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富城 對你愛不完 專輯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郭富城 對你愛不完 專輯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黃國恩寫的 我們的四大天王:九十年代樂壇風光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逢甲大學 中國文學系 李時銘所指導 隋利儀的 當代臺灣國語流行歌曲之詞曲關係研究(1949-2017) (2016),提出郭富城 對你愛不完 專輯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音樂與文學、詞曲配合、倒字、押韻、換韻、詞曲意境。

而第二篇論文南華大學 民族音樂學系 孫俊彥所指導 吳心韻的 臺灣臺語歌手與市場互動-以吳淑敏為例 (2014),提出因為有 臺語流行歌曲、演藝、閱聽眾的重點而找出了 郭富城 對你愛不完 專輯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郭富城 對你愛不完 專輯,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我們的四大天王:九十年代樂壇風光

為了解決郭富城 對你愛不完 專輯的問題,作者黃國恩 這樣論述:

  「四大天王」──張學友、劉德華、黎明、郭富城,標誌着九十年代香港樂壇盛世。     四位男歌手,從當年初入行的青澀小伙子,一步一步登上舞台頂峰。他們個人的歌唱事業,不但為香港娛樂文化帶來一片風光,更是幾代人的成長記憶。     作者黃國恩從唱片收藏家的角度細味回顧,「四大天王」的登頂歷程,也分享他對香港流行樂壇變化的一些體會。     本書點評四人不同階段的代表作共68首,首首名作隨書頁迴響,點點回憶九十年代的風光。

郭富城 對你愛不完 專輯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Thanks for watching!!! And please subscribe if you like it. 謝謝觀賞!歡迎大家訂閱。

郭富城 對你愛不完
作詞:陳樂融
作曲:Ichiro Hada
(Verse)
燈初上夜未央 來往的人多匆忙
我不要太緊張 和別人一模樣
但是你對我望 兩隻眼睛大又亮
我開始失去了主張
(Verse2)
風吹得路好長 一顆心晃呀晃
多想找人陪我逛 累了睡在馬路上
表面上很倔強 其實內心一團糟
怕自己愛像太陽
(Bridge)
胸中藏著一把火 這種日子不好過
把承諾交給你 把微笑當作信
卻怎麼也抓不住你
(Chorus)
對你愛愛愛不完
我可以天天月月年年到永遠
So we love love love tonight
不願意絲絲點點些些去面對
對你愛愛愛不完
相愛原本總是這麼難

Echo李昶俊 FB: ‪http://www.fb.com/echolee.fans‬
Echo李昶俊 微博:ECHO李昶俊 http://weibo.com/u/2154931830
Echo李昶俊 優酷:http://i.youku.com/beatboxecho
Edison M FB: https://www.facebook.com/pages/Edison...

(Echo's jam session with Edison M)

特別感謝: Nike, Flow EZ international, Quest.

我的好朋友Edison M ,把郭富城的對你愛不完改編成吉他版本,真的很喜歡,所以這次特別來找他來合作,開心阿。

當代臺灣國語流行歌曲之詞曲關係研究(1949-2017)

為了解決郭富城 對你愛不完 專輯的問題,作者隋利儀 這樣論述:

歷來研究流行歌曲無論就押韻、意境探討,多半僅著眼於歌詞,鮮少將詞、曲共同進行討論。然,歌詞乃音樂的一部分,脫離音樂的歌詞僅具文字形式,它可能只是詩、散文,與音樂無關。本文將從傳統韻文及戲曲理論為基礎,以一九四九年至二○一七年間國語流行歌曲為範圍,探討詞曲之間的關係,內容分別為倒字現象、押韻、換韻、變格押韻情況及流行歌曲之聲情意境,結合二者共同進行論述,研究方法由歌譜蒐集、聽覺調查、分析現象並解釋現象。所探討的譜例皆做詞曲分析,並於最後提出研究成果,說明流行歌曲仍有遵循古代韻文及戲曲的運用技巧,目的是讓歌曲和諧動聽。另一方面,亦對流行歌壇於詞曲創作與演唱上提出建議,以提昇流行歌曲的講究程度。

臺灣臺語歌手與市場互動-以吳淑敏為例

為了解決郭富城 對你愛不完 專輯的問題,作者吳心韻 這樣論述:

  2013 年金曲獎流行音樂類最佳臺語女歌手獎由中國上海人李婭沙獲得後,引起各界對「傳統」與「創新」之爭議,但也證明了臺語流行歌曲已改變的事實。筆者從田野調查著手,藉由臺語歌手吳淑敏二十餘年的演唱生涯,討論當代環境下臺語流行歌曲的演藝與變遷。首先是演藝環境的改變,目前臺語流行音樂的經營在唱片收入驟減、百家爭鳴的情況下顯得生存不易,多數唱片因低成本的宣傳與製作,僅成為證明歌手仍存在的「名片」。不過臺語流行音樂仍企圖改變,第二、三章討論吳淑敏的歷年專輯,近期許多作品不論是曲風、唱腔等等,都是顛覆過去臺語歌曲風格的新樣貌。最後一章描述即使音樂文本變化,臺語唱片的收入仍以中南部地區、「秀場」風格及

廟會節慶等等展演為主。這些當代臺語流行歌曲有創新有守舊,一直不斷摸索閱聽眾口味,閱聽眾對這些刺激則時而新鮮時而難以接受,看似一片混亂、搖擺不定。然而,就像1950 年代的「混血歌曲」、1990 年代的「新臺語歌」,這些曾備受爭議的「創新」,經過歷史的洪流之後,儼然也會成為當代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