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1F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 護理研究所 曹麗英所指導 林秀錦的 減重手術後病人身心生活修正與健康成效之探討 (2017),提出611F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減重手術、生活經驗、身心生活修正、建構效度、健康成效。

而第二篇論文大同大學 通訊工程研究所 湯政仁所指導 許荷的 穿戴式身體阻抗量測裝置的研究 (2016),提出因為有 身體阻抗量測、生物阻抗量測法、穿戴式裝置的重點而找出了 611F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611F,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611F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減重手術後病人身心生活修正與健康成效之探討

為了解決611F的問題,作者林秀錦 這樣論述:

背景: 減重手術(Bariatric surgery)是治療肥胖(body mass index:BMI≧35 kg/m2),嘗試各種減重方法後效果仍不彰,所採取的治療方式。然而手術的生活修正及適應是另一個挑戰研究目的: (一)建立減重手術一年後個案生活經驗的描述性理論;(二)建構減重手術後個案身心生活修正量表。研究方法: 研究分為二階段:(一)紮根理論質性研究法;(二)參考第一階段質性研究結果類屬,研擬、建構「減重手術後病人身心生活修正量表」初稿,及橫斷性調查。研究內容及結果: 於某醫學中心減重中心收案,第一階段共17人深度訪談,手術後時間平均21.8個月、平均減重47.1公斤、術前平均B

MI 41.8、術後為24.5kg/m2;以持續比較法分析;其經驗之故事線如下描述: 「與我的小胃共存」是生活經驗的核心類,手術後改造的‟小胃”雖帶來的快速減重,病人也會自覺有「非預期性的身體改變」--噁心、嘔吐、心灼熱感、無法控制的食慾等;有兩種不同的行為類屬出現在過程中,部分病人會因小胃而進入生活修正的五個互動類屬歷程,另有5位個案則因身體出現症狀,而開始經歷折磨過程(suffering) 的五個互動類屬歷程,最後這些個案持續生活修正以珍惜目前的身體改變。第二階段共收集100位行減重手術後半年以上者,平均減重32.3公斤、術後BMI平均28.1kg/m2;進行「減重手術後病人身心生活修正量

表」建構信效度檢定。效度方面:專家效度CVI值為0.96;驗證性因素分析以31題五因素之模式為良好適配,五個因素分別命名為「飲食修正」、「運動建立」、「認知修正」、「自我照顧」及「尋求支持」;同時效度則以健康促進生活量表(health promoting lifestyle profile)、抑鬱感量表(CES-D)進行相關係數檢定,結果分別為.688、-.244均達顯著相關(P<.005);預測效度方面,「減重手術後身心生活修正量表」及五個次量表對於手術後健康行為執行的預測率估計,五個因素可聯合預測變異數為67.6%。信度檢定方面,總量表Cronbach'sα係數為.911,五個次量表分別為

飲食修正(.726)、運動建立(.774)、認知修正(.834)、自我照顧(.760)、尋求支持(.694),顯示「減重手術後病人身心生活修正量表」有良好的信、效度。而減重手術後病人健康行為的執行與胃腸問題、求醫次數、生活困擾及對手術滿意度等相關性的探討,顯示手術後健康行為執行與胃腸問題、求醫次數、生活困擾等為負相關,與手術的滿意度呈現正相關。建議:減重手術後個案的體重遽減,更需提醒按時門診追蹤的必要性,均衡營養與監測更是不可忽視;而本研究所發展的「減重手術後病人身心生活修正量表」,具良好的信效度,可了解術後個案居家生活健康行為執行程度,未來亦可發展相關介入措施暨評量工具,以提供臨床實務使用。

穿戴式身體阻抗量測裝置的研究

為了解決611F的問題,作者許荷 這樣論述:

因人們生活型態的改變使身體脂肪比例升高,引起的病症機率日漸增加。本篇論文所提出的穿戴式身體阻抗量測裝置,是利用人體脂肪組織和非脂肪組織的阻抗不同的特性進行量測。本裝置是以導電橡膠及鬆緊帶做出身體阻抗量測電路的穿戴式電極,結合Arduino開發板和HC-05藍牙模組,建構出的穿戴式裝置。經多位受測者分別針對整日及長時間使用本裝置實際量測,並與該受測者的人體組成資料作移動平均值之相關分析。整日量測後發現,透過本裝置之量測電壓變化可以了解使用者每餐的食量;透過長時間量測發現針對女性受測者的體脂率、體水份比、肌肉量和以本裝置測得之量測電壓的相關性相對男性受測者來的一致,其相關係數γ分別為γ_體脂率0

.3418、γ_肌肉量>0.2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