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k吸頂燈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建築系建築與都市設計碩士班 周鼎金所指導 李玉芬的 住宅空間照明設計之使用者滿意度分析 (2020),提出4000k吸頂燈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住宅照明設計、色溫、消費者滿意度、調光型。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4000k吸頂燈,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住宅空間照明設計之使用者滿意度分析

為了解決4000k吸頂燈的問題,作者李玉芬 這樣論述:

隨著生活品質的提升,人們對於住宅空間有更高的要求,也使室內設計這行業蓬勃發展,而其中的室內照明設計,也從過去單純提供適宜照度的基本需求外,也開始重視對於使用者的心理感受,燈光的色溫與照明設計,對於使用者的視覺感也佔一定的重要性。室內照明設計中,在各個空間提供不同色溫、形式,利用色彩、造型以不同面貌分布於其中,圍塑出不同的情境,滿足使用者在當下視覺生理與心理的需求,進而營造出適宜的空間氛圍,照明設計並非僅提供單一的工作照度,色溫的變化,更扮演整體空間的情境與氣氛的塑造,因此本文案例中主要以色溫為主要討論部分。本文嘗試以實際使用的消費者,從2015.06至2020.06近五年間實際進行裝修的案例

,26戶中包含43名使用者,案例室內面積室介於25~50坪之間,新型的電梯大樓集合住宅為主。透過案例分析與使用者實際訪談,歸納整理探討消費者在對於室內照明設計中,對於各空間中照明色溫的需求與滿意度,了解消費者在住家照明設計的喜好,也進一步了解對於消費者對於調光(色溫)式照明產品的接受度。消費者在各空間色溫度,4000k為最受喜好的顏色,也會依照各區域使用需求有些許的變化;另對於調光式照明的需求中,在公共區域與睡眠區域雖都會切換色溫需求,但公共區域因範圍較大,且考量採購的價格與後續維修更換方便性,多選擇傳統多迴路設計分區控制照明規劃,多樣與外型美觀的照明燈具,提供較多層次整體的照明設計;而臥室空

間較小,可調光調色的吸頂燈也比較常見選擇,尤其是在小孩房近年相當受歡迎;早晨可選擇5000~6500K色溫,可喚醒身體的活力;夜間入睡前可調成2700K,較昏暗的光源讓身體可進入較放鬆的模式,因此可提供良好的睡眠品質;調光的功能也可依照需求切換,且遙控的設計更提供光源切換的方便性,在價格的優勢與品牌信任感的形象加持,已漸漸廣受消費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