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80鋰電池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國立政治大學 企業管理研究所(MBA學位學程) 洪叔民所指導 郭哲禎的 台灣電池模組廠商切入電動車供應鏈研究-以S公司為例 (2021),提出4680鋰電池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電動車、電池、供應鏈。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南大學 綠色能源科技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郭振坤、湯譯增所指導 陳信翰的 利用數值模擬探討4680鋰離子電池之性能與熱分析 (2021),提出因為有 圓柱型鋰離子電池、電化學-熱耦合模型、COMSOL Multiphysics、散熱的重點而找出了 4680鋰電池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4680鋰電池,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台灣電池模組廠商切入電動車供應鏈研究-以S公司為例

為了解決4680鋰電池的問題,作者郭哲禎 這樣論述:

隨環保意識高漲,各國政府提出逐步禁售燃油汽車計畫,加上部分業者在技術上有所突破,純電動汽車的銷量日漸增長,並且將在可預見的未來取代燃油汽車。龐大的潛在需求量使電動汽車供應鏈成為近年最受看好的產業。其中電動汽車最常採用的鋰電池模組首次出現在汽車供應鏈之中。作為電動汽車的核心系統,世界各大車廠無不尋求與電池生產的廠商展開深度合作。而各大電池生產商也紛紛在由大車廠所制定的供應鏈規則中尋求自身的定位,準備共享龐大的潛在商機。然而在目前的產業背景下,電動汽車尚未大規模的普及於大眾市場,尚無法確定各家車廠的地位是否會在將來的電動汽車主宰的市場中有所轉變。且電動汽車中最為核心且成本最高的電池系統而言,也尚

未見到能夠同時達到性能、安全及成本較為平衡的方案,整體電動汽車產品處在產品生命週期的導入期與成長期之間,尚有諸多變數,也存在讓新的相關廠商進入的機會。在台灣,除了原有的電池產業廠商,亦有許多大型企業紛紛因應此趨勢投入電池產業,形成一條橫跨上下游的電動汽車電池供應鏈。然而這些電池廠商的規模相對於世界知名的電池廠商仍有差距,缺乏直接與世界一級車廠合作的機會。本研究將以台灣較具整合能力和規模且有意進軍電動汽車供應鏈的個案S公司做為目標,透過對S公司的現況、當前市場以及供應鏈現況進行資訊蒐集、訪談以及分析,並針對S公司提出進入電動汽車供應鏈的建議。

利用數值模擬探討4680鋰離子電池之性能與熱分析

為了解決4680鋰電池的問題,作者陳信翰 這樣論述:

圓柱型鋰離子電池是由正負極片、正負極柄、隔離膜經捲繞後置入電池外殼加入電解液而成,為瞭解在放電過程中產生熱之情形,本研究以簡化後18650型圓柱型鋰離子電池為初始幾何進行模型建構並以一維電化學與三維熱之耦合瞬態數值模型,探討不同電池模型尺寸、放電速率、表面對流換熱係數、電池外殼材質等參數進行分析。 結果指出電池隨著放電速率與表面對流換熱係數增加皆影響電池溫度的變化,接續探討電池模型尺寸時發現隨著尺寸增長容易造成電池內外溫度差加劇以4680電池溫度差為9.89K最為明顯,但最後發現使用熱傳導率高電池外殼材質將4680電池溫度差降低為8.97K且縮小電池內部熱影響區範圍,未來希望先

藉由改善圓柱型鋰離子電池對熱的影響接續再與電池模組配合設計提升整體散熱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