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豐寄大陸身分證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順豐寄大陸身分證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徐尚方寫的 記者超能力:鏡頭底下的生存法則 和中華文創展拓交流協會戚文芬的 勇氣:台灣好禮的縱橫四海戰記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出口至中國大陸個人件注意事項 :: 長照機構資訊網也說明:長照機構資訊網,根據以上規定,個人物品類快件收寄件者應提交身份證影印本和其他通關文件給快遞公司,由快遞公司負責代為辦理個人物品通關手續,並完成派送工作。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台灣遊讀會 和商訊所出版 。

國立成功大學 台灣文學系碩博士班 應鳳凰所指導 施俊州的 語言、體制、象徵暴力:前運動期台語文學kap華語文學關係研究 (2009),提出順豐寄大陸身分證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台語文學、華文體制、象徵暴力、鄉土文學、王禎和、胡民祥、《台灣語文月報》、白話字、黨外雜誌、意識形態。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國文系在職進修碩士學位班 楊昌年所指導 劉淑惠的 現代散文風貌研究~余光中散文新探~ (2003),提出因為有 余光中、左手的繆思、詩化散文、論評書寫、旅遊文學的重點而找出了 順豐寄大陸身分證的解答。

最後網站常見問題(FAQ) - 財政部關務署則補充:請您上傳身分證正反面照片(清晰照片),影像辨識確認無誤,將發送簡訊驗證碼至欲註冊手機門號,於驗證碼欄位輸入驗證碼。 (三)持有居留證之外籍人士,請確認是否為大陸地區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順豐寄大陸身分證,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記者超能力:鏡頭底下的生存法則

為了解決順豐寄大陸身分證的問題,作者徐尚方 這樣論述:

  以最真誠的視角,深入菜鳥記者在新聞產業中體會到的現實衝擊。   ★「新聞產業不是你想像的那樣」,新時代媒體人邀請各位一同踏入破除黑暗與迷思的英雄之旅。   ★帶領社會大眾到第一線的「新聞產線」,解除對基層記者──「小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的誤解。   我希望能陪著你一起走這一段路,用我在媒體叢林裡找尋出路的生命體驗,真切地與你分享這一階段的生命經驗。——尚方   ※※※   播出後,我興沖沖把電視影片截圖分享給朋友們,但我在大陸求學時的台灣籍室友卻用苦笑表情對我說,她覺得讓北京同學看到會很丟臉,因為他們可能會想:「原來台灣的新聞就是這樣。」回憶在清華的「電視新聞製作課程」中,同

學們做出來的作業品質,讓我無言反駁。   沉浸於期待及興奮,她完成了職涯的第一則新聞,卻發現和過往所學如此矛盾。   我們從螢幕中看見自己的模樣,有時幾乎認不得。在昂貴的機器和播送平台的包裝下,我們的初心是什麼?仍如第一天踏進新聞台時,對於探索真相持有高度的激情?還是漸漸淪為新聞產品製造機--負責的新聞不管誰來報導都一樣,唸過的名字不一定能代表品質,不似權威醫師以自己的名字做為醫術保證。   在忙碌疲憊的生活中,她仍不斷的反思,並樂於分享從中獲得的一切。   那麼真相到底是甚麼呢?在電視台裡當然畫面會說話,但是我們放給觀眾看的畫面就像是一盞探照燈,更重要的是我們沒給觀眾看的。   她

不畏懼真相背後的陰影,誠懇的保持初衷,想告訴大眾最真實的面貌。   我有一個夢,有一天當我們打開電視,透過這小小螢幕播放的「現實」不再是被「篩選過」的片面資訊;不再是畫面中的人亂成一團、互相叫囂;新聞記者不再用臆測語言去包裝一則事件,以達到其他目的。   在離主播台僅有咫尺的那一刻,為了開拓更遠大的夢想,她選擇離開。   ※※※   她是徐尚方,是一名記者,也是個平凡人。   新聞為她帶來困難,也為她帶來成長,在電視台工作的七百三十天,即便流下淚水,她也不曾停歇,勇敢的邁出步伐,面對永不停歇的風暴,以身為媒體人的自己感到驕傲。   而今,她選擇回到學校,這座希望萌芽之地,是她在新聞

這一座大型黑森林中,能夠看見曙光的一道絕美之路,她期許自己引領每一位有志進入媒體界的學生,並守望他們。   ──「這個工作很辛苦,但也有它迷人之處。」   作者簡介 徐尚方   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學士、北京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碩士,同時雙修Global Business Journalism(全球財經新聞)學位,主要專長領域為新媒體營銷傳播、跨文化傳播、公共演說、城市品牌、創意產業設計。   2年北京修讀研究所畢業後,回到台灣擔任中天產經生活記者,曾連線播報Fii掛牌上海A股等財經新聞,也跟著政治人物全台跑透透,報導議題多元、即時,屢獲電視台內收視率冠軍,並奪得台內年度新聞之星獎,

善於設計新聞畫面,播報風格活潑且平易近人。   創作題材多元,包含職涯、求學、城市品牌,著有文章〈讀中文系的我們,到底在怕什麼〉、〈我從不夢想安逸,就算前方黃沙滾滾〉,及學術文章〈台南老屋再利用發展城市文化〉刊登於《城市管理與科技》期刊(2017年04期)。   ●推薦序 ●人物介紹 ●自序 ●致謝 ●楔子 /第1章/終‧於始 華人普立茲星光大道 受訓一個月把你丟上線 小姐,沒什麼事情是過不去的 /第2章/新聞界最狂的龍王 新聞之龍是怎樣養成的? 職場不是學校,長官不是老師 文字又哭哭了 /第3章/前仆後繼做新聞 上電視就是「名人」 從北京回台灣「做新聞」 前仆後繼

做新聞 /第4章/新聞像打怪,怎麼打怎麼怪 瘋狂新聞台 我是記者也是個平凡人 到青海和陸媒一起做新聞 /第5章/新聞屬高風險行業 公親變事主 記者到底要什麼? Promo算不算新聞 /第6章/我們與惡沒距離 記者觀落陰的本事 跟新官市長上演玩命關頭 /第7章/比扯鈴還扯的新聞 有梗沒梗都是新聞梗 新聞擂台 韓市長請吃拉麵 /第8章/我把酸民當喪屍 記者箭靶 見證新聞台轉型之路 /後記/去留肝膽兩崑崙 離開,或者繼續披星戴月 再度成為「一般觀眾」 記者行話你會多少?   推薦序 哈遠儀/中視新聞主播、中視《改變的起點》主持人   跟著尚方的文字,我彷彿又回到菜鳥時期孤立無援

的時刻,從頭體會記者生涯的酸甜苦辣。   記者是還原真實的使者,但真實真的存在嗎?在人人有權解讀的網路時代,理解新聞如何被產製,或許能開拓您「看新聞」的視角,但願犀利的眼光仍含著溫柔。 李錫錕/前台大政治系教授,講授「政治學」、「大眾傳播媒體與政治」等課程   作者徐尚方的書名《記者超能力:鏡頭底下的生存法則》其實道盡了不只是媒體界,而是企業界、政府界、文化界、學術界甚至是宗教界的現象。也就是說,眼見為憑(to see is to believe)固然很重要,但是常常看到的只是曝光(exposure),未必是真相(truth)。   真相為何這麼困難得知?尚方從她的新聞採訪經驗得知:資

訊(information)採集已經很困難,更困難的是資訊經過人的處理(所謂政治介入political intervention)成為曝光的資訊(所謂新聞news),此時的資訊和真理可能產生差距,變成非故意製造的錯誤資訊(misinformation)或故意製造的假資訊(disinformation),亦即美國川普總統所稱假新聞(Fake News)。   本書可以說是一個現代年輕人就業後的甘苦心路歷程。尚方透過多年的採訪經驗,帶我們進入複雜的真相探索的世界,不只可以提供有志新聞工作者參考,更可以讓一般人(尤其社會新鮮人)對就業環境的詭譎多變得到更深的瞭解與體會。   如何在錯誤或造假資訊

世界中尋找真相?多數人採取消極的態度隨波逐流,如同李白詩「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不關心也不相信能看到長安(真相)。尚方正好相反,她採取王安石「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的積極態度,從「良心、勇氣、耐性」的至高點去撥雲見日,終究會見到太陽(真相)!這不也是美國普立茲新聞獎所鼓勵的精神嗎?   我肯定尚方這種態度,所以很樂意為她寫序,更樂意向大家推薦她的書! 葉海煙/國立成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教授   曾幾何時,昔日的「無冕之王」,如今已然身份更迭,角色劇變!   曾幾何時,定頻定睛的收視,如今竟似浮光掠影,甚至只以「點閱」為樂!   曾幾何時,現代傳播媒體已幾乎向網路繳

了械,而讓小眾崛起,直播當道!   然而,無論如何,老兵不死,祇是凋零有期;而記者乃傳媒所一直倚重的「新聞老兵」,他應該不會無端退場,除非真相已經不再引人注目,新聞也竟短命如昨日黃花,只是一味地移往歷史荒蕪的背景而終銷聲匿跡。   此刻,眼前突然有光耀現,有影移動,一個矯健之身猛然而起,就在螢光幕前現身,就在攝影機下發聲──她以「菜鳥」之姿,恍若有「超能力」般騰空而起,以短短兩年的時間,費盡力氣,用盡腦汁,為新聞工作者本有的絢麗與榮光,以及所可能遭遇的困頓、所必須面對的黯黑,做了精到的註腳,做了燦然的寫照。   纔二十五歲的尚方,自成大和北京清華學習了掌握文字與影像的卓越能力之後,便一頭

栽入喧嘩的新聞現場,纔兩年的時間,就有了讓人刮目相看的表現;更難得的是她邊走邊看,邊做邊學,還手腦並用,靈思迸發,在如無頭蒼蠅般的奔走與衝撞之際,仍然好整以暇地紀錄下這兩年「華麗冒險」(尚方自況)的點點滴滴 ── 其中,有血有汗,有言有行,有情有義,有心有感,有聲又有影,有本又有據,而在跳動如珠璣的精美篇章裡,為當前台灣媒體的最前線,做了一次前所未見的掃描與速寫。   這本精緻小巧的書是如假包換的青春記者的隨身筆記,其中句句是實言,字字是真跡,恰恰和那神出鬼沒、買空賣空的假消息全然對反;而尚方在出入新聞叢林(尚方自喻)之後,竟然還能夠心平氣和地和我們閒話家常,她的專業已然教人敬重,她的涵養更

是讓人佩服,值得所有門裡門外的有心之人疼惜憐愛。   曾經在課堂裡和那青春的臉龐、那無邪的眼神、那動人的笑語直接地面對面,而且印象深刻,銘感在心,因此身為人師的筆者,此刻只盼望這一心嚮往有一天能夠步上華人普立茲星光大道的尚方,依然能夠心中有夢,且始終熱情不減,初心不退,縱然不能成為「新聞界最狂的獅子」,也絕不會變作一隻小病貓喵喵於眾聲喧嘩裡。   在此,謹邀請所有對台灣的媒體仍然不灰心不喪志不絕望的朋友們,一起來品味這本生動活潑的記者現形記,一起來欣賞一個初生之犢如何生猛地高高跳起,又緩緩落下,而悠然照落下的美麗身影。 許復/資深媒體人   願新一代新聞鐵娘子手持「尚方寶劍」幫助觀眾與

讀者撥雲見日。   前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擇善固執的特質,猶如熾熱無比的「赤鐵」 ; 德國總理梅克爾沉著冷靜的一面,則更像冰凍千年的堅硬「冷鐵」。人如其名的尚方,就是一個綜合這兩種特質的女孩,面對赴湯蹈火的新聞任務從不畏懼、使命必達,而心中卻永遠實實在在地保有自己的初衷念想。   我所認識的尚方,不願妥協的不只是逐漸往畸形發展的傳媒環境、酸民的各種雜音,更還有這一個紛擾時代為年輕人寫下的種種考題 ; 而她靜下心來面對的,除了自己身為媒體人或KOL的定位,更還有自己為媒體產業、台灣以及這個時代創造什麼價值。   多年前,我還在香港的電視媒體任職,除了擔任採訪中心主管兼播新聞之外,在某個農曆過

年後竟接到來自高層的最新任務:「協助招聘台灣籍記者與主播。」究其原因,是因為「台灣特色」的新聞呈現方式/播報方式,能夠為觀眾帶來不同的趣味。   事實上,外媒管理層未必通透的是,台灣所謂的「媒體自由」,事實上早已經嚴重變形,錯綜複雜的政治惡鬥與商業利益,已讓不少媒體成為煽動民眾情緒、製造對立的源頭,而新聞工作的華麗外衣,更常常讓許多原來抱有理想的年輕人,常常在追逐時間的高壓與短暫的「成就感」中,逐漸忘了自己原有的初衷,接著就「變了質」。   尚方就是當時用心準備並成為最後一輪主播候選人的台灣年輕人之一。雖然最後她並未赴港發展,但我看到在往後多年她卻更精彩地用自己深厚的文學功底、社會科學家的

血液、以及思想家的細膩與媒體人的熱情,在兩岸發光散熱。   一面書寫這篇推薦序文的當下,我不禁回想起,大約數月前我們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相遇,她興奮地分享已確定與台灣遊讀合作出書的喜事。女孩的笑容依舊如平時的鏡頭上ㄧ樣甜美,但是比起過去又多了一份更強大的堅毅與柔韌,我當下就在心裡預言,她很快會在電視產業之外的地方綻放更多光彩。   此刻已然來到,而且只是起點而已。願尚方的新書《記者超能力:鏡頭底下的生存法則》就是一把尚方寶劍,說斬妖除魔太沈重了,但女孩善良、用心又帶點叛逆的起心動念,卻能揮去一片霧霾,幫助更多讀者、觀眾們能夠撥雲見日,與時代共進。 黃宗成/台南應用科技大學校長   「花若

盛開,蝴蝶自來,人若精彩,天自安排」。徐尚方老師才華洋溢、創意無限,為台灣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學士、北京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及全球財經新聞雙碩士,主要專長領域為新媒體營銷傳播、跨文化傳播、公共演說、城市品牌、創意產業設計,因此被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網羅為管理學院Knowledge management(知識管理)課程授課教師,亦負責教務處高等教育深耕計畫重要業務,深受修課同學愛戴與工作同仁肯定。   本書《記者超能力:鏡頭底下的生存法則》可比擬為美國幽默大師及小說家馬克•吐溫的《湯姆歷險記》,是徐尚方老師在本校教學與工作之餘,感受到畢業同學需要有一本有關於求職與就業歷程的勵志課外讀物,因此發表了這

本新書,記錄了大學畢業生在社會職場勇於任事、無懼艱難、使命必達的熱忱與衝勁。本書亦可比擬為英國偵探小說家柯南•道爾的《福爾摩斯》系列小說,描述記者是私家偵探與小說家的化身,處理事情要有靈感與創意,並要有生動活潑、思路流暢的文筆對社會大眾作有溫度的報導。   本書之出版對於台灣當下大學生與社會新鮮人,在讀書、求職與就業方面,都有相當之影響及貢獻,謹於書首以此文為序,表達恭賀與推薦之意。 鮪魚(劉俊佑)/生鮮時書主理人   流量是把雙面刃,當你身處聚光燈下,任何事都會被放大。   記者,是個令人又愛又恨的職業,大多數人談起他們,還是厭惡的心情多一點,像網路用語:「小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

就是一句會一秒惹怒記者朋友的話。   但記者之所以討論度高,也是因為每日新聞都會看到他們,他們是社會事件的轉接頭,手握極大的流量分配權。   流量就是話語權,在這個時代掌握話語權的人,總是讓人羨慕嫉妒恨。   因此,當記者在電視上不小心問了蠢問題,說錯了話,在每天被上司催稿,擔心「獨漏」新聞的壓力下做錯事,發生每個上班族都會犯的錯,更容易被攻擊。   流量是把雙面刃,當你身處聚光燈下,任何一件事情都會被徹底放大。   我大學唸大眾傳播系,除了自己跑過一兩年的校內電子報,受過新聞訓練,我的老師、同學和學長姐學弟妹,很多也都是新聞工作從業者,有記者、主播、編輯和媒體公關等等。   我對

記者比一般人熟悉不少,更能深刻體會,這職業的難處與痛苦,當然不是每個人都像我一樣,有幾位記者朋友,但透過本書,透過作者用如臨現場的生動筆法,寫下記者的無奈,相信能增進你對這職業的瞭解。   有趣的是,因為作者在北京清華念過書,經歷過十分嚴謹的「新聞訓練」。   她曾為了一個新聞作業,在零下十幾度的寒冷天氣下,排隊買紀念幣,再到網路上購買紀念幣,將兩者拿去銀行鑑定,發現原來是銀行有內鬼,偷偷大量出貨給網路店家。   一個多月的辛苦努力,就為了一則新聞,一個作業,追蹤真相的戲劇過程與破案的痛快感,讓當時還是學生的她,對新聞產業心生嚮往。     等到自己開始跑新聞,第一則新聞卻是幫「蕭敬騰找

狗」的新聞,她將畫面傳給北京的朋友,卻被嘲笑:「這也算新聞?」   這有兩層諷刺,一層是職業的記者職涯,完全戳破學生時期的對記者的想像,但我想這就是產學差異,或許每個職業都會遇到。   另一層則是在言論比較自由的台灣,新聞卻是綜藝節目多過嚴肅新聞,作者也提及,自己有外國的朋友覺得台灣新聞太好看,好看到連來台灣玩,都在旅館看新聞。   除了在北京念書的背景,身為前線新聞工作者的她,更待過中天電視台,在選舉期間因為上意,報導過多則韓國瑜的新聞,這期間也讓她遭受許多鍵盤酸民的攻擊。   這時的她發現,許多明明是按照正常程序做出來的新聞,卻被鄉民攻擊的體無完膚,甚至連她自己的國小同學都加入撻伐

的戰場。   真相是什麼?真相其實藏在冰層之下,我們每個人只看見一小部分,就認為我們發現了真相,並且深信不已,甚至放棄和不同立場的人溝通。   而這也是我推薦你看這本書的原因,如果你對記者存在著無奈或是誤解,作者用730天的記者生涯,能夠讓你用從業者的角度,來理解新聞、理解真相。   更重要的是,本書可以讓你理解,雖然聚光燈放大了記者的曝光量,但記者跟你我一樣,都是為了理想、為了生計奮鬥的「普通人」。看世界不是只有一個角度,持續的溝通,相互理解,雖然不見得能讓我們掌握世界的全貌,但只要一直做下去,肯定能創造一個更好的世界。 劉人豪/頂呱呱餐飲集團--副總特助曁行銷部主管   記得大學

上公關實務課程時,一位公關業界資深的老師,在第一堂課,拿了一份當天的報紙,詢問全課堂同學,「你們知道這份報紙,有哪些地方是假的嗎?」   一如往常地,課堂上的同學們一片鴉雀無聲,包含我在內,一部分是我們確實不太清楚問題的答案,一部分是大學生確實都不太跟老師互動(咦?!離題)。   老師接著說:「跟你們說,這份報紙,除了日期以外,全部都是假的,或者說,可以是假的。」   那個時代背景,是12年前的一堂課,當然同學們對於這樣的開頭還非常不解,開始議論紛紛想要說哪些地方是真的,最後,新聞報導能被操作、廣告更是充滿操弄、美食報導可能是置入、甚至連電影時刻表的版面都可能被安排過。   壓垮駱駝的

最後一根稻草是,我原本站起來呈現戰勝的姿態想說出:「老師,除了日期,天氣也是正確的!」沒料到,報紙上寫著晴天,而教室外烏雲籠罩似乎要下雨了,於是我只能悻悻然坐下。老師接著更說:「抱歉,我忘了說,有時候日期可能也會印錯。」   那是我開始認識媒體的第一步,而後的日子裡,我無法確切地說,當年老師的那一段定論,是真,或是假。但確實的是,我們確實能夠接種媒體的力量,幫我們完成些事情。   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來到電信三雄之一做公關,那時候開始跟媒體實際互動,才發現媒體記者跟企業公關是如此密切依存的關係,大概跟小丑魚與海草的關係類似,當時公關部門人很多,那也是後來我才意識到的龐大,每天前輩們的工作大概

就是跟記者聊天,真的是聊天的那種,但,也就是如此,我發現我們在競爭對手發出新聞稿的隔一秒大概就能收到新聞稿,也因此我們有足夠的時間反應,通知資費部門作出對應方案,並在中午就發出對應,在下午第一波的晚報先跟上,隔天的早報也會同步曝光,當年的電子媒體還沒這麼旺盛,報紙媒體的曝光依然是我們的成就與KPI,而企業公關也就這樣和媒體記者保持者,你好我好的友好關係。   近年常常聽網路上再說「小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網路興盛,大家開始在網路上流傳那些新聞媒體的錯誤,比如採訪戴著眼鏡的小女孩問說「妳有沒有近視」或是採訪翻車的豬仔車問豬說「你為什麼跳車」這類的蠢問題,但是,長越大,認識越多記者之後,才發現能

當記者真的是不容易的事。   我認識的記者,大部分都是相當博學多聞的,各線路的記者有其各自的專業,並且是通透整個產業的,從大趨勢到小祕辛,都能侃侃而談,無論是充滿熱情抱負的小記者,到經驗豐富的老記者,各自都非常有故事,我心裡面,記者的工作是無時無刻的,因為我們永遠生活在資訊裡面,而任何的資訊都能成為記者取材的素材。   「記者的工作是迷人的,因為工作的內容就是不斷地接受訊息、梳理資料、總結歸納,長時間下來,就會成為一位博學而迷人的人類。」 賴正鎧/中天《神秘52區》記者,知名創作者Mr. 錯別字-啊閒   我哭,不是因為廁紙用完。   而是邊上廁所邊哭著看尚方寫的書!   我也是一位

記者,工作量大到壓縮了假日的時間,所以沒辦法一杯咖啡一個午後,坐在沙發上愜意看書;也因此一捲衛生紙一段破碎的時間,蹲在馬桶看書成了現在的習慣。   解釋了為什麼人在廁所裡看書,現在解釋為什麼哭!因為書裡的字句平實地捏緊了我的心臟,讓我頻頻拭淚點頭。   當媳婦看了《82年生的金智英》,會哭;當運動員看了《KANO》,會哭,那是因為他們懂說故事的人在表達什麼,這本書對記者來說,也會哭。   當尚方說到,趕不及做新聞又找不到採訪車夥伴又不給力時的無助;當尚方說到,長官高壓的斥責再踢入修帶輪迴的自我否定,這些都是當過記者才會知道,新聞下的畫面。   很多人都覺得記者像是專櫃裡的精品,卻不知轉

身回到公司後的我們,是燒到焦頭爛額被壓著頭擰的菸蒂。那為什麼還要作賤自己當記者,給長官罵給網友酸?那是因為……我不爆雷了請你自己看。   如果你對記者的工作憧憬、如果你常把「小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打在網路留言、如果你好奇記者到底在幹什麼,你應該翻一翻,或許你不會跟我一樣看到哭,但書中某些段落一定會給你的觀念不小的震盪。   其實會邊看尚方邊流眼淚,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我之後也打算寫一本記者的書,結果現在被尚方搶先一步了……   我知道新聞要搶快,沒想到出書也是!真的沒尚方優秀,嘖…… 紅豆Q粉粿(周育信)/ETtoday新聞雲「鍵盤大檸檬」編輯   菜鳥記者必學關卡:無視「喪屍」般的

酸民。   進職場第一個「讓粿哭光一包衛生紙」的,不是被惡魔般的主管盯得滿頭包,我也沒被冷漠的同事排擠成邊緣人物,當然,更沒有電視劇情般的「潛規則」找上我;而是螢幕那端的……一般民眾。   不對,正確來說是,鍵盤酸民。   粿對於新聞的熱情,可以回溯至高二加入校刊社那一年,我可以自豪地說,堪比老虎伍茲之於高爾夫球,又或者音樂家朗朗之於鋼琴吧!當時我就深深察覺自己對文字的熱愛、對傳遞訊息給更多人的使命熱忱。   「我想當一個為弱勢發聲的人。」   「我想當一個把社會角落資訊傳遞到大世界的人。」   我在新聞系的面試官面前,也是如此自豪地說。然而,一切的美好情懷,在我進入職場,對「第一篇

完成的新聞」按下發布鍵後,重摔至谷底,那天我大哭,在辦公室裡,也在小小的租屋處裡,哭光了不只一包的衛生紙。   「小時不讀書,長大當你這樣的爛妓者。」   「你媽知道你在當妓者嗎?」   「無腦記者!」   好多好多傷人又刺進我心的網友留言,在我所寫的新聞連結底下滾動著,我不斷重新檢視,想找出自己是否哪個段落、哪句話寫錯了,但找不著,最後坐我隔壁的前輩語氣平淡地給瞭解答,「因為你這篇牽涉到政治立場問題,一定會有相對的另一方一直來罵,就算你寫的沒有錯。」   最後,前輩還說,「你這個算還好啦!你怎麼哭成這樣。」當下我像被釋放般地呆坐著,淚眼汪汪地羨慕著前輩那副宛如「鋼鐵不壞之身」的堅強模樣

。   那時,我便看見了「酸民」的存在。   在同樣是記者的尚方書裡,不同於身為網路編輯/記者的我,她更是經常得走到戶外、站在人群第一線面對民眾的不滿和斥罵,我更佩服她的勇氣和耐心。   想知道被人們稱為「小時不讀書」的我們,如何練就「打怪、打喪屍」的能耐嗎?尚方的書裡,為此解開了謎團。 黃士修/核能流言終結者創辦人,2018年發起以核養綠公投並擔任領銜人   2016年,唐納•川普贏得美國總統選舉,帶起假新聞(Fake News)和事實查核(Fact Check)的顯學。台灣大約從2018年起,也陸續出現許多事實查核單位。但是對於防堵「假新聞」與言論自由的取捨,我始終持保留態度。

  當我們面對的是一群帶有政治立場和背後有資源支持,帶有「真實惡意」的職業人士,看似開放協作的機制掩蓋了機會成本的剝削。我當年就向幾位媒體界的友人預告:「有一天我們需要對事實查核做事實查核。」   在台灣,記者是一個非常辛苦的職業,卻得到「小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的罵名。社會大眾譴責媒體亂象,是否想過自己身為閱聽者的喜好,如何影響新聞產製的過程?   本書《記者超能力:鏡頭底下的生存法則》揭露了一部分的答案,你可以透過尚方的文字,瞭解她身為第一線記者跑新聞的經驗。當中有許多艱難與無奈,但只有體認到業界的生態,才能開始談什麼是媒體識讀。 Metta(許維真)/《自媒體百萬獲利法則》作者

  這本書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被網路酸民「霸凌」以及她認識的朋友並未支持她的部分,因為類似的情緒感受我也曾經經歷過。   身為一個意外FB有藍勾勾常常被誤認為KOL的平凡人,一直到現在,我還是天天會遇到對妳滿懷惡意言語文字攻擊的人,特別是在妳看不到的地方,儘管我覺得他們所認為的我是平行時空,真實的我並非如此。   「很多人總是期待公眾人物或是KOL可以溫良恭儉讓回應自己很無禮的言行。」   這是我提過覺得當名人有名氣其實是CP值很低的一件事情之一。而且人性總是只願意相信自己願意希望的事情。   畢竟有權力或有專業你一定會有錢,但是名氣帶來的不一定是一定會有錢,更多的是對於女生的「妳應

該怎麼做」的人際剝削還有情緒勒索,但是為什麼我們「應該」要如此?   又到底什麼是「應該」?   而且在父權的社會下更別提仇女或是厭女情節還有女人何苦為難女人的狀況……我在自己的書中也曾經提過女生與男生在社會中遇到的問題與壓力不同之處。   同時我覺得在現在社會中,帶著正念溝通真的是一門藝術。特別是在於清楚自己溝通的過程中到底想要獲得的是什麼,畢竟我們無法要求陌生人理解自己,很多時候偏見也無法在短時間消除,我們唯一能做的是放下說服對方的情緒,好好的活在當下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情,珍惜自己愛的人。   也謝謝作者讓我們知道女性在傳統媒體領域中遇到的挑戰。 作者序   一個剛畢業初踏入社

會的新鮮人成為電視台的記者,外人看來從此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風光得很。但表面越是光鮮亮麗,背地裡其實更是酸苦;你很難想像一位鏡頭前樂呵呵又開懷說學逗唱的記者,前一晚可能會因為獨家難產而哭著熬夜工作到半夜。   每年8月一到菜鳥紛飛,各自落在不同處所開啟事業的旅程;然,有一群菜鳥——無論認真與否、聰明機伶與否還是學歷為何,只要他們一落腳,到了台北的這一間辦公室裡,就有著與其他行業菜鳥們截然不同的命運。分秒必爭、飛速穿梭於城市大街小巷,和資歷比他們年紀還多上許多的攝影大哥、大姊們一起並肩作戰,他們不但要佯裝是指路人,約好受訪者、安排好妥當採訪地點及拍攝畫面,必要時還得自己出鏡演繹一番。

  每天一上班,這群菜鳥就要跟上天賭運氣,因為他們的工作要完成,總靠天時、地利、人和,但就算這些通通不到位,也得費盡心機克服萬難,將每天午間新聞、晚間新聞準時送達新聞部編輯台。短短5分鐘,在他人眼裡就是零碎的、多餘的時間——即使是上班偷閒耗掉可能也無所謂;但對於這群忙碌的新鮮人而言,這五分鐘的差別就是新聞能不能趕上播出的關鍵!趕不上等於你前端作業是白忙一場,更重要的是——你給編輯台播什麼呢?   進入新聞台工作讓這群人有著不同身分,一躍而成半個公眾人物,作為數十萬觀眾的眼睛、耳朵和嘴巴,就算你是個20幾歲的小毛頭,也得擺起40歲大人的架子,時而圓滑、時而霸氣地壓著嗓子說話。   這一份工作

讓人每天腎上腺素飆高,我想到小時候的遊戲超級瑪莉——關關難過關關過,而且怪物只會越來越難搞。不過這兩年的歷練,在我事後回想起來,特別珍貴——給我一把掀開新聞潘朵拉寶盒的鑰匙。   當我們從螢幕中看見自己的模樣,有時幾乎認不得。在昂貴的機器和播送平台的包裝下,我們的初心是什麼?仍如第一天踏進新聞台時,對於探索真相持有高度的激情?還是漸漸淪為新聞產品製造機——負責的新聞不管誰來報導都一樣,唸過的名字不一定能代表品質,不似權威醫師以自己的名字做為醫術保證。   一如往常的台呼掛名成囫圇吞棗的流水帳,更詭異的是時至今日電視台所稱的「觀眾」到底為何人?是有知情權的社會大眾?是新聞產品消費者?還是與新

聞台站在同一陣線的「同溫層」盟友?這問題關係到我們做新聞給誰看、從何著手、角度怎麼切;當我想到這一層面時,我想我已失去了新聞工作倫理中該保持公正客觀的專業素養。   每天遇到的新聞議題使我感到惶恐、矛盾,腳下踩著的界線不斷被突破,難道藉此能說服大眾說——「這樣的勇敢是被視為傳統夕陽產業懂得改變、轉型、與時俱進嗎?」用「放棄公道」交換電視、平面新聞的未來,代價恐是持續惡化的媒體生態與偏頗的第四權。   作為一個公民與媒體從業人,我認為有義務將自己所見所聞做成紀錄,第一線帶讀者到「新聞產線」現場,力求解除社會大眾對於基層記者的誤解。如果本書還能起到一點正向作用,那便希望讀者能從中認識及瞭解一點

每日新聞取向背後的意義,在閱聽時得以明辨是非。   這本書還希望能起到另一點作用——無論你正在經歷第一份工作所帶來的震撼教育,抑或是在求學階段後期進入職場前的迷惘階段,我希望能陪著你一起走這一段路,用我在媒體叢林裡找尋出路的生命體驗,真切地與你分享這一階段的生命經驗。   我覺得在菜鳥進入職場的階段,就像是從小看過的英雄傳奇故事,你會遇到許多關卡,但卻不能夠退縮,這讓我想到:美國神話學者約瑟夫.坎伯在名著《千面英雄(TheHerowithaThousandFaces)》中,講述每一個人都有著英雄歷程,首先你必須從滋養你的溫室中出走,來到一座充滿危險的黑森林,在這森林中克服一切困難後,迎來勝

利的果實。如果你在進入黑森林前因為害怕而跑回家,那麼你永遠無法完成你的英雄歷程,並且無法取得勝利的果實。   從神話看我們的生命階段,溫室就像是養育我們的家,黑森林是社會、職場,勝利的果實我則解讀成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最高階的「自我實現」,所以想要成為夢想中的樣子,面對眼前艱辛而又艱難重重的旅程,我們必須義無反顧背起行囊啟程!   我選擇媒體這一條路,從赴陸讀書到回台灣在全時段新聞台當記者,將近兩千個日子,在這之中我經歷許多自己從小到大不曾想像過的事——穿著俐落女式西裝在星級飯店試完菜後,就躍上採訪車與最當紅的政治人物在高雄往北的高速公路上演出追車戲碼;或者,上午才聽辛苦的路邊菜販阿姨陳情

菜價讓她沒有活路,下午就到米其林摘星酒店大啖龍蝦料理,採訪主廚們的追星歷程。在工作中,我看見社會角落各行各業的人們用疲憊的、開心的、興奮的、傷心的、憤怒的或激動的表情向我們訴說他們的故事,把渴望社會聽眾能夠給予的回饋寄託在我筆下的文字。   有著一支麥克風和一台攝影機狐假虎威,我的生活隨著新聞工作豐富而多彩。不過每天為了幾分鐘的影片忙碌,經常趕得連飯都沒時間吃,所以前輩們總會交代菜鳥要隨身帶營養餅乾在身上,以免三餐不定時搞壞了腸胃。   除此之外,與辦公室白領族們一年四季都吹著恆溫空調不同,我們在酷熱的豔陽天跟著打選戰的政治人物東奔西跑;在颱風天風狂雨驟的凌晨,克服萬難去上班;在趕新聞的時

候,逼著採訪車司機大哥們超速飛奔在大街小巷……為了工作,我們甚至能夠將生死置之度外。   然而,辛苦的工作,並不總是有成就感伴隨,有些時候在鏡頭前,幾句本應該無傷大雅的話一講出去,竟會引起網友論戰甚至攻擊,在晚上回到家的寂靜時刻,強大的內心就是必須要培養的。   新聞為我帶來困難,也為我帶來成長,作為新世代的媒體人,我想要傳達我對於新聞的觀察及經驗;如果你願意,我希望能夠邀請你一起和我來一場英雄的歷程。   “Youweregiventhechoicebetweenwaranddishonour.Youchosedishonour,andyouwillhavewar.”(在戰爭和屈辱前,

你選擇了屈辱。可是,屈辱過後,你仍然得面對戰爭!)――WinstonChurchill溫斯頓‧邱吉爾   楔子 2020年1月11日是台灣的大日子--第15屆正副總統、第10屆立法委員及政黨票選舉。這一天,正是距離我20歲拿到選舉權後,七年來第一次行使這項權利。 一大早約莫才8點多,我和爸爸一起散步到了我曾就讀的國小,同時也是戶籍地分配的投票所,沿途有五間教室開放作為民眾投票處,我們是最裡頭的一間。在路過其他教室時,大排長龍的人群從教室內延伸至教室外走廊,並繼續一路排到走廊盡頭轉彎處的中庭。 最討厭排隊的爸爸一看到眼前的景象就對我說:「糟了,忘記把手機帶出來滑!」不過幸好待我們找到我們那一

區的投票所,排隊狀況不如其他教室誇張,等個十分鐘就順利完成程序了。 為什麼我七年來不投票,直到今天才拿著身分證執行權利呢?除了之前總是遇到出國、工作沒有及時回家投票之外,還有一種因為不知道要投誰就乾脆都別投的心態。直到這一次選舉,我真切地參與過、吶喊過,然後再跳出權力體制外成為一個觀眾,我看見這次政壇最詭譎的形式、媒體最瘋狂的傳播,而這些現象已無法再由我們過往的傳播學理論來解釋及看待,台灣也許進入了一個言論最自由,卻同時也最被輿論緊箍咒所牽制的奇妙地帶,新聞媒體儘管不能說是始作俑者,也絕不可能置身事外。 距離總統大選一年多以前,台灣政壇新星--韓國瑜崛起,一夕之間爆紅,我從一位生活線記者變為得

天天追著韓國瑜跑。不知從何時起,再也不必報生活線的獨家新聞議題了,只要和韓市長相關的,不管什麼芝麻蒜皮小事,都能是好題材。有時,我感到自己似乎有點「不務正業」了,我身為產經生活中心的組員,對於台灣哪家公司正面臨什麼危機、台灣股市概況等一概不知,倒是韓國瑜的家庭成員有誰、兒女分別讀什麼學校、他平時保養身體的撇步、與夫人的相處概況等瞭若指掌⋯⋯ 在2018年的縣市長選舉中,我像是一個激情的帶動者,鏡頭前與韓市長一同在十萬人群中大進場,當時的我也被這樣的氣氛感染,並全心全意相信這是一場有意義的革新戰役。在新聞課堂上,我知道客觀公正就應該是記者不變的信條;然而,當我到了造勢場,聽著上萬人齊聲唱著愛國歌

,心裡一股熱血如萬馬奔騰而出。此時,我只是一個有著記者身分的人,我也會被感動、也會被動搖。

語言、體制、象徵暴力:前運動期台語文學kap華語文學關係研究

為了解決順豐寄大陸身分證的問題,作者施俊州 這樣論述:

L?n tsit本論文有1?si?ng核心?理論焦點kap對應?歷史主題:語言?正當性(legitamacy)iah合法性語言(legitamate language)?象徵性統治(象徵暴力),主要是透過體制(institutions)?媒介來h??被宰制主體普遍承認--?。對應t?戰後?台灣文學史,台語文學kap ta?普遍的h??人承認已經本土化(也t?是自然化)?華語文學,in sa?-kap之間?關係t? tsi??-ts?本研究?中心主題。本文?研究手路之一,來t?想beh ?n一般性偏向政治邏輯?機構研究、政策研究路數出脫?研究動機;手路之二,在反省本土派「抵抗文學」論述?傳統視

角,提出台籍作家為怎樣?「軟弱」回應台語文學運動? 1種批判性看法。一般?政治邏輯研究,?ng-?ng訴求政策性「國語」運動、體制機構kap文學、文化政策等「官方」作為對台灣文學?影響iah「決定」,?ng-?ng疏忽政策作為?效果、主體?抵抗性回應iah象徵性順從(象徵權力)。本土派論述「抵抗文學」?傳統視角,一--來,接收政策性機構研究?政治邏輯;二方面m?強調台籍作家對宰制性政策、機構(體制)?抵抗,b?-su台灣作家l?ng是自覺、「自由(freedom)」--?、k?-n? ?得thang ka-nn?g h?i?掉體制建構主體?結構性力量(necessity)。出t? tsit-l

?「抵抗邏輯」?本土派論述策略,t?台灣在來?語際關係思考(台灣文學史?語言問題)頂面,至少有i合理化主流(殖民)語文體制現狀?盲點,或者對新興?文學史現象、台灣文學未來? ki??-hi?ng ?做出koh-i??、拜物?判斷。出t?反思在來?抵抗論述、反思台灣文學拜物論述?研究動機kap手路,本文具體針對戰後20年所形成?新詩創作世代(二章)、戰後第二代小說家王禎和kap i ?鄉土小說(第3章)、慢熟作家典型koh戰後初代運動者胡民祥kap i ?「青年」日記(第4章)、1970年代海外台語文運動機構kap刊物(第5章)、80年代黨外台語文化論述(第6章)等焦點,探討戰後台語文學前運動期

台語kap華語文學之間?關係,初步?結論:戰後語際權力關係表現t?主體(作家、世代)、文化類型(e.g.鄉土文學)、論述kap海外運動機構kap語文運動策略頂?主體性現象??無自由?「自覺」創作世代kap台灣本土文學運動;tsit款主體觀si?ng-s? m?適用t?台語作家kap運動者身上。筆者t?無完全否定抵抗論述、政策性機構研究?政治邏輯、主觀論(subjectivism)視角kap研究成績?前提之下,提出1款認識論(epistemology/theory of knowledge)iah關係主體觀、實踐理論(theory of practice)?哲學補充??究真是沿用Bourdieu

社會學理論?認識論背景:主體自由(Freedom)kap歷史必然性(Necessity)?張力。傳統Marxism t? si?ng-s?包含tsit 2項認識論主題:其中1派?學術取向(intellectual orientation)強調社會結構?客觀性、「決定性」;Koh 1派,強調人?「自由」kap勞動者、階級主體?實踐角色、社會施為(agency)kap意識形態層面。本文基本的t? khi? t?偏客觀論(objectivism)kap「權力論」理論典範?角度,重頭檢驗台灣戰後、k?u kah 1986/89年台語文學運動發起,tsit段期間?語際關係,稱文學史?社會學想像:台灣文學

抵抗傳統?再思考。

勇氣:台灣好禮的縱橫四海戰記

為了解決順豐寄大陸身分證的問題,作者中華文創展拓交流協會戚文芬 這樣論述:

  「中華文創展拓交流協會」廠商會員們憑藉勇氣,足跡踏遍大江南北;秉持信念,讓台灣好禮廣為人知!並且以文創為經,品質為緯;四處展開展拓會戰,所向披靡!奮戰不懈,創造台灣隱形冠軍的奇蹟;縱橫四海,書寫出產業驕傲的戰記!是一本發揮中小企業精神、值得大眾閱讀的好書。 作者簡介 中華文創展拓交流協會   成立於2016年10月,目前會員人數為200多位,是一個依法設立、非以營利為目的之社會團體,為促進地方觀光發展和產業繁榮,將文創產業運用於改善人類環境生存條件與提供文創人才發展管道,以及增進公共利益,並至可擴張與永續經營的模式為宗旨。   其協會有四大工作目標:一、拼經濟;二、樂學習;三、做

公益;四、愛家庭;目前一年有近100場國內外展覽活動,每個月至少舉辦1次成長課程,一年4次弱勢關懷公益活動,強調「家」與「踏實經營」的重要性;同時以發揚中華文化、推行台灣優質商品、積極參與經貿活動、擴展文創生活國際視野等精神自許。   協會以會員權益為優先,積極爭取會員權利與福祉,開辦會員在職教育訓練班,藉由教育提升會員知識與技術,使會員了解自身權益,同時提高會員對於自家產業工作價值,並以開創新的通路與行銷會員品牌形象為使命,期望未來成為大中華展銷之國際標竿。 【推薦序】 憑藉勇氣 發揮台灣中小企業精神/中華民國全國中小企業總會理事  林榮燦 功不可沒的紫色小尖兵/科技農業執行者  林麗

蘭 不為牧羊犬 願當牧羊人/中華國際藝文促進交流協會創會理事長          邱俊維 【作者序】 以異軍突起逆轉勝 持續締造龐大商機/「中華文創展拓交流協會」理事長 鲍亮名 【第一篇】    吃出新鮮與美味 美味溫暖 每一口都回味無窮 POPO Family 為自己的人生撰寫品牌故事 營養美味 多層次的幸福口感 瑪莎拉 寫下手工餅乾銷售傳奇 嚴選食材 始終堅持對的事 海錦富 顧得到健康的鮮美好滋味 老店新創 傳遞客家飲食文化 藝桐饗宴 以現代通路推廣食物原美滋味 【第二篇】喝到健康好滋味 台灣之光 讓全球看到好產品 梅山茶油 成功奠定國際油品價值與地位 滴滴香醇 代代傳承

百年技藝 東和製油 堅持傳統品質與工法 釀醋世家 深厚根基再創商機 潭酵天地 費心提升與創造產業價值 健康醋飲 帶動時尚養生風潮 廣誠生技 一步步開創出龐大商機 成功轉型 農場躍升跨國生技 紫梅王生技 展現企業強韌生命力 【第三篇】營造美麗與自信 讓美靈動 不化妝也美麗自信 水媚國際 要世界看見台灣 用心呵護 創新專屬美麗商機 金媚爾 專注走上品牌展拓之路 專業出發 盡心打造完美女人 法蔓朵 提供最細心的呵護與照料 步步為營 積極打造品牌之路 采妍光 自信搶攻全球美妝保養品市場 【第四篇】穿戴精品超值選 獨樹一幟 堅持精品低價策略 霆益國際 玩出皮雕藝術心得與商機 玉中之

王 一舉推上國際舞台 鼎鈺珠寶 締造翡翠新生命新價值 纖維寶石 深入高山開拓商機 卡蘿米爾 來自喀什米爾的超值精品 區隔市場 打造成衣藍海策略 迪勤企業 以專業深獲市場肯定 【第五篇】藝術人生好精采 全面觀照 內外兼具美麗人生 十全十美 精選多元產品療癒身心 溫暖與愛 透過藝術呈現人生 蘇芬妮斯芭 豐沛創作投入公益綻放魅力 邁向國際 引領金工藝品潮流 高吳惠琴 展現原創藝術設計獨特風貌 巧奪天工 揭開木雕美麗面紗 誠信檜木藝品 口碑優良品質保證 使命必達 全面滿足客戶需求 亮軒企業 創造禮品市場龐大商機 推薦序1 憑藉勇氣 發揮台灣中小企業精神 中華民國全國中小企業總會理

事  林榮燦   台灣人口2,300多萬,全國中小企業140多萬家,中小企業總數達98%,僱用勞工佔八成以上,國營事業不多,現今的大企業九成以上是來自中小企業,台灣沒有重要的天然資源,土地、勞動也不足,但經濟發展卻名列世界前茅,台灣雖然還是以代工為主的經濟體,可是研發能力強,人才輩出,全世界的科技產業少了台灣供應錬將會停擺,今日台灣經濟的强大,靠的是聰明的中小企業主,為追求生活品質,不斷地研發,努力地工作。現今,在馬路上喊一聲:「董A!」會有一堆人回頭望你,這種奇特的現象,全球僅有在台灣。   在台灣所有存活的企業,靠的是隨著環境變化,不斷的求新、求變、精打細算、更新設備、簡化製程、保持競

爭優勢,在不景氣時,勞資共度難關,在需求旺盛期,發揮台灣人勤勞特性,抓住機會,中小企業具有靈活的身段,不斷地翻轉,和螞蟻雄兵一樣,有好康的聚集一起,沒得吃時,各自分散,修身養氣。   「中華文創展拓交流協會」在鮑理事領導之下,發揮了台灣中小企業精神,不斷地在國內、外參展,早期台灣的企業也是靠展覽來接引訂單、建立客戶,提著皮箱、帶著樣品到處拜訪客戶;現在,鮑理事長集合單打獨鬥的商家打群戰,這也是應運環境變化所致。憑藉勇氣,鮑理事長除了發揮台灣中小企業精神,帶領商家到處參展,也爭取政府的補助,讓廠家減輕負擔;如今亦跨過對岸,帶領中小企業至澳門、中國大陸參展。   事實上,文創事業是台灣的強項,

中國大陸歷經紅衛兵文化大革命、中文簡化蹂躙,如今拜開放政策,富國強民,但心底深處還是鍾情中華五千年文化之美,花大錢買古董、字畫,在所不惜,而台灣保存傳統文化,加上高教育水準,只要發揮創意投其所好,實在有太多、太好的機會可行銷台灣文創產品至中國大陸的。恭喜「中華文創展拓交流協會」出版《勇氣》一書,更期待協會帶領會員們,邁向寬廣的未來。 推薦序2 功不可沒的紫色小尖兵 科技農業執行者  林麗蘭   上善若水,滴水穿石,以小制大,比的是時間裡的堅持,滴水能穿石,     扛著「MIT台灣精品」招牌,一群微型企業一場又一場,大江南北展銷,奔波挑戰混亂商業時代,開創新的商業局面。   微型企業有

著優勢快速應變能力,在第一線與真正消費者直接面對面,知道消費者的需求,最能掌握消費動向與喜好,最怕的不是擁有一萬種方法,而是一種方式做一萬次,那麼,以佔有率、專業度攻陷商場、擄獲戰績的紫色小尖兵,講求就是「專業度提高實戰績效」!   我們常讀歷史書,品論的是前古人,時常被教材提起的是三國時期人物項羽與漢高祖劉邦。有著20萬大軍雄厚資源的項羽與毫無資源的劉邦,是如何取得江山大業?據說完全取決於領導者的個性與領導模式。   「孫子兵法」道之生,德蓄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以遵道而德貴,道德是萬物生成之根本。   有道、有德的「中華文創展拓交流協會」鮑理事長,不彰顯自我成就,他有水的精

神,有效運用他人具備商識與團結成勢,每場布局展銷戰術運用,打破舊式商場模式,打出一條血路,開創文創商品,不僅僅拆除內部牆,解決組織團隊人事問題,以及每場場地因地因環境而調整戰術。   中國從義烏小商品看未來,台灣從文創展銷看起隱形冠軍;這群MIT企業食、衣、住、行各行各業都包含,每個裡頭都有個小故事,支撐台灣經濟中小企業,扮演重要角色,功不可沒,相信台灣隱形冠軍也隱藏其間。   在鮑理事長的領導之下:目標一致,挑戰商機,掌握變化創造機會,領兵作戰,意識到氣勢、速度與商機休戚與共的團隊成員,那紫色的尖兵,掌握天時、地利、人和,開創優勢人生,台灣隱形冠軍正在形成! 推薦序3 不為牧羊犬 願

當牧羊人 中華國際藝文促進交流協會創會理事長 邱俊維   「中華文創展拓交流協會」理事長鮑亮名是我所感佩的牧羊人,牧羊犬是用趕的,牧羊人則是用帶領的羊群往有水草的方向前進,以前讀過「蘇武牧羊」的故事, 正如「中華文創展拓交流協會」鮑理事長的寫照:     蘇武牧羊北海邊   雪地又冰天 羈留十九年   渴飲雪 飢吞氈 野幕夜孤眠   心存漢社稷 夢想舊家山   歷盡難中難 節旄落未還   獨坐絕寒 時聽胡笳 入耳心痛酸     蘇武牧羊久不歸   群雁卻南飛 家書欲寄誰?   白髮娘 望兒歸 紅粧守空幃   三更徒入夢 未卜安與危   心酸百念灰 大節仍不少虧   羝羊未乳 不道終得 生隨漢

使歸     當今兩岸處於不對等的環境,在硬體方面,大陸已遙遙超過台灣(如:高鐵、橋樑、高樓及航空母艦……等等),但在軟實力上,還落後台灣約5~10年(如:文創、IC設計、醫藥保健及禮貌等等),不過,這些優勢很快就會被超越!鮑理事長深知台灣優勢,極力爭取多項文化展拓前進大陸試點,一站又一站,帶著台灣文創精品逐水草而居的奮戰精神令人感佩,當然可想而知,一路走來並不順遂,面對小部分前戰友的背叛,或是受到當地地頭蛇的威脅恫嚇對待,甚至對岸談判的領導刁難,這馬祖戰地來的硬漢,皆能臨危不亂,突破困難,並一笑置之,以圓融的態度排解困境,其中辛酸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他常常一出門就是10~20天,參展

期間即使展出未見理想,一天僅有幾個客人光臨,他也如同「八百壯士」死守四行倉庫般戰戰兢兢、認認真真,為下一次的展出做更好的修正。他的精神、服務品質不斷以真誠、信賴、利他,為中小企業開闢疆土,實為當今中小企業奮鬥的典範! 作者序 以異軍突起逆轉勝 持續締造龐大商機 「中華文創展拓交流協會」理事長 鮑亮名   「中華文創展拓交流協會」成立兩年多以來,自台灣到中國、香港到澳門,我們以一年至少舉辦100場活動的規模,場場引起轟動,為協會會員們締造了龐大的商機,展銷成果亦是眾所矚目。這,不僅是我們展前詳細地規劃,每回都能配合人流動線、攤位位置,凸顯展場特色與重點;更關鍵的是,還是促使主辦單位、商家、

消費者「三贏」的獲利模式。相信未來,在大家共同攜手努力下,更將持續創造商機,累積無數口碑。   舉辦活動 處處充滿學問   有人看我們舉辦活動成功,尤其很多時候都是在大家都不看好的情況下,卻次次跌破大家眼鏡,經常有人問我:「到底是怎麼做到的?」事實上,每次舉辦活動前,我都會事先到場地勘查,有時,一待就是一整天,只是為了看人流的走動狀況,包括:有多少人走過、附近的環境……等等。我堅信,只有做出最好的準備,尤其是展場攤位的規劃,動輒就是牽涉到商家的獲利,唯有事前做好準備,因應萬全,才能讓主辦單位、商家、消費者都皆大歡喜。   除了事前的準備,展場的攤位規劃更是門學問。攤位的位置,一定會有好、

有壞,譬如:展場入口處、一樓,是人群一進來最容易看到的地方,最差的地方就是地下室,經常乏人問津。但,沒關係,只要透過事先規劃,這些都能解決,最後真的沒人要的位置,那就是我的攤位。   其實,我始終覺得,商機好壞,很多時候也是牽涉到商家的態度是否積極?有的人即使生意不好,他也會自己勇於創造機會,主動將觸角伸出去,自己創造更多的獲利,這就是大家常說的「狼性」。   其他包括:舉辦活動時,所用帳棚是的顏色、不抽煙、不亂停車……等事項與規則。這些也都是我們必須要注意的細節,一定要讓人感覺,我們的展場是與眾不同的、是高規格的;舉例來說,我們所使用的桌椅多是會議桌規格,雖然租金價錢較高,但只要能夠呈現

出質感,就真的感覺值得。   凝聚共識 培養出宛如家人的情感   此外,幫助弱勢團體、身障朋友等公益活動,也是我堅信舉辦展銷活動時,不可或缺的一環。我們既然有這麼多活動,很多商家也因此建立獲利模式,成長許多,那麼「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自是理所當然的事;所以,我們在活動舉辦期間,常會固定請街友協助打掃清潔這類的工作,再致謝薄酬,而擁有才藝的身障者,也可以在活動中安排演出,讓他們能夠發揮所長,也善盡自己的一分心力,對社會也有幫助。   至於,每年的寒冬送暖,更是協會的大事。記得有回,我們預定送給弱勢團體300條毛毯,訊息公布後,大家馬上爭相送出物資,很快就達到預期的數量。認真算起來,我們

協會成立的時間雖不長,僅有兩年多,可是這段時間,大家培養出來的感情、一起為事業打拼所建立的深厚友誼,真是難能可貴,很多時候,都是彷彿家人般,令人倍感溫馨。   記得有一次,我血壓標高到兩百多,可能是臉色不好吧!大家看我在會場上,還是走來走去,非常忙碌的樣子,紛紛勸我休息,有的拿茶水給我、有的遞營養品給我、有的一直叮囑我注意事項。那種感覺,到現在我還是印象深刻,十分窩心。   歷經艱辛 順利走上璀璨未來   現在的展拓會,雖然推行順利,協會成員之間,大家也培養了深厚的感情。可是回想兩年多以前,展拓會還未成立之際,卻讓我傷透腦筋。   因為看了太多台灣中小企業的奮鬥辛酸史,自覺應該出一分力

,就開始籌備展拓會。本來想,一切應該都會很順利,成立門檻的35家店,在多年的奮鬥基礎下,應該可以就很快招募到。   沒料到,根據政府的規定是必須跨越7個縣市,每個縣市至少2個以上,讓商家不要過度集中,就有點傷腦筋了。這,還不是最關鍵的,申請過程中,要讓每位商家交出身分證影本,你的為人必須要非常值得對方信賴相信才行。「有的,沒問題!」在我籌備之前,許多商家是拍胸脯保證,然而,真的需要時,卻面臨聯絡不到人的窘境。不過,令人窩心的是,有更多是以前覺得不怎麼熟識的商家,那時候卻紛紛站出來「情義相挺」。   幸好接下來,在順利度過難關後,展拓會終以令人驚奇的速度開始成長。第一年我們就成長到100家,

第二年200家,現在則是300家。舉辦的活動更是遍及港、澳、台及中國,未來,我們更預將配合台灣的南向政策,積極籌備往東南亞前進,為大家、為展拓會創造更為璀璨的前景。

現代散文風貌研究~余光中散文新探~

為了解決順豐寄大陸身分證的問題,作者劉淑惠 這樣論述:

從自認為以右手寫詩,左手寫散文,並將散文視為寫作的副產品,轉變為將散文與詩喻為雙目,缺一不可,到最後認定散文是一切作家的身分證,這段歷程,可看出散文在余光中的創作生命中,逐漸加深而且變重。創作歷程超越半個世紀,在這半個世紀中,學識淵博、才筆如椽的余光中,已為中國現代散文的寫作,闢出一條創新而廣闊的道路。 余光中提出現代散文創作的理論—彈性、密度、質料,並且親身實踐了自己的理論,創出獨特的余體現代散文,不但在技巧上創新突破;在內涵上深刻豐富;在風格上更是特出多變。 本論文以余光中散文為論述範圍,詩作與翻譯並不包括在內。全文共分為六章二十節,第一章敘述研究

動機,並對論述範圍作界定,第二章為作家生平,先將余光中生平的經歷與創作背景作完整說明,再將作品予以分期,呈現作者在不同時期,一樣的創作熱情下,文風的的改變。 第三章為余光中散文分類,將余光中散文分成三大類:詩化散文、論評書寫及旅遊文學,這三類文章皆自成一格,都是余光中值得深論的主題。第四章為主題內涵探討,筆者就余光中作品內涵,分析所傳達出的意境:從鄉關之情中理清他的「中國結」及「台灣結」;同時也探索親情、友朋之情及藝術陶冶在他生命中所佔的地位。 第五章是藝術經營的分析,在藝術的表現手法上,余光中本著對中國傳統的熱愛,並西方古典及現代的融匯,求新求變的精神

,在散文理論的支持下,不斷屢創新意,自成一格。 第六章是批評論,探討余光中對於文學觀念的革新與建立,並強調他在自己提出的散文理論下,親自成為一個實踐者,將自己的理論付諸實踐,而達到罕人能及的藝術高度。余光中的詩化散文、論評書寫及旅遊文學深化且豐富了現代散文,散文不再是他「左手的繆思」,而是他文學成就的另一座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