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CT 評價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國立清華大學 化學系 凌永健所指導 杜婷婷的 植物油微波輔助甲酯化方法建立及鑑定方法研究 (2011),提出2CT 評價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植物油、微波輔助、甲酯化、摻偽。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2CT 評價,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植物油微波輔助甲酯化方法建立及鑑定方法研究

為了解決2CT 評價的問題,作者杜婷婷 這樣論述:

台灣常見的食用油有大豆油、花生油、芝麻油、茶籽油等。不肖業者為降低成本,開始將低價油混入高價油中,嚴重損害了消費者的權益甚至健康。本研究期望能利用植物油中的脂肪酸組成,並輔以指紋圖譜技術建立一植物油鑑定系統,以保障消費者權益、打擊摻偽油品。為使前處理步驟符合環境友好的綠色化學趨勢,將微波輔助加熱技術成功應用於油樣的甲酯化反應中,利用GC-MS定性分析植物油之脂肪酸組成,建立30張樣品標準指紋圖譜以及11張油種標準指紋圖譜,並進行四種油種辨別分析系統的訓練與建立,分別為判別分析、相似度分析、群集分析以及本研究所創新之二維散佈圖分析。系統建立後,將大豆油以10%、25%、40%、50%等比例分別

摻入苦茶油與黑芝麻油中作為摻偽樣品,對所建立的四個分析系統進行驗證及摻偽應用。其中以群集分析系統以及二維散佈圖分析系統有較好的辨別能力,並以二維散佈圖分析系統較具有摻偽鑑定能力,可進一步利用此系統推算摻偽比例,經線性迴歸分析後可得苦茶油摻偽樣品及黑芝麻油摻偽樣品之摻偽比例鑑定極限值 (LOA)分別為0.73%、1.94%。本研究成功合併此二種分析系統建立一植物油鑑定系統,並具有分析摻偽比例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