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爵125馬力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國立中正大學 中國文學系暨研究所 謝明勳所指導 傅苡嫙的 六朝道教成仙服食觀研究:以志怪及仙傳為中心 (2010),提出迪爵125馬力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六朝、道教、成仙、服食、志怪、仙傳。

而第二篇論文中國文化大學 史學研究所 吳智和所指導 謝忠志的 明代的生活異端 (2009),提出因為有 生活異端、明代的重點而找出了 迪爵125馬力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迪爵125馬力,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六朝道教成仙服食觀研究:以志怪及仙傳為中心

為了解決迪爵125馬力的問題,作者傅苡嫙 這樣論述:

道教服食成仙說影響中國文化至深,溯其源流,此說於六朝方始風行;然以往研究向度,大多集中於正統道教典籍或單部著作,少見以「志怪」及「仙傳」為文本進行討論者。「志怪」、「仙傳」為六朝盛行文體,雖篇幅短小,然其對「服食」一事之觀察紀錄,實提供另一面向的思考及研究價值。 準此,本文試圖溯源「服食」緣由,進一步討論何以「服食風氣」於六朝崛起;再結合文本探討道教服食之相關思維(如服食物取材依據、服食內外緣條件要求),最後針對作者意圖與文本體製作進一步的歸納闡述。 經此,可發現「志怪」、「仙傳」之服食記錄,雖理論部分較為薄弱,但透過引人入勝的書寫型態,實有助補充不同文類對「服食」之紀錄研

究。

明代的生活異端

為了解決迪爵125馬力的問題,作者謝忠志 這樣論述:

明代以來的社會生活發生極大的變化,一是奢靡之風盛行,二則相競逐末之利,兩者之共通處皆是為滿足利欲需求。舉凡社會階層、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教育體制及文化思想皆有重大變革,這樣的變動在歷朝各代以來可謂絕無僅有,遂有生活異端的出現。「生活異端」指的是在生活上過度奢華、踰禮犯分、行為異常等不合時宜的人物,他是悖離禮教與傳統之外的行為與態度。「生活異端」盛行的年代,它不單是有別於傳統的反義詞,也是成為當時多數階層的生活行為與流行時尚的表徵。在崇儉禁奢的社會背景,士宦成為維護禮教的衛道人士,也是「生活異端」的主要群體,兩股力量相抗衡,形成「前無聽聞,後未見有」的晚明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