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輕軌虧損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高雄輕軌虧損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王御風寫的 舊港新灣:打狗港濱戲獅甲 和沈龍利、許浚嘉的 大眾運輸規劃:理論與實務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高捷公司109年度運量說明- 高雄捷運全球資訊網也說明:... 年17.92萬人次衰退25.7%,為高捷105年轉虧為盈後,首次遇到營運虧損。 ... 政策及高捷自辦大型活動,來逐步恢復,而本次春節期間,配合輕軌大南環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遠足文化 和秀威資訊所出版 。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海洋政策碩士學位學程(研究所) 謝立功所指導 盧俊惠的 基隆市海洋產業發展策略 (2021),提出高雄輕軌虧損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基隆、海洋產業、海洋政策、觀光產業、海洋事務。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興大學 高階經理人碩士在職專班 蔡玫亭所指導 曾祥一的 台中捷運經營策略之研究 (2019),提出因為有 台中捷運、經營策略的重點而找出了 高雄輕軌虧損的解答。

最後網站環狀輕軌最佳營運模式與成本效益分析之研究 以高雄市為例則補充:另外,本研究蒐集高雄環狀輕軌之相關營運成本,建構數學規劃模型,求解高雄環狀 ... 量之30%-50%時,高雄市政府捷運工程局應該減少輕軌營運班次數,以降低營運虧損;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高雄輕軌虧損,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舊港新灣:打狗港濱戲獅甲

為了解決高雄輕軌虧損的問題,作者王御風 這樣論述:

  近代高雄的發展與高雄港息息相關。1863年開港,1908年開始築港工程,高雄這個因高雄港而崛起的港市,除了原有的貨物運輸功能外,在日治末期隨著日本政府的南進政策,在戲獅甲地區興築了以軍需工業為主的工業港區。戰爭結束後,這個區域的軍事色彩逐漸淡去,但工業卻逐步增強,不僅奠定高雄成為「工業都市」的基礎,許多戰後與臺灣經濟息息相關的產業,如石化、鋼鐵業等,也從此地發跡。     從戲獅甲的變遷過程,可以看到臺灣工業發展的縮影。興起於日治末期的高雄戲獅甲工業區,為了配合日本帝國的南進政策,建立了煉鋁、機械、化學、肥料等工業。戰後中華民國政府接收後繼續沿用,進而發展塑膠、合板等

產業,台塑第一個工廠也在此建立,自此開啟日後的石化產業。戲獅甲是臺灣最早形成、最重要的工業區,其歷史脈絡包含日治末期的軍需工業、戰後公營事業的接收、臺灣石化及重工業、國營事業民營化、舊港區活化、地方政府與中央之間的拉鋸,以及高雄市與高雄港發展等議題。   本書是第一本研究戲獅甲工業區的專著,各章依歷史發展鋪陳敘述:日治時期的萌芽;戰後的接收;美援扶持下的戲獅甲黃金時期;戲獅甲工廠轉型失敗後的衰微;戲獅甲工廠民營化後,在多功能經貿園區及亞洲新灣區的政策下,成為高雄新的商業中心。 本書特色   高雄戲獅甲是臺灣工業發展的縮影,本書是第一本研究戲獅甲工業區的專著。書中搭配數百張彩色照片和繪圖,

圖文並茂,並在每一章最後以當時的地圖為底圖,繪製當時的發展概況。 專文推薦   李文環(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台灣歷史文化及語言研究所副教授)   陳啟仁(國立高雄大學建築學系教授)  

高雄輕軌虧損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2019 05 20

唯有公車運量,才有輕軌希望。
 
今天是第一次定期會的市長施政報告,其中也簡短談到「新竹輕軌與大車站計畫」。我把握難得的機會跟市長反應目前新竹市公車諸多的問題,並要求市府在規劃輕軌的同時能積極解決當前公車的困境。
 
我平常主要都是騎單車或搭公車上下班,因此新竹市的交通一直都是我很關心的議題。新竹市目前約有 5% 的市民朋友和我一樣依賴大眾運輸作為主要的交通工具,幾乎都是老人家、身障者、孕婦和學童等弱勢族群。我很榮幸,能夠站在議場上為他們發聲。
 
我認為一座進步的城市應該具備多元且普及的大眾運輸系統。
 
林智堅市長曾說過:「要建立輕軌,先期應透過公車讓市民養成使用大眾運輸的習慣。」他在 2014 年第一次競選時,也提過《一環二線三網》的交通政見,其二線是藍線和綠線,作為輕軌的先導公車;而三網的第一網就是改善「全市大眾運輸公車路線網」。
 
我想市長不可能不知道,民眾要先有搭公車的習慣,未來輕軌才會有運量;即使新竹有了輕軌,公車作為轉乘系統,還是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不過以我親自訪問公車司機的結果,以及市民朋友的反應,最常遇到的狀況就是公車沿線車輛違停嚴重,導致公車常常被卡住無法準時到站,行車時間也大幅增加。另外,很多公車路線一小時才一班車,候車環境也不佳,再加上從家裡走到站牌根本沒有人行道,完全不會讓人想搭公車做為交通工具。
 
當市府面對這些真實的市民心聲,卻沒有積極想辦法解決,而是提出輕軌計畫想要蓋掉已經產生的問題。因此我們也接獲了許多市民朋友所提出的疑問,建設輕軌真的是最好的解決方式嗎?
 
沒有優質的公車轉乘系統,#輕軌真的會有人搭嗎?
 
上述提到市長《一環二線三網》的交通政見,當時預計要在過去三年花費 12.8億元的市款來改善新竹市的公車路網,結果實際上三年市府只花費了不到 2 億元在公車上,等於是不到計畫的五分之一,短少了 10.8 億元。
 
這樣的結果導致過去這三年,新竹市區公車經營慘澹,吸引不了更多民眾搭乘。市長甚至在回應時,還坦言不少公車業者因為營運不佳、虧損連連,萌生退意。
 
對於市長的答覆,我感到有些失望。市長一再表示他希望新竹市能夠有輕軌,但同時卻不肯花更多資源在公車上。難道除了現行的差額補貼,市府就沒有進一步要改善新竹市的公車嗎?
 
我也希望新竹市有更多元的大眾運輸,但就目前市長對公車的態度,我對未來新竹輕軌的發展感到憂心。
 
#營運費用高

104 年新竹地區輕軌的評估報告書中,預估輕軌每年的營運費用高達 12.3 億元,包含營運維修管理、資產重增置等等。以新竹市目前習慣搭乘大眾運輸的人占比不到的 8 %,屆時真的有足夠的運量可以支撐輕軌嗎?
 
#運量估計過於樂觀

目前市府預估每日運具旅次會移轉 20% 至輕軌,每天至少約 6 萬人次搭乘。但根據交通部 105 年民眾日常使用運具狀況調查,雙北捷運的市占率都沒有高於 20 %,高雄捷運更只有 2.2 %。如果連可行性研究的旅次預估過於樂觀,就算最後評估出來可行,那未來輕軌也注定會成為新竹市最大的財政黑洞。
 
唯有公車運量,才有輕軌希望。
 
我會持續監督市府檢討改善市區公車系統,讓市民朋友能夠擁有更好的交通環境,也養成民眾搭乘大眾運輸的習慣,改善道路壅塞的狀況。
 
相關新聞報導:

竹市施政報告 議員批「以輕軌掩蓋公車現存問題」
https://udn.com/news/story/7324/3823602

(註:交通處先前在市府公開資料庫上提供的運量數字有誤,現已更正。105 年至 107 年總運量應為 581 萬、 563 萬和 575 萬人次,並未明顯減少。)

基隆市海洋產業發展策略

為了解決高雄輕軌虧損的問題,作者盧俊惠 這樣論述:

地球表面積為五億一千萬平方公里,陸地表面積為一億四千七百萬平方公里,僅占了地球面積不到三成。若再扣除不宜居住的地形,如高聳山地、冰天雪地、大汗沙漠等,想當然可以使我們利用的土地就更少了。 這時海洋的重要性不可言喻。海洋龐大的量體,擁有許多各式各樣生物及非生物的資源,也提供了不同海洋產業發展的機會,依賴海洋的經濟活動及產業包羅萬象,對於國家的經濟發展相當重要,在環保觀念日益高漲的現代,要如何在兼顧經濟及環境永續發展的情況之下,來推動海洋產業,是各個國家及海洋城市所面臨到的問題。近年來,依賴港埠維持城市運作的基隆市遇到了發展瓶頸。身為基隆發展核心的基隆港,90年代後因為腹地過小等因素,敵不過鄰近

地區港口的大型化競爭而逐漸衰退,連帶使得基隆的都市建設發展開始遲緩,並嚴重影響了基隆的城市競爭力。而隨著民國97年台北港的啟用,更將使基隆港未來營運發展的情勢更加嚴峻。但是另一方面,因為與台北的交通便捷,近年來外地人口大量移入,使基隆市成為了台北都會區重要的衛星都市之一,而位處台灣北部海岸風景帶的中心優勢,也促使基隆市的觀光產業開始蓬勃發展。

大眾運輸規劃:理論與實務

為了解決高雄輕軌虧損的問題,作者沈龍利、許浚嘉 這樣論述:

  由於台北捷運文湖線2009年暑假通車後問題不斷,這種非常昂貴的無人駕駛中運量系統,是否適用於台灣?也造成了電視,報紙,和議會的許多激烈的辯論。加上最近問題不斷的台灣高鐵和高雄捷運,由於預測和實際運量差距過大,而造成重大營運虧損,也造成政府可能接管這現有三千八百億債務私人公司可能性。   台灣沒有一個比較好的大眾運輸規劃教科書。這本書的目的,是針對不同種類的大眾運輸系統,其中包括許多台灣沒有的大眾運輸系統,比較他們的優點和缺點,並提供讀者如何選擇最合適的系統,以解決當地的交通問題。本書根據作者30多年的大眾運輸系統專業經驗,包括作者參訪世界各主要城市大眾運輸系統親自拍攝的許多照片,用真實

的例子,來反映大眾運輸系統規劃的最佳做法。藉此提供讀者了解與選擇滿足台灣城市的交通擠塞問題,且符合成本效益的大眾運輸系統方案。 作者簡介 沈龍利教授   美國加州、馬里蘭州、及佛羅里達州之土木及交通技師,現任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國際大學土木與環境工程學系教授兼李曼交通運輸研究中心主任。美國Clemson University 博士,曾擔任國立交通大學交通運輸研究所客座教授(2008-09)、佛羅里達州立國際大學工程與計算機學院副院長(2002-07)、國際華人交通運輸協會會長(2002-2004)、佛羅里達州立國際大學土木環境工程學系系主任(1991-2002)、聯合國發展計畫資深顧問(1991-

1995) ,及美國首都華盛頓特區交通局交通工程司(1982-85)。沈教授旅居美國多年,對於交通運輸產業和高等教育,有相當的認識與了解。 許浚嘉博士   佛州之土木交通技師。現為開南大學運輸科技與運籌學系助理教授,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國際大學土木工程(交通運輸)博士及環境工程碩士,曾於佛羅里達州布羅瓦郡及私人工程顧問公司擔任專案工程師並於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國際大學擔任兼任教師。

台中捷運經營策略之研究

為了解決高雄輕軌虧損的問題,作者曾祥一 這樣論述:

捷運已成為跨都會、高密度的大眾運輸工具,更是每天攸關數以萬計人次運輸的重要交通系統,故捷運公司之經營策略至為重要,本研究首先闡明109年底即將通車營運的台中捷運時空背景,說明目前綠線路線及未來路網發展,但透過內外部因素分析,面臨的是單一路線運量明顯不足,短期內難以達到損益平衡之目標,故需攫取同業經驗,站在捷運巨人的肩膀,縮短虧損年限,推動創新思維與擇定商業模式。其次,藉由回顧過去文獻,探討何謂經營策略,進一步說明國內外捷運的經營策略,包括國外的永續經營主軸及國內的大眾運輸導向發展(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簡稱TOD)策略,研究方法為蒐集台灣三家捷運公司近三年

的年報、運量及收入交叉比對,主要針對與去年同期相比之增減率,同步篩選出該月之行銷活動或特殊方案。以收入及運量雙指標的增加率作為評比策略之優劣良窳,在有限的資源下,排列其優先順序,以做為決策者綜合評估各項策略之標準。再者,探討了何謂成功的捷運經營策略,分別說明台北捷運、高雄捷運及桃園捷運的經營策略,試圖找出收入及運量增加的成功經驗法則,同時羅列了近三年三家捷運公司的收入運量增長率與活動比較圖,再將三家捷運公司之策略成效進行比較分析。彙整台北捷運、高雄捷運及桃園捷運近三年運量收入成長的月分與所舉辦活動進行交叉比對,區分為六大類,分別為音樂舞蹈、票價優惠、彩繪列車、運動競賽、公益形象及其他類別,臚列

說明並提出六點供台中捷運經營策略之建議方向。最後,則提出本研究之結論與建議,並說明此研究的不足與限制,以及未來後續捷運研究者可研究之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