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 說無趣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被 說無趣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閻連科寫的 速求共眠:我與生活的一段非虛構 和拉斯.史文德森的 最近比較煩:一個哲學思考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印刻 和商周所出版 。

國立中正大學 犯罪防治研究所 楊士隆所指導 陳冠樺的 酒癮者戒癮之復原歷程:影響因子之研究 (2021),提出被 說無趣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酒精成癮、酒癮戒治、復原歷程、復原因子、維持因子。

而第二篇論文輔仁大學 法國語文學系碩士班 鮑朱麗所指導 歐陽暐婷的 密室逃脫遊戲在法語課程之應用 (2021),提出因為有 密室逃脫、數位學習、第二外語學習、遊戲學習、任務學習的重點而找出了 被 說無趣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被 說無趣,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速求共眠:我與生活的一段非虛構

為了解決被 說無趣的問題,作者閻連科 這樣論述:

  ★卡夫卡文學獎得主、作品最常被議論的作家閻連科,首次與影視結合,以一部紀實小說,寫出三種面貌──真實、寫作、編導   ★真相與謊言交織,窺探寫作創作背後的祕辛!   一段被遺忘而重新啟動的故事,一個陷入寫作瓶頸的作家,一群決定現身說法的主角人物們,他們當中,誰說的是真話?誰坐壁上觀?而誰又鬼話連篇?   嘴上造謠是犯罪,筆下造謠是文章學問。   你要在你筆下多造些好謠,多說些好假話,把咱河南人寫得好一些……   一樁三十多年前的真人真事鄉村農家公案,作品最受爭議的作家閻連科將之寫成中篇小說〈速求共眠〉,三十年後,當年公案主角戀上相差三十多歲的女大高材生,這段被

網民們宣稱是「農工與女大生」、「蟑螂與鳳鳳的畸戀」、「北方豬與南方鮮花的對戰」超越年紀、道德倫理的老少忘年戀,在微信文章上引起關注與熱議。而作家則在編、導、演的聚會上,公開討論與再製成劇本,企圖以此正式進軍電影圈。   於是,如楚門秀般,從生活現實走向電影藝術的真人實事,經過一個月實地田野調查,一對一訪談,閻連科以如剝橘子般層層扣疊、虛實交錯的寫作模式,完成《速求共眠》這部同名電影劇本。   然而,事實真如作家所寫?還是背後另有隱情?   三十年前的偉大愛情,與三十年後的美好畸戀;文字工作者及電影工作者的心理拉鋸戰;每一字、每一句,真亦假、假亦真,讓人分辨不清,甚至摸不著頭緒。   《

速求共眠》是閻連科作品中,最不一樣也最顛覆想像的閱讀感受。以一部電影創作的行為藝術作為開端,講述真實事件改編的小說主角們各懷鬼胎、工於心計,而劇作家又如何從中去無存菁,或說重新構思以完成劇本的種種過程。這當中,作家、編劇與導演,全被推上沒有開關的電影創作跑步機,讀者你我也被強行拉入情節裡,置身於其中,一同與之悲喜交織。  

被 說無趣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日常#生活vlog#dailylife#브이로그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isaaclin_tw/
Email : [email protected]
-
哈囉大家
我回來了~趕在九月結束前!
影片一開始是Video Call跟我之前的室友們
真的好懷念之前一群最棒的室友的時光!
不過也因為現在很少能說英語,口說都退步了(擔心)
再來是我的新無線鍵盤有夠好看!!
現在每次在家用電腦都很喜歡⌨️😍
然後記錄了一些日常
喜歡這些平凡但又不會無趣的日子!
另外,九月因為很多時間被我拿去看書跟運動
所以片段會比較瑣碎一點😅
我之後盡量順暢地呈現給大家
StaySafe & StayStrong Guys 🕊

-
📷📱FILM : iPhone 12、Canon G7x MarkII
📽 EDIT : Final Cut Pro X
🎧SOUND
+ Epidemic Sound
- Closer Together - Martin Landstrom
- Light Blue Sky - William Benckert
- Coffeeshop Stories - Almost Here
- Golden Things(Instrumental Version) - Kylie Dailey

ALSO
serin oh - valenbisi
Music by serin oh - valenbisi - https://thmatc.co/?l=96AD68AE

corner club - Manhattanhenge
Music by corner club - Manhattanhenge - https://thmatc.co/?l=F9008B2F

Jess Josie Lee - If
Music by Jess Josie Lee - If - https://thmatc.co/?l=53EC8B8B



#일상브이로그

酒癮者戒癮之復原歷程:影響因子之研究

為了解決被 說無趣的問題,作者陳冠樺 這樣論述:

有鑑於近年來酒精成癮之問題日益嚴重,除造成潛在之社會風險外,更使社 會付出了大量之成本,故如何協助酒癮者戒癮儼然成為首要問題。基此,本研究 以已戒癮之酒癮者為對象,探討酒癮者成癮之成因、戒除酒癮之復原歷程及其相 關復原因子與維持因子。本研究為質性研究,採訪談法進行資料之蒐集,並以立 意取樣之方式蒐集樣本,最終共有八位曾患有酒癮,現今已戒癮完畢並持續維持 戒癮狀態之男性參與研究。研究結果顯示酒癮者初次接觸到酒精之年齡與情境以青少年時期於朋友聚 會中居多。酒精成癮之原因分別受到生活壓力、日常習慣、心理因素、朋友、家 庭、工作或職場應酬文化等因素所影響。而酒精成癮後將會引發生理、心理、家 庭、工作

、社會等層面之全面性改變,並會使酒癮者出現酒後駕車、暴力、竊盜 等偏差或犯罪行為。酒癮者於初期通常並無萌生戒癮之想法,而會因身體出現問題、家庭關係、 自我覺醒或外在因素等原因而引發其戒癮之動機。受訪者之戒癮管道通常為尋求 醫療院所診治、監所或戒癮機構之協助。而戒癮者於戒癮過程中,曾因無趣之生 活、負面情緒壓力、與先前共同飲酒朋友聯繫或酒精過於容易取得而戒癮失敗。戒除酒癮之過程中,其復原因子可分為內外在之復原因子,內在復原因子包 括身體因素、自我沉澱、追求內心穩定或提升因應技巧;而外在復原因子包括處 於受監管之環境、宗教信仰影響、過來人陪伴或家庭支持等因素。完全戒癮後之 維持因子則以個人生心理、

家庭支持、一般預防、環境、宗教信仰或社會支持等 各層面來維持戒除酒癮之效果,其中宗教信仰及社會支持之維持效果最為顯著。 本研究最後基於研究結果,提出相關建議以供實務或政策方面作為參考。

最近比較煩:一個哲學思考

為了解決被 說無趣的問題,作者拉斯.史文德森 這樣論述:

已譯為 19 種語文,風行全世界的哲普作品 覺得煩,其實是件很有意思的事: 如果猴子能感到厭煩,那麼牠們應該可以被當成人類。——歌德 諸神感到厭煩,因此造了人類。亞當因孤單而厭煩,於是有了夏娃。——齊克果 厭煩之所以可能,唯一的原因乃因一切事物各有其時。——海德格 厭煩離欲望並不遙遠:站在愉悅的岸邊望去,厭煩就是欲望。——巴特 受苦,卻感受不到痛苦;想得到某種事物,卻缺少欲望;想要思考,卻欠缺理智。——佩索亞 除了永無止盡的此處,還有別處嗎?——貝克特 一切事物源自於厭煩。——杜思妥也夫斯基 人類的生命被來回丟擲於痛苦與厭煩之間。——叔本華 我可以用一個詞總結未來,這個詞就是厭煩。——巴拉德

當厭煩襲上心頭時,讓自己投身其中。讓厭煩榨乾你,將你消磨殆盡,將你打到谷底。——布羅茨基 無法忍受厭煩的世代,是能力平庸的世代。——羅素 我喜歡無聊的事物。——沃荷 厭煩是一種優越的狀態。——蕭沆   你是否曾在上課、上班或開會時,覺得課程的內容、手邊的事情或會中的發言索然無味,你不時看看手錶,巴不得時間趕快過去?   你是否曾對一切都提不起勁,你努力想找點事做,好驅散這種感覺,卻發現這只是徒勞,自己甚至比之前更加感到空虛?   叔本華說厭煩是「沒有任何特定對象的沉悶渴望」,杜斯妥也夫斯基稱它是「殘忍而無可名狀的痛苦」。然而,儘管我們都曾感到厭煩,卻始終不清楚它究竟是怎樣的情緒,也不瞭

解它到底從何而來。   挪威哲學家史文德森結合來自哲學、文學、心理學、神學與流行文化的觀察,考掘厭煩的文化史,細究厭煩的現象學,並試著告訴我們該如何看待厭煩這種在生活中無可避免的感受。 作者簡介 拉斯.史文德森(Lars Svendsen) 挪威卑爾根大學(University of Bergen)哲學系副教授。作品包括: Kjedsomhetens filosofi (A Philosophy of Boredom), 1999 Kunst (Art), 2000 Mennesket, moralen og genene (Humanity, Morality and Genes),

2001 Ondskapens filosofi (A Philosophy of Evil), 2001 Hva er filosofi (What is Philosophy), 2003 Det sanne, det gode og det skj?nne (Truth, Goodness and Beauty) 2004 (with Simo Saatela) Mote (Fashion), 2004 哲學人系列總序蘇格拉底與桑提婆的和解    關永中 專文推薦厭煩與生之困難    李家沂厭煩啊!適應乎?——反思生命暨透視自我的一個題材    陳俊輝 前言第一章 厭煩的問題 

   厭煩作為一個哲學問題    厭煩與現代性    厭煩與意義    厭煩、工作與休閒    厭煩與死亡    厭煩的類型學    厭煩與新奇第二章 厭煩的故事    懶散:前現代的厭煩    從帕斯卡到尼采    浪漫主義式的厭煩:從《威廉?洛威爾》到《美國殺人魔》    論厭煩、身體、科技與逾越:《超速性追緝》    貝克特與個人意義之不可能性    沃荷:拋棄個人意義第三章 厭煩現象學    論感觸    存有論:厭煩的詮釋學第四章 厭煩倫理學    我是什麼?    厭煩與人類歷史    厭煩的經驗    厭煩與成熟後記注釋 前言   我寫作本書的理由如下:曾經有一段時間,我感到極

為厭煩。然而,真正讓我明瞭這個主題的重要性的,是一位摯友因厭煩而死。我瞭解這一點後,不得不同意韓波(Rimbaud)的說法:「厭煩不再是我的愛。」(注 )厭煩不再只是無害的心態或微不足道的痛苦。韓波抱怨「煩得要死」(注 )──後來,這句話反覆出現在無數的流行與搖滾樂曲中,從基基阿林(G. G. Allin)的《煩死人》(Bored to death)到流行尖端樂團(Depeche Mode)的《做點什麼》(Something to do)──但現在這句話不再是單純的抱怨,而是突然成為眼前的現實。這些歌曲也成為反映我們生活的原聲帶。我相信,這種經驗不僅局限在緊密的朋友圈內,也指出我們當代文化整體

的「意義」的嚴肅問題。要考察厭煩這個問題,必須試著理解我們是誰,以及我們如何適應當下這個世界。我愈是思考這個問題,愈是理解當代文化似乎使人萌生更多厭煩。我們生活在「厭煩」的文化中,而《最近比較煩:一個哲學思考》一書正是我試圖與這種文化共處的小小嘗試。   從學術的層次來說,我的寫作動機源於對當代哲學的不滿。列維納斯(Emmanuel Levinas)把當代思想描述成穿越毫無人跡的世界。(注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厭煩是人性──太人性的。   這本書原以隨筆的形式寫成,在寫作當時,我正計畫休假。我原想在結束漫長的研究計畫之後,放鬆一下什麼事也不做。然而,這是絕對不可能達成的。顯然我無法什麼事都不做

,所以我想最好還是做點事,因此才寫了這本書。   在大多數情況下,對於那些折磨我們的事物,我們不會發展出完善的概念來解釋它們。事實上很少有人深入思考厭煩的概念是什麼。通常厭煩是塊空白標籤,只要諸事不順就可貼上。厭煩是生活上顯而易見之物,而非系統思考下的產物。即使如此,我們還是可以試著針對厭煩發展出某些概念,以便深入理解打擊我們並使我們感到痛苦的厭煩究竟是什麼。本書試圖發展這些想法:什麼是厭煩、何時產生厭煩、為何產生厭煩、為何厭煩使我們痛苦、厭煩如何使我們痛苦,以及為何厭煩無法以意志行動加以克服?   不過容我這麼說,雖然本書主題完全集中在我們與厭煩的「關係」上,但這不表示厭煩是人類存在的唯一面

向。我無意將生命完全化約為厭煩的表現。   為研究的主題找出正確的形式,這一點很重要。我曾經讀過一篇以愛為主題的哲學文章。在讀過幾行之後,出現這樣的陳述:「鮑伯愛凱特,若且唯若……」。看到這裡我就讀不下去了。這種形式化的取向不適合處理愛這個主題,因為這種取向很可能完全無法捕捉到實際現象。所以在本書中,讀者不用期望會有這種陳述出現:「彼得感到厭煩,若且唯若……」。如亞里斯多德指出的,我們無法要求所有主題都能做到同樣的精確,但也必須達到主題本身容許的水準。厭煩是一種模糊、多樣的現象,我認為最適合用來考察厭煩的形式是長篇隨筆,而非嚴謹的分析論文。因此我想呈現的不是連貫的論證,而是一連串速寫,希望這麼

做能讓我們更深入理解厭煩。既然厭煩的現象如此多樣,跨學科的取向有其必要。因此我廣泛引用各個不同學科的文本做為考察的依據,如哲學、文學、心理學、神學與社會學。   本書分為四個主要部分:問題、故事、現象學、倫理學。首先,我將廣泛陳述厭煩的各個面向,以及厭煩與現代性的關係。其次,我將致力呈現與厭煩相關的某些故事。這部分的中心主張在於,從歷史角度來看,浪漫主義構成理解現代的厭煩最核心的基礎。在第三部分,我把焦點放在馬丁.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對厭煩進行的現象學考察。而在第四部分,我將討論人們可以對厭煩採取什麼態度,以及人們何以「不該」採取這些態度。這四個部分彼此有著鬆散的連結,不

過各部分也可獨立閱讀。   我嘗試以非學術的風格來進行寫作,一方面因為厭煩是許多人具有的經驗,另方面我想讓本書讀來淺顯易懂。儘管如此,某些文字仍需花點時間才能理解,原因很簡單,因為厭煩有時就是難以理解。在寫作的過程中,朋友與同事給予我許多寶貴的評論。我感謝他們的幫助,此外,也感謝他們這段時間忍受我談話的內容完全圍繞著厭煩這個主題。我尤其感謝St?le Finke、Ellen-Marie Forsberg、Anne Granberg、Helge Jordheim、Thomas Nilsen、Hilde Norrgr?n、Erik Thorstensen與Knut Olav amas詳細評論了打字

草稿。 後記   在〈前言〉中,我曾提到本書比較像是一連串的速寫,而非可以得出結論的連貫論證。那樣的結論會是什麼?人生是令人厭煩的?確實,生命通常「是」令人厭煩的。每個人受厭煩折磨的程度各自不同,生活上完全不受厭煩之苦是不可能的。如果厭煩的打擊極其猛烈,人們將不可避免被引領到存在的臨界點上,進而對自身的整個存在的本質產生質疑。   本書將厭煩視為現代性現象,這種作法可能讓讀者以為我想說一則與世界或歷史的衰頹有關的故事。但事實並非如此。我不認為自己可以比較歷史各時期的優勝劣敗,我的用意只在強調厭煩是現代性的主要問題。隨著傳統意義結構的消失,厭煩變得日漸普遍。在現代性中,主體從傳統中釋放出來,它必

須為自己尋求新的意義。現代的自我藉由各種不同的逾越來追尋意義,但每經歷一次新的逾越,就益感失落。這些現象可以從《威廉?洛威爾》、《美國殺人魔》與《超速性追緝》的分析中看出。現代的自我相信,意義的獲取可以藉由逾越自我以及將所有其他可得的意義均據為己有而實現,但這使厭煩與意義的欠缺兩者到了最後幾乎完全一致。   個人意義指個人獨具的意義,以及光憑它便足以賦予個人生命意義的意義,但這只是美夢一場。我們可以窮盡一生等待個人意義,但它永遠不會出現。這正是貝克特遭遇的問題。但沃荷讓我們瞭解,個人意義的需求永遠不可能根除。於是,我們似乎身處於一個被無助地丟回厭煩的處境中,彷彿我們只能在厭煩與一連串取代厭煩的

「有趣」事物間做選擇,而後者終究會帶領我們回到原先的厭煩中。然而,我們別忘了,即使厭煩無處不在,它依然只是存在的一個面向;而且我們不應將事物化約為只能表現為煩人或有趣。    厭煩並非如海德格所想像的,指向了隱藏的偉大意義。厭煩源自於意義的缺乏,但這種缺乏並不能保證必定有事物可以填補。從海德格的觀點來看,厭煩本身可以獲取意義,因為厭煩只要確實變得深刻,就可以促成極大的轉變,產生另一種存在的模式:關鍵時刻。但貝克特認為,關鍵時刻一直無限地延期。關鍵時刻(生命的真正意義)只能以否定形式出現,亦即闕如;至於一些微小的時刻,如愛、藝術與狂喜,則不可能長久。首要的麻煩,在於我們要怎麼接受生命中只有微小的

時刻,而在這些微小的時刻之間,生命留給我們的又是大量的厭煩,因為生命不是由時刻組成,而是時間。然而,偉大意義(Meaning)的闕如並不會使生命的一切意義盡皆消散。片面專注於偉大意義的闕如,只會使人忽略其他意義的存在,以為整個世界完全塌陷成瓦礫堆。深刻厭煩的一個源頭,是我們企盼大寫的意義,卻只能被迫將就於小寫的意義。就算世上沒有大寫的意義,小寫的意義依然存在──厭煩亦然。我們必須接受厭煩是個不可避免的事實,是生命本身的重力。這不是什麼偉大的解決之道,因為厭煩的問題不會有這樣的解決之道。 推薦序 厭煩與生之困難 李家沂   厭煩,一種很日常性的情緒樣態。大概每個人或多或少總會在某個時刻,對某事或

某人感到厭煩,對自己或世界感到厭煩,甚至沒來由的就是覺得厭煩,厭煩不知到底是針對什麼,或為了什麼而感到厭煩。   當然,這樣的時刻其實沒有想像來得多。畢竟當代社會的生活經驗告訴我們,通常聽到的例子,反而是事情多得做不完,忙得時間不夠用,根本沒空厭煩。若再考慮當代科技架構下,情報資訊的滲透,與消費媒體的氾濫,簡單來說,想要殺掉不論空出來再怎麼大片,那迤邐緩移的閒賴時間,不乏無事可做,也不會無法可想。反倒是殺時間常殺到沒時間。要長時間停留在厭煩情緒裡,反而不是件容易的事。   但反過來看,這樣子瘋狂的想盡辦法去殺時間,像是透過不同科技媒體的形式,尋求更強更刺激的麻藥配方,以電擊活化要死不活的閒時,

或讓時間消逝於無形,或許正揭露了,我們其實不斷在逃避自己時間性的存在裡,一種非常根本的厭煩狀態。就像我們不斷用語言建構意義,是因為要一直逃避去面對語言系統根本的無意義性。就像我們總是把死亡看作身外之物,這樣才能夠逃避生之困難的焦慮。   如果?哲學家有什麼異於常人之處,大概就是喜歡這樣反過來看。至少德國哲學家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是如此。他對於人存有樣態的現象學考察,大抵便是從日常生活裡,隨處可見卻常遭忽略的一般感受性出發,由此漸層深入人的存有、世界本身,以及身處這個世界其他的人與事物,這三者結構上的關係。   若簡略言之,這個關係是建立在我們生活實踐裡的關切之情,因為這樣

的關切介入,世界所以是一個世界,而裡頭的他人與他物,也才取得了這個世界的屬性。但也因為世界裡早有他人與他物,也早已是一個世界,我們必然需透過生活實踐產生的關切介入,才取得了存有的位置與意義。這三者,對海德格而言,是等質齊觀,無所謂主從或先後。   但問題是,我們介入世界的關切之情,卻伴隨著危險,會讓我們深陷世界他人他物構築的意義網絡,會過度安於日常性,而忘掉了存在的根本樣態,乃是所謂的「在彼」(Da-sein,本書譯者譯為「此在」),而非「在此」,非僅只是在這個世界,在當下在這裡,而更是在彼時在那裡。或許這兒有些宗教暗示,但海德格對於所謂的來生來世,倒是沒有太多關切。德希達(Jacques D

errida)所謂無關乎宗教組織或宗教信仰的宗教性(religiousness without religion),應是比較貼切的說法,點出了「在彼」的時間性樣態。   但要如何記起來「在彼」?其實無須藉助理論思辨,日常生活的感受性已有入手之處,只是我們都太快忽略也太急於逃避。其中兩種感受性是海德格考察的重點,一是(對死亡的)焦慮,二則是厭煩。簡單來說,若能夠不急於弭除焦慮,不急著亂殺時間,在這兩種感受性裡停得夠久的話,我們瞬間切斷了與世界日常性意義的連繫,被留置於一片荒原,但在這莽莽之中,人的可能性才得以顯現。於是我們瞭解到存在不是只有在這裡在此刻,只有這個可能,而是可以在那裡在別的時刻,可

以有其他更多的可能。也因此,人可以(暫時)脫離世界性時間向度的禁錮(temporlaized),不受制於已經藍圖化的未來(future),而讓時間起跑(temporalizing),跑出未來的向度(the futural)。存在的自由,人的自由,也於此瞬間顯現。 但沒有人?,自由是快樂的。自由永遠都是一種重擔,都是生之困難所在。   這個「在彼」的荒原,是拋棄了浪漫主義的自我概念留下的榛莽。人之所以自由,正因為沒有所謂的自我,沒有世界性日常意義的自我。只有拋棄了對這種自我的信仰,才能回返自由。就這點來說,列維納斯(Emmanuel Levinas)所謂當代思想乃是穿越毫無人跡的世界,是對的,如

果這裡所謂的「人」,是有自我的人。海德格哲學的破壞性,也奠基於此。   史文德森(Lars Svendsen)《最近比較煩:一個哲學思考》(Kjedsomhetens filosofi),對於厭煩的考察可以說比海德格來得多,但也來得少。史文德森自敘無意進行繁複的哲學論證,而以隨筆形式從文學、哲學,甚至神學,以及流行文化領域,交互參照,出入往返,來描述厭煩的文化現象。這是比海德格來得更多之處。畢竟海德格雖認為「詩」與「思」為一體兩面,但著作中除了對幾位詩人作品稍有著墨外,少見豐富的文學文化文本探究。而且海德格解詩,通常是越解越神祕,讓人是越讀越糊塗。史文德森這點便做得很好,特別第二章裡,處理《美

國殺人魔》(American Psycho)和《超速性追緝》(Crash)的部份,頗有驚豔之感。前者套句作者談海德格時的用語,很有「將原本卑微、骯髒、痛苦或邪惡的事物重新改寫成宏偉事物」的味道,後者則是貼切的觸及人對於科技(器械)的依賴與迷戀,其中暗示的厭煩與虛無狀態,相當具有時代的迫切性。   但比海德格來得少之處,自然是第三章處理海德格對厭煩的考察這部份,或許限於篇幅,略嫌簡略,且受隨筆形式影響,點與點之間,跳躍得有些厲害。第二章相對來說,篇幅較長,處理得也較為完整,閱讀起來很是精彩。海德格對於厭煩的論述,是他於一九二九年至三○年間的課程講述內容,成書後近九十頁之多,本就不易予以簡述。史文

德森這部份,寫得有守有據,可適切作為進入海德格這部份想法的踏石,但仍很推薦閱讀海德格原本的講稿。畢竟海德格授課,是出了名的語言魔術師,常領著學生從一般性的日常經驗出發,卻把人帶到了會昏頭轉向的意想不到之境,因此閱其稿,多少可親炙這種趣味之處。而且上課畢竟不是寫書,讀起來也親切許多。相較之下,史文德森這部份,反較艱澀。   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在《物理與哲學》(Physik und Philosophie)書中,談到當代量子論對於基本粒子的瞭解,最終觸及一個根本的問題,要如何描述原子?如何能夠描述原子?數學符號的構式,最後導出的是傳統邏輯論的不足,而語言本身的不確定性,卻

呼應了描述原子或基本粒子時,必然得出的結果。這些基本物質,並不比一般日常生活裡的種種現象來得更真,它們並非真實的事實或實存。由這些粒子構築的世界,只是可能性與潛向性的世界,並非一個比較真實的世界。   如果像原子這種一般以為不應該有任何模糊曖昧之處,而且似乎可以付諸精確觀測的物事,最終都如此難以描述,更何況不屬於概念理則範疇的厭煩之情。史文德森《最近比較煩:一個哲學思考》,撇開其不願步隨傳統哲學論述形式的哲學性宣示,的確是一則不會令人不滿意的漂亮嘗試,嘗試去描述厭煩,並證明厭煩是能夠描述,而且應該要去描述。因為厭煩,就某種程度而言,乃是人與世界,以及與世界裡的他者,重要且根本的接觸介面。 本文

作者為交通大學外文系助理教授 常常聽到這樣的說法,每十人就有一人曾為憂鬱症所苦。極度厭煩與憂鬱症有何不同?我想兩者一定有許多相同之處。我也認為每個人幾乎一定曾經感到厭煩。厭煩不只是內在心境,也是外在世界的特質,因為我們所參與的社會活動本身就浸淫在厭煩之中。我們閒得發慌,終日厭煩,直到死亡才得以解脫。因此,我們不得不同意拜倫的說法:「除了感到厭煩與使人厭煩,什麼都沒有。」齊克果說「厭煩是一切邪惡的根源」,這種說法雖然有點誇張,但厭煩確實造就了絕大多數的邪惡,包括殺人與戰爭。實際上,有些戰爭的爆發往往伴隨著毫不掩飾的喜悅,幸福洋溢的群眾湧上街頭,彷彿慶祝單調的生活終於被打破。然而,戰爭

的問題不只在於它的戕害人命,更在於它很快就讓人感到厭煩;龐德說:「無趣的戰爭,無聊的百年戰爭。」不過,社會學家尼斯貝認為厭煩同時也遏止了一些邪惡,原因很簡單,這些邪惡漸漸也變得太令人厭煩了。他以焚燒女巫為例,認為火刑的消失不是基於法律、道德或宗教理由,純粹只是因為它變得太無聊:「只要看過一次火刑,就會覺得火刑不過如此。」大學裡並未提供有關厭煩的課程,但學生在學習時倒是經常感到厭煩。過去厭煩曾是相關的哲學課題,如今顯然不是如此。在當代哲學中,幾乎所有主題都圍繞著知識論而發展,厭煩似乎因此成了哲學學科框架外的現象。時至今日,如果厭煩仍不被視為是相關的哲學課題,或許我們就有對哲學現狀感到憂慮的好理由

。將自己與生命意義的問題切割開來的哲學,幾乎不值得人們投入其中。根據維根斯坦的說法,哲學問題的形式如下:「我不知道自己要往何處去。」哲學問題的特點在於迷失方向——這不就是一種典型的深刻厭煩嗎?人們無法找到自己在這個世界的方位,因為他們已經喪失了與世界的關係。當我們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或被迫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時,往往感到厭煩。然而,要是我們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或沒有能力找出生命的意義時,又該如何?此時,我們會發現自己陷於喪失意志力的深刻厭煩中,因為意志無法牢牢抓住任何事物。佩索亞如此描述這種狀況:「受苦,卻感受不到痛苦;想得到某種事物,卻缺少欲望;想要思考,卻欠缺理智。」我們將從海德格對厭煩所做

的現象學分析中見到,這種經驗將成為通往哲學的門徑。目前並無完整可靠的研究指出,有多少比例的人口感到厭煩,但娛樂產業與酒類消費的規模不正好清楚顯示出厭煩的盛行嗎?一天看四小時電視的人不一定感到或坦承厭煩,但他們為什麼把四分之一的清醒時間花在看電視上?要不是為了消除過剩或不悅的時間,否則人們幾乎沒有理由每晚花幾個小時看電視。我們幾乎完全沒有停機的時候,我們慌張地從一個活動奔馳到下一個活動,因為我們無法處理「空虛的」時間。弔詭的是,一旦我們事後回溯這段緊鑼密鼓的時間,往往感到一股懾人的空虛。厭煩連結著「消磨時間」的方式,時間因此不是即將到來的機會,而是必須消磨殆盡的事物。或者如高達美所說:「消磨時間

的時候,真正消磨掉的是什麼呢?難道不是消磨掉的時間嗎?其實我們指的不是空虛而持續的時間,而是持續得太久且具有痛苦的厭煩形式的某種事物。」

密室逃脫遊戲在法語課程之應用

為了解決被 說無趣的問題,作者歐陽暐婷 這樣論述:

研究動機及背景說明筆者觀察大學外語學習課堂,普遍都為教師使用課本講課,或以音檔輔佐,或以簡 報方式呈現,因此臺灣的學習者在聽和說方面常常會遇到困難。一般來說,學生們 在課堂上較不敢表達自己,下課之後,也較少有時間和機會接觸法文,使得他們於 法語聽力及口語表現上略顯生疏,且傳統制式化的練習往往是乏味的,如此一來也 降低了不少學生的學習動機。近年來,許多教師為令課堂豐富有趣,會將遊戲元素 加入課堂,使得課堂更為豐富且有活力,不再一陳不變,學生都較敢於課堂上發言 或是以外語討論,對贏得遊戲的渴望激勵他們更願意溝通或是通過挑戰,這也是因 為遊戲給學習者帶來了即時的成就感,增加了他們的學習欲望。隨著大

學的學習設備升級,學生們上課時可利用網路以及多媒體工具,線上遊戲融 入課堂的嘗試亦越來越多。本篇論文主要研究的遊戲為密室逃脫,這款遊戲一開始 為線上的小遊戲,直到 2007 年,日本 SCRAP 公司將其實體化,風靡一時,便為 人熟知且蔚為風潮。爾後,有許多教師將這款遊戲的核心概念:解謎以及沉浸式體 驗,應用於各種科目的課堂中。除了實體的密室逃脫之外,亦有教師們致力於線上 版的密室逃脫遊戲設計,在臺灣,一群致力於開發和設計逃生遊戲的教師創建了 Holiyo ,取自台語諧音「讓你猜」,在此網站,教師可以輕鬆的設計線上密室逃脫 遊戲供課堂上使用。此外,國外的 S'cape 網站是一個提供線上密室逃

脫遊戲素材 及教學的網站,筆者亦是參考此網站並設計出實驗所需的遊戲。在此篇論文中,我們將針對「線上密室逃脫遊戲」應用於法語課堂進行研究,主要探討以下三個問題:一. 線上密室逃脫遊戲如何加強學生的聽力與口語能力?二. 線上密室逃脫遊戲是否能提升學生的單字能力?三. 線上密室逃脫遊戲是否適合法語教學課堂?第一章我們將著重於理論研究,分為兩個部分:首先,我們將介紹由 Mark Prensky 所提 出的線上遊戲學習理論(DGBL),他認為線上遊戲可以創造出無法在課堂中實際存 在的情境,可以讓學生體驗到超越課本內容的事物,遊戲有規則、有目標、有即時 反饋更帶有互動性,種種元素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

因此我們在此章節將探 討線上遊戲與學習的關係以及可能遇到的限制,即便現今大學普遍設有多媒體教 室或無線網路供使用,仍有部分學校不習慣在課堂上加入資訊元素,這可能會使得 學生無法接觸到新的教學方式,也難以實施線上遊戲教學法。第二個部分,我們將說明密室逃脫的起源,以及根據 « S'capade pédagogique avec les jeux d'évasion: apprendre grâce aux escape games: de la maternelle à la formationd'adultes » (Fenaert et al., 2019) 這本書所提出的五個密室逃脫遊戲特質

:脫逃、謎 團、團隊、快速、教育,來分析密室逃脫遊戲,並深究其能帶給學生什麼樣的幫助; 同樣地,此書指出密室逃脫遊戲的三個面向:沉浸式體驗、行動、合作。從這些角 度觀察這款遊戲,便會發現除了遊戲本身有趣好玩的特質之外,密室逃脫確實有能 改變為教育型態遊戲的潛質。除此之外,另外兩大特質:遊戲化 (Ludification) 和 心流體驗 (Flow) 也至關重要,遊戲化是讓學生不怕犯錯的關鍵,因為不像考試或 舉手發言令人害怕且需較謹慎,當學生認為這是遊戲時,較不容易緊張且為了贏得 遊戲會願意踴躍嘗試,也覺得犯錯是可以被容忍的,因此更能鼓勵學生開口說話; 心流體驗代表一個專注的狀態,學生在一開始被

遊戲吸引進入情境並破關時會進 入心流狀態,但當學生覺得困難或是無聊的時候,便會打破心流,因此遊戲的難易 度很重要,讓學生擁有參與感的同時,也要給予成就感;在提高難度的同時,也要 適度給予學生幫助,才能適時輔助他們隨時待在心流的專注狀態中。第二章線上密室逃脫遊戲於法語學習課堂的理論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我們將研究實 踐教學法(L’approche actionnelle)以及任務教學法(Task based learning),並探討線上密室逃脫遊戲中的關卡與任務之間的關係,2001 年歐洲語言框架(CECRL)1引入了 實踐教學法的概念(CECRL, 2001),主要是讓學生以目標語言達成指

定的任務,而 密室逃脫遊戲中的關卡就如同一個個任務等著學生去挑戰並闖關。因此我們將學 習目標包裝成遊戲關卡,並透過學生互相討論和合作來完成任務,進而達到使用目 標語言於真實情境互動的重點。而在任務教學法中 (Willis, 2001, pp. 26-28) 將任務 分成了六種形式:清單、排序、比較、解決問題、分享個人經驗以及創意任務,其 中與密室逃脫遊戲最相關的莫過於解決問題以及創意任務,透過這兩種形式,學習 者可以處理更複雜的語言問題以及學習到團隊合作等語言能力以外的技能;創意 任務的特性也可以讓學習者擁有更靈活的思考能力,不僅僅是遵照課本上的指示 學習,更可以在遊戲中摸索出學習的趣味。第二

部分將說明如何設計符合教育目的之線上密室逃脫遊戲,以及應用於課堂上 的優點、限制和未來的趨勢發展。在課堂中加入遊戲的目的不僅僅是讓學習變有趣, 課堂的主體仍然是語言教育,因此將遊戲改編並符合教育目的是非常重要的。根據« S'capade pédagogique avec les jeux d'évasion. »(Fenaert et al., 2019)的密室逃脫遊戲 設計架構,我們可以按照步驟,來構思適合目標學生的程度以及主題的密室逃脫。 首先我們必須先定義單元教學目標,再來便是要思考遊戲劇本的開頭以及結尾,有 了主要架構之後,就可以設計謎團。前置作業完成後,便著手創作遊戲,決定遊玩 時的

發展以及可行性,必要時可以加入提示以幫助學生度過較難的關卡,整個遊戲 都設計完畢之後,必須要從頭試玩以確保所有流程和關卡無誤。線上密室逃脫遊戲提供一個虛擬的環境,讓老師可以創造出較難在現實中呈現的 場景,例如鬼屋、老舊飯店、懷舊火車等等,提供學生沉浸式主題的學習。另外, 因密室逃脫遊戲並不會給予很多限制及步驟,要靠學生自行摸索,不僅可以激發學 生的創造力,也可以使他們主動學習。透過遊戲的包裝,題目不再是如課本上生硬 的題目及制式的回答,學生可以發揮創意並集思廣益來破關。然而,此遊戲最大的 限制就是必須要有資訊設備才能進行,雖然現在是網路世代,但仍有學校未配有資訊設備,此外,儘管這款遊戲很流行,

懂得規則且自行設計遊戲的教師不多,導致 遊戲實施上的困難。不過,我們相信這些困難都是可以靠培訓還有推廣來克服,只 要掌握設計方法跟訣竅,設計出適合的線上密室逃脫遊戲是不難的。第三章於第三章節,我們將闡述研究方法以及實驗的事前準備。此章節將詳細呈現線上密 室逃脫遊戲的設計,透過網站 Genial.ly 我們得以做出互動性的線上密室逃脫遊戲。 在台灣,我們於輔仁大學法國語文學系一年級以及法文輔系二年級的課堂分別進 行三週的實驗:大一人數為 23 人,輔系為 20 人,一堂課為兩個小時,第一個小時 由老師講解課程,第二個小時則讓學生遊玩與課程內容相關的線上密室逃脫遊戲, 並在遊戲的最後,加入了與遊戲

相關的口語表達活動,讓學生在上完課程、玩完遊 戲,更熟悉新學習的單元之後,可以運用所學更流暢且不畏懼地發表意見。於課後, 再請學生填寫問卷給予回饋。比利時的實驗流程,則是到了新魯汶語言中心,程度落在 A1-A2 的課堂,同樣實 施三次時長一個小時的實驗,人數為 10-15 人,與在台灣進行的方式不同,我們增 加了單字的前測與後測,學生在玩遊戲之前須先做一次單字測驗,玩完遊戲後再做 一次後測,如此一來我們便可以知道,透過這款遊戲,除了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 趣,是否能在未教學之前讓學生透過遊戲熟悉陌生的單字。課後,我們同樣請學生 填寫問卷給予回饋。第四章第四章節為本實驗的結果呈現。在台灣,我們著重

於線上密室逃脫遊戲是否能激發 學生的學習動機、是否提升外語聽力能力與口語表達能力,實驗結果是以課後問卷 形式呈現,問卷問題如下:1. 在這個課程之前,我已經玩過線上密室逃脫遊戲。2. 我喜歡在聽力與口語表達課程中加入線上密室逃脫遊戲的概念。3. 我認為線上密室逃脫遊戲非常容易/非常困難。4. 我認為線上密室逃脫遊戲有助於提高聽力理解能力。5. 我認為線上密室逃脫遊戲有助於學習口語表達。6. 我認為線上密室逃脫遊戲有助於小組討論。7. 我認為線上密室逃脫遊戲增加了我的學習動力。8. 我認為一學期玩三次線上密室逃脫遊戲太多/太少了。9. 我希望在之後的聽力和口語課程中能加入線上密室逃脫遊戲。10.

透過線上密室逃脫遊戲我更能掌握課程。11. 其他意見。上一章節提到在比利時,除了課後問卷之外,我們新增了單字能力的前後測,題型 為單字與圖片配對以及句子填空,在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之餘,我們也想知道學生 們是否也透過遊戲更輕鬆習得法語。最後我們綜合了台灣以及比利時學生的意見, 超過 85%的學生都表示希望在往後的法語課程中可以加入線上密室逃脫遊戲,並都給予了正面評價:「很喜歡,讓我有更多機會練習法文聽力與口說,能夠在最後使用口說表達的部 分也很棒,還能在遊戲裡面複習到課堂上的單字,非常有幫助。」 「非常新穎,而且越來越上手,對於學習也頗有幫助」 「超級好玩!而且會玩到忘記自己在學法文,希望之後

還有。」「很讚 剛開始覺得很難,但玩到後來慢慢能靠自己的力量破關很有成就感 好 玩又能學到東西」「跟同學在課堂上一起解謎能促進團隊合作」 「我覺得一次比一次好玩誒!而且設計的很用心!」然而,不是所有學生都有玩過線上密室逃脫遊戲,因此會覺得操作上較為困難需要 更多時間去熟悉和適應,另外,需要網路才能進行遊戲,因此在連線不順暢時亦會 有技術問題產生,再者並非所有大學校園都配有多媒體教室,在實施線上遊戲都會 略顯困難些:「我覺得很有趣,不過有些關卡的設置我們在玩的過程並不是很了解」 「我覺得設計關卡要再更明顯一點 甚至不知道答案填在哪 怎麼進去關卡」透過他們的反饋,筆者能清楚線上密室逃脫遊戲對學生帶

來什麼樣的影響,以及如 何改進其於法語課堂的設計與運用,更能一窺此款遊戲日後於法語教學領域的發 展趨勢。結語筆者在教學現場觀察學生們操作線上密室逃脫遊戲的景象,發現對比傳統教學方 法,學生更顯活潑也願意在課堂上以目標語言發言,線上密室逃脫遊戲是一種鮮少 在課程上出現的輔助教學工具,因此教師不僅要扮演帶領學生進入情境的人,更要 適時從旁協助學生。這項實驗旨在運用遊戲鼓勵學生學習,也鼓勵教學者可以大膽 嘗試不同的教學輔助方法,起初,筆者擔心學生皆未聽過線上密室逃脫遊戲,也害 怕會花許多時間講解且讓學生的操作體驗不佳,因而讓遊戲融入課堂的效果大打 折扣,然而,學生們比筆者想像的思考更靈活且接受新事物

的程度更高,即便有人 未曾玩過,也能透過示範遊戲中快速習得。透過此次實驗,我們暸解線上密室逃脫遊戲為教學帶來的好處,根據實驗結果顯示, 學生們認為線上密室逃脫遊戲能提升他們的聽力能力,在遊戲中為了要過關會需 要反覆聆聽音檔。如果是在傳統教學方式,學生們或許會因為重複聆聽而造成聽覺 疲勞甚至感到無聊,可是在遊戲中卻能有耐心的聽完並想辦法完成任務!在口語 表達方面,學生們表示他們能更自在地表達自己想表達的意見,遊戲也讓他們更熟 悉陌生的單字,大大的提升了對單字的熟悉度。儘管根據前測後測的結果,有一半 的人於玩完遊戲後測驗成績上升,其餘學生則與原本的測驗結果相同,但根據問卷 回饋,學生們覺得透過遊戲

,可以加深對於陌生單字的印象、願意去查詢新的單字、 甚至是學到了課堂以外的單字!於課堂中進行遊戲會使課室氣氛輕鬆,如此便可以促使學生踴躍討論,亦可以拉近 學生與教師間的距離,使他們覺得舉手問問題並不是件令人恐懼的事情,筆者認為 這對於聽力與口語表達能力是很重要的,因為學習語言最重要的便是聆聽他人需 求以及表述自己的意見,初學語言者常怕犯錯而不敢開口,若因為嚴肅的上課氣氛、 毫無互動的教學方式、甚至是無趣的課程內容,而怯於闡述己見,這都是非常可惜的。在台灣學習第二外語,缺少的是目標語言的環境,若是在短短的語言學習課堂 中都無法盡情使用目標語言交談,下課之後學生要沉浸於目標語言的環境中會更 加困難

。線上密室逃脫遊戲,除了讓教學者在課程上應用之外,亦能成為學生們回 家複習的教學輔助素材,讓學生們離開課堂後,也能以有趣的方式學習法語,讓重 複的練習化為機智的遊戲關卡、讓遊戲帶來的成就感沖散初學語言的不安、讓學生 願意主動去接觸並學習目標語言。最後,此實驗綜合了許多資深研究者的經驗以及理論,線上遊戲應用於外語課堂是 一個值得深耕的領域,我們期望日後有更多相關研究,使此領域之資源日益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