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二手重機車行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國立臺北大學 社會學系 葉欣怡所指導 林駿杰的 專家與常民的競爭:以臺灣機車道路風險治理為例 (2018),提出高雄二手重機車行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風險社會學、風險治理、常民專家、機車安全、共融模式。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高雄二手重機車行,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專家與常民的競爭:以臺灣機車道路風險治理為例

為了解決高雄二手重機車行的問題,作者林駿杰 這樣論述:

  過去自1980年代以後,臺灣政府為有效控管機車流動風險,逐漸確立「分流模式」的意識形態及實務做法,並在2000年以後持續於全國擴大部署,其主要以實體工程的方式來分隔汽機車行駛的道路空間,來降低臺灣都市內汽機車混合共用車道而造成的風險問題。然而,大約在2011年以後,臺灣公民社會開始組織機車社會運動,這些運動組織對於現有道路規劃中的汽機車分流模式提出質疑,在運動者的觀點中,他們認為分流模式並無辦法帶給機車族交通安全,反而還會讓臺灣機車族面臨更多交通危險。  當今臺灣機車風險治理正在跨入一個嶄新的時期:在臺灣公民社會與技術官僚體系之間,兩方對於機車安全治理存有截然不同的風險論述,近年來還因此

形成以「機車道路安全」作為抗議主軸的社會運動。面對上述衝突,本文將主要以風險社會學的理論作為基礎,並藉由二手文獻回顧及半結構式訪談兩種研究方法,來進一步了解臺灣官方與機車常民專家之間對於機車風險治理的意見差異,以及我國交通風險治理背後潛藏的結構性問題。而本文發現,在早期過度由專家壟斷的交通風險治理過程中,機車常民的使用經驗與不同意見並未能有效進入到體制內反饋,導致臺灣機車風險治理形塑出過度單一的風險知識,同時也讓官方機車風險治理策略至今仍充斥問題。  有別於分流模式藉由隔離來塑造安全,運動者則主張要透過道路共享與形式平等來為臺灣機車族建立交通安全,因此,本文將運動者之理念進一步概念化成「共融模

式(inclusive-flow model)」。而本文認為:在現有交通風險治理的困境與衝突下,臺灣專業官僚體系必須重新思考自身與常民之間的社會關係,甚至考慮納入使用者經驗與知識進入科學體系的必要性,以有效控制現代社會因交通科技而溢出的各種傷亡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