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頭詩 對聯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找到下列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藏頭詩 對聯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季至柔寫的 左眼的夏娃 和朱文斌的 新世紀美國洛杉磯華文作家作品選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陳新雄教授八秩誕辰紀念論文集 - Google 圖書結果也說明:繪畫是展覽油畫,每幅油畫以四個字為主題,鄙人撰藏頭詩(又稱為隱題詩),以七言絕句為之。臺師大郭義雄校長主持揭幕,當時圖書館館長、現任臺師大校長張國恩暨現任臺師大副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唐山出版社 和安徽文藝所出版 。

國立花蓮教育大學 民間文學研究所 楊振良所指導 李憲彰的 讖的形式及其傳播研究 (2009),提出藏頭詩 對聯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讖、讖緯、預言。

最後網站現代香港詩之「人間清歡品詩香,月照浮生弄清涼」(港澳繁體版)則補充:真中學點滴讚賞二話不說聲揚眉想不到對聯美一生幾何緣瀬年沙崇學不止 1111 2016 # 1 )藏頭詩靈感來自上面 2E 學生的詩詞,我向 2E 班致謝讚質他們。 九人现清看歡詩賀年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藏頭詩 對聯,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左眼的夏娃

為了解決藏頭詩 對聯的問題,作者季至柔 這樣論述:

  左眼跟夏娃是兩個廣為人知廣為人用又冷僻的概念,夏娃是創世紀神話之中上帝創造的第一位女性,在女性主義之中可以代表一種初生的掙扎與初生的探索;左眼是靈魂之窗的左邊,在身體之中偏向感性直覺與心靈,相對於理性科技與科學。   我想要創造的詩詞意境是「有美一人,清揚婉兮」的,彷彿一名古典美女在發展自我意識形態時,對於生活細物、人事春秋、社會情態、人我情感,有許多的愛戀,許多的衝突,許多的體悟,許多的創造,這樣子來發展出即興的詩篇,能夠包含魔幻不經的虛構故事,也能包含委婉寫實的日常感官。   現代詩與古詩看似兩不相涉,其實古詩之中難以經營的美學,在現代詩的美學與困境之中也可以鏡

照。  

藏頭詩 對聯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頤和園是清朝的皇家行宮和大型皇家園林,位於中國北京市海淀區西北,占地290公頃(合4400畝)。頤和園修建於清朝乾隆年間(原名清漪園)、重建於光緒年間,曾屬於清朝北京西郊三山五園之一。頤和園素以人工建築與自然山水巧妙結合的造園手法著稱於世,是中國園林藝術頂峰時期的代表。1998年,頤和園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頤和園以萬壽山和昆明湖為主,昆明湖占頤和園總面積的四分之三。除了湖山,還有殿堂景區、耕織圖景區。重要建築集中在萬壽山南北中軸線上。萬壽山分為前山、後山兩部分,前山自東向西有養雲軒、無盡意軒、介壽堂、排雲殿、清華軒、寶雲閣、共一樓、聽鸝館、畫中游等知名景觀。後山南北中軸線為規模宏大的漢藏風格寺廟殿宇,包括四大部洲、須彌靈境、香岩宗印之閣等等,周圍點綴以數座小型山間園林,有蘇州街、寅輝城關、花承閣、賅春園、繪芳堂等建築。昆明湖中有三座島嶼,分別名為南湖島、藻鑒堂島、治鏡閣島。昆明湖由一條西堤將大湖一分為二,光緒時建立圍牆,修築起了東堤。
頤和園的主要區域可包括六個部分,分別是殿堂景區(是帝後料理朝政和住宿所在)、萬壽山景區、昆明湖景區、耕織圖景區(獨特的農牧色彩)、長廊景區和中軸景區(起於前山雲輝玉宇牌樓,止於後山慈福慧因牌樓)。作為一座知名園林博物館,擁有豐富制式的園林建築和景觀營造手法,涵蓋了中國傳統名著中的亭台樓閣,軒榭台堂。
東宮門:為頤和園的正門。門前有兩隻銅獅,是清漪園遺物。宮門前的雲龍石階是圓明園安佑宮遺物。門額上「頤和園」三字為光緒帝御筆親賜。宮門前有大廣場,南北兩側為朝房,前有大影壁。
仁壽殿:在頤和園東宮門內,是慈禧太后、光緒帝夏天住在頤和園中臨朝聽政,接受恭賀,以及接見王公大臣和外國使節的地方,這裡也曾經是光緒皇帝頒詔實行變法維新的地方。始建於乾隆十五年(1750年)命名為勤政殿,意為不忘勤理政務。咸豐十年(1860年)遭到英法聯軍焚毀,光緒十二年(1886年)慈禧太后重建時,改為現名,意為施仁政者長壽之意,是頤和園聽政區的主要建築。殿為東向,面闊九間,單檐卷棚歇山頂,兩側有南北配殿,前有銅麒麟、壽星石,以及銅龍銅鳳的雕像,排列在仁壽殿外。是皇帝,皇后在舉行朝會大典時會點燃檀香。在中國古代龍就是皇帝的象徵,鳳就是皇后的象徵。按照慣例是龍在上,鳳在下,但是自慈禧太后掌權之後,就將龍,鳳的位置給顛倒變成鳳在上,龍在下,藉此來顯示出慈禧太后的權威。殿外懸掛著「大圓寶鏡」的匾額,意為當政者的智慧如同大圓寶鏡一樣,能夠洞察一切。殿內則是高懸著「壽協仁符」的金字匾額,意為仁與壽君子兼而有之。正殿內設置慈禧太后,光緒帝召見王公大臣時的寶座,寶座是用上等的紫檀木雕刻而成,椅背上刻有九條金龍,寶座的旁邊設有掌扇,鼎爐,鶴燈。東為仁壽門。殿北有水井「延年井」,殿後為巨大的獅子林假山,仿蘇州獅子林,堆山所用的劍石、石筍為圓明園正大光明殿後假山遺物。
玉瀾堂:在仁壽殿西,始建於乾隆十五年(1750年),咸豐十年(1860年),光緒十八年(1892年)重建,成為皇帝在頤和園中處理政務和居住的地方。正殿即玉瀾堂,堂名是取自晉代詩人陸機的詩句「玉泉甬微瀾」當中的「玉」和「瀾」二字合併而成。內設有御案寶座。原為一四通八達的穿牆殿,光緒皇帝曾經被慈禧太后囚禁於此,因此殿北的後門用磚牆砌死。前院東配殿名霞芬室,西配殿為藕香榭,兩殿的門內亦可見圈禁光緒帝的圍牆,是一處重要的歷史遺蹟。正殿地磚上原有坑窪洞痕,為光緒帝被囚禁時用手杖擊地發泄而成。玉瀾堂西側另有夕佳樓,樓西為鄰水過道,蜿蜒曲折,稱為「九道灣」。
宜芸館:在玉瀾堂北面,乾隆時是藏書之所,光緒年間改建為光緒皇帝的皇后隆裕的居所。院門為垂花門,稱宜芸門,門內側牆壁上有10塊石刻,是乾隆帝摹寫的名家法帖,原藏於惠山園內,重建時移此。正殿為宜芸館,東配房稱道存齋,西配房稱近西軒,均沿用乾隆時舊名。戊戌政變後,玉瀾堂與宜芸館之間的通道也被磚牆切斷。宜芸館北門有飛閣復道通至德和園戲台。
德和園大戲樓:頤和園中看戲的地方,原為乾隆時期的怡春堂。樓高21米,三層,結構與圓明園同樂園清音閣和避暑山莊清音閣相同(與紫禁城暢音閣不同的地方在於其外形是卷棚頂,且覆灰瓦),是清朝最大的戲樓之一,三層舞台間有天地井相通,南部有兩層的扮戲樓,北部為看戲用的頤樂殿。德和園之東為「東八所」(壽膳房、壽茶房、壽藥房)、養花廠和武備院等服務性院落,現被隔出頤和園,改為頤和安縵酒店。
樂壽堂:是慈禧太后在頤和園中居住的地方,始建於乾隆十五年(1750年),咸豐十年(1860年)遭到英法聯軍燒毀,光緒十三年(1887年)重建。門外有水木自親碼頭,有牌坊,是清宮中最早安裝電燈的地方之一。院子分為三路,中路樂壽堂為慈禧太后的居所,中部為起居空間,裡面設有用上等木材紫檀木雕刻而成的「御案寶座」後面放著十五折的玻璃屏風,兩側設有羽毛掌扇,羽毛掌扇不但裝飾精美,也可以顯示出慈禧太后的威儀。西間為寢宮,東間為更衣室。堂前陳列銅鹿、銅鶴、寶瓶,取「六合太平」諧音。寢宮內的文物有用珍珠、瑪瑙、翡翠製成的花籃,用金銀和各種寶石鑲嵌的四季花卉壁畫等。樂壽堂前有明代米萬鍾遺留的「青芝岫」巨石,院中栽培玉蘭、海棠、牡丹,取「玉堂富貴」之意。後院原有乾隆時期遺留之古玉蘭樹,2005年枯死移除。東跨院後半部稱「永壽堂」,為太監總管李蓮英住所。西跨院北部有假山,以及坐落於山上的扇面殿「揚仁風」。揚仁風院落西南角即長廊入口。
長廊:東起樂壽堂西院,西至石丈亭。長廊長達728米,共273間,其間點綴以留佳、寄瀾、秋水、清遙四座亭子,以及魚藻軒、對鷗舫兩座對稱的點景建築。長廊背山面水,平面呈展翅蝙蝠形狀(取福字諧音),不僅把各處景點有機地串聯起來,本身也是頤和園中一處最有名的景觀,長廊上有西遊記、三國演義、紅樓夢、西湖風景、二十四孝、中國古代詩歌和神話故事(如張敞畫眉、牛郎織女、張良納履等)、山水花鳥等圖畫,共計一萬七千餘幅。
排雲殿:在萬壽山前山中部的建築中軸線上,原址為大報恩延壽寺,1892年重修,是慈禧太后做壽時接受賀拜、舉行慶典的地方。「排雲」二字出自晉朝人郭璞「神仙排雲出,但見金銀台」的詩句。排雲殿正門為排雲門,門前有雲輝玉宇牌坊,兩側有十二屬相石。排雲門和二宮門之間有方形的蓮池,池上架金水橋,兩門內分別有紫霄、玉華、芳輝、雲錦四座配殿。排雲殿正殿為頤和園內等級最高的建築,建在九級漢白玉台基上,七間五進,重檐歇山頂,黃琉璃瓦,左右兩側有耳殿,各殿之間有復道相連,橫列共計二十一間。排雲殿之後為德輝殿,再後為高42米的石砌高台,沿台前八字樓梯「朝真磴」可向上通往佛香閣。排雲殿東為介壽堂,西為清華軒,清朝時均為命婦退居之所,現被頤和園作為別墅出租,不對遊人開放。介壽堂內有連理柏和紫玉蘭各一株,頗為名貴。
佛香閣:位於萬壽山前山正中位置,為鐵力木修建的八角形三層樓閣,高41米,上覆綠剪邊黃琉璃瓦,是頤和園內體量最大的建築。閣內供奉接引佛,每月朔望,慈禧太后在此燒香禮佛。佛香閣原為九層佛塔延壽塔,修築到第八層時乾隆帝下令拆毀,仿武昌黃鶴樓改建閣樓。
智慧海:位於萬壽山山巔,為無梁佛殿,全部為五色琉璃磚砌成,色彩絢麗,圖案精美,壁面嵌有1000多尊佛像。外牆下半部琉璃磚上的佛像頭部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悉數鑿毀。殿內觀音像為乾隆時所造。殿前有琉璃牌坊,其上石額構成「眾香界」、「祗樹林」、「智慧海」、「吉祥雲」四句偈語。
萬壽山昆明湖碑:在排雲殿之東,碑上有乾隆御書「萬壽山昆明湖」六字,碑後是乾隆所撰《昆明湖記》,講述修建清漪園的理由。碑左右各有一座亭子,亭內有「轉輪藏」木塔,塔中有軸,推之使其轉動。此處仿杭州法雲寺藏經閣而建,不對遊客開放。
寶雲閣:在排雲殿之西。又稱「銅亭」。建於乾隆20年(1755年),高7.55米,重41.4萬斤,蟹青冷古銅色仿木結構,樑柱、椽瓦、斗拱、門窗、對聯全部用銅鑄成。門窗原被八國聯軍掠走,在1980年代由海外華人購得,捐給頤和園。
石舫:清晏舫,原名石舫。是一半入水的兩層石舫,長96米,上原有中式艙樓,1860年被焚,光緒重建時改為木製仿西洋大理石艙樓,並在石舫兩側加造明輪。石舫西北為小島,島上原有西所買賣街,兩岸仿揚州瘦西湖景色。
聽鸝館:在萬壽山前山西部。內有兩層戲樓一座,在修建德和園大戲樓前,這裡是慈禧太后聽戲的主要場所。館內古柏參天,館外有杏樹和翠竹。聽鸝館現為聽鸝館飯莊,經營仿清宮廷菜餚,內設貴壽廳、福壽廳、壽膳廳等十個餐廳。
畫中游:在萬壽山西部,依山而建,中為八角形兩層樓閣,東西為兩樓兩亭,東樓名「借秋」,西樓名「愛山」。各建築間有爬山遊廊和石洞相通,錯綜複雜,猶如迷宮。站在亭上四周環顧,有置身於畫中之感。
前山東部:有景福閣、自在莊、含新亭、養雲軒、意遲雲在、千峰彩翠、無盡意軒、寫秋軒、國花台等點景建築。無盡意軒和自在莊清朝為命婦退息之所。景福閣為慈禧太后觀賞雨景、月景之地。
前山西部:有邵窩殿、雲松巢、湖山真意、山色湖光共一樓、石丈亭等點景建築。邵窩殿之名取南北朝時宋朝邵康「安樂窩」典故,雲松巢取李白「吾將此地巢雲松」詩句,兩殿現均為頤和園工作人員休息處。
長廊西端,石丈亭北有一組院落,稱「西四廳」,戊戌變法失敗後,慈禧太后移居頤和園時將珍妃囚禁於此。西四廳西北有貝闕,又稱宿雲檐,乾隆時是清漪園的西門,上供關帝銀像。貝闕向北有並列的石橋兩座,東橋低平,西橋為拱橋。清漪園時期園牆從兩橋中間穿過,西橋在園外,東橋在園內。
後山
蘇州街:又稱買賣街。乾隆二十七年壬午(1762年),乾隆帝下江南,到蘇州遊歷唐代白居易修建的七里山塘,回京後在頤和園後湖仿照七里山塘的模樣修建了蘇州街。1860年被英法聯軍焚毀,光緒時期重建頤和園時未修復,1988年復建。
諧趣園:位於頤和園東北角。此園是乾隆於乾隆十六年(1751年——下江南時,看了無錫惠山腳下的寄暢園,仿其意而建,自然保有江南園林之美。諧趣園原名惠山園,1811年曾經改建並改為現名,為萬壽山東麓的園中園。這座園有「到門唯見水,入室盡疑舟」之美譽。園內水多橋多,最著名的橋是知魚橋。此橋橋身低平,貼近水面,能讓遊客觀賞魚群在水中來回穿行。橋坊上有乾隆皇帝命題的詩句。諧趣園的北部是正殿涵遠堂,此堂原為慈禧太后在此水池釣魚時休息之用,殿內裝飾精美雅緻,在頤和園里可說是上乘之作。另外,環繞水池的遊廊是一條景色多變的的遊覽路線,隨著每一轉折,必有新的景色出現在眼前。
四大部洲:位於後山中部中軸線上,仿照西藏扎囊縣的著名古寺桑耶寺,為漢藏風格的宗教建築群,居中為漢式建築香嚴宗印之閣,內供藥師、如來、阿彌陀三尊佛像,香嚴宗印之閣四周環繞藏式的四大部洲殿、八小部洲殿、日殿、月殿、四色塔。承德避暑山莊外八廟中的普寧寺布局與此相似。香嚴宗印之閣下原為須彌靈境殿,1860年被焚毀,未修復。須彌靈境殿前為松堂,是一座長方形廣場。
花承閣琉璃塔:位於後山東部,原為半圓形高台建築,1860年被焚毀,現存琉璃塔一座,太湖石及漢白玉浮雕海獸台基一座,以及柱礎、石階遺蹟。琉璃塔下部的佛像頭部被紅衛兵鑿除。
賅春園遺址:位於後山西部,為乾隆時修建的一處小型園林,園內最大建築為清可軒,是乾隆帝的書房,依崖而建,以石崖為其南牆。西隔桃花溝為丁香院,院南山崖上有香雲窟石洞,洞內有乾隆題詩和石座,洞西有十八羅漢摩崖石刻。賅春園1860年被焚毀,僅存園門一座,但台階、殿基和部分圍牆保存完好。
綺望軒遺址:位於後山西部山腳下,後湖旁。為乾隆時修建的一處小型園林,構造巧妙,地面隱蔽處有山洞,向下可直通湖邊石岸碼頭。

讖的形式及其傳播研究

為了解決藏頭詩 對聯的問題,作者李憲彰 這樣論述:

「讖」為預告社會變化、時事動態及個人命運的文字。此類事例先秦即已存在,後世益多,史籍記載俯拾即是。而此種文化現象,有其歷史淵源和心理基礎,亦有其存在的功用與意義,本文即以「讖」之來源、形式以及其與巫術、民俗心理……諸因素之關係,探討「讖」與時代時事之互動現象。 本論文以《讖的民間形式及其傳播研究》為題,分析歷代文獻記載中關於「讖」的紀錄,輔以近代學者相關研究專書與論文,以呈現中國古代讖的相關文化研究,並嘗試處理各類讖相關資料與書籍,以整理集合成研究脈絡,對「讖」的民間形式及傳播方式,加之探討與研究。全文凡分七章,各章要點如下:第壹章‧緒論: 概述讖之源起、發展、沒落、轉變之過程,

另闡明讖之名義與屬性,說明研究動機、目的、方法、資料,並探討目前學術界研究的現況。第貳章‧讖之內容與型態: 本章探討讖之內涵,以溝通天人預知災祥為出發點,對天人感應、祥瑞災異、陰陽五行、熒惑化為童謠、謎語廋詞等面向加以分析。再申論讖依附政治以宰制局面的情形,各朝代如何藉讖以謀取王位、反對當權者、提昇政治地位、打壓異己、運用軍事作戰。最後探討讖所延伸的多種表現形式,由最早之卜辭,發展至童謠、謠諺、緯書、怪異物相、人事物名稱、詩讖、聯讖、假托異人等形式,並舉例說明。第參章‧讖與巫術及民間信仰: 本章闡述巫、巫術之定義及占卜、祝詛功能,以及讖、謠與巫術之互動影響、扶箕、靈乩降讖之情形。並

就現今臺灣可見之宗教讖記書,如《轉天圖經》、《劉伯溫讖》、《關聖帝君親降濟世靈驗救劫經文》、《關聖帝君救劫度人指迷篇》、《末劫真經》、《大聖末劫真經》、《觀音大士救劫文》、《彌勒下生經》、《觀音大士救劫仙方》等予以爬梳;其中探討較著名讖言書之來源,如《推背圖》、《燒餅歌》、《乾坤萬年歌》、《馬前課》、《孔明碑記》、《藏頭詩》、《梅花詩》、《金陵塔藏碑》等。第肆章‧讖之格律與修辭分析: 讖之用語較文章通俗,雖以文言為主要表達方式,如辭藻、對偶之類,但所用語言,基本格局仍為白話。本章首先以謠諺分析方法,討論讖之句式與節奏、段式與韻律,並舉例說明。又讖因其特殊的存在意義,須以隱晦的手法表達,故

其內涵與修辭「雙關」緊密結合,歸納後有辭意雙關、諧音雙關兩種形式,同時舉各朝代相關例證申述之。第伍章‧預言所選擇的民間形式: 讖遵循模糊、籠統、廣泛等預言法則及特點。其根據漢字構造及一字多音特點,製造預告未來之模糊朦朧詩句。並以民間謠諺為基礎,摻入神秘、易於附會及使預言範圍擴大之因素,以設下謎面,解讖亦即為破謎之過程。因民謠通俗易記,流傳廣,影響大,故製讖者將其視為首選要件。讖預言事件發生,具備四要素:人物、時間、地點、過程。製讖須儘量以模糊、委婉手法隱喻四要素,以其他說法與辭彙替代,否則將失去其神秘性。本章針對測字、陰陽五行、別名、特徵、生肖、直言等運用民間形式的製讖法逐一分析之。第陸

章‧讖所反映之民俗心理: 讖傳播之目的,在於掀起輿論、影響民眾心理。而讖功能的發揮,須與被傳播群眾的接受心理相呼應。本章探討讖所反映之各種民俗心理,包括禪讓、君權神授、王權繼承等政治心理;以占夢、星占判吉凶的群眾心理;億則屢中、談言微中、牽合附會、顛倒時序等讖應驗心理。並舉例說明之。第柒章‧讖運用於戲曲小說之敘事模式: 預言為戲曲小說敘事設置懸念,使觀眾讀者產生期待心理,下意識地引起焦慮感,此有利於敘事者控制讀者之注意力。本章探究元明戲曲小說以讖敘事之結構模式,首先討論以讖預述方式之安排,再舉例說明戲曲小說詩讖、謠讖、僧道讖、夢兆、誓言之運用。而預言可增強劇本、小說的戲劇性,並起著

推展情節發展、展現人物性格特徵及其變化發展的藝術功能,成為整篇故事的契機與樞紐,全面增強劇本、小說的藝術感染力量,係讖深入通俗文學之顯例。

新世紀美國洛杉磯華文作家作品選

為了解決藏頭詩 對聯的問題,作者朱文斌 這樣論述:

《新世紀美國洛杉磯華文作家作品選》收錄了美國洛杉磯作家創作的散文、小說、詩歌及文論作品。洛杉磯華文作家群體不僅是北美地區華文作家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在世界華文文學當中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力。書稿中所收錄作品的作家來自于各個行業,年齡分佈也十分廣泛。他們的作品,有的植根于對祖國、對故鄉的深深眷戀,有的著眼於對過往人物或事件的追憶,有的側重于華人與美國文化的碰撞、交流與融合,有的驚歎于祖國日新月異的發展與變化。 序言 散文 第一輯 小瑛子的故事——送給四十周年前高考落榜的朋友們 不朽的抗日豐碑——你們就在這第一方陣中 “真善美”——與大師劉海粟的見面 憶恩師週一良 我與作家楊沫

的見面 第二輯 初秋走進哈佛 追尋莎士比亞的足跡 傳承火炬的人 祖父治理都江堰的對聯 我寫作的前世今生 文學大師故里行 第三輯 媽媽為我送行 我想對姥姥說 我們的中國媽、美國爸 我的美國媽媽 再次童真 在感恩的季節 斷臍 母親的微笑 夕陽之年盡朝暉——記老當益壯的書法家王振文 第四輯 依然定心——回味北京大白菜 一碗醃面 故鄉啊,故鄉! 小安子的故事 古城牆的沉思 春天的故事——我的深圳 回首驚巨變自豪遂州人 格爾木!我魂牽夢繞的童年故鄉 尋根問祖 回不去的從前叫故鄉 帶你看我家那一地雞毛 第五輯 相守的承諾 我在美國過的第一個情人節 書寫外太空 紅棗 聖誕禮物 人生是一枚陳皮梅 撫慰

傷痛的愛 我在美國做主婦——半夜就診記 康康和彬賓 移民是一條單行線 中秋月圓見貝貝 說說我身邊的墨西哥民工 家長的焦慮症 第六輯 呼倫貝爾之戀 走進塔克拉瑪幹大沙漠- 游九華山,寫心中話 初秋三月,走近大堡礁_2017澳洲行之大堡礁 薰衣草節隨筆 林穎散文集錦 女性手記 小說 想家了 轉盤 問世間情為何物 空巢前後 萊拉 地獄,天堂離多遠? 幸福的穿越 一份厚重的聖誕禮物 入學通知書 假若重新來過 鐘邱 紀實 從應召女郎到白衣護士 一百萬的代價 一個夏天的旅行 話劇 百家樂 現代詩 藍鳥許多(7首) 三月 聽古琴曲“鳳求凰”“酒狂” 憶起兒時的老屋 那不是我要的 敘事·二 季節深處 寫

給落日 山杉(2首) 我是詩人 夜色 方青(10首) 藍花楹 三角梅 天堂鳥 西楚霸王 野罌粟花 杜鵑 走不出你的城 幻影 讀你 梅之韻 施瑋(14首) 靜物 美,在水一方 規矩 尋找自己的影子 命運披著一頭長髮 等待風 收集眼淚 安全帽與炒鍋 靈魂跟隨著面具 一隻能夠孕育生命的孔雀 面目可憎 命運 那只黑暗的大鳥 太陽被綁上了鐵鍊 鄭童(5首) 時在念中·水中央 四季·荷 守·荷 心相應情相守 月·荷 張棠(2首) 靈感 雨 王偉(7首) 德克薩斯的陽光 淺淺的鄉愁 雪原 夜海 致大海 一片落雨的天空 四月 昱含(8首) Arts District LA的回聲 想和機器人談一場戀愛 殘葉 語

言的飛行 在路上 五月的寂寞 遇見 遇見葵花 北奧(7首) 新版《同桌的你》 海上婚禮 留洋三十年,回村看傻眼 雨中攀登黃鶴樓 舉杯月下賀中秋 國酒茅臺獨佔鰲頭(藏頭詩) 千年神酒譽四方 李元镟(10首) 加州陽光 我好冷,可以抱一抱我嗎? 夢境 信物 我永遠不知道什麼時候 眼淚 有人說愛 空空的 好渴 我將永不傷心 張雯(2首) 父親節思父親 扁豆 王克難(22首) 鳴沙山 莫高窟 駝鈴 玉門關 沙漠陳列館 交河 風沙 好酒 長城西端 狼煙 吐魯番舞蹈的葡萄 柳樹 喀什巴紮 黑山石刻 千佛洞 陽關 火焰山 孔子 喀什香妃 漢墓 烏魯木齊失去的部落 長命族 孫非(2首) 共走天涯 如果 古詩

詞 美英(1首) 軲轆體·詩頌中華聞鳳鳴 田青(20首) 虞美人·秋雨 蘇幕遮·項羽 虞美人·觀布萊斯公園胡度有感 江城子·追思表哥 浪淘沙·離人 虞美人·舊夢 長相思·憶父親 虞美人·流年 蔔運算元·冬 菩薩蠻·舊友 鷓鴣天·春遊訪施志清府 減字木蘭花·生日 臨江仙·追思七叔 憶江南·西湖 東湖 一七令·春 卜運算元·詩友 點絳唇 行香子·蘭陵王 鷓鴣天·中秋節 鄭童(4首) 青門引·靜待歸期 千秋歲·一幀舊荷 和·荷 寂·茶湯 陳述(3首) 陋屋迎客 端午 後園山茶 方林(6首) 春日 春夜 夜 桃花源尋跡 暖秋 鷓鴣天·雨 孫非(17首) 居美十周年有感(詞韻) 吊北京八大胡同(孤雁格)

題孤舟江上圖 去國十年回鄉感懷 中秋自哂 中秋祭母 秋樂,妮妮兩歲 冬晚 除夕,和子玫 烏克蘭警示(詞韻) 豆腐 粽子(詞韻) 可口可樂 賀某君君診所新張並自勉 九三閱兵 土耳其擊落俄羅斯赴敘利亞反恐戰機有寄 記蔡英文贏得臺灣大選(孤雁格) 詩論 通是妙境,道法自然——說說孟浩然的《春曉》-· 從章法說開去 ——《陪鄭廣文游何將軍山林十首·其九》之章法分析 最是艱澀也通融——關於《題桃花》的銜接性分析 應元宵之景,祝元宵節快樂——讀唐伯虎《元宵》 賞《秋登宣城謝胱北樓》 論網路詩歌主體性的消解 用《詞林正韻》創作格律詩初探 編後記