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濤駭浪board game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淡江大學 美國研究所 李美華所指導 張桂碧的 國家管制傳播媒體併購之研究-以美國線上與時代華納之合併審查案為例 (2003),提出驚濤駭浪board game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美國線上時代華納、併購、反托拉斯、匯流、解除管制、管制、電訊傳播法、聯邦傳播委員會。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驚濤駭浪board game,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國家管制傳播媒體併購之研究-以美國線上與時代華納之合併審查案為例

為了解決驚濤駭浪board game的問題,作者張桂碧 這樣論述:

「美國線上時代華納」此喧騰一時的新舊媒體合併,終於在2003年10月16日進行更名措施,美國線上時代華納已經把「美國線上」從公司名字中除掉,成為「時代華納」。這個曾經轟動傳媒界的1819億美金合併案,在經歷新舊媒體管理問題、不適應新形勢、軟硬體的短缺而導致客群的流失,甚至企業誇大業績醜聞後,終告分割。 1990以後興起多媒體網路產業的數位整合過程,將電視、電信、網際網路整合成多媒體網路產業,聲音、影像、資訊透過數位化整合。匯流使傳播媒體性質、內容經營業務與所有權界線模糊,透過不同媒介達成傳播效益。而1996年電訊傳播法的問世,更讓匯流的實務環境得到法律上的實踐。自從90年

代以後美國傳播政策的標的是相當明確的,即逐漸朝向建立有效率、為人民所共有的先進電訊傳播基礎建設,欲藉由私人投資改進資訊基礎建設,欲開放競爭以提昇傳播電訊產業競爭力。 由於數位科技造成傳統數據通訊與傳播業務界限的模糊,資訊、電信與傳播媒體的跨業經營業已成為新興的經營型態,美國線上時代華納合併案,無論在金額、規模、媒體形態與科技發展上都具有指標性意義,美國政府當時在審核此案例時,亦做出了許多重大的決定。美國線上與時代華納的結合顯示除了有線電視業者可挾其大量的線路頻寬,對用戶提供數據通信服務之外,傳統的網路服務業者亦可透過電腦網路提供廣播電視節目,這同時也代表了美國線上時代華納可

能藉此壟斷市場。 從1996年以來,美國政府對科技環境整體開放發展,是否過於樂觀?是否有足夠審慎的思量?隨著媒體跨業經營整合、媒體間併購之趨勢與全球新自由主義的興起,政府開放管制傳播媒體的政策,在加速競爭的同時,亦造成了媒體市場的壟斷。本論文從美國線上時代華納併購審查案過程中,研究國家管制傳播媒體併購機關審查過程與結構缺失,以是否達成原先設立的科技與傳播產業政策目標,歸納出國家面對傳媒併購案所扮演的角色。提供臺灣政府在面對匯流的傳播環境以及未來財團勢力的擴張時,看待消費市場、資本競爭與文化價值等問題時,相關組織上靈活調整與管制單位整合上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