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千斤頂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電動千斤頂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周湛學寫的 圖解機械原理與構造:機器是怎樣工作的? 和邱言龍(主編)的 機修鉗工實用技術手冊(第二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齒條型千斤頂 - 台灣伊維氏傳動科技有限公司也說明:它是一種高效千斤頂,使用齒條,齒輪以簡單的結構高速轉換兩個方向的直線運動和旋轉運動。 產品特色. ◇ 基本容量:2 kN 至4 kN ◇ 即使入力軸以低速旋轉,也可以進行高速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化學工業 和中國電力出版社所出版 。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 機械與自動化工程研究所 謝其昌所指導 莊易燁的 電動千斤頂開發設計 (2013),提出電動千斤頂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千斤頂、齒輪模型、齒輪傳動。

而第二篇論文大仁科技大學 環境管理研究所 仇敏所指導 周義哲的 汽車修護員之人因危害風險評估 (2006),提出因為有 汽車修護員、人因危害、風險評估的重點而找出了 電動千斤頂的解答。

最後網站Anesty 2.5 噸12V 電動剪刀汽車千斤頂則補充:確保這適合 輸入您的型號。 Electric Car Scissor Jack is Powerful 5500-lb( 2.5 ton) capacity scissor jack powered from the vehicle.Heavy-duty 13 amp,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電動千斤頂,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圖解機械原理與構造:機器是怎樣工作的?

為了解決電動千斤頂的問題,作者周湛學 這樣論述:

本書是一本機械(機器)基本構造與原理的基礎性普及讀物,將機械原理、機械傳動、機械零部件等機械常識性的內容融入我們常見的機器之中,讓讀者輕鬆了解和掌握各種機械(機器)的工作原理和基本構造等通用基礎知識。全書涵蓋了動力機器(蒸汽機、內燃機、壓縮機、電動機等)、加工機器(機床、軋鋼機器、紡織機器、包裝機器等)、運輸機器(汽車、飛機、起重機、工程車、輸送機、電梯等)、信息機器(複印機、打印機、繪圖儀、掃描儀等)、生活中常見的小機器(千斤頂、自行車、電風扇、和面機、打蛋機、麵條機、榨汁機、食品攪拌機、腳踏縫紉機以及指南車、記里鼓車等古代機器)、機器人(工業機器人和特種機器人)等多個行業的機器。本書融技術

性、知識性和趣味性于一體,把複雜的機械基本知識用簡明、通俗的語言加以描述或說明,深入淺出,配有大量的立體模型圖和卡通圖,讓版面更活潑,閱讀更有趣,學習更輕鬆,以此激發廣大讀者對機械的興趣和探索創新精神。

電動千斤頂開發設計

為了解決電動千斤頂的問題,作者莊易燁 這樣論述:

有鑑於一般隨車千斤頂對於一般民眾而言有「操作不易」及「安全性」上的問題,本研究將對於操作性及安全性兩點進行提升設計改良,首先透過了solidworks軟體對齒輪傳動系統的齒輪進行建模設計,同時對於千斤頂機構進行相關的干涉比較,使機構能達到理想的齒輪選用及合適的減速比,達到理想的省時、省力機構。此外配合適當的驅動源使電動式千斤頂能達到實際運用自動操作的需求,最後透過LED燈的追加設計,進行操作千斤頂時的安全性提升,以達到「電動式千斤頂」的設計目的。

機修鉗工實用技術手冊(第二版)

為了解決電動千斤頂的問題,作者邱言龍(主編) 這樣論述:

隨著“中國製造”的崛起,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增強,技術更新也不斷加快。《機械工人實用技術手冊》叢書應形勢的需求,進行再版。本套叢書與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新頒佈的《國家職業標準》相配套,內容新、資料全、操作講解詳細。   本書是其中的一本,共十五章,主要內容包括常用資料及計算、機修鉗工相關知識、機械基礎知識、金屬材料及其熱處理、機修鉗工常用修理工具和器具、機修鉗工常用量具和量儀、機修鉗工常用設備、機械裝配調整及修理、機械設備診斷技術、機械設備維修技術、機床的安裝調試及精度檢驗,同時特別介紹了典型機械設備維修工藝、機床電氣維修等。

汽車修護員之人因危害風險評估

為了解決電動千斤頂的問題,作者周義哲 這樣論述:

藉由問卷調查瞭解汽車修護員的人因危害情形及可能潛在之職業危害因子,提供相關建議做為日後改善的依據,減少人員肌肉骨骼之傷害。本研究係利用兩種不同問卷,分別為北歐肌肉骨骼問卷調查表(Nordic Musculoskeletal Questionnaire,NMQ)與肌肉骨骼不適檢核表(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MSDs),對工作滿半年以上之日系及歐系汽車修護員進行肌肉骨骼危害之風險評估。回收後的問卷以SPSS 10.0統計套裝軟體分析。針對日系/歐系汽車修護員分別寄出問卷500/200份,回收346/146份(回收率為69.2%/73.0%)。兩系統汽修員在年齡、身高、

體重、BMI等人口特徵值上並無顯著差異。無論日系、歐系汽修人員其肌肉骨骼不適之盛行率均高達90%以上(相對值為93.8%、95.7%),不適部位以下背/腰部為最高(57.4%、53.6%),其次依序為頸部(47.6%、46.4%)、右肩膀(37.8%、36.4%)及左肩膀(28.3%、27.9%)。值得一提的是,有25.0%的歐系修護人員自覺左小腿不適。利用MSDs檢核後,日系修護員其上肢、下背/腰部及人工搬運檢核結果的分數分別為10.65及11.51;歐系分析結果則為9.18及10.03。與NMQ問卷結果下背/腰部部位不適有相同之處。日系汽車修護員在拆裝零件時,肩膀及背部動作之角度都比歐系汽

車修護員大。而現場量測出之肌力負荷多數超過15%MVC,尤其是拆裝汽缸赫氻妞I力比35%MVC還要來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