鉛酸電池電壓過低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鉛酸電池電壓過低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劉勇宋克嶺倪永亮寫的 坦克裝甲車輛電氣系統設計 和段萬普的 蓄電池使用和維護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北京理工大學 和化學工業所出版 。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 容志輝所指導 蔣致平的 雙向無線電力傳輸系統之iPID控制器設計 (2021),提出鉛酸電池電壓過低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雙向無線電力傳輸、雙LCL架構、iPID控制、相位調變。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 阮昱霖所指導 皮德正的 具動能回收之電池/超級電容混合電源無刷直流馬達驅動器 (2021),提出因為有 超級電容、動能回收、無刷直流馬達驅動器的重點而找出了 鉛酸電池電壓過低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鉛酸電池電壓過低,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坦克裝甲車輛電氣系統設計

為了解決鉛酸電池電壓過低的問題,作者劉勇宋克嶺倪永亮 這樣論述:

本書共有11章節,重點介紹坦克裝甲車輛電氣系統的概念、組成、功能、性能,主要子系統的構成、設計思想、設計方法,主要關鍵技術的工作原理、設計輸入、分析計算,電氣設備及電氣系統性能測試/試驗技術等方面的知識,以及一些新技術在坦克裝甲車輛電氣系統上的應用案例或經驗。 本書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和通用性,主要供本行業研究、設計、製造、管理與教學人員使用,也可以用作裝甲車輛工程專業研究生專業教材和高年級本科生專業教材。 劉勇,研究員,博士,從事陸軍武器平臺總體技術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裝甲裝備資訊、機電/電氣系統總體設計及軟體架構設計。先後主持和參與和省部級重點武器裝備型號、預研等科

研專案十多項。擔任過型號專案的總設計師、國防基礎研究專案的技術負責人等重要技術職務。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1項、省部級科學技術進步獎6項以及茅以升青年科技獎、中國兵工青年科技獎,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宋克嶺,研究員,碩士,長期從事坦克裝甲車輛機電/電氣系統研究工作,中國北方車輛研究所電氣總體技術學科帶頭人,負責和參與過多個總裝備部預研專案、型號項目、科工局條件建設專案,獲省部級科學技術進步獎多項。 倪永亮,副研究員,碩士,長期從事坦克裝甲車輛機電/電氣系統研究工作,先後負責和參與過多個預研專案、型號專案、國防科工局條件建設項目,獲集團級科學技術進步獎多項。 第 1

章  坦 克 裝 甲 車 輛 電 氣 系 統 001 1.1 電 氣 系 統 的 組 成 及 功 能003 1.1. 1 電 氣 系 統 的 組 成003 1.1. 2 電 氣 系 統 的 功 能008 1.2 電 氣 系 統 設 計 指 標009 1.2. 1 電 氣 系 統 的 主 要 電 氣 指 標009 1.2. 2 電 氣 系 統 的 工 作 環 境 指 標010 第2 章 電 源 匹 配 與 電 網 平 順 性 設 計013 2.1 供 耗 電 平 衡 設 計014 2.1. 1 任 務 剖 面 分 析014 2.1. 2 各 任 務 剖 面 下 用 電 設 備 工 況 分 析0

15 2.1. 3 整 車 用 電 設 備 的 功 耗 統 計016 2.1. 4 各 任 務 剖 面 下 功 耗 的 計 算018 2.1. 5 電 源 系 統 匹 配 參 數 的 選 擇018 2.2 電 網 的 平 順 性 設 計021 2.2. 1 電 網 的 特 性021 2.2. 2 電 網 擾 動 測 試 與 分 析024 2.2. 3 電 網 擾 動 抑 制 技 術027 第3 章 電 氣 系 統 接 口 設 計033 3.1 電 氣 接 口034 3.1. 1 電 氣 接 口 的 功 能034 3.1. 2 電 氣 接 口 的 特 性034 3.1. 3 電 氣 接 口 的

分 類035 3.1. 4 非 數 字 接 口 設 計035 3.1. 5 總 線 信 號 接 口037 3.2 接 地 網 絡 設 計037 3.2. 1 接 地 網 絡 特 性037 3.2. 2 接 地 網 絡 的 具 體 設 計038 第4 章 電 能 傳 輸 與 分 配043 4.1 配 電 體 系 架 構044 4.1. 1 電 網 供 電 體 制044 4.1. 2 配 電 網 絡045 4.2 配 電 技 術047 4.2. 1 直 流 28 V 配 電 技 術047 4.2. 2 直 流 270 V 配 電 技 術048 4.3 電 能 傳 輸 設 備 設 計050 4.

3. 1 電 路 旋 轉 連 接 器050 4.3. 2 電 纜 設 計054 第5 章 高 壓 供 配 電 及 保 護 技 術063 5.1 高 壓 供 電 安 全 設 計 的 必 要 性065 5.1. 1 電 流 對 人 體 的 作 用065 5.1. 2 安 全 電 流 及 其 有 關 因 素066 5.1. 3 安 全 電 壓 和 人 體 電 阻068 5.2 高 壓 供 電 體 制 下 供 電 安 全 設 計068 5.2. 1 機 械 設 計069 5.2. 2 電 氣 設 計071 5.2. 3 控 制 策 略083 5.3 集 成 化 設 計084 5.4 構 件 化 設

計086 第6 章 電 起 動 、 發 電 及 電 抽 塵 系 統087 6.1 電 起 動 系 統089 6.1. 1 起 動 電 機 的 工 作 原 理 及 起 動 特 性089 6.1. 2 電 起 動 控 制092 6.2 發 電 系 統093 6.2. 1 發 電 機093 6.2. 2 電 壓 調 節 控 制102 6.3 起 動 發 電 一 體 機 及 控 制 器104 6.3. 1 起 動 發 電 一 體 機 原 理104 6.3. 2 起 動 發 電 一 體 機 控 制 器 的 原 理105 6.4 電 抽 塵 系 統109 6.4. 1 電 抽 塵 系 統 的 原 理 及

組 成109 6.4. 2 抽 塵 電 機 負 載 特 性 分 析109 6.4. 3 抽 塵 電 機110 6.4. 4 電 抽 塵 控 制 及 保 護116 第7 章 儀 表 與 傳 感 器117 7.1 儀 表118 7.1. 1 儀 表 的 發 展 過 程118 7.1. 2 儀 表 的 幾 種 形 式120 7.1. 3 儀 表 布 局 設 計125 7.1. 4 儀 表 的 工 作 特 性 及 誤 差128 7.2 傳 感 器130 7.2. 1 傳 感 器 的 組 成130 7.2. 2 傳 感 器 的 分 類131 7.2. 3 傳 感 器 的 特 性133 7.2. 4

溫 度 傳 感 器135 7.2. 5 壓 力 傳 感 器140 7.2. 6 電 流 傳 感 器143 7.2. 7 轉 速 傳 感 器144 7.2. 8 油 量 傳 感 器145 7.2. 9 傳 感 器 的 選 型146 7.2. 10 傳 感 器 與 儀 表 的 匹 配 設 計147 第8 章 輔 助 電 源 分 系 統149 8.1 鉛 酸 蓄 電 池 概 述151 8.1. 1 國 外 鉛 酸 蓄 電 池 的 發 展 動 態152 8.1. 2 國 內 鉛 酸 蓄 電 池 的 發 展 曆 程152 8.2 鉛 酸 蓄 電 池 成 組 設 計 及 特 性153 8.2. 1 鉛

酸 蓄 電 池 成 組 技 術153 8.2. 2 鉛 酸 蓄 電 池 的 特 性159 8.3 新 型 儲 能 電 源166 8.3. 1 超 級 電 容166 8.3. 2 鎘 鎳 電 池182 8.3. 3 鋰 離 子 電 池184 第9 章 車 載 輔 機 電 源 技 術193 9.1 車 載 輔 機 電 源 的 發 展 曆 程 及 趨 勢194 9.1. 1 安 裝 使 用 車 載 輔 機 電 源 的 必 要 性194 9.1. 2 車 載 輔 機 電 源 技 術 現 狀 及 發 展 趨 勢196 9.2 車 載 輔 機 電 源 的 組 成 與 功 能198 9.2. 1 車 載

輔 機 電 源 的 組 成198 9.2. 2 車 載 輔 機 電 源 的 功 能198 9.3 輔 機 發 動 機199 9.3. 1 內 燃 機199 9.3. 2 燃 氣 輪 機202 9.3. 3 轉 子 機206 9.4 發 動 機 功 率 選 用 計 算209 9.5 發 動 機 起 動 控 制211 9.5. 1 發 動 機 起 動 方 法211 9.5. 2 起 動 系 的 組 成213 9.5. 3 起 動 控 制213 9.5. 4 發 動 機 低 溫 冷 起 動213 9.6 輔 機 發 電 機213 9.7 輔 機 電 源 與 主 機 電 源 並 網 技 術214 9.

7. 1 並 網 目 的214 9.7. 2 並 網 方 式214 9.7. 3 並 網 要 解 決 的 問 題214 9.7. 4 發 電 機 與 發 電 機 之 間 的 並 網215 9.7. 5 電 源 變 換 裝 置 與 電 源 變 換 裝 置 之 間 的 並 網215 9.7. 6 發 電 機 與 電 源 變 換 裝 置 之 間 的 並 網216 9.8 安 裝 減 振 、 連 接 傳 動 與 熱 管 理 技 術217 9.8. 1 輔 機 電 源 安 裝 減 振 設 計217 9.8. 2 輔 機 電 源 的 連 接 傳 動 設 計223 9.8. 3 輔 機 電 源 熱 管 理

技 術224 第10 章 電 源 管 理 技 術231 10.1 電 源 管 理 總 體 技 術233 10.1. 1 電 源 管 理 控 制 模 型233 10.1. 2 外 接 電 源 管 理236 10.1. 3 輔 助 電 源 管 理237 10.1. 4 主 發 電 系 統 或 輔 機 電 源 管 理237 10.1. 5 用 電 設 備 管 理238 10.2 電 源 管 理 控 制 器 設 計 技 術240 10.2. 1 電 源 管 理 控 制 器 規 劃240 10.2. 2 電 源 管 理 控 制 器 總 線 接 口 設 計242 10.2. 3 電 源 管 理 控 制

器 結 構 設 計242 第11 章 電 氣 系 統 測 試 試 驗 技 術245 11.1 電 氣 設 備 測 試 與 試 驗 技 術246 11.1. 1 電 源 適 應 性 測 試246 11.1. 2 環 境 適 應 性 試 驗250 11.1. 3 電 磁 兼 容 性 測 試256 11. 1. 4 安 全 性 測 試263 11.2 電 氣 系 統 性 能 測 試263 11.2. 1 概 述263 11.2. 2 電 氣 系 統 穩 態 性 能 測 試264 11.2. 3 電 氣 系 統 動 態 性 能 測 試265 11.2. 4 電 氣 系 統 其 他 性 能 測 試26

6 參考 文 獻268 索引269

鉛酸電池電壓過低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在車友心目中,電池只是消耗品,到期更換便算,可是每次更換電新電後卻有「精神爽利」的駕駛感覺,但礙於傳統鉛酸電池的製作成本及結構,爽快感因電池快速老化而難以維持下去,其次是車輛長時間沒有啟動或經常在擠塞交通環境下行車,使電池沒有獲得適量的充電,不但縮短其壽命及難以啟動車輛,當行車期間發電機(打喃礳)電壓不足需要電池放電時,過低的電壓也會對電器造成損害,同時降低車輛的整體性能,甚至窒油。

雙向無線電力傳輸系統之iPID控制器設計

為了解決鉛酸電池電壓過低的問題,作者蔣致平 這樣論述:

本論文之研究目的在於探討雙LCL架構之雙向無線電力傳輸系統之功率傳輸控制。經過分析電路,我們可藉由控制二次側H橋與一次側H橋輸出電壓信號的相角差進行雙向功率傳輸控制。我們將採用iPID(intelligent PID)的方法設計控制器來控制二次側H橋產生的電壓大小和相對相位角,來調節一次側和二次側之間的功率流向與大小。

蓄電池使用和維護

為了解決鉛酸電池電壓過低的問題,作者段萬普 這樣論述:

本書系統介紹了合理使用和有效維護蓄電池的知識,同時對鉛酸蓄電池和鋰離子電池使用中的維護工藝以及專用設備做了詳細說明。實踐證明,蓄電池的合理使用與維護,與現在流行的“免維護狀態”相比,可以得到成倍延長蓄電池使用壽命的經濟效益。 本書可供蓄電池設計、製造,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使用和維護,以及相關控制電氣設計者參考。 段萬普,鄭州工程技術學院電動汽車實驗室,電動汽車專家、高級工程師,畢業于蘭州鐵道學院內燃機車專業。畢業後一直在昆明鐵路局廣通機務段做技術工作。曾先後出版數本圖書,發表70篇論文。現在鄭州工程技術學院電動汽車實驗室任副主任,從事延長蓄電池使用壽命的技術開發及電動汽車研

究工作。 第1章 鉛酸蓄電池原理及基本概念 / 1  1.1 基本原理 / 1   1.1.1 充放電反應過程 / 1   1.1.2 標稱電壓 / 2   1.1.3 充放電反應的獨立性 / 2   1.1.4 鉛酸蓄電池的化學能存儲方式 / 3   1.1.5 鉛酸蓄電池的析氣 / 3   1.1.6 鉛酸蓄電池的電動勢 / 4   1.1.7 開路電壓和容量關係 / 4   1.1.8 單體電池都是並聯存在的 / 5  1.2 基本概念 / 5   1.2.1 鉛酸蓄電池放電下限標準 / 5   1.2.2 鉛酸蓄電池的荷電狀態 / 6   1.2.3 鉛酸蓄電池中電

極負荷分析 / 6   1.2.4 鉛酸蓄電池中正極板的腐蝕 / 7   1.2.5 電池的內阻 / 7   1.2.6 電解液密度與容量的關係 / 8   1.2.7 電池的實際容量的控制因素 / 8   1.2.8 電解液的分層 / 9  1.3 常用須知 / 10   1.3.1 除硫化和容量復原技術 / 10   1.3.2 充放電反應的限制因素 / 11   1.3.3 電池非使用放電 / 12   1.3.4 電池水消耗 / 12   1.3.5 電池的容量衰減 / 13   1.3.6 電池的“反極” / 13   1.3.7 溫度對電池性能的影響 / 14   1.3.8 幹荷

電電池的啟用 / 15   1.3.9 充電的合理限度 / 15  1.4 輔助知識 / 16   1.4.1 合理使用添加劑 / 16   1.4.2 “免維護電池” 的誤區 / 16   1.4.3 蓄電池用酸及蓄電池用水的標準 / 17   1.4.4 蓄電池水品質控制及簡易檢驗法 / 17   1.4.5 配酸作業 / 18   1.4.6 硫酸電解液對電池放電性能的影響 / 20   1.4.7 □□蓄電池和鉛碳電池 / 21  1.5 閥控電池的基本概念 / 22   1.5.1 鉛酸蓄電池發展的四個階段 / 22   1.5.2 閥控電池的優缺點 / 23   1.5.3 閥控電

池使用中的幾個問題 / 24   1.5.4 鉛酸蓄電池迴圈壽命的加速試驗 / 25  1.6 鉛酸蓄電池的基本類別 / 27   1.6.1 啟動型電池 / 28   1.6.2 儲能型電池 / 28   1.6.3 動力型電池 / 28   1.6.4 專用結構電池的錯誤組合 / 28  本章小結 / 29 第2 章 鉛酸蓄電池的幾種充電方式和組合性能 / 30  2.1 初充電 / 30  2.2 恒流充電 / 33  2.3 恒壓充電 / 34  2.4 浮充電 / 35  2.5 快速充電 / 36  2.6 均衡充電 / 38  2.7 低壓充電 / 38  2.8 補充電 /

40  2.9 電池容量串並聯計算 / 40  2.10 電池容量的測定 / 41  本章小結 / 42 第3 章 鉛酸蓄電池通用保養及故障處理 / 43  3.1 電池並聯使用故障多 / 43  3.2 電池組中各單格的均衡性要求 / 45  3.3 減少腐蝕的措施 / 47  3.4 蓄電池連接狀態 / 48  3.5 減少自放電的措施 / 49  3.6 蓄電池的絕緣狀態 / 52  3.7 電池硫化和除硫化技術 / 54   3.7.1 硫化產生的過程 / 54   3.7.2 化學除硫化方法 / 55 3.7.3 物理除硫化方法 / 56  3.8 電池防凍措施 / 58   3.

8.1 外部保溫及加溫 / 58   3.8.2 採用涓流充電 / 58   3.8.3 控制電解液密度 / 58  3.9 定期進行人為充放電是有害的 / 59  3.10 延長電池使用壽命的方法 / 59  3.11 汽車蓄電池的失效方式 / 63  本章小結 / 64 第 4 章 通信電池的管理維護 / 65  4.1 通信電源蓄電池組的低成本運行措施 / 65   4.1.1 通信基站蓄電池組的技術現狀 / 65   4.1.2 對蓄電池組決策的幾點誤區 / 65   4.1.3 低成本運行的措施 / 66   4.1.4 專業化容量維護設備 / 67   4.1.5 對電池容量性掉

站的邏輯分析 / 68   4.1.6 通信電源蓄電池使用下限計算 / 69   4.1.7 UPS 電源蓄電池損壞分析和對策 / 70   4.1.8 通信車用閥控式鉛酸蓄電池維護 / 71   4.1.9 對閥控式鉛酸蓄電池補水的水位要求 / 73  4.2 在微波通信站的使用 / 74   4.2.1 供電方式 / 74   4.2.2 常見故障原因分析 / 74   4.2.3 處理方法 / 75  4.3 閥控式鉛酸蓄電池爆炸分析 / 76  4.4 對電池提前失效原因的綜合分析 / 77   4.4.1 極板的不可逆硫酸鹽化 / 78   4.4.2 現行標準規範的不足 / 81

  4.4.3 電池的誤報廢 / 86   4.4.4 電池的不合理安裝 / 88   4.4.5 電池的人為過放電 / 89   4.4.6 電池原始品質低或結構不合理 / 90  4.5 閥控式鉛酸蓄電池線上容量維護 / 91   4.5.1 免維護的代價 / 91  4.5.2 建立備品制度 / 94   4.5.3 電池維護的三個階段 / 97   4.5.4 維護工藝 / 101   4.5.5 兩類維護工藝的比較 / 102   4.5.6 維護作業的頻次和經濟效益分析 / 102   4.5.7 對維護效果的確認方式 / 103   4.5.8 一體化基站蓄電池的選型與改造 /

105   4.5.9 對蓄電池的全面品質管制 / 107   4.5.10 基站蓄電池的合理安裝 / 108   4.5.11 在通信基站蓄電池組的輪換充電方法 / 108  4.6 開關電源對蓄電池的影響 / 109   4.6.1 現行開關電源充電方式的不合理之處 / 109   4.6.2 開關電源的充電管理 / 109   4.6.3 合理管理的效果 / 111   4.6.4 開關電源蓄電池參數設置的基本方法 / 113   4.6.5 頻繁停電地區充電方法 / 115   4.6.6 環境溫度維護方法 / 116   4.6.7 應用實例 / 117  4.7 蓄電池集團採購中的

技術要求 / 118   4.7.1 電池電解液的數量和密度 / 118   4.7.2 電池極板的數量 / 118   4.7.3 電池的連接方式 / 118   4.7.4 蓄電池的組合方式和構架高度 / 119   4.7.5 電池的極柱防護 / 120  4.8 蓄電池維護的技術層次和效益 / 120   4.8.1 “免維護” 層次 / 120   4.8.2 採用除硫化進行容量復原層次 / 121   4.8.3 線上容量維護層次 / 122   4.8.4 維護的□高層次TQC / 122   4.8.5 維護效益分析 / 123   4.8.6 避免電池誤報廢的扼要說明 / 1

23  4.9 對相關標準和現行的修正建議 / 125   4.9.1 美國IEEE 1188 標準的不足和失誤 / 125   4.9.2 對一些現行做法的修正建議 / 126  4.10 提高管理者的認識是□□步 / 127  4.10.1 不合理並聯 / 127   4.10.2 補加水 / 127   4.10.3 有效的檢測工藝 / 128  本章小結 / 128 第 5 章 鋰離子電池的原理、結構和使用 / 129  5.1 鋰離子電池簡介 / 129  5.2 鋰離子電池工作原理 / 131  5.3 鋰離子電池的優缺點 / 133   5.3.1 優點 / 133   5.3

.2 缺點 / 134  5.4 鋰離子電池失效機理 / 134   5.4.1 正常失效 / 134   5.4.2 過放電失效 / 134   5.4.3 過充電失效 / 135   5.4.4 高溫失效 / 135   5.4.5 備用失效 / 138  5.5 鋰離子電池內部材料 / 138   5.5.1 正負極材料 / 138   5.5.2 隔膜 / 139  5.6 鋰離子電池兩種結構 / 140   5.6.1 軟包結構 / 140   5.6.2 圓柱結構 / 141  5.7 鋰離子電池組保護電路 / 141  5.8 鋰離子電池的安全使用 / 142   5.8.1 影

響安全的機理 / 142   5.8.2 提高安全性的措施 / 142   5.8.3 個人鋰離子電池的安全使用 / 143  5.9 用鋰離子電池替換鉛酸蓄電池和鎳鎘電池的技術問題 / 144  5.10 鋰離子電池的充放電特點 / 144  5.11 鋰離子電池空載電壓技術含義 / 146  5.12 鋰離子電池組合中的點焊品質 / 149  5.13 螺紋連接的圓柱鋰離子電池 / 150  5.14 卡座連接的圓柱鋰離子電池 / 151  本章小結 / 152 第 6 章 電動汽車蓄電池合理使用與維護 / 153  6.1 電動汽車電池的選型 / 153   6.1.1 鉛酸蓄電池 /

153   6.1.2 □□蓄電池的結構及原理 / 154   6.1.3 鋰離子電池 / 156  6.1.4 鋰離子電池和鉛酸蓄電池的互換 / 157  6.2 蓄電池的成組效應 / 158   6.2.1 單體電池和電池組的概念 / 158   6.2.2 網路組合的認識過程和電池構架 / 161  6.3 網路組合結構配套的BMS / 167   6.3.1 基本說明 / 167   6.3.2 電流電壓採集技術要求 / 168   6.3.3 儀錶及整車控制器的配套開發 / 169   6.3.4 司機違章使用電池的記錄 / 170   6.3.5 資料存儲和通信 / 170   

6.3.6 單串組合的BMS / 170   6.3.7 對能量轉移功能的分析 / 170   6.3.8 網路組合的效能和實施 / 171  6.4 鋰離子電池組維護的必要性和意義 / 172   6.4.1 人工維護的必要性 / 172   6.4.2 均衡性維護設備 / 173  6.5 電動汽車鋰離子電池維護的基本工藝 / 175  6.6 電動汽車的12V 電池 / 177   6.6.1 採用26650 型錳鋰電池 / 177   6.6.2 採用26650 型磷酸鐵鋰電池 / 177   6.6.3 獨立12V 電池充電電壓調整 / 178  6.7 電動汽車的車載充電機充電 /

178  6.8 充電樁充電和快速充電概念 / 179  6.9 換電站充電 / 181  6.10 蓄電池組的熱管理和浸水實驗 / 182   6.10.1 蓄電池組的熱管理 / 182   6.10.2 浸水實驗 / 182  6.11 電池組的熔斷保險 / 183  6.12 無軌電車供電方式 / 183   6.12.1 經濟分析 / 184   6.12.2 基礎技術 / 184   6.12.3 實施實例 / 184  6.13 電動汽車商業化運行 / 185   6.13.1 與燃油汽車比成本是電動汽車的關口 / 185   6.13.2 汽車電池的梯級使用和轉行使用 / 18

5   6.13.3 電動汽車商業化之路 / 186   6.13.4 換電車的選用 / 188   6.13.5 電動汽車採購須知 / 190   6.13.6 電動汽車蓄電池使用成本分析 / 191  本章小結 / 194 第 7 章 蓄電池在車輛上的應用 / 195  7.1 啟動電池的使用 / 195   7.1.1 工作狀態分析 / 195   7.1.2 汽車和幾種鐵路機車啟動電池的啟動過程分析 / 197   7.1.3 摩托車電池的電解液調節 / 203   7.1.4 啟動電池的損壞原因 / 203   7.1.5 汽車電池的集中維護效益分析 / 205  7.2 電動自行

車電池的使用 / 206   7.2.1 電池的選購與更換 / 206   7.2.2 電池的使用、保養和維修 / 206   7.2.3 電動自行車電池配組技術 / 207  7.3 生產用蓄電池車用電池使用 / 208   7.3.1 牽引蓄電池的工作特點和結構 / 208   7.3.2 蓄電池叉車和平板車蓄電池組的絕緣分析 / 209   7.3.3 蓄電池車D 型電池的替代 / 212   7.3.4 礦山機車蓄電池維護工藝 / 213   7.3.5 延長礦山機車蓄電池壽命的幾項措施 / 214   7.3.6 電動車輛蓄電池迴圈耐久試驗/ 216   7.3.7 蓄電池組電壓抽頭

問題 / 217   7.3.8 叉車蓄電池維護實例 / 217  7.4 電動遊覽車蓄電池使用條件 / 218   7.4.1 電池啟用充電 / 218   7.4.2 存在問題 / 219   7.4.3 電動遊覽車蓄電池工作分析 / 219   7.4.4 日常維護作業 / 220   7.4.5 管理運行方式 / 221   7.4.6 維護管理實例 / 222  本章小結 / 223 第 8 章 蓄電池和蓄電池組可靠性檢測 / 224  8.1 術語說明 / 224  8.2 連接狀態的檢測 / 225   8.2.1 檢測原理 / 225   8.2.2 對同性極柱的測量 / 2

25   8.2.3 對異性極柱的測量 / 226  8.3 漏電電流的檢測 / 227   8.3.1 測漏電電流 / 227   8.3.2 查找電池組接地點 / 227   8.3.3 漏電電流錶的校對 / 228  8.4 蓄電池對地絕緣的分析和檢測 / 228  8.5 蓄電池保有容量的檢測 / 229   8.5.1 檢測原理 / 229   8.5.2 保有容量檢測儀的使用方法 / 233   8.5.3 三種檢測方法的使用對比 / 236   8.5.4 對大容量電池的檢測 / 239  8.6 連體電池檢測儀 / 239   8.6.1 檢測原理 / 239   8.6.2 

檢測方法 / 240   8.6.3 啟動功率NP 檢測資料的用途 / 241   8.6.4 連體電池檢測儀的使用方法 / 242   8.6.5 使用注意事項 / 243   8.6.6 檢測儀的校對 / 243  8.7 蓄電池內阻的概念及測量 / 243   8.7.1 蓄電池內阻的構成 / 243   8.7.2 蓄電池動態內阻的測量方法 / 244   8.7.3 不能用靜態內阻的數值表達蓄電池保有容量 / 245   8.7.4 電導儀鑒定條件與使用條件的區別 / 246   8.7.5 電導儀的使用標準 / 247  本章小結 / 248 附錄 / 249

具動能回收之電池/超級電容混合電源無刷直流馬達驅動器

為了解決鉛酸電池電壓過低的問題,作者皮德正 這樣論述:

近年來輕型電動機車在市場上能見度越來越高,其中常見以由四顆鉛酸電池串接而成的48V電池組作為供電來源。然而,多數鉛酸電池無法承受較大的瞬間功率變化,因此於台灣市區走走停停的行駛情況,容易造成電池壽命縮短。本研究遂將超級電容整合至馬達驅動系統中,與鉛酸電池組成一混合式電源。搭配所設計之切換電路與雙向升降壓轉換電路組成一具動能回收之無刷直流馬達驅動系統。當電動機車起步時,切換電路將優先選擇超級電容作為輸出元件,當超級電容電壓降低至15V時,將切換為串聯放電模式,以鉛酸電池及超級電容共同放電。當超級電容電壓降低至10V時,將切離超級電容,並以鉛酸電池供電,完成起步流程。另外當驅動器處於煞車階段時,

將選擇超級電容作為動能回收對象,避免能量之浪費。最後,實際研製一600W輸出之馬達驅動器,並架設一具有轉動慣量之測試平台,驗證所提出之操作模式可行性。針對多種輸入電壓進行效率量測,其轉換效率於不同輸出功率下介於95.6%至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