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流放電臭氧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閃流放電臭氧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山崎耕治寫的 圖解電漿入門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閃流空氣清淨機 - 大金空調也說明:某些情況中,出風口可能會釋放輕微的臭味,是因為閃流放電會產生微量的臭氧。然而,您不必太在意產生的微量臭氧,這. 並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國立中山大學 環境工程研究所 張耿崚所指導 邱名澤的 以低溫電漿結合金屬觸媒轉化氣相異丙醇之研究 (2018),提出閃流放電臭氧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介電質電漿、金屬觸媒、異丙醇、操作成本、低溫電漿。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電機工程系 郭政謙所指導 吳書齊的 應用嵌入式系統於部分放電量測設備之研發 (2018),提出因為有 部分放電、現場可程式化閘陣列、高頻比流器的重點而找出了 閃流放電臭氧的解答。

最後網站空氣清淨機實測【DAIKIN】【MCK55USCT】 | 石課長則補充:將濾網都取出後即可看到置於機底的風機,所以這台的進風過濾配置為:底部風機進風(閃流放電)→濾網過濾(HEPA/活性碳)→出風口送風(主動離子)。經過層層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閃流放電臭氧,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圖解電漿入門

為了解決閃流放電臭氧的問題,作者山崎耕治 這樣論述:

  太陽由不斷發生核融合反應的巨大電漿所形成,夜空中閃爍的幾億個行星、北極光、太陽風等整個宇宙充滿了神祕的電漿。將神秘的電漿運用到生活中,電漿燈管、電漿電視、鑽石的合成、垃圾處理、靜電空氣清靜機、靜電塗佈等等,電漿猶如魔術師將生活變換得更便利,未來電漿將成為人類的能源來源,搭乘電漿引擎遨遊宇宙不再是夢。 本書特色   想必大家都聽說過電漿電視,但都對所謂的電漿一無所知,到底造成電視顯示器革命的電漿是個什麼樣的東西呢?電漿還出現在幾部紅透半邊天的科幻電影中,您看完了卻渾然不知?快來翻開這本書,您將體會到前所未有的震撼!讓我們為您細說分明。看完本書您一定會對這個既接近生活卻又充滿神秘的物質充滿

敬佩之心!!   電漿是充斥於宇宙中的一種物質,也是繼固體、液體、氣體之後的物質第四態。本書將電漿分別以基礎篇、宇宙篇、生活篇以及未來能源篇為您詳盡解說電漿的原理與應用以及未來的展望。   每篇末還輔以幾部曾出現關於電漿與核融合狀態的有名的好萊塢電影做更貼近讀者的解說,為本書更增添不少趣味。 ●在紐約可以看見極光?「黑洞頻率(Frequency)」 ●地磁氣將消失?「地心毀滅」 ●核融合技術與生命體?「駭客任務」 ●核融合引擎的Super Car與太空船「回到未來」 作者簡介 山崎耕治工學博士 1949年生於日本富山縣。 1972年東京大學工學部原子力學工學科畢業。 1977年東京大學大學院工

學系研究所博士班畢業(主修電漿物理.核子融合工學)。   名古屋大學電漿研究所助理、助教授。名古屋大學核子融合研究所(暫稱)創設準備室助教授職務後,任於核子融合科學研究所。目前為大學共同利用機關法人自然科學研究機構之核子融合科學研究所教授,總合研究大學院大學教授。 審定者簡介 傅昭銘   比利時魯汶大學物理學博士,現為台灣大學物理系教授。主要教學與研究興趣:1.物理教學改進與科教領域:普通物理與實驗教學改進、奈米科技K12人才培育等。2.奈米磁性顆粒:奈米磁性顆粒製作、奈米軟磁高頻電磁物理性質、磁性光子晶體製作、奈米磁性顆粒生醫應用等。3.鐵電性液晶:鐵電性液晶高頻介電與光物性質、奈米顆粒與液

晶混成物性等。現為台灣磁性技術協會秘書長和北區奈米科技K12人才培育計劃共同主持人。 譯者簡介 沈文訓   淡江中文系畢業。由小津安二郎的電影和村上春樹而進入日文世界,自此樂而不疲。曾旅居日本歷經學習與工作。回到台灣長期擔任日文口譯翻譯。現為自由工作者。

以低溫電漿結合金屬觸媒轉化氣相異丙醇之研究

為了解決閃流放電臭氧的問題,作者邱名澤 這樣論述:

台灣的高科技產業為政府積極發展的優勢產業,其中包括了光電業與半導體業等,而此兩大產業製造過程中經常加入有機溶劑進行清洗,因而衍生出揮發性有機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等問題。其中異丙醇(Isopropanol, IPA)為此兩大產業主要排放污染物之ㄧ,且IPA對人體有急性危害。輕度會刺激上呼吸道與眼睛,短時間大量吸入會造成暈眩、協調功能喪失及深度昏迷等症狀,大量暴露時則會造成意識喪失及死亡。因此研究快速、有效且經濟的IPA處理技術為重要的環保課題。本研究使用低溫電漿(Non - Thermal Plasmas, NTPs)技術中的介電質放電(Die

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DBD)於IPA降解,利用GC - MS、二氧化碳偵測器與臭氧偵測器分析IPA、中間與最終產物、臭氧之濃度。本研究設定氣體流量與IPA進口濃度分別為1 L/min, 1200 ppm ± 10 %,將探討單獨電漿反應於不同放電間隙時(3, 4, 5 mm)對IPA轉化率之影響。再以自製金屬觸媒結合電漿系統探討不同反應程序(單獨電漿系統、活性氧化鋁結合電漿、銅氧化物觸媒(5 wt%)結合電漿以及錳(3 wt%) - 銅(5 wt%)氧化物觸媒結合電漿)、金屬氧化物不同負載順序觸媒(錳 - 銅氧化物觸媒、先負載錳後負載銅氧化物觸媒、先負載銅後負

載錳氧化物觸媒)結合電漿系統與不同載流氣體含氧量(0, 20, 100 % oxygen)對IPA轉化率、丙酮與二氧化碳選擇率之影響。研究結果顯示,先負載錳後負載銅氧化物觸媒結合電漿具有較佳的IPA轉化效率,在100 % oxygen環境下IPA轉化率、二氧化碳選擇率皆有顯著提升且與其它反應程序相比之臭氧濃度明顯降低,反應60 min平衡時IPA可被完全轉化,丙酮選擇率26.71 ± 1.27 %,二氧化碳選擇率可達50.23 ± 0.56 %,尾端臭氧濃度為1761 ± 11 ppm。經動力學擬合,四種反應程序在100 % oxygen下皆符合擬一階動力反應。

應用嵌入式系統於部分放電量測設備之研發

為了解決閃流放電臭氧的問題,作者吳書齊 這樣論述:

電力設備絕緣劣化時,常會伴隨部分放電現象之產生。部分放電會以光能、熱能、聲響及化學變化等形式釋放能量,進而產生臭氧、氧化物等化學物質,逐漸侵蝕絕緣材料,而形成導電通道,沿電場方向形成樹狀結構,降低絕緣能力。如若電力設備因絕緣不良而損毀,將造成電力系統不穩定,影響供電品質。本研究擬研製一低成本、高識別度之部分放電量測設備,以提升應用於電力設備上之部分放電量測能力。透過高頻比流器(HFCT)、類比-數位轉換器(ADC)、現場可程式化閘陣列(FPGA)、ARM Cortex-A8微處理器,結合應用於自製之量測設備,並能透過網路介面傳輸至電腦。經比對自製裝置與商用型部分放電量測設備之測試結果,驗證了

自製裝置的正確性。藉由此自製裝置之實現,大幅提升具有低成本及高識別度之部分放電量測設備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