隆大學德語文學碩士,輔仁大學翻譯研究所中英文組。從事翻譯多年,近期譯作包括《希望真的存在》《不拖延的人生》《幾點鐘去看牙比較不會痛?》(先覺出版)。 推薦序 平實的科學素養,可以點滴累積 秦一男 前言 與知識為伴,永不寂寞 為什麼丸子會在鍋子裡翻轉? 煮東西:廚房裡的祕密 1 為什麼丸子會在鍋子裡翻轉? 2 牛奶加熱之後,為什麼表面會有一層

薄膜? 3 爆米花是怎麼「爆」的? 4 職業廚師為什麼用銅鍋來烹調? 5 不鏽鋼真的不會生鏽嗎? 6 攪動卡布奇諾咖啡時,為什麼聲音會改變? 7 為什麼保溫壺能保熱,也能保冷? 8 為什麼切洋蔥的時候會流眼淚? 9 為什麼辣椒會這麼辣? 10 酵母在麵團裡都做些什麼? 11 為什麼番茄醬搖一搖會變成液態? 12 用煮蛋器煮比較多蛋時,需要的水反而少? 13 為什麼要煮一顆完美的蛋那麼難? 麵粉為什麼會爆炸? 當心了:大大小小的災難 14 麵粉為什麼會爆炸? 15 時速一百公里時,撞車有多危險? 16 閃電擊中水面的時候該怎麼辦? 17 滅火器是怎麼起作用的? 18 為什麼絕對不能用水去澆熄燃燒

的油? 19 為什麼在加油站不能使用手機? 20 在飛機上開手機會有危險嗎? 21 如果飛行時推進器失靈,會發生什麼事? 22 為什麼夏天會下冰雹? 為什麼要把花莖剪掉一截? 大自然的奧祕:植物、動物與人類 23 為什麼要把花莖剪掉一截? 24 氮醉和潛水伕病是怎麼一回事? 25 為什麼「娃娃樣式」特別惹人愛? 26 蚊子為什麼會嗡嗡叫? 27 宇宙中很吵嗎? 28 為什麼狗屎會臭,馬糞卻不會? 29 蝴蝶為什麼有彩色的翅膀? 30 為什麼骨頭在死後很久還能保存下來? 31 為什麼啄木鳥不會頭疼? 32 為什麼醫院裡的病菌這麼危險? 33 蓮花效應是怎麼回事? 34 枕頭有生命嗎? 35 蘋果

為什麼會從樹上掉下來? 36 為什麼砍樹會釋放出二氧化碳? 為什麼腳踏車的胎壓比汽車輪胎高? 算一算:生活中的物理 37 為什麼腳踏車的胎壓比汽車輪胎高? 38 液體暖暖包是怎麼起作用的? 39 為什麼以「炸彈開花」式跳水會水花四濺? 40 印度人怎麼作算術? 41 為什麼太空探測器總是在赤道附近發射? 42 海平面是什麼意思? 43 為什麼在鏡子裡左右相反,卻沒有上下顛倒? 44 怎樣揭穿逃稅的人? 45 一片紙尿布能吸收多少液體? 46 選前預測是怎麼作的? 47 玻璃為什麼是透明的? 48 為什麼鞭子會劈啪作響? 49 地毯為什麼會滑動? 50 為什麼在低壓地帶天氣不好? 為什麼幾噸重

的船能夠浮在水上? 上路:我們如何向前行 51 為什麼幾噸重的船能夠浮在水上? 52 馬路上的橫向溝槽,是怎麼形成的? 53 為什麼汽車輪胎行經某些車道的噪音特別大? 54 腳踏車和火山爆發有什麼關係? 55 飛行能讓人保持年輕嗎? 56 飛機上的馬桶是怎麼運作的? 57 引擎蓋上可以煎蛋嗎? 58 海市蜃樓是怎麼回事? 政治和絨毛玩具有什麼關係? 一語中的:某些用語是怎麼來的 59 政治和絨毛玩具有什麼關係? 60 「鴕鳥政治」這個詞是怎麼來的? 61 SPAM(垃圾郵件)這個詞是怎麼來的? 62 Google是什麼意思? 63 四十二號鞋是什麼意思? 64 湖和海有什麼差別? 65 什麼時

候言詞不再有意義? 小傷口該貼繃帶嗎? 我們體內的作用:身體與心靈 66 小傷口該貼繃帶嗎? 67 什麼樣的情況下會睡眼惺忪? 68 為什麼我們全都服用相同的藥物? 69 為什麼不含藥效的藥物也能有效? 70 滿月時我們睡得比較不安穩嗎? 71 為什麼頭髮會變白? 72 靜電電荷是怎麼產生的? 73 為什麼右撇子比較多? 74 為什麼錄下來的聲音聽起來不一樣? 75 每年都該注射流感疫苗嗎? 鬱金香和金融危機有什麼關係? 由小見大:人性觀察 76 鬱金香和金融危機有什麼關係? 77 為什麼不該相信統計數字? 78 成見會起什麼作用? 79 動物和我們真的那麼不一樣嗎? 80 恐龍究竟長什麼樣子

? 81 我們為什麼老是誇大其詞? 82 去學校上學,是為了活得更好嗎? 83 我們可以信賴自己的記憶嗎? 84 巧合在科學中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 85 熱氣球是誰發明的? 「沒耐性」讓我們付出了什麼代價? 有感而發:把眼光放遠一點 86 「沒耐性」讓我們付出了什麼代價? 87 面對氣候變遷,我們做了什麼? 88 電腦消耗了多少能量? 89 為什麼錯誤有時候是好事? 90 為什麼完美有時候是種障礙? 91 我們越來越跟現實脫節了嗎? 92 為什麼我們喜歡異國文化? 93 數位世界的透明性會導致什麼結果? 94 大自然有多原始? 95 為什麼電腦遊戲的吸引力如此危險? 96 收不到手機訊號的地

方,為什麼令人愉快? 97 味覺會被欺騙嗎? 98 為什麼我們總是需要找藉口? 99 沒有答案的問題 推薦序平實的科學素養,可以點滴累積秦一男(淡江大學物理系教授)   台灣的電視台很少有自製的科普節目,打開電視,主要的科學節目大概只有來自美國的Discovery頻道,以及一小部分國家地理頻道的節目。這些節目雖然製作得非常生動,但是為了吸引觀眾的目光或是額外的重視,某些內容和事實相比有些過度誇張。   一九九四年起,在德國的西德電視台(WDR)出現了一個德國本地自製的科普節目Quarks & Co(夸克及其他問題)。這個節目透過主持人郎伽.優哥希瓦生動的主持,帶領觀眾探討各式各樣的科學議

題,從如何尋找外星人,到乳糖不耐症等等。除此之外,這個節目也會針對即時事件,例如大地震或福島核災,提供大眾最新而且可以理解的資訊。和美式作風很不同的是,這個節目不會用絢麗的文字或駭人的比喻來譁眾取寵,而是非常平實地以現有知識為本,來探討這些問題。舉例來說,二○○六年十二月的節目是關於尋找外星人的議題,除了提出目前尋找系外行星的方法、瓶頸之外,也請來生物學家、物理學家以及哲學家,他們各自討論並依據各自的專業,提出對「何謂生物」的定義:包括能移動、不同個體之間相似卻又不盡相同、消耗能量、新陳代謝等等。最後發現,原來我們對生物的定義是如此的不精確,那麼又如何能夠確定我們找到的是真的生物,或甚至只是恰

巧滿足這些條件的物體。   除了Quarks & Co之外,優哥希瓦後來還主持了德國國營電視台(ARD)的科普知識節目Wissen vor 8(八點前小知識),他在這個電視節目中,以一百四十五秒的時間,很快的向觀眾解釋各式各樣的疑惑,尤其是日常生活中隨時會遇見的問題。依據這個節目的精神,再加上這幾年以來累積的結果,讓他出版了第一本科普著作《幾點鐘去看牙比較不會痛?》(原文Sonst noch Frage? 直譯為「還有問題嗎?」),獲得極佳的好評。本書《激盪創意、啟發思考的99個問答》(原文Ach So! 直譯為「原來如此!」),則收錄了第一本書之外的其他內容。就如同第一本書一樣,優哥希瓦再度

用淺顯易懂的文字,藉由科學知識向讀者解釋發生在我們生活周遭的點點滴滴,而不是用我們在台灣常見的煽動性文字,甚至似是而非的假科學,來吸引眾人的注意。   我從事科學教育多年,深感教得愈努力,社會上愈是充斥著各種怪力亂神的言論,每年在國際書展看到科學類圖書的數量一直減少。另一方面,網路的發達僅是加快了以訛傳訛的速度,所以曾經有「火星大接近」現象被人們渲染成可以看到跟月亮一樣大的火星!這一方面固然是因為科學的訓練常常曠日費時,並非短短時間可以講清楚,另一方面也是出版社很少願意花經費及精力出版好的科普圖書。這次先覺出版社接續翻譯並出版優哥希瓦的這兩本著作,讓我終於看到論語中「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

知也。」所代表的真正意義為何,也更希望能藉此喚起讀者的注意,進一步讓沉寂已久的科普出版再度活絡起來。 前言與知識為伴,永不寂寞   在寫這本書的時候,我不只一次希望能只專注於一個主題,但是我下定決心要在截然不同的領域打開一扇扇窗戶。從煮蛋的藝術、透明玻璃杯的物理現象、紙尿布的吸收力,到使用數位媒體的後果,每一個主題都曾經在某個時刻吸引了我,而在搜尋資料的過程中,我總是一再深深地感到幸福。沉浸於一個主題會讓人上癮,而隨著時間我們會懂得越來越多。   凡是曾經認真研究過一個主題的人都會了解,在那之後要割捨一些內容對我來說有多困難。每一章的短小篇幅提醒我要有紀律,有時候我覺得自己好像背叛了那些內容,

因為每一個主題都還有那麼多的知識可以提供!書中有許多主題是我在製作幾個科普電視節目時接觸過的,而在製作這些節目時,我也必須要學會「捨棄」,那是我不斷面臨的挑戰:在處理各個主題的時候,該把重點放在哪裡?哪個面向可以割捨?要如何把複雜的內容簡化成容易理解,卻不至於失去其精髓?如何才能既適合讀者當中的門外漢,也適合專家?   藉由和同事密切合作,我學到了很多,而隨著時間過去,我們在熱烈的討論中衍生出友誼。我實在很幸運,在「捨棄」這門藝術上我得到了許多幫助,來自這些優秀的編輯和作者,還有許多細心的觀眾和讀者,他們一再提供我好的建議和批評。   我也要感謝出版公司那些傑出的工作人員,謝謝他們的誠懇,還有

他們在出書過程的各個階段對我的極大信賴。我的編輯布萊特費德(Martin Breitfeld)這一次仍然以坦率而珍貴的意見給予我協助。我要向大家好好說聲謝謝!   這本書並不是在一座寂寞的小島或是遙遠的僻靜地點寫成的,而是在我十分熱鬧的家裡。我幾個孩子無拘無束的生命活力,他們的性情、敏感和無邊的創意不斷激勵著我。每一天,他們都以親切而令人驚訝的方式,讓我明白什麼叫做睜開好奇的雙眼來觀察世界。此外,書中我的每一個想法都有我太太烏煦相伴。在我沒有把握的時候,是她用可靠的直覺找到決定方向的出路,她以令人讚嘆的清晰思路,幫我整理我的想法,陪著我一起度過了讓這本書成形的所有階段,使我們歡欣的人生路上又增

添了一段共享的時光。 小傷口該貼繃帶嗎?「哎喲⋯⋯媽⋯⋯!」哪怕是受了再小的傷,有些小孩都會哭得驚天動地。有一天,我們家的爺爺想安慰他哭叫的孫子,慈祥地說:「印第安人不哭,因為印第安人根本不會覺得痛!」孫子哽咽地回了一句:「小印第安人就會!」一個簡單的辦法對我們家的小孩有效:貼上一片OK繃。孩子不再哭泣,幾個鐘頭之後他就會得意地向別人展示那塊繃帶。不過,你覺得傷口要怎麼樣才會痊癒得更快呢?是任由傷口在空氣中乾燥,還是貼上一塊繃帶?每一個傷口都是我們身體上的一個開口,病菌和微生物很容易就會侵入,所以首先要把傷口徹底加以清潔。我們的身體會立刻展開一種保護措施:首先流血會被止住,傷口的分泌液含有血

小板和白血球,會流到裂開的皮膚縫隙,結成一種凝塊。透過這種方式,身體能夠自然地把傷口封住。貼一塊繃帶能幫助傷口痊癒,例如,繃帶能避免那層薄薄的痂與衣服摩擦而再次裂開,阻止病菌從外面侵入。沒貼繃帶的話,傷口很快就會乾燥,具有療癒功能的分泌液也會一併乾掉。因此,特殊的繃帶能讓傷口長時間保持濕潤,更容易形成新的皮膚。白血球和所謂的吞噬細胞首先會徹底進行清理工作,包括收集受損和死亡的細胞,把這些細胞加以分解。肉芽會從邊緣和下方把傷口填滿,結締組織會把縫隙封住。新的皮膚細胞會覆蓋住表面,如果傷口邊緣很乾淨地密合,而且只有最表層的皮膚受傷,在最好的情況下甚至不會留下疤痕。人體自行療癒的能力十分驚人,否則我

們身上就會因為過去所受的各種小傷而布滿無數的疤痕。不過,就算是再小的傷口也應該使用繃帶,不管是大印第安人還是小印第安人都一樣⋯⋯引擎蓋上可以煎蛋嗎?夏天裡,媒體全都急瘋了。政治人物在休假,大型企業也在放假,而那些明星躲到了不知名的地方。留在本地的記者頓時面對著一項挑戰,那就是得設法填滿他們的報紙和節目,可是到處都找不到題材。偶爾那些飢渴的記者果真發現了一點小小的疏失,於是滿懷感激地把這點小事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加以大書特書。「公務車事件」、高階人士在度假時的「邂逅對象」,或是村莊裡的打架事件,被當成醜聞來大幅報導,讓人不禁要問,同樣的題材,在寒冷的季節是否也能得到記者的青睞。在如此百無聊賴的夏天裡

,我接到許多電話,請我發表意見或是接受一段訪問。有一次,對方想知道有什麼消暑的好辦法,另一次,對方問我天氣炎熱是否是氣候變遷的前兆。還有一個廣播員,用嚴肅的語氣探詢太陽是否還一切正常,因為他聽說了關於太陽黑子的事⋯⋯如果室外真的很熱,有一個標準問題肯定也會出現:「在引擎蓋上可以煎蛋嗎?」如今談到在引擎蓋上煎蛋這件事,我自認是個專家,因為我在幾十個廣播和電視節目中做過講解,而每一年好像都會再增加幾個電台和電視台。當然我可以婉拒,不過這個問題有種特別的魅力,因為可以趁這個機會,順便解釋溫度和熱能之間的微妙差異。再說我也得承認,我自己也試過一次:在埃及的酷熱之中,一輛租來的汽車的引擎蓋成了犧牲品。那

輛深色汽車停在正午的烈日之下,金屬外殼的溫度肯定超過攝氏一百度。打個蛋,然後等待⋯⋯我向各位保證,結果令人失望:沒有滋滋作響的聲音,等了很久之後蛋白始終還是透明的。過了一個小時之後,那一塊滑溜溜的東西被曬乾了,可是跟一個荷包蛋卻毫無相似之處。實驗失敗的原因很容易解釋:蛋需要大量的能量才會凝固,在這本書的另一章裡我曾經列出煮蛋所需要的能量(請參考第十三章〈為什麼要煮一顆完美的蛋那麼難?〉)。汽車的金屬外殼雖然很燙,可是一旦把蛋打在上面,金屬外殼被蛋蓋住的部分就會迅速冷卻。那薄薄的一層鋼只能儲存很少量的熱,因此金屬外殼裡所含的能量不足以讓蛋維持高溫,這也說明了為什麼白天停在太陽下的汽車在夜裡很快就

又會冷卻。凡是廚師都知道,如果把鍋子從爐子上拿開,就算平底鍋是熱的,蛋在鍋裡也不會熟。原因在於要讓蛋白凝固所需要的熱,遠遠超過熱鍋裡所儲存的熱,因此在煎蛋時必須源源不絕地補充能量。理論上,引擎蓋的其餘部位可以提供所缺少的熱,可是鋼的導熱能力很差:舉例來說,如果加熱一支鋼製烤肉叉的一端,我們仍然可以去摸另一端而不會燙到手指頭。也就是說,鋼這種材質完全不適合把足夠的能量從引擎蓋的其餘部位傳到煎蛋的部位。石頭也只能儲存少量的熱,也是熱的不良導體,如果你在炙熱的石頭或是柏油路面重複這個煎蛋實驗,你也會大失所望。儘管如此,我覺得有一個解決之道:一個用黑色電鍍銅製成的引擎蓋。這種材質會很理想,理論上實驗應

該會成功,畢竟新型的太陽能收集器,就是使用銅製的百葉板來傳導熱能。如果我在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碰到這樣一部車,我就會來試試看。要是成功了,就會成為下一個百無聊賴的夏天裡的「轟動新聞」,而我終於可以宣布:引擎蓋上的確可以煎蛋!

92 95 98汽油差別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疫情期間擔心接觸人群不敢到展間賞車、買車?來看看德哥老司機在這段時間怎麼賣車跟交車吧!

【洗車小撇步&禁忌 老司機告訴你】:
https://youtu.be/utRg_sDUI_4

【92/95/98汽油怎麼加? 老司機告訴你差別】:
https://youtu.be/oYMKkfBWRVY

從混合戰視角探討中國大陸網路輿論之運用與對我國安全之影響

為了解決92 95 98汽油差別的問題,作者鄭景維 這樣論述:

全球化與科技發展的日新月益,使得各國在作戰型態上已不斷演進,戰爭與和平狀態間的界線已漸趨模糊並開始以大眾所不熟悉的模式進行,此時彼此間的衝突已在戰爭門檻下悄悄且激烈展開,透過採行傳統與非傳統攻擊形式相互融合為用的「混合戰(Hybrid Warfare)」已然成為未來普遍趨勢。同時間,中國大陸仿效混合戰戰法,並結合高度發展與使用的「社群媒體」實施「網路輿論戰」,試圖藉由爭奪話語權、影響大眾認知、分化對手社會內部並造成對立等精神和心理層面的意識攻擊,弱化目標國家的警覺性及危安意識,以達到「上兵伐謀」之效,並逐步拓展及獲取國際、地緣和政權上的政治利益。意即未來的衝突將會是多變化且多模式的,若我國仍

以傳統戰爭的思維方式應對,將會使戰爭地位處於被動,而處處受制於敵。我國是中國大陸穩固其政權的重要因素之一,從未停止對我國的軍事恫嚇,尤其近年除持續投入大量金錢研發及建設新型武器裝備,企圖展現嚇阻及擴張遠程兵力投射能力,加之結合社群媒體實施輿論干擾持續弱化我國民心。也因此我國面對文攻武嚇兩種層面多種手段相互交織混合的安全脅迫之下,如何維繫國家安全並掌握和瞭解中國大陸對我國家安全可能造成的整體影響,以及其未來威脅的可能趨勢,實為確保我國穩定發展及維護民主自由價值的重要工作。

幾點鐘去看牙比較不會痛?:德國最熱門科學節目為你知識充電

為了解決92 95 98汽油差別的問題,作者郎伽.優哥希瓦 這樣論述:

★令50萬德國人拍案叫絕!來自歐洲最強經濟體,激盪知性與想像的發現之旅!★108問,家事到天下事,無所不答!知識一哥帶領你把玩科學,養成聰明頭腦!   「我們以為自己知道一切該知道的,但是這本書讓我們看到人的盲點!拍案之餘,也令我們深思。」──李偉文(作家、醫師) 最不教條而趣味洋溢的2分鐘小科學!   打呵欠為什麼會傳染?幾點鐘去看牙醫比較不痛?   為什麼高樓附近的風特別大?為什麼電梯不會直直往下掉?   為什麼臭襪子可以把蚊子引開?為什麼要打到蒼蠅那麼難?   你對世界的好奇心,他用最有趣又科學的解答滿足你! 德國人最信賴,有什麼問題就問他!   讓上百萬觀眾天天收看的科學節目主持人優哥

希瓦,總是以一個簡單的問題「為什麼?」開始,從人人都有過的經驗出發,帶領大家進入知識的迷人世界。   從薪水談判中聊到數學,在星期天早上的可頌麵包中切入歷史,仰望夏日的天空看到物理學……有時候他會稍微帶大家繞點路,卻令事物之間的脈絡更清楚。他引導我們遊走於日常生活的各種知識,甚至告訴你實用的祕訣:你知道幾點鐘去看牙醫最好嗎?   只要仔細觀察,每天都可以有新發現,因為在生活的各種小事物背後,正隱藏著趣味盎然的故事和令人驚奇的關連!   從巴哈、貝多芬,到雙B汽車,德國憑什麼在歐債危機的風雨飄搖中,仍是舉世稱羨的最強經濟體?   憑的是實力,也就是傲人的科技與工藝。   優哥希瓦告訴你,即使看似

不起眼的問題,也要好好解答,因為對既有知識的懷疑,正是促成驚人進步的原動力! 小現象.大學問女性為什麼容易腳冷?   百分之八十的女性都抱怨腳冷。   看看兩性身體的熱能管理,男性顯然占了優勢。肌肉就是人體的暖氣機,覺得冷的時候我們會發抖,透過肌肉運作來讓受凍的身體暖和起來。   然而女性的肌肉卻只有男性的一半,所以女性的「人體暖氣機」規模小得多。   另外,當我們一覺得冷,通常會把身體縮起來,好減少體表面積,讓釋出到環境中的熱能少一點。女性有胸部,體表面積比較大,釋出的熱量會比男性多。   身體為了讓重要器官維持溫度,供應其他部位的血液就會減少,像四肢、眼睛和鼻子。這樣熱能就會流向身體的核心

部位。天冷的時候,女性腳部的血管會收縮得更快,而血液不流通的地方就不會產生熱,腳趾溫度甚至可以降到攝氏八度!   所以,女性容易腳冷是大自然的一種求生策略。   不過,幸好還有我們男人在。 作者簡介 郎伽.優哥希瓦 Ranga Yogeshwar   德國最有魅力的科學節目主持人。   1959年生,在盧森堡、印度兩地成長,德國亞琛科技大學物理學碩士,主修實驗粒子物理與太空物理,2009年獲烏帕塔大學授予榮譽博士學位。他的父親是印度籍科學家,母親是出身盧森堡的藝術史家,祖父是科林圖書分類系統的發明人。他自己曾就讀音樂學院,多元背景塑造出豐富的知識養分,以及獨特的個人風格。   他曾任職於瑞士核

能研究所(SIN)、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後來轉戰新聞工作。自1987年起在西德電視廣播公司(WDR)科學組任職,負責策畫科學節目,並因主持「夸克與鈷」(Quarks & Co)、「八點前小知識」(Wissen vor 8)等節目而家喻戶曉。他擅長以熱情活潑的解說,以及深具娛樂性的實驗,將複雜概念轉化為簡單易懂的有趣知識,在德國擁有廣大粉絲。   1999年,德國業餘天文學家克諾佛,將自己發現的小行星以優哥希瓦的名字命名(20522 Yogeshwar),由此可知優哥希瓦在德國科學界的盛名。他深具親和力的形象,在推廣普及科學上獲得諸多獎項的肯定,包括侯茲普林克新聞獎(Georg-von

-Holtzbrinck-Preis)、施密特新聞獎(Helmut-Schmidt-Journalistenpreis)、格林獎(Grimme-Preis),以及科學報導年度記者獎。無怪乎,德國新聞通訊社Teleschau讚譽優哥希瓦是「全德國媒體圈最聰明的腦袋之一」。   2009年出版《幾點鐘去看牙比較不會痛?》,長銷逾50萬冊,使他躋身暢銷作家的行列。2010年續集《原來如此!》(中文書名暫定)上市,更立即躍登亞馬遜網路書店總榜冠軍。   2011年3月日本福島爆發核災,他製作了福島核災專題報導,為德國大眾解說核災事故,獲得德國電視獎的肯定。 譯者簡介 姬健梅   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畢,

德國科隆大學德語文學碩士,輔仁大學翻譯研究所中英文組。從事翻譯多年,近期譯作包括《希望真的存在》《不拖延的人生》(先覺出版)、《如何穿過一張明信片》(究竟出版)、《道歉服務公司》(寂寞出版)等。 前言 女性為什麼容易腳冷? 感官與理智:我們的身體如何運作 1泡澡的時候,怎樣能讓手指頭不皺? 2為什麼A型的人不能捐血給B型的人? 3滿月真的有特殊魔力嗎? 4為什麼在水裡看不清楚? 5臭腳丫比較容易被蚊子叮嗎? 6肌肉痠痛是怎麼產生的? 7為什麼有的人聲音高,有的人聲音低? 8為什麼一看到特價品,人就失去理智了? 9「血壓」到底是什麼? 10為什麼有些人不能喝牛奶? 11為什麼羽絨衣特別保暖?

12為什麼手、腳會發麻? 13為什麼會起雞皮疙瘩? 14打噴嚏是怎麼一回事? 15打呵欠會傳染嗎? 16女性為什麼容易腳冷? 17不必三D眼鏡,就能看見立體的三D圖像? 星星為什麼一閃一閃亮晶晶? 天地無限大:宇宙、風和天氣 18天空為什麼是藍色的? 19彩虹為什麼彎彎的? 20雲朵裡面藏了什麼? 21霧是地上的雲嗎? 22星星為什麼一閃一閃亮晶晶? 23我們住的銀河系有多大? 24下雪的時候為什麼特別安靜? 25月球表面坑坑疤疤,是因為沒「拉皮」? 26無論在哪裡,看見的月亮都一樣嗎? 27看花式溜冰就能明白地球如何轉動? 28漲潮和退潮,都是因為月亮嗎? 29五萬個人一起跳躍,能引發地震嗎

? 30美麗的流星其實是太空中的灰塵? 31春天什麼時候會來? 32為什麼月蝕出現的機會比日蝕多? 33為什麼在高樓大廈附近風特別大? 34人在沼澤裡會沉下去嗎? 35怎樣才能像太空人那樣飄浮起來? 電梯會直直往下掉嗎? 給初學者的科技常識 36投自動販賣機不被退幣的祕訣是什麼? 37電梯會直直往下掉嗎? 38該撞上一棵樹,或迎面駛來的汽車? 39為什麼會有高壓電? 40往空中開槍的話,子彈掉落的速度有多快? 41以光束移動的夢想,會成真嗎? 大象的耳朵為什麼那麼大? 動物的祕密生活 42為什麼鳥群會排成人字飛行? 43蛾為什麼會飛向燈光? 44大象的耳朵為什麼那麼大? 45為什麼貓的眼睛會發

亮? 46要打到蒼蠅為什麼那麼難? 47褐色的雞蛋比較營養,還是白色的雞蛋? 48睡著的小鳥為什麼不會從樹枝上摔下來? 49為什麼冰上的鴨子不會凍住? 怎樣才不會被閃電打到? 日常生活小常識 50手帕為什麼是正方形的? 51「潤滑費」是怎麼來的? 52怎樣才不會被閃電打到? 53德國小一新生為什麼要領開學禮物筒? 54第一個按「標準規格」製造的工業產品是什麼? 55化學性和物理性防曬乳,哪種比較好? 56德國國旗為什麼是黑紅金三色? 57紅地毯是怎麼來的? 58 A4紙的「A4」是什麼意思? 59照片上的人為什麼會有紅眼睛? 60求職面試:下水道蓋子為什麼是圓的? 61「順時針」和「逆時針」方

向是怎麼訂的? 62為什麼吐司掉下去時,總是塗果醬的那一面著地? 奧運有「文學」這一項嗎? 更高,更快,更遠:運動上的挑戰 63奧運馬拉松賽跑為什麼是四二一九五公尺? 64高爾夫球的球面為什麼有凹洞? 65在比賽中使用藥物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66奧運有「文學」這個項目嗎? 67網球和愛情有什麼關係? 人為什麼會暈車? 海、陸、空:汽車與交通 68汽油和柴油有什麼不一樣? 69人為什麼會暈車? 70「部落格」這個名詞是怎麼來的? 71一輛汽車會製造出多少二氧化碳? 72車子打滑怎麼辦? 73安全氣囊如何起作用? 74衛星導航是怎麼將車子定位的? 75客機的機翼有可能折斷嗎? 76長程飛行後為什麼

會有「時差」? 香檳裡的氣泡是怎麼來的? 大家請慢用:來自廚房、地下室和儲藏室的有趣事物 77綜合麥片如何拯救生命? 78可頌麵包是怎麼來的? 79為什麼做卡布奇諾時,機器會轟隆隆地響? 80冰淇淋的祕密是什麼? 81香蕉在哪裡成熟? 82糖和鹽為什麼可以保存食物? 83巧克力為什麼會燃燒? 84為什麼有些牛奶的保存期限比較長? 85食物的保存期限是怎麼計算出來的? 86香檳酒裡的氣泡是怎麼來的? 87礦泉水和可生飲的自來水差別在哪裡? 88為什麼牛奶加到咖啡裡會凝結? 水滴為什麼會在熱鍋上跳躍? 甜蜜的家:關於家務你該知道的事 89怎樣才能讓地下室不發黴? 90馬桶坐墊和洗碗布,哪個比較髒?

91為什麼塑膠餐具在洗碗機裡乾不了? 92為什麼用肥皂能洗得乾淨? 93水滴為什麼會在熱鍋上跳躍? 94為什麼浴簾總是朝裡面鼓起? 95浴缸裡的水流掉時所產生的漩渦往哪個方向轉? 96該怎麼對付頭蝨? 97為什麼洗衣服時襪子會跑進被套裡? 98一面鏡子至少要多大,才能照到全身? 買樂透為什麼不能選123456? 數字的祕密! 99「零」是怎麼來的? 100 「13」這個數字為什麼特別? 101「數位」是什麼意思? 102為什麼分期付款比較貴? 103航海時為什麼以海里來計算? 104買樂透為什麼不能選123456? 105觀眾提供的答案有多可靠? 106德國的中心點在哪裡? 107你會「算」

嗎? 108為什麼這本書有一百零八章? 前言每個問題都值得我們認真看待   我們的世界充滿驚奇。木蘭樹清楚知道要在春天的哪個時節綻放花朵,蒼蠅用後腳來清潔牠們透明的翅膀。貓咪抖動腳掌做著白日夢,沒有人知道牠夢見了什麼。渺小的單細胞生物在牠們安靜的微小天地裡盡情舒展,宛如太空船般緩緩行過一滴水滴形成的汪洋。   忙碌的日常生活中,我們太容易忘記自己身處的世界是多麼美妙,這個世界充滿了大大小小的謎題和祕密。   陽光照耀的秋日草地上,為什麼露珠總是會往草莖的末稍移動?為什麼蜘蛛不會像蒼蠅那樣被牠自己所結的網黏住?放眼望去,處處都隱藏著疑問,許多問題卻不見得有實用的答案。對日常生活沒有幫助,不能

帶來商機,沒有實際的用處!   然而,正是這種看似不切實際的問題一向吸引著我。小時候,我能好幾個鐘頭直盯著蚯蚓吃東西,有時連功課都忘了做。觀察雲朵在天空堆積變幻是莫大的樂趣,有些雲朵述說著故事,它們的臉孔會慢慢變老,最後在藍天裡消散。把腦袋深深埋進夏天的草地,昆蟲的小宇宙就會在我眼前開展,牠們在由草莖和樹根構成的城市裡找到前進的路。牠們永遠在移動著,可是,牠們怎麼知道自己該去哪兒呢?   我一再碰到這些看似沒有用的問題,不過,和在炙熱爐面上跳舞的水滴相比,世人認為知道水管的口徑大小或稅率等級比較重要。   後來我明白,並沒有所謂「重要」和「不重要」的問題,因為每一個問題都值得我們認真看待。  

 然而我的工具書和教科書卻洋溢著自大的篤定,因為書裡絕口不提那些懷疑和失敗的嘗試,不提那些疑惑和走錯的路,不提錯誤的假說和理論,不提過往歷史上在通往認知途中那無數次的繞路而行。   那些教科書把公式、定理和現象當成不可動搖的真理傳授給我們,當成無需追問的絕對事實。畢氏定理就像一條教義,世世代代的學生滿心敬畏地臣服於學校的拷問,在這場拷問中不是「對」就是「錯」。數學計算只有唯一一種方法,如果你選擇另一種方法,說不定還能更快算出答案,但你就有被退學的危險。我們不是在學習,我們是在惡補,就算在學校裡待了二十年,大多數的人還是連最簡單的問題也答不出來。例如:「一面鏡子要有多大,才能把整個人照進去?」(

我會在本書裡告訴你!)   在漫長而驚奇處處的探究過程中,「認知」絕不是最終的結果,頂多只是期中結算。   進步是許多「胡思亂想」的結果,有賴好奇的人勇敢地走自己的路。在十八世紀賈法尼(Luigi Galvani, 1737-1798)的時代,很多人可能都認為他瘋了。他研究了青蛙腿抽搐的確切原因!他觀察到蛙腿在接觸解剖刀時會有反應,儘管青蛙已經死了!然而這種現象只有在解剖刀的銅質跟鐵質部位互相接觸時才會發生。當其他人都致力於日常生活的「重要」事物,這位義大利生物學家用不同的金屬、金屬線、解剖刀和青蛙來做實驗,向未知的電流領域開出了一條路。如今他被奉為進步的開路先鋒。   一九二一年夏天,印度物

理學家拉曼(C. V. Raman, 1888-1970)搭船前往歐洲。也許他有很多空暇來欣賞海水的顏色,不過和其他乘客不同,地中海的湛藍讓他百思不解。一回到他的故鄉加爾各答,他就著手研究這個現象,結果在光波的探索上為認知開啟了另一道門。一九三○年,他以光的分子散射獲得諾貝爾獎。「拉曼散射」替許多現代醫學診療奠定了基礎。   抽搐的蛙腿、海水的顏色......這些看似「不重要」的問題,有時候會有出人意料的「重要」答案,哪怕不見得是原先所尋找的答案,我們只不過在事前無法預知。不知道有多少次,難解的問題、失敗的嘗試,和對既有知識的懷疑,導致了驚人的進步;不知道有多少次,不被看好的人改變了我們的世界

!   他們誠實地提出問題,並且以同樣的誠實尋找答案,而在尋找的過程中,他們不被想當然耳的觀念所矇騙。他們所走的路,每一條都充滿了不安和寂寞,親近大自然及其奧祕卻也帶來美妙的欣喜。   好奇始於一個問題,而且永無止境。有些人願意親自走一趟,好親自去發現、去讚嘆,這個世界的大美會在這些人面前展現。這趟探究之行,得到的犒賞並不在於得到諾貝爾獎,也不是發明科技儀器,而在於認知本身。我們是否是頭一個解開一種現象之謎的人,這一點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在這個過程中感受到的投入和滿足。   每一個人都是第一次發現這個世界!第一次看見星空,第一次經歷暴風雨,第一次看見果蠅翩翩起舞,還有第一次發現到熱牛奶表面的

那層薄膜。而每一個現象都同樣令人著迷:彩虹的璀璨幾千年來都不曾褪色,月亮升起的夜空永遠那麼迷人,彷彿前所未見。睜開眼睛,每一秒鐘都能領受到種種獨一無二的賜予。   在這個令人興奮、驚奇的世界,本書頂多只是個小小的路標。如果在左顧右盼之際,你發覺某樣東西引人入勝,就請你離開這條路,自己去發現! 長程飛行後為什麼會有「時差」?「各位乘客,我們剛剛降落在法蘭克福機場⋯⋯」窗玻璃外面是個灰濛濛的早晨,下著毛毛雨|又回到德國了。下飛機之後我覺得冷颼颼的,毛衣塞在行李箱裡,因為在洛杉磯起飛的時候陽光燦爛,而且在攝氏三十度的氣溫下,誰會想到毛衣。不久之後我看著同機旅客睡眼惺忪的臉孔,我們全都有一個共同點:

對我們來說時間還是午夜,就算有人在飛機上能夠小睡一會兒,我們體內的生理時鐘還是在按照加州時間轉動。頭一次做長程飛行的人很快就會體驗到飛行時差是什麼意思,敏感的人往往接連幾個星期都會抱怨睡不好,在不該餓的時間覺得餓,或是在白天裡突然打起瞌睡。原因很簡單:我們的地球被劃分成不同的時區。在十九世紀,就連德國境內的時鐘都有不同的時間。慕尼黑中午十二點的時候,柏林的鐘塔顯示的時間是十二點零七分。從前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時刻!各地的時間是以太陽的移動為準,太陽走到最高點的時刻是正午十二點。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從一個城市旅行到另一個城市,他得先弄清楚當地的時間,並且根據這個時間來調整他的手錶。例如,在從前的火

車時刻表上還看得出來,在巴登使用的是卡爾斯魯爾時間,在符騰堡使用的是斯圖加特時間,在奧地利使用的則是布拉格時間。對於在長途旅行中必須多次轉車的旅客來說,那真是夠混亂的了。一八九三年四月一日,德皇威廉二世終於頒訂了統一時間的法律。從那時候開始,全德國的時鐘才有了相同的時間。其他的國家也隨之跟進,以國際標準時間作為依據。國際標準時間是在零度經線的時間,這條經線通過英國的格林威治。從那裡開始,經線每往東十五度就加一小時,每往西十五度就減一小時。這樣一來,就很容易看出每個地方的時間和兩地時間的差距:在法蘭克福和紐約之間的時差是減六小時。也就是說,把德國的時間減去六小時,就是紐約此刻的時間。相反的,法蘭

克福和莫斯科之間的時間差距是加兩小時,也就是說:德國時間+兩小時=莫斯科時間。在像俄國或美國這樣領土廣大的國家,同一個國家裡還會區分成幾個不同的時區。所以說,時間差距不曾改變,可是我們的世界變大了。例如,如果你讀到這幾行字的時候在德國是黃昏時分,在加州太陽才剛剛升起,在東京的人則睡得正甜,因為那裡是深夜。一天之內經歷的時差如果超過兩小時,就會讓我們的生理時鐘難以應付。第一個感覺到飛行時差後果的人,是一九三○年代初期的美國飛行家威利.波斯特(Wiley Post),他在八天的時間內沿著地球朝東飛行。比起波斯特的螺旋槳飛機,新型的噴射機能更快地飛越長程距離,所以時差問題如今讓許多旅行的人深感困擾。

雖然從很多年前開始,科學家就嘗試揭開人體「生理時鐘」機制之謎,但直到如今我們知道的還是少得出奇。實驗室在自願受試者身上做過實驗,受試者在以人工照明、沒有時鐘的房間裡度過幾個星期,結果這些人的每日週期很快就調整為一天二十五小時。也就是說,我們的生物時鐘走得比較慢,因此每天都必須重新加以校正。在這件事情上,明亮的陽光顯然扮演著關鍵性的角色,所以在旅行手冊上也一再向經常飛行的人建議,在一趟長途旅行之後,不管再累,也不要立刻上床睡覺,而要盡可能到室外去吸收陽光。「光線治療」也被用來治療睡眠障礙。誰要是在陽光明亮的白天上床睡覺,就得花更長的時間來調整時差。美國外交部給所屬人員的指示上提到另一個辦法:咖啡

因。從起飛開始就依照目的地的時間來飲用每天所喝的咖啡,這樣就比較容易適應時差。這個方法就算有幫助,背後的道理卻很難解釋清楚。我們的生理時鐘關係到許多因素,以特殊的方式影響我們的身體。舉例來說,我們忍受疼痛的程度也受到時間的影響。必須去看牙醫的人最好在下午才去,因為和早上相比,在下午的時候我們對疼痛比較不敏感,而且麻醉藥的效果在下午也比較持久。究竟哪一種方法最能解決時差的問題,到最後還是要依照個人的經驗來決定。經常旅行的商務人士提供給我各式各樣的小祕訣:從酸黃瓜到冰冷的雙腳,再到兩瓶勃艮地葡萄酒,最好是一起飛之後就喝。不過,關於葡萄酒那一項我會建議你最好別試,否則你會從飛行變成飄浮!

台灣石油自由化下進口成品油的機會

為了解決92 95 98汽油差別的問題,作者鐘奉柄 這樣論述:

台灣為了因應全球化的經濟發展以及加入WTO,石油市場自由化已勢必開放下,於民國76年起政府陸續頒佈了「石油管理法」以及「石油及石油產品輸入輸出生產銷售業務經營許可管理辦法」開放民間經營加油站及設立煉油廠,也包含油品生產及進出口成品油業務買賣,其目的透過法規達到公平,公正以及資訊透明化而達到競爭提升經濟效率與降低供應成本。為了因應國際原油漲跌,經濟部於2006實施汽、柴油「浮動油價」機制來調整國內汽、柴油價格,其指標採杜拜(DUBAI)70%與布蘭特(BRENT)30%加權為指標,並以月均價作為換算公式,由於相關資訊缺乏國內卻忽略新加坡PLATTS (普式市場) MOPS價格(Mean Of

Platts Singapore 簡稱 MPOS 價格)成品油交易市場了解其各類成品油供應數量與價格。本研究採量化分析研究,分析2013年-2016年國際原油漲跌與2013年-2016年MOPS成品油價格漲跌之關聯以及透過實際操作成品油買賣經驗,以 95無鉛汽油與92無鉛汽油價格為例,分析台灣是否有機會進口成品油來供應國內加油站以及平衡煉油廠龐大的成本。本研究無論國際原油價格漲跌幅度高低,PLATTS (普式)市場MOPS 價格,與國內95無鉛汽油與92無鉛汽油進口價格與銷售價格之間差價並無明顯差別,雖然中間有著明顯差額也必需要政策考量煉油廠各項成本及煉油條件,才能提升進口成品油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