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抓皮硬化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貓抓皮硬化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湯瑪斯.林區寫的 詩人葬儀社【生死兩全套書】 和許宏志的 痠痛完治(2版):認識痛、緩解痛、消除痛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貓抓皮沙發清潔與保養,拋開舊觀念- 鴻運傢俱(@tcbank1)也說明:不過,貓抓皮屬於人工合成皮,絕對不能上油保養,否則會使貓抓皮硬化,甚至龜裂和脫皮! 3.定期使用吸塵器、清水擦拭清潔. 4.使用中性清潔劑去除油膩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好讀 和遠流所出版 。

淡江大學 大眾傳播學系碩士班 紀慧君所指導 閻中莉的 當代社會與動物的關係:以實驗動物和動物咬人之新聞隱喻為例 (2010),提出貓抓皮硬化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隱喻、實驗動物、野生動物、巨大生物存鏈、社會建構。

而第二篇論文淡江大學 建築學系碩士班 陳珍誠所指導 陳敏傑的 包裝淡水 (2006),提出因為有 包裝、立面、皮層、氛圍、感知、材料構築的重點而找出了 貓抓皮硬化的解答。

最後網站知識分享 - 亮爸沙發則補充:合成皮&膠皮&乳膠皮&貓抓皮,使用清水或沙拉脫稀釋擦拭保養即可,禁用油酯類保養 ... 使用針車油、可麗奶、鞋油、三合一或五合一皮革保養組,都會加速皮革硬化與龜裂。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貓抓皮硬化,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詩人葬儀社【生死兩全套書】

為了解決貓抓皮硬化的問題,作者湯瑪斯.林區 這樣論述:

  詩人葬儀社Poetic Funeral Home【生死兩全套書】   散文集I《死亡大事》× 散文集II《活在一個愛恨剛剛好的世界》   【好好活著,不容易;死了,就請好好安息吧!】   看美國得獎詩人禮儀師湯瑪斯.林區(Thomas Lynch)怎麼扛家族事業   經手過多少死別,就看見多少顆缺了角的心   左手寫詩,右手納棺   雙手緊握生與死的界線   他走在生死的結界,勇敢與浪漫同行!   《死亡大事》+《活在一個愛恨剛剛好的世界》,   兩本散文集一起讀,更見相互對話生動之情   ※※※※※※   《死亡大事》   【本書,是1997年美國國家書卷獎決選之作】   

《美國心玫瑰情》《噬血真愛》《六呎風雲》編導艾倫‧鮑爾(Alan Ball),說:   「當初規畫《六呎風雲》影集時,   要數閱讀湯瑪斯.林區的《死亡大事》幫助最大,   是它給了我為這部影集定調的靈感。」   【是禮儀師更是詩人,有關生死的思索,愛的追問】   每日每日為鄉親辦理身後之事   死亡從來不是輕鬆二字   要說的要表達的太多,要愛的要留住的太難   入火或入土均安,死者已矣,而我們在失落中堅強著   【這個世界讓人流淚,人類必死的命運讓人心如刀割】   這本書,是全體喪葬業者、禮儀師,以及你我的生死研習   「身兼禮儀師與詩人角色的作者,告訴活著的我們,該如何去做有關死亡的

功課,並將生與死的討論昇華成藝術性的語言。」   「辦喪事,儀式引領死者回歸天地,一切平靜;這儀式性行為則平撫生者,熨貼我們失落無著的靈魂,乃至送走隱隱深藏於心的愧疚自責。」   ●本散文集共分12篇,以第一人稱,貫穿全書書寫。   ●作者湯瑪斯.林區以其殯葬業葬儀師兼詩人的角色,以介乎生者與死者橋梁的身分,以自己親身其中的經驗娓娓道出對死亡的深刻思考,筆法冷凝,卻又不失溫暖與幽默。   ●作者湯瑪斯.林區並且深刻地思考、關心活著的人如何去「活」,如何面對信仰,如何面對紛呈的人際關係……他沒有什麼所謂的標準答案(事實上,關於人生,誰會有呢?),他只是真誠地書寫著,寫下一篇篇略帶悲傷、詩意

深沉的散文。   ●本書有個重要命題,那就是「愛與死亡,或說性與死亡」,它們既是同義字,也是反義字,甚至有某種推進的意味──「愛→性→死亡」。   ●因為愛與被愛,我們百感交集地感受著,紮實飽滿地活著;每日每日地見證死亡,作者湯瑪斯‧林區其實更是在說人與人、人與信仰之間有關「愛」的故事。   ※※※※※※   《活在一個愛恨剛剛好的世界》   【這本散文集,是1997年美國國家書卷獎決選之作《死亡大事》一書續作】   20篇令人動人的散文,精彩溫馨、辛辣嘲諷依舊,   主題囊括好友、已逝鄉親、親愛家人,以及對殯葬業本質與市場的省思   人間大小事,是一場抓住和放手的永恆遊戲   抓

住了,卻要放掉,好難   愛與被愛、愛與被傷害,愛與宛若新生   我們天天都在重複練習著   「看到這本書的作者湯瑪斯‧林區,身兼禮儀師、詩人兩種身分,書拿在手上,便有種『掌握生命真相』的安心感……真的,他以漂亮簡潔的文字,說著最誠摯的人間事,而有時行文、思想略顯偏激嘲諷的他,更是貼近人心,教人拍手叫好!」──好讀書評交流網站(Goodreads),網友Becca,5顆星推薦 各界動容推薦   文學界──詩人、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講座教授  陳芳明   文學界──詩人、新銳歷史作家、美國維吉尼亞大學歷史系博士班  廖彥博   殯葬界──萬安生命事業集團董事長  吳賜輝   學術界──台

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副教授  吳庶深   醫學界──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緩和醫療科主任  周希諴   醫學界──《親愛的,我不想太早離開》作者、台北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  周昌德 好評推薦   【各界讚譽】   當初規畫《六呎風雲》影集時,要數閱讀湯瑪斯.林區的《死亡大事》幫助最大,是它給了我為這部影集定調的靈感。──《美國心玫瑰情》《噬血真愛》《六呎風雲》編導艾倫‧鮑爾(Alan Ball)   ……林區讓人想起愛爾蘭詩人葉慈……他的文字如此強勁有力、充滿原創性,並深具精神層次與美感上的純淨。──《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書評   林區這些

下筆生動、情感強烈的散文,不僅揭露人類社會的隱蔽之境,也揭開了我們內在的隱密心情。──《今日美國報》(USA TODAY)   林區的散文充滿了對人的關切,並對生活中的悲傷、幽默,和偶爾讓人吃驚的那種不可捉摸,帶有非常細膩的觀察……強烈推薦此書,給那些對詩懷有特別情感的人、對愛爾蘭以及對喪葬與文化傳統有興趣的人閱讀。這本書的內容不只是他身為殯葬業者的生活點滴,更是長久以來,喪葬所帶給人類意義的觀察心得。──《底特律自由報》(Detroit Free Press)   林區近乎撼動人心地帶我們一窺殯葬這門行業的點滴,真實感受其中的血和淚,也閱覽了人生的最後詩篇,撫慰了讀者的心……這是一本細緻

、感性而充滿智慧的書。──《波士頓週日環球報》(Boston Sunday Globe)   林區用了極大篇幅描寫自己所愛的人,他以生花妙筆表現出他們從容的幽默感,以及毫不掩飾的深情……這是一本讓人印象深刻、節奏明快的散文集。──《芝加哥論壇報》(Chicago Tribune)   ……這本引人深思的書,不會太煽情、也不至於太冷情,它恰如其分訴說了,死亡(以及身為殯葬業禮儀師的作者)在我們生命中所扮演的角色。──《科克斯評論雜誌》(Kirkus Reviews)   非常激勵人心、非常特別的一本散文集,書中充滿各式各樣的人性、不以為然的嘲諷,以及再健康不過的坦白直率。──《國家雜誌》(

The Nation)書評   本年度的文學作品大概找不出比這本書首章〈入土為安〉更好的開頭──『每年,我都要埋葬好幾百位鄉親』,而接下來的內容也沒有辜負這驚天動地的開場白……即使在這以第一人稱觀點記錄文字的盛產年代,這也是一本獨樹一幟的作品。──《君子雜誌》(Esquire)   一本非比尋常又動人心弦的書。林區的文字優美動人……書裡每個章節都讓人沉迷其中,林區以他身為殯葬業者的觀點,引導讀者重新認識生、死,以及最重要的愛。──《她雜誌》(Elle)   林區賦予了死亡課題生命,更將生命與死亡化成藝術。──《閒暇雜誌》(Time Out)紐約版   太精采了……辛辣中帶著親切的文風,

讓人卸下心房暢快地讀著。──《優涅讀者雜誌》(Utne Reader)   林區是個十分特別的作家,他從身為殯葬業禮儀師的角度出發,將自己對生命的深思、道德的複雜扣問都寫進了這本散文集……他讓我們不禁深思起死亡的意義──為何我們總是迫不及待擺脫死去之人,然後才在回憶裡永遠惦念著……──紐約大學醫學院文藝暨醫學資料庫(The New York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Literature, Arts & Medicine Database)選書   【各方好評】   ●亞馬遜網路書店(Amazon),4.5顆星推薦   ●邦諾網路書店(Barnes & N

oble),4顆星推薦   ●鮑威爾網路書店(Powell's Books),5顆星推薦   ●好讀網站(Goodreads),4顆星推薦   ●電影資料庫IMDB,愛爾蘭電視電影《Learning Gravity》 (aka the Undertaking) ,8.3分推薦   ●電影資料庫IMDB,美國公共電視製播影集《Frontline : the Undertaking》,6.8分推薦 作者簡介 湯瑪斯.林區 (Thomas Lynch,1948~)   【得獎詩人禮儀師】   愛爾蘭裔美國人。散文作家、詩人、講師,並在密西根州密爾福市經營「林區與子葬儀社」(Lynch &

Sons funeral home)。他從事禮儀師工作已超過四十年,此為家族事業,已傳承至其子姪輩第三代。   很難說他先是一名詩人,或是一名禮儀師,畢竟死亡與詩作之間,互文性如此深厚密切。林區長期為人文藝術類型雜誌、質報供稿,如《紐約客雜誌》(The New Yorker)、《倫敦書評雜誌》(London Review of Books)、《巴黎評論雜誌》(The Paris Review)、《哈潑雜誌》(Harper's)、《亞特蘭大雜誌》(The Atlantic)、《基督教世紀雜誌》(The Christian Century)《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華盛頓郵

報》(The Washington Post),以及《泰晤士報》(The Times)等刊物,文體包括詩作與散文。   《死亡大事》(The Undertaking)是他於一九九六年完成的第一部散文作品集,以精練冷凝、諷喻犀利又不失暖情關懷的詩意攫住了文學界、心理勵志界的目光,迄今已翻譯成八種語言版本。   《活在一個愛恨剛剛好的世界》(Bodies in Motion and at Rest),是他前一部精彩散文集《死亡大事》的續作,精彩溫馨、辛辣嘲諷依舊,主題囊括好友、已逝鄉親、親愛家人,以及對殯葬業本質與市場的省思。前後兩本散文集一起讀,更見相互對話的生動之情。   林區目前共創作

了《與海瑟‧葛雷斯一同滑冰》(Skating with Heather Grace)等五本詩集、三本散文集、一本短篇故事集,以及與一位牧師合著有關喪禮的書《The Good Funeral》,目前仍創作不輟。   個人網站:www.thomaslynch.com 譯者簡介 王聖棻   譯有《大亨小傳》、《基督教的故事》等。 魏婉琪   清大中文所畢,曾任報社編輯,譯有《冰狗任務》等。   合譯作品有《卡娣的幸福》、《星星婆婆的雪鞋》、《月亮與六便士》、《毛姆短篇小說選集》、《人性枷鎖》、《哭完了就要笑啊:歐亨利短篇小說選集》、《如何使用你的眼睛》等。兩人目前旅居加拿大。 《死

亡大事》 ●開場白 01 入土為安 02 格萊斯頓 03 克拉普 04 上帝的右手邊 05 文字織就的肉體 06 高爾夫墓場 07 瑪莉和威伯 08 斯維尼 09 諸聖節前夕 10 艾迪叔叔的公司 11 潔西卡、新聞獵狗和棺木買賣 12 生前告別致詞 ●謝辭 《活在一個愛恨剛剛好的世界》 ●寫在前面 01 動靜之間 02 再談斯維尼 03 讀經 04 子宮 05 大變化、小抱怨與未來的榮景 07 真愛備忘錄 08 德卡、汀吉、班吉與我 09 死了的神父 10 釣魚的故事 11 愛的盲目 12 殯葬反斗城 13 小約翰,我們幾乎一無所知 14 千禧貓 15 契機 16 橡樹林公墓的糾葛 17

諾拉 18 雷諾 19 再說兩句 20 時間啊時間 ●致謝 作者序 《死亡大事》開場白(摘錄) 湯瑪斯.林區(Thomas Lynch)   一開始,我以為那表示他「把人帶去埋了」(took them under)。當時是一九五○年代,而我是禮儀師(undertaker)的小孩(正確地說,是好多個小孩的其中之一)。這對我來說其實沒什麼,但對當時玩在一起的朋友而言,可是不得了的大事。   有個玩伴這樣問:「他都『做』些什麼事?他到底是怎麼『做』的啊?」   我就說,我覺得一定要有洞才行,就是要挖洞啊,然後還有身體,死人的身體。   「他把死人的身體帶去『埋』,懂嗎?放進『地底下』。」

  通常,朋友們聽到這裡就閉嘴了。   不過呢,我說是說得言之鑿鑿,心裡其實沒那麼肯定。我在想,為什麼不是叫做「埋人師」(underputter),也就是把死人「放在」(put)地底下埋葬掉。說是「帶」(take)他們,確實有點不太對勁;我是指,如果人已經死了,也就不需要有人「帶」著去地下了。就好比,你會「帶」妹妹去藥房,但你會把腳踏車「放在」車庫裡。那個時期的我,很喜歡把字詞和字義當成遊戲來玩。   為了當輔祭,七歲的時候,我被送去學拉丁文。那是我媽的主意。她說,如果我對上帝很小氣,上帝也不會對我大方。這句話似乎有它的道理,就算不是,也是我媽希望我明白的事,而那對我來說,已是最接近真理

的一句話。   拉丁文很神奇也很神祕,一大堆母音讓這個語言讀起來很有意思。每個星期二下午四點,我和聖高隆邦教堂的肯尼神父碰面,學習牢記這些古老的音節。他會給我一張卡片,上頭紅色的部分是神父的,黑色的部分是我的。他來自愛爾蘭,跟我爸的叔叔一起在神學院唸書。這位叔公年紀輕輕便死於肺結核,後來我出生時就是以他為名。當時,我隱隱覺得去當輔祭這件事是我媽和神父串通好的,後來還真的接受了任命。   多年後,神父把這件事一五一十說給我聽;那時他剛退休,回到了戈爾韋郡的鹽丘市。對他來說,這個世界和教會的改變實在太劇烈。我還記得他跟我爸在教堂後頭碰面的情景。   那時,我總在下課後去葬禮幫忙,我爸穿著護柩

人的禮服,戴著手套,別著胸花,從頭到腳一絲不苟;他背後,是一具棕色的棺木,和一群低低抽泣的亡者家屬。神父的祭服已經從黑色換成白色,原本說拉丁文的彌撒全都改說英文,連儀式的先後順序都不一樣了,肯尼神父對此完全不能接受。   「愛德華!」他一到教堂後頭就大吼,「人家要我和大夥一起『慶祝』葬禮,所以把你那張正經八百的臉給我拿掉,而且還要很親切地告訴葛利馬蒂太太,我們主教大人希望她高高興興地辦她死去丈夫的葬禮!」   葛利馬蒂家已很習慣肯尼神父這種諷刺的口吻,看起來完全不為所動。   我手上提著一桶聖水,站在神父跟我爸中間,一邊是白衣一邊是黑衣。   「告訴你,下回我們就會在洗禮儀式上,痛哭流涕以

示哀悼了……」肯尼神父還在繼續火上加油。   「神父,時間到了。」我爸說。   身穿白色十字褡、一臉忿忿不平的神父在靈柩上撒了一些聖水,然後轉向聖壇,管風琴師彈起新讚美詩中幾段輕快的旋律。神父狠狠看了他一眼,示意他別彈了,然後從鼻孔深深吸了口氣,以他那憂傷的男高音音色吟唱來自自己家鄉的〈引進天堂〉,表達哀悼與慰藉。   神父很清楚,一切都變了。   這類事情見多了之後,我漸漸明白,我爸這一行在死者身上花的功夫少,更多的,是讓活著的人接受親朋好友逝去的事實。   隨著歲月遞嬗,言語更替,我爸所從事的這個行當也有了好些新名字。   「殯葬從業人員」(mortician)──這個名號他大概受不

了,因為聽起來活像什麼科學研究員之類的新奇東西,跟汽車、電視和各式家電一樣,總在永無休止地換包裝,創新,改良。   「葬禮指導師」(funeral director)──聽起來很符合現實,老爸也的確具備早期以「葬儀社」指稱業者、如今風向轉為「葬禮指導師」的特徵,他一直相信有困難的家屬需要的是「人」,而不只是一個冷冰冰的場所。   但是他照著鏡子,鏡裡的人還是當年那個禮儀師,那個總是和生者一起面對死亡、發誓會盡己所能做好一切的人。埋葬死者這件事沒有跟著名字一起變新,它還是很古老,在他認為,大概和生命本身一樣老。   跟我一起廝混的朋友還想多知道一些更驚悚的情節。   正如電視上大偵探喬‧

佛萊迪掛在嘴邊的話──「事實……就擺在眼前」,因此我們圍成一圈,抱著我爸以前上葬儀學校時買的兩本書《格雷解剖學》和《貝爾病理學》,看著一堆肢體殘破不全的、得病的,還有死亡的照片,模樣之鬼祟跟後來看色情書刊沒什麼兩樣。   但事實多半不如想像精彩。比如說,沒有誰會從靈柩裡坐起來,也沒有人看過鬼。我還沒見過哪個死人的指甲或頭髮會一直長長。屍體變僵硬並不稀奇,死掉的人其實很平常,平常到難以想像的地步。   活著的人才一點也不平常,成人雜誌裡皮光肉滑的女性胴體也不平常,我們隨年華老去而越顯精彩及醜怪的生命,也一樣不尋常。   也許對每個世代來說都是一樣的──性與死亡,都是必須完成的功課。   我

的父母從高中時期便相識熱戀,畢業時正好碰上二次大戰爆發。我媽一邊繼續讀大學一邊在醫院工作,我爸則跟著陸戰隊第一師遠征南太平洋,之後又去了中國,兩人在戰爭結束後結了婚。他們的世界看起來充滿各種可能。他們的性,因饑餓與擦身而過的死亡而增強,又因擔心懷孕而壓抑,因戰事爆發而延遲,最終在嬰兒潮中開花結果。性和死亡,對他們來說是反義詞;正如在我們心中,俠客與惡棍,貞女與蕩婦,這些人對那些人錯一清二楚的既定形象那樣。   在大戰時期與大蕭條期間出生的孩子如他們,通常帶有浪漫與忠貞的特質──強烈渴望保障,尋求安全感,希望一切長長久久,做生意能眼光精準,並找到一塊安身立命之地。他們結了婚就一生一世永不分離,

住得離城市越來越遠,過著彷彿長生不老的生活。   我們嬰兒潮這一代則在核子武器的致命威脅下出生,在古巴和柏林飛彈的瞄準中成長,對待愛情和死亡的態度就像電視上播放的卡通影片。我們抬頭望天空,低頭看新聞。防空洞是我們遊戲的場所,而就在我們從防空洞走出、或說進入青春期之際,災劫降臨在甘迺迪總統身上。   那個星期四,我們這些讀高中或國中的青少年,不再把注意力放在性幻想和骨盆腔裡代表青春與慾望的新生器官上,轉而思考生命裡發生的第一樁死亡事件。這是性和死亡的偶然交會嗎?是我們生命裡創造與毀滅力量意外地相互衝擊嗎?我們的生命與死亡是不是從此變得更隨機了呢?   於是,無論是不知不覺,是機緣巧合,是意

料之外,還是不顧一切,只要伸手能及,我們都要緊緊抓住自己喜好的事物。我們這一生也就走這麼一遭,如果不能和所愛的人在一起,那麼親愛的,至少可以去愛和我們在一起的人。有時,我們甚至託上天的福,萬事如意地老去……儘管借用視覺詩人卡明斯(e. e. Cummings)的細膩隱喻手法,這似乎帶點「北極熊穿起了溜冰鞋」的滑稽意味。   正因為擔心天有不測風雲,所以我們計畫著傳宗接代,結婚之前要先試婚,雙親的葬禮要事先安排。只因我們從旁人身上得知、並且深信,迎接新生命,迎接真正的愛情,乃至迎向死亡,這些感受全都可以事先預習。然而這所有的計畫、所有鉅細靡遺的安排,所有對於父母這沒做好那沒做到的牢騷抱怨,卻只

是讓我們挫折更多,離婚更多;相信,很快我們就會比這世上任何二十歲世代的人「凱沃克」(kevork)得更多,意即「試圖自殺」更多。(未完,待續) 《死亡大事》譯後記 葬禮,自始至終就是一種情感的產物 王聖棻、魏婉琪   死亡是必須面對的事,人生在世,沒有逃得過的。活得短,可能只需要面對自己的,活得夠長,還得加上許多別人的。活得越長,見得越多。   見得多了,對於死亡的看法會不會有什麼不一樣呢?《死亡大事》這本書就是另一個視角,來自一個四十多年經驗的美國禮儀師──湯瑪斯‧林區。當然,有些時候他也兼具家屬身分。   林區是個有意思的人,這也許和他所在的時代、和他的多重身分有關。他是個嬰兒

潮年代出生的美國人,他的父親參與了二戰,他自己則碰上了越戰,幸運的是他沒抽上去越南的籤。接著,他迎接了美國的反戰與嬉皮年代,自由、開放、女性主義萌芽,而他當時正年輕,正是最容易接納顛覆傳統思想的年紀。   但另一方面,他來自一個篤信天主教的愛爾蘭移民家庭,在保守的中西部長大,從小家中就有濃重的宗教氣氛,再加上喪葬業又是一門離不開宗教的行業。他對愛爾蘭有深厚的情感,相對於年輕歡樂的美國,古老的愛爾蘭對他而言似乎更有厚重的文化感。   他唸文學,寫作,尋找最精確最美麗的詞句;同時繼承了父親的葬儀社,與棺木骨灰罈屍體為伍。   這樣的背景,讓他在古板的儀式中有了自由的協調,卻又在開放的時代潮流

中出現頑固的老派思想,於是許多時候,林區對事物的看法很難預測──不知道是「嬰兒潮之子林區」,還是「宗教與傳統的林區」要現身。比如,當他說到自己年少輕狂時,烈酒藥物都碰過;說起那些自我追尋的過程,筆調神采飛揚,彷若身後有翼,蓄勢欲飛。但換個章節,又對傳統大家庭有不太合時宜的依戀,連姑姑阿姨們監視下的家中戀愛約會都寫得極為純潔可愛;對現代小家庭興起的社會傾向,則以一種「嗟哉禮崩樂壞」的搖頭口氣慨嘆著。當談論安樂死議題時,更是用盡譏嘲反諷,幾乎讓人覺得下一段他就要心臟病發。   以他這樣一個無論年代與地域、歷史與個人、社會與家庭,都處在新舊交界,有各種力量衝擊著中心的人來看死亡與葬禮,也就成了非常

有意思的事。對讀者來說,他的每一個故事都是我們想知道又懼怕知道的;對他而言,卻只是日常生活。   當了這麼多年的禮儀師,林區很明白他這個行業在一般人眼裡有多神祕,不只是誰也不願碰觸的死亡、屍體,更可怕的是讓人覺得哪天也可能落在自己身上的生死無常,以及怎麼看都會被禮儀師大敲一筆的喪葬費用。他很明白的說,他處理屍體,和牙醫看到一口爛牙,醫生看到一堆爛器官,或會計師看到一堆爛帳沒什麼不同──那只是一份工作,必須做到好的工作。   但說是工作,也並非完全抽離自身感情。例如他提到,從他父親開始,因為看過太多意外,於是對自己的九個孩子一直有「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出事」的恐懼。林區小時候只感覺到處處受限,但

等到他自己也當了禮儀師,他完全懂得了父親當年的感受,也開始恐懼了。有多少死亡毫無道理可言,無從防範,要是降臨在自己孩子身上,真不知如何承受。由於帶有父親身分的同理心,他會盡可能幫助失去孩子的父母,甚至棺木照批發價不多收一塊錢,也不收服務費(以做生意來說已是絕大的善意),只希望「上帝讓這些個父母承受掏空人心的傷痛時,可以跳過我這個做父親的」。   至於葬禮最根本的問題──為何而辦?為誰而辦?林區的答案百分之八十傾向於「活著的人」。他認為,人死了之後便無知無覺,靈魂去該去的地方,餘下的皮囊最好用處便是讓活著的家屬好好繼續生活。當然,也有人非常執著於安排自己的身後事,林區也會盡量做到,這就是剩下的

百分之二十了。   於是便有了〈瑪麗和威伯〉這一章所描述的,瑪麗為了讓自己的棺木能按照自己希望的路線進入墓園,不惜投資大筆資金與人力修橋;這個決定,林區顯然是贊成的。而在另一章〈潔西卡、新聞獵狗與棺木買賣〉,魯斯希望把自己燒掉,然後從熱氣球上撒下來的想法,就被他一再勸阻,因為考慮到魯斯家人將來會無處追悼。但魯斯認為那是「他的」葬禮,而林區認為「他的」葬禮不只是「他的」。逝者已矣,活著的人還要背負著這份悲傷活下去,能藉由讓家屬安心的葬禮多一分療癒,多一分平靜,都是好的。   當然,由於文化與宗教的差異,許多觀念在台灣是沒有辦法通用的。台灣的葬禮融合了太多佛教道教以及民間習俗,人們習於用凡人的

生活去想像死後的世界,於是要有錢有房有車有四季衣物,否則親人就會沒錢用沒屋住,過得不順心會託夢,子孫們便把祖先要的物事速速備齊燒去。    這種天堂觀(人死後依然可能寒冷,可能匱乏,擁有和凡人完全相同的七情六慾)說起來相當的「不天堂」,也常有邏輯難以解釋的部分出現,比如投胎觀念(好人會早投胎,然而另一方面,大家卻相信自己祖先的靈永在)、風水說(祖先墳墓所在位置可以庇蔭幾代或者禍害幾代,祖先移居外地或分葬不同處這些情況便沒有統一說法)之類的,這些都很「人間」,也就是林區認為的──什麼方式讓你安心,你就去做,想怎麼做都可以。有時甚至讓人覺得,所謂過世的人在陰間所需,其實就是活著的人夢想自己死後能

擁有的一切。但是,如果這麼做活著的人可以覺得安心,甚至因此對自己未來在另一個世界的生活減少憂懼,又有何不可呢?     「假如在排場和隆重儀式上的小小升級可以讓你覺得舒服點,可以考慮把這當成一筆明智的花費。比起把錢花在精神科醫師、買藥、酒保或順勢療法上,高檔的墓地或宗教儀式說不定更有療效,葬禮再貴都划得來。」這是林區的專業意見,東西方同理,其實,也是世上所有葬禮的根源和最重要目的。   理論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說:「人腦就像一部電腦,零件失效後就停止運作,人死後並沒有任何事發生,就是停止運作而已。『沒聽過壞掉的電腦還有來生或是去天堂的,天堂只是害怕黑暗的人想出來的童話故事。』」這也許是死亡的

事實,然而葬禮自始就是一種情感的產物,大部分的人,對於他人或自己的死亡,心理素質都沒有霍金那麼強大,所以需要緩衝,需要寄託,需要期待,在無能為力的死亡面前,葬禮,是一件讓活著的人覺得「有能為力」的事。   我們如此脆弱。可以想見,只要人類還在的一天,這個行業就不會消失。 《死亡大事》 第一章  入土為安(摘錄)  ……一個人的時間到了就會死,不管是一週裡哪一天,或一年裡哪個月份,如果就季節因素來考量,人也沒有明顯喜歡死在哪個季節。而星星怎麼排列,是不是滿月,或是教會年曆上某個節日也跟死亡沒什麼關係。就死亡的地點來說,哪裡都可以死。有人可以在自己的雪佛蘭車子裡或養老院裡站著或躺著死,也有人

死在浴缸裡,在州際公路上,在急診室或手術室,或在寶馬轎車裡。不知道是不是我們把更多的設備跟死亡相提並論,或者是我們更看重死亡這件事,死在一些用縮寫表示的地點似乎比較不一樣,比如說死在加護病房(ICU)好像就比死在格林次布萊爾療養之家來得好,但事實還是一樣,死者不在乎這個。就這點來說,我埋葬和焚化的死者和以前並沒有兩樣,因為他們的時間和空間已經是極不重要的事。其實,喪失空間時間感正是大事即將發生前第一個確切的兆頭。接下來便是停止呼吸。在這個時候,如果是胸部中槍或是外傷休克,肯定要比中風或是冠狀動脈硬化來得引人注目,不過死了之後,怎麼死的就完全不重要了。任何一種死法都行,因為死者不在乎這個。 死的

是誰也沒有那麼重要。像「我還好,你沒事吧,差點忘了說,他死了!」這樣的話,是用來安慰生者的。 正因如此,我們才在河裡打撈屍體,在飛機殘骸和爆炸現場搜尋死者。 正因如此,執行任務時失蹤(MIA)比當場宣告死亡(DOA)讓人更痛苦。 也正因如此,我們會開著棺木,齊聲朗讀訃聞。 知情比不知情好,而知道死的是你,比知道死的是我要好上太多。因為如果死的人是我,不管你好不好,或是他好不好,跟我都沒太大關係。你大可以直接轉身走人,因為死者不在乎這個。 當然,生者因為還活著,因為還有保險要操心,所以還是會在乎。現在,你可以看出其中的差異,以及為什麼我還待在這個行業。活著的人是很謹慎的,常常要注意很多事情。死去

的人就沒什麼需要在意的,也可能是沒辦法在意了。不管是哪一種,死者不在乎這些。這些都是事實,沒什麼特別,想驗證也沒問題。

當代社會與動物的關係:以實驗動物和動物咬人之新聞隱喻為例

為了解決貓抓皮硬化的問題,作者閻中莉 這樣論述:

本研究關心的是後現代社會建構動物真實的問題,以實驗動物新聞與野生動物咬人議題為案例,探討其當代社會建構的動物意象影響著我們如何對待動物的方式與想像自身的方式。本研究從語言(隱喻)及社會文化之進路切入分析。 首先,透過Kövecses(2002)解釋Lakoff和Turner(1989)之巨大生物存鏈隱喻模式分析以比較策略,檢視從實驗動物新聞用以詮釋動物的隱喻中強調什麼面向,忽略哪些面向?反映什麼意涵?分析顯示,實驗動物的隱喻系統意涵物化人類,其背後的文化背景為當代社會以政府輔助生物科技產業開發新藥之經濟利潤為目的。 同樣以巨大生物存鏈隱喻模式分析野生動物咬人論述的隱喻,咬

人的野生動物是年紀約十八歲,是民眾送養並且忘恩負義的犯罪者,這種集體意識底下的罪惡,也就是將人們身上的罪惡和獸性,投射到動物身上,折射回我們規範自身的行為框架。特別是將鱷魚比喻為犯罪的成年人,凸顯出從動物隱喻負面他者的規訓功能。實則,當代社會建構的動物真實關乎我們如何使用動物的目的,也是關於我們如何看待自身的關係。

痠痛完治(2版):認識痛、緩解痛、消除痛

為了解決貓抓皮硬化的問題,作者許宏志 這樣論述:

  復健‧老年‧醫用超音波三專科醫師、國家運動代表隊隊醫,行醫20餘年,診治逾15萬人次,第一手疼痛救急+筋膜放鬆獨到經驗無私分享!   為什麼手麻臂痛要醫肩頸,腳痛要治腰臀?   真正的痠痛病因可能不是你的痛處所在!   透過結構式病史詢問,利用6大復健黃金律,   讓你找出正確病因,得以緩解痛、遠離痛。     痠痛完治再進化!   最新臨床研究資訊,讓癒後更佳的LOVE & PEACE疼痛緊急處理原則   疼痛治療新曙光!啟動超級修復力!精準導引+修復增生再生治療   POKEMON治痛寶可夢:疼痛治療的六大黃金律,   突破打針吃藥做復健的傳統治療效果瓶頸

  全家人從頭到腳急慢性痠麻疼痛一冊搞定!   落枕、閃腰、扭傷等局部的急性痛   媽媽手、滑鼠手、五十肩、腰痠疼等反覆慢性痛   肩頸卡、上背痛、睡眠品質差的幕後黑手肌筋膜疼痛症   後背痛到前胸、頸椎問題造成手麻的多種轉位痛   走一走就軟腳、動一動才不麻的間歇性疼痛   本書中將身體各部位的常見病痛分門別類,從症狀、成因、診斷、治療方式,到姿勢矯正與全身肌筋膜動力鍊的調整、增生療法等復健科完善的止痛方法,以文字和圖表詳細解說,讓讀者真正從認識痛,進而緩解痛,終能消除痛。   作者相關著作:《40+的健康讀本》   《頂尖運動員這樣避免運動傷害》   《急性疼痛紓緩全書:落枕、閃腰、

抽筋、扭傷、鐵腿…生活最常見30種疼痛應急自救法》   名人推薦   醫界與運動界人士絕讚推薦   黃美涓(桃園長庚醫院名譽院長)   林志鴻(嘉義長庚醫院院長)   林瀛洲(桃園長庚醫院運動醫學中心主任‧長庚運動醫學委員會總召集人‧臺灣運動醫學會理事長)   陳智光(桃園長庚醫院復健科主任‧臺灣人工肢體及輔具研究學會理事長)   葉文凌(林口長庚醫院骨外傷科主任‧臺灣運動醫學會榮譽理事長‧長庚運動醫學委員會副總召集人)   詹益聖(林口長庚醫院運動醫學骨科主任‧中華民國膝關節暨關節鏡醫學會常務理事)   崔方璇(二○○九年跆拳道世界杯錦標賽中華隊隊長、嘉義市嘉華中學老師)   李秝家(二○

一三年東亞運動會軟式網球國家代表隊選手)   劉芳秀(世界盃青年舉重錦標賽金牌、全國紀錄保持人)   張文賓(世界盃跆拳道錦標賽冠軍、奧運中華代表隊教練) 專業運動員推薦   在國家代表隊時,承蒙許醫師的照護,讓我了解如何和傷痛共處。即使比賽將近身體不適,在許醫師精湛的醫術及專業知識協助下,疼痛總能迎刃而解,屢創佳績。現在就算在學校任教,也會帶著受傷的學生請他看診,雖然每次門診都要等上許久,但也因為他豐富的看診經驗,更奠定他在實務與學術上的專業。在此不吝分享這本好書。──二○○九年跆拳道世界杯錦標賽中華隊隊長、嘉義市嘉華中學老師 崔方璇     當時在賽前受了嚴重的傷,許醫師不僅僅治療好我

的傷,還找到了受傷最根本的原因,讓我在恢復後的訓練有更明確的方向!能夠更進一步瞭解自己身體所需要的能力,是我選手生涯最珍貴的禮物!──二○一三年東亞運動會軟式網球國家代表隊選手 李秝家     從二○○○年認識許醫師至今,醫病關係已長達十幾年。在運動生涯中接受許醫師的治療而解決了個人的運動傷害,讓我在運動表現屢次創下新紀錄。引用一段《聖經》的話來陳述許醫師為運動員所做的服務:「主教導我們,我們的服務應源於我們對祂和祂孩子的愛,而非為了滿足自身的任何需求,或為了贏得他人的讚揚而做。」──世界盃青年舉重錦標賽金牌、亞洲青年舉重錦標賽銀牌、全國紀錄保持人 劉芳秀  

包裝淡水

為了解決貓抓皮硬化的問題,作者陳敏傑 這樣論述:

本研究起始於淡水小徑的漫遊,淡水的小徑大多都保留著早期的樣貌與生活模式,述說著小鎮細緻而有質感的一面。在捷運開通之後,淡水變成了一個台北近郊容易到達的新去處,便利商店的旅遊雜誌裡頭撰寫的盡是老街與鬧區的吃喝玩樂,規劃的路線週邊也逐漸演變成大眾聚集的商業場所。隨著淡海新市鎮開發的,從台北往淡水的方向不難發現,沿路房地產廣告的案名,從希臘的聖托里尼到義大利的托斯卡尼,無不費心的希望把淡水包裝上異國度假的悠閒情調。然而,從對於一個地點的感知來思考可以發現,實質空間上的親身經歷慢慢的演變成透過閱讀資訊的方式得到虛擬的場所訊息-這兩者在對於一個地點的主觀認知上,其實存在著極大的差異。  研究的起始點是

對於大量而且速成的淡水印象產生質疑:對照這些媒體包裝過的淡水與真實現況中的落差,本研究一方面反思這個現象,並試圖以設計操作對於這個環境作出回應。設計的整體架構主要分為幾個系列:前置設計的操作物件(就地取材╱衍生關聯性)、基地現況的回應方式(直接╱暗喻)、指引路徑的暗示強度(明顯╱低調),以及設計連結的路徑區塊。這些系列設計主要由在地性的觀察開始:首先進行基地相關的收集與小單元的材料操作,接著是對於單元牆面的試做,然後是發展到建築單元的空間尺度。操作中亦透過一些電腦軟、硬體的輔助,在思考立面構築的過程裡嘗試一些新的可能。設計操作主要探討空間中的感官體驗,企圖在操作的過程中尋找場所的本質,並思考如

何對場所氛圍的再現做出回應。藉由設計在淡水基地的植入,以不同的方式串連這些巷弄之間的淡水路徑,意圖將淡水的感知地圖從刻板的架構開始延伸拓展。透過對這些路徑(捷徑)的指認,得以區分淡水與其他商業包裝的地點的差異性,期望藉由再認識這些場所的過程,增加我們對於這塊土地的喜好與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