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竹運動中心收費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國立清華大學 社會學研究所 謝國雄所指導 劉佳琪的 志願性順服下的抗爭:高爾夫球場桿弟的限制與能動 (2018),提出蘆竹運動中心收費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勞動體制、霸權體制、桿弟、抗爭、能動性。

而第二篇論文元智大學 社會暨政策科學學系 陳勁甫所指導 張純純的 社區關懷據點長者需求與滿意度調查--以桃園市為例 (2015),提出因為有 社區關懷據點、需求理論、在地老化、活動理論的重點而找出了 蘆竹運動中心收費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蘆竹運動中心收費,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蘆竹運動中心收費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智翔的議會質詢-社會局、法務局(8/19)】

#敬老愛心卡擴大適用

在桃園,敬老愛心卡每月的點數可以讓年長者用來搭公車、搭捷運、搭計程車、去國民運動中心、去市立游泳池使用,但也有許多人反應,現在的點數使用範圍過小,點數常常出現剩餘的情況,因此智翔建議,社會局是否研議開放更多元的用途,例如折抵公有停車場收費、折抵鐵路運輸等。

雖然社會局今天表示,並不鼓勵年長者自行開車,但智翔認為,目前的高齡駕駛人換照已有規範,且數量也有限,開放更多使用僅是讓敬老愛心卡的用途更貼近年長市民的社福需求,希望社會局可以考量看看。

#開辦長者肌力訓練班

年長者不乏運動的機會,但年長者在運動時常遇到肌少症、骨質疏鬆等問題,因此建議社會局,能否借鏡台中市試辦不老肌力班的作法,幫助年長者增強肌力,運動時也可以減少運動傷害,局長則回覆,目前僅有在蘆竹運動中心試辦,未來可望擴大,那智翔也希望,對於年長者的肌力訓練若資源足夠,也可望將這樣的資源深入鄰里,幫助更多年長者做訓練。

#長者受虐通報數增加

根據資料顯示,近三年來長者受虐的總案件數有上揚趨勢,今年恐突破千件,因此想詢問社會局對此結果的成因有何看法? 對此社會局說明,通報數提高可能歸因於受虐通報的意識提高,而人口增加也可能讓高齡照護衍伸出來的受虐案件隨之增加。

社會局接著也提出,後續會持續與長照機構合作,並提出家庭照護者的支持方案,針對照護者的知能、知識做增強,智翔也希望社會局後續的努力能在數字上面呈現出來,有效降低長者的受虐情況。

#公共托嬰進度緩慢

審計報告指出,社會局申請前瞻補助辦理公托,但進度緩慢,甚至有經費繳回中央的狀況,智翔知道公托覓地困難,因此也多次建議可與舊學區的閒置校舍、市民活動中心等場所辦理。雖然今天社會局也提到與學校間溝通時,學校也有對閒置校舍的規劃,但遲遲無法有效的利用,只是徒增閒置的時間,短期內若可做公托使用,可造福更多有0-2歲孩童的年輕家庭,期許社會局再努力了。

志願性順服下的抗爭:高爾夫球場桿弟的限制與能動

為了解決蘆竹運動中心收費的問題,作者劉佳琪 這樣論述:

本研究探問霸權勞動體制下的高爾夫球場桿弟,為什麼在不同時期,會有不同展現能動性的方式?研究發現,桿弟的行動大致可分為兩種:互助與抗爭,透過互助來補足無勞僱關係下的缺陷,包括桿弟基金、職業工會等,但無法形成足以撼動資方的組織。因為霸權體制透過工作安排、家庭需求,共同形塑了桿弟集體的「自由感」,讓剝削成為可以接受的合理制度。桿弟們的抗爭在本研究中以形式分成三期,受到勞動體制、正當性來源、工運網絡、個人生命歷程的影響。在草根罷工時期(1989-1998年)形成了大量非正式的罷工,此時期的罷工以改善勞動條件為訴求,正當性來源於道德經濟的鬆動;1999年因勞基法修訂踏入了個案訴訟時期(1999-201

6年),抗爭的正當性來源轉向法律,道德經濟式微。球場內體制仍以霸權為主,當發生爭議時勞動體制才向專制式傾斜,爭議改由法律爭訟進行處理,也因應訴訟的形式,爭議焦點轉向勞僱關係;2017年幸福高爾夫球場的桿弟組成了工會,進入組織抗爭時期,成為「志願性順服下抗爭」的異例,同時動員法律與道德經濟作為正當性來源,以工會組織發動訴訟、罷工等抗爭行動,試圖改變勞動體制。

社區關懷據點長者需求與滿意度調查--以桃園市為例

為了解決蘆竹運動中心收費的問題,作者張純純 這樣論述:

台灣地區在1993年進入高齡化社會,依據國發會推估,臺灣將於2018年邁入老化社會,並於2025年成爲超高齡社會,伴隨低生育率及少子化的影響,人口老化的速度堪稱全球第一。爲降低人口老化對於國家社會發展的經濟衝擊與舒緩長照服務需求的急速成長。政府自2005年起推動在各地村里設置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希望藉由就近提供方便的服務資源,讓銀髮長者能夠在自己熟悉的社區內安享晚年,達到在地老化的目標。本研究採用量化分析方法,以便利抽樣及問卷調查的方式,對參與桃園市71個據點的349銀髮長者,調查其目前日常生活狀況與對關懷據點活動服務滿意度,並對據點負責人,調查其經營遭逢難題及擴大服務內容之意願經過SPSS軟

體分析,探討銀髮長者所重視的生活與需求的優先課題,並且分析經營據點的困難與問題所在。研究發現長者對於目前生活品質及關懷據點的服務滿意度都很高。而據點負責人普遍反映希望政府能更簡化經費的核銷及給予更多專業資源與經費的挹注,否則無力承接銜接長期照顧的其他服務。本研究者並提出對於中央及地方政府,就擴大據點服務能量與深化服務內容等議題,提出制度與實務兩方面之改善建議,並且呼籲社會中的各世代,從健康管理、財務規劃、人脈盤點及社會參與等面向,提出規劃及建議以便實現在地老化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