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種植介質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蘭花種植介質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陳坤燦寫的 新手種花100問【暢銷修訂版】:資深專家40年經驗,種植疑難雜症全圖解 和梁群健的 水耕盆栽超好養:無土不招蟲,加水就能活,輕鬆打造室內綠意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嘉德麗雅蘭【各蘭屬栽培方法栽培與照顧】-蘭花情報局也說明:嘉德麗雅蘭姿美色艷,全世界所認同的蘭花之王,它是洋蘭的代表,也是台灣栽培最普遍的蘭花,初學養蘭者,大多以它為起步台階,行家論蘭也引它為焦點。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采實文化 和麥浩斯所出版 。

國立嘉義大學 園藝學系研究所 沈榮壽所指導 林柏佑的 培養基採用Peters肥料對大白花蝴蝶蘭Phalaenopsis Sogo Yukidian ʻV3ʼ 組培苗生產的影響 (2020),提出蘭花種植介質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芽體增殖、鹽類濃度、有機添加物。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興大學 生物產業機電工程學系所 陳加忠所指導 陳濤的 淹灌對盆栽含水率之影響 (2020),提出因為有 淹灌、介質水分的重點而找出了 蘭花種植介質的解答。

最後網站種植蝴蝶蘭之水苔介質酸化現象之研究__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 ...則補充:台灣栽培蝴蝶蘭(Phalaenopsis spp.)之介質以水苔為主。隨著種植蝴蝶蘭的時間增長,水苔介質pH値逐漸下降,而造成此酸化現象的原因至今仍尚未釐清。介質pH值的變化會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蘭花種植介質,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新手種花100問【暢銷修訂版】:資深專家40年經驗,種植疑難雜症全圖解

為了解決蘭花種植介質的問題,作者陳坤燦 這樣論述:

澆水、日照、修剪,看似不經意的每個日常小動作, 都是影響植物生長的關鍵   陳坤燦老師擁有四十年園藝經驗,種植超過1000種植物, 匯整出重要觀念與實作技巧,不管你是愛花人、多肉迷、觀葉控, 只要跟著本書掌握重點方向,就能照顧好家中植物。     ▌ 解決你所有疑難雜症的種植百科   植物一定要施肥才能長得好嗎?   明明按時澆水,為什麼植物還是乾枯凋零?   蘭花只能開一次花嗎?     種植時,總會不斷的遇到各種狀況,   加上植物擁有不同的特性,往往讓人無所適從。   本書將從澆水、施肥、除蟲、繁殖等各面向,解答所有園藝愛好者的疑惑。     ▌ 從基本觀念到實作技巧的全方面應用  

 當你建立起大觀念,就會知道不管種什麼植物,都要先了解它們的原生環境,再給予適切的養護需求,像是多久澆一次水、需要什麼樣的日照環境等,都可以學會自行判斷。     種植時,一定會遇到修剪、施肥、換盆、扞插繁殖等實作面,本書也步驟圖解每個動作,不再擔心該從何下手。     ▌掌握五大面向,種植得心應手   ◆ 重要觀念:從植物、資材、工具的挑選,到學習分辨各種植物的差異,都是簡單卻又重要的課題。   ◆ 合宜環境:提供適切的生長環境,絕對是影響植物的重要關鍵,如何打造合適的通風日照環境、掌握溫度濕度等,都需要先思考規劃。   ◆ 基本養護:何時該修剪、何時該施肥、遇到颱風或寒流時怎麼辦?做好日常

管理,才能讓植栽常保盎然。   ◆ 繁殖技巧:每種植物都可以進行扦插繁殖法嗎?植物繁殖方法有哪幾種?圖解各種繁殖法與繁殖過程,享受成功繁殖帶來的成就感。   ◆ 防止病蟲害:如何除去惱人的小飛蟲?葉子總是被啃食該怎麼辦?如何調配天然的殺蟲劑?針對居家植物的抗病防蟲計劃。

蘭花種植介質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2018/01月中寒流這批樹上的蝴蝶蘭沒有凍傷,但2018/02/04 的寒流中凍傷了,凍傷之後大約1~2週葉子會漸漸變黃掉落,拍影片給大家參考參考凍傷的畫面。

2018/01/14 各種蘭花種植介質介紹:https://youtu.be/pK0x6dVP_ro

2018/02/04 八度低溫蝴蝶蘭會不會被凍傷?:https://youtu.be/5cOlvA8nuu0

2018/02/19 蝴蝶蘭凍傷與軟腐病防治教學:https://youtu.be/dewVfn1Q8kM

2018/05/27 蝴蝶蘭軟腐病搶救三個月後:https://youtu.be/dewVfn1Q8kM

培養基採用Peters肥料對大白花蝴蝶蘭Phalaenopsis Sogo Yukidian ʻV3ʼ 組培苗生產的影響

為了解決蘭花種植介質的問題,作者林柏佑 這樣論述:

本研究以Peters肥料作為大白花蝴蝶蘭Phalaenopsis Sogo Yukidian ʻV3ʼ微體繁殖各階段生長所需之無機鹽類,不添加有機添加物,探討培養基之穩定性以期找出可替代蝴蝶蘭組培苗生產之各階段培養基配方及降低生產成本。母瓶芽體增殖階段,P. Sogo Yukidian ʻV3ʼ培養於總氮濃度210 mg·L-1之Peters 30N-10P2O5-30K2O與Peters 15N-5P2O5-15K2O培養基可獲得3.1和3.3個芽數,顯著高於1/4 MS處理(芽數2.0個)。進一步調整肥料濃度並組合3種苄基腺嘌呤(6-benzyladenine, BA)濃度,培養八週後,

總氮濃度210 mg·L-1之 Peters 15 N-5 P2O5-15 K2O培養基組合4.5 mg·L-1 BA處理可獲得最大鮮重0.54 g,與最多之芽體數3.8個。試驗另以P. Sogo Yukidian ʻV3ʼ之商業母瓶培養基為對照組參試,結果顯示,總氮濃度210 mg·L-1之Peters 15N-5P2O5-15K2O培養基處理可獲得較對照組(鮮重0.41 g及芽數3.2個)佳之鮮重0.53 g及芽體數3.8個。綜上,總氮濃度210 mg·L-1之 Peters 15N-5P2O5-15K2O培養基組合4.5 mg·L-1 BA處理,在無添加有機添加物之條件下,已達到可替代P

. Sogo Yukidian ʻV3ʼ商業母瓶培養基之生長標準。中母瓶生根、壯苗階段,培養於總氮濃度210 mg·L-1之 Peters 15N-5P2O5-15K2O替代培養基之苗株可獲得最高之SPAD 值(60.4),地上部鮮重與對照組1/4 MS處理無顯著差異(0.37 g與0.35 g)。進一步調整肥料濃度,培養於總氮濃度840 mg·L-1之 Peters 30N-10P2O5-10K2O及Peters 15N-5P2O5-15K2O可獲得最大之地上部鮮重(0.45 g與0.46 g)。試驗另以P. Sogo Yukidian ʻV3ʼ之商業中母瓶培養基為對照組參試,結果顯示,蝴蝶

蘭P. Sogo Yukidian ʻV3ʼ培養於總氮濃度840 mg·L-1之Peters 15N-5P2O5-15K2O,可獲得葉幅4.1 cm,地上部鮮重0.47 g,地下部鮮重0.38 g與SPAD值63.2,與對照組(葉幅4.2 cm,地上部鮮重0.47 g,地下部鮮重0.36 g與SPAD值64.0)沒有顯著差異。綜上,總氮濃度840 mg·L-1之Peters 15N-5P2O5-15K2O替代培養基,在無添加有機添加物之條件下,已達到可替代P. Sogo Yukidian ʻV3ʼ之商業中母瓶培養基之生長標準。商業子瓶小苗養成階段,培養於總氮濃度210 mg·L-1之Peter

s 15N-10P2O5-30K2O、培養基8週後,可獲得葉幅6.2 cm、葉長3.4 cm、地上部鮮重0.72 g、地下部鮮重0.70 g與SPAD值66.0,顯著高於對照組(葉幅5.1 cm、葉長2.9 cm、地上部鮮重0.55 g、地下部鮮重0.49 g與SPAD值57.1)。進一步調整肥料濃度,培養八週後,總氮濃度420 mg·L-1之 Peters 20N-10P2O5-20K2O與總氮濃度420 mg·L-1、840 mg·L-1之 Peters 15N-5P2O5-15K2O處理,可獲得較佳之葉幅與地上部鮮重,培養於總氮濃度420 mg·L-1之Peters 20N-10P2O5

-20K2O培養基8週後,可獲得最多根數(2.2個)、最大地下部鮮重。試驗另以P. Sogo Yukidian ʻV3ʼ之商業子瓶培養基為對照組參試,結果顯示,P. Sogo Yukidian ʻV3ʼ培養於總氮濃度420 mg·L-1之Peters 15N-5P2O5-15K2O替代培養基可獲得葉幅8.6 cm、地上部鮮重1.74 g、地下部鮮重1.81 g、SPAD值65.7,與對照組(葉幅8.9 cm、地上部鮮重1.78 g、地下部鮮重1.91 g、SPAD值66.2)沒有顯著差異。綜上,總氮濃度420 mg·L-1之 Peters 15N-5P2O5-15K2O替代培養基已達到可替代P

. Sogo Yukidian ʻV3ʼ之商業子瓶培養基之生長標準。

水耕盆栽超好養:無土不招蟲,加水就能活,輕鬆打造室內綠意

為了解決蘭花種植介質的問題,作者梁群健 這樣論述:

世界第一簡單的種植法,加水、換水就能活, 無土栽培,100%乾淨‧無蟲‧好照顧, 觀葉植物 / 多肉植物 / 蘭花/球根 / 種子 / 山野草 / 水生植物 / 蔬果剩料 都能種! 您有這樣的困擾嗎? 對植物很有愛,但就是不喜歡看到黑黑的土壤; 似乎與綠手指絕緣,植物總是種不好; 老是忘記給植物喝水,或是拿捏不準澆水頻率‧‧‧ 水耕盆栽就是您的終極救星!活用以下六大水耕方法, 就能輕鬆打造有植物相伴的綠意空間:   ●超級新手都能成功:【水插法】 您只要1. 準備瓶罐 2. 加水 3. 插入植物 à 完成 ●以顆粒介質取代土壤:【半水耕栽培法】 您只要1. 準備容器 2. 打洞 3. 填

入顆粒介質 4. 栽種植物 à 完成 ●懶人最適-自動不間斷澆水:【底部給水法】 您只要1. 製作內盆的吸水繩芯 2. 外盆加水 3. 內盆套入外盆 à 完成 ●打造玻璃罐微景觀:【礫耕小花房綠花園】 您只要1. 在玻璃缸鋪設介質 2. 種入植物 à 完成 ●擁有一缸盎然水色:【栽培水生植物】 您只要1. 準備缸子容器 2. 投入水生植物  à 完成 ●擺脫盆器也能種:【趣味苔球與山野草附石盆景】 您只要1. 植物脫盆綁製成苔球,或是2. 讓植物攀附苔石岩石生長 à 完成 接著,只要維持蓄水空間的水量,就不用擔心澆水失誤,養護植物變得好Easy! 而除了水耕綠美化,植物也會默默幫您攔截灰塵、

吸附有害物質,達到淨化空氣的功效,疲勞的眼睛看著也舒服。 如果您經常待在室內,或是久盯螢幕的辦公族低頭族, 不妨就從現在開始,找一只喜歡的瓶罐容器,開始你的第一個水耕盆栽吧! ※本書特色 1. 第一本居家水耕栽培專書,完整介紹水耕栽培的各種做法。 2. 嚴選150種最容易養護的水耕植物,栽種紀實3~6個月以上,照著做就能成功。 3. 示範瓶罐回收再利用,自製環保水耕花盆,落實綠色減塑生活。 ※作者序     在出版社邀請下,提出要出版一本討論居家趣味水耕的主題時,心中其實有莫大的喜悅。在記憶裡追溯過往,想起是什麼時候開始接觸到水耕的?原來愛栽花這件事源自於外婆與阿姨。         在

記憶中供桌上總有一對花瓶,清水供養著萬年青以表對神明的尊敬;在客廳的案頭上還有一盆段木水耕的巴西鐵樹,水栽出無比的新綠令人驚喜;還有一棵來自南臺灣,用淺缽養的椰子樹苗,原來 50、60 年代的當時就流行以水簡單供養室內植物,做為觀賞或是敬神之用。   隨著年紀的成長,喜愛每逢年節開著小貨車,來到東部鄉下賣花草的商家,在那裡看見了可以水耕的水仙、風信子等應景的花卉;更是跟著長輩們一同栽栽水耕的黃金葛,原來在成長的過程中,早就印證了許多植物生命的奇妙。  [水耕簡單養就能活]   水耕植物一點都不難,透過這回專書的出版,集結了自已栽種水耕植物的心得與想法,就從「水插法」開始,一直到水耕的運用及趣味

水耕,只要掌握得宜,滿室繁華綠意絕非難事。此外,更將「底部給水」的方式運用在書中的示範中,能以最節水的方式,灌溉這些綠色生命。其實只要用心觀照植物,就會發現植物也 相對應的以最美的姿態回應您。   至於水耕最令人擔憂的滋生蚊蟲問題,其實善用盆器,選窄口瓶以及保持低水位、常換水等方式,就能夠摒除這些困擾;更直接的以石礫或顆粒狀的介質填滿這些原本水域的空間,採以礫耕方式進行水耕,直接避免掉蚊蟲滋生的可能。期待大家能夠跟著書中的章節,由淺入深一起體會水耕花園的趣味。    感謝這次出版社給的機會,書籍製作過程中也得到一個和家裡小朋友共同照護植物的歷程。還記得那天攜著孩子一起到花市選購水仙的球根,學著

惦惦重量、挑出最飽滿最健康的球根。返家之後又一同切割球根,看見小小手操持著器具,剝除鱗莖俐落的樣子;帶著孩子做好水耕盆栽,然後日日觀察、等待、到孩子發覺植物生長的驚喜片刻......每一個當下不論是對植物也好,對親子之間的互動也好,那一陣子都因為水仙而轉動著。更開心的是,水仙正如預期的在年節的前夕綻放了美好。相信未來某些時刻,當我們彼此再看到水仙的時候,便會想起那一段留在生命過程中的歲月。

淹灌對盆栽含水率之影響

為了解決蘭花種植介質的問題,作者陳濤 這樣論述:

淹灌為灌溉方式的一種,常見用於水稻及設施花卉種植,具有增加作物生長的一致性及縮短生長週期的優點,但其並未獲得廣泛使用,其原因為種植者難以判斷在不同情況下需要淹灌多高之水位、淹灌多久之時間,及容易藉由灌溉水擴散病害。後者可由植病專業進行預防,前者僅能依靠個人之經驗,易受到時空之影響而失效,因此使用感測器量化經驗便十分重要。本研究以介質感測器探討蘭花盆栽中介質經淹灌後之含水率變化,使用迴歸分析建立盆栽中介質上下部含水率變化方程式,並在實際含有植株之樣本試驗後,發現植株根部纏繞介質後造成之密度上升是感測誤差主要來源。試驗結果成功修正盆栽中上部介質含水率變化方程式,建立一標準流程幫助種植者定義淹灌參

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